液壓拉床:安全操作規程
工作前
1.查驗“交接班記錄表”
2.操作者必須熟悉本機床的結構、性能、操作系統、傳動系統、防護裝置、潤滑部位、電氣等基本知識以及使用方法方能上崗操作。
3.開車前檢查各手柄位置、各傳動部位和防護罩、限位裝置牢固可靠、刀具是否牢固可靠、液壓系統、切削液是否符合要求,電氣保護接零可靠等。檢查后填寫“設備點檢表”。
工作中
1.上機操作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女工必須將頭發壓入工作帽內。嚴禁戴手套、圍圍巾、穿圍裙操作。
2.檢查和加油后,操作者低速啟動機床運行3~5分鐘,檢查機床運行有無異常聲響,各部位潤滑情況,液壓油位情況,液壓系統工作是否正常,操縱手柄是否靈活,機械、電氣限位是否可靠,拉床行程范圍有無障礙物。
3.加工操作時精神要集中,嚴禁和他人談話。嚴禁自動走刀時離崗;嚴禁超規范使用;不準隨意拆除機械和電氣限位;不準在工作臺放置多余物品;不準私裝多余裝置。離開機床時必須停車,時間長時應關閉電源。
4.刀具中心線應在加工中心線上,拉刀與銷孔連接時,禁止將手指伸入滑鞍內,不得用手拿拉刀刃口部位,拉刀裝夾牢固可靠,并隨時檢查有無松動。裝夾工件時,工件必須緊固可靠。
5.工作時,操作者必須站在拉刀切削方向側面,防止刀具、工件、切屑崩濺傷人,必須隨時觀察加工情況、壓力表變化和有無異常聲響。
6.裝卸工件時,必須先停機,再裝卸工件。
7.加工時嚴禁用手清理切屑,一定要用專用工具。加工時切屑堆積過多時,應及時停機清理。
工作后
1.加工結束或下班時,必須把拉桿返回原處,手柄放在空擋位置。
2.設備保養,清理切屑,徹底擦拭設備,導軌、工作臺和外露有精度部位涂油保養。
3.填寫“交接班記錄”做好交接班工作。
篇2:液壓拉床:安全操作規程
工作前
1.查驗“交接班記錄表”
2.操作者必須熟悉本機床的結構、性能、操作系統、傳動系統、防護裝置、潤滑部位、電氣等基本知識以及使用方法方能上崗操作。
3.開車前檢查各手柄位置、各傳動部位和防護罩、限位裝置牢固可靠、刀具是否牢固可靠、液壓系統、切削液是否符合要求,電氣保護接零可靠等。檢查后填寫“設備點檢表”。
工作中
1.上機操作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女工必須將頭發壓入工作帽內。嚴禁戴手套、圍圍巾、穿圍裙操作。
2.檢查和加油后,操作者低速啟動機床運行3~5分鐘,檢查機床運行有無異常聲響,各部位潤滑情況,液壓油位情況,液壓系統工作是否正常,操縱手柄是否靈活,機械、電氣限位是否可靠,拉床行程范圍有無障礙物。
3.加工操作時精神要集中,嚴禁和他人談話。嚴禁自動走刀時離崗;嚴禁超規范使用;不準隨意拆除機械和電氣限位;不準在工作臺放置多余物品;不準私裝多余裝置。離開機床時必須停車,時間長時應關閉電源。
4.刀具中心線應在加工中心線上,拉刀與銷孔連接時,禁止將手指伸入滑鞍內,不得用手拿拉刀刃口部位,拉刀裝夾牢固可靠,并隨時檢查有無松動。裝夾工件時,工件必須緊固可靠。
5.工作時,操作者必須站在拉刀切削方向側面,防止刀具、工件、切屑崩濺傷人,必須隨時觀察加工情況、壓力表變化和有無異常聲響。
6.裝卸工件時,必須先停機,再裝卸工件。
7.加工時嚴禁用手清理切屑,一定要用專用工具。加工時切屑堆積過多時,應及時停機清理。
工作后
1.加工結束或下班時,必須把拉桿返回原處,手柄放在空擋位置。
2.設備保養,清理切屑,徹底擦拭設備,導軌、工作臺和外露有精度部位涂油保養。
3.填寫“交接班記錄”做好交接班工作。
篇3:拉床工安全操作規程
1.在工作過程中要集中思想操作,通過觀察壓力表變化,聲音變化以及振動、爬行等現象來對機床和刀具作檢查和調整。
2.在拉削過程中,不許用手直接接觸刀刃部位,以免割傷手。嚴禁對著拉刀站立,以防拉刀和斜鐵折斷崩出傷人。
3.停車后,取出拉刀,清除鐵屑。小心刀刃傷手。
4.機床導軌面上不許存放工、量具,并應保持清潔。
5.工件要堆放整齊,防止堆放過高倒塌傷人。刀具應吊在專用刀架上。
6.工作完畢后。拉桿要退回缸體內,各操作手柄應處在停止或空擋位置。地面油污應及時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