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通用:安全操作規程
1.1機械設備操作者,除應認真遵守本規程外,還應遵守相應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
1.2從事機械加工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訓練,經安全考核且身體健康,方可獨立操作。
1.3工作前,操作者必須按規定穿戴好本崗位的防護用品,女工的頭發應壓入帽內,嚴禁戴手套操作機床。
1.4在操作前,應檢查設備各部位是否正常,防護信號、保險、聯鎖、電氣等安全裝置和設施是否良好,經慢速空轉試車,確認無故障后方可進行工作。
1.5機械設備和手用電動工具的絕緣應良好,且有可靠的接地裝置。使用局部照明和手提行燈時應為36V以下的安全電壓。
1.6工作中發生故障或突然停電,應切斷電源及時找有關人員修復,不準帶故障運行。
1.7操作人員工作時不準打赤腳,不準穿拖鞋和高跟鞋。工作時操作者必須踩在木質腳踏板上。
1.8在進行變速、測量尺寸、裝卸零件、刀、夾、火、模具、清理和加油等工作時,必須停車,關閉電源。嚴禁用手剎車。
1.9設備運轉時,機床床面不準堆放浮動物件,不準用手檢查加工表面粗糙度,鐵屑不準用手拉或嘴吹。
1.10操作者必須精力集中,遵守紀律。工作前,不得飲酒。設備運轉時,不準擅自離開機床,若離開時應關閉電源。
1.11凡是有通風裝置的的工作場地,工作前。應打開通風設備,保證室內通風良好。除塵設備要定期清理。
1.12加工鑄件、鋁鎂合金、非金屬材料和干磨削時,必須戴口罩,了解材料性能,選擇適當的切削量。
1.13拆裝、搬運笨重物件需使用吊車時,應遵守吊車安全操作規程,二人以上搬運,須統一指揮,互相協調。
1.14使用手用工具應遵守相應的安全制度,增設防鐵屑飛濺的安全網。
1.15使用易燃品應遠離火源。易燃品要集中保管,廢油定點管理,個人不許存放任何可燃物品。
1.16工作場地,必須保證安全通道和消防通道暢通無阻,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并保證使用性能可靠。
1.17交待任務時,要把安全注意事項交待清楚,并做好記錄。
1.18工作完畢后,關閉水、電、氣等開關,清理現場,工件工具擺放整齊,做到文明生產。
2通用橋式起重機(天車)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2.1通用橋式起重機司機,必須經過專門技術培訓,經主管部門考試合格,并發操作證者,方可上崗進行獨立操作。
2.2操作前,應檢查行車、吊具(吊鉤、吊環、鋼絲繩、鏈條等)是否正常;禁止超負荷使用;操作系統、信號、限位開關、剎車機構等一定要安全可靠,確認無疑后,方可進行工作。
2.3吊鉤工件時要掛在重心并保持平衡,吊件下面嚴禁有行人,任何情況下都要嚴禁用人作配重。開車前,必須仔細觀察上、下、左、右及樓梯周圍有無行人和其他障礙物,并先響鈴,無異常才能行車。
2.4在吊運工件時精力要集中,聽從地面專人按規定的手勢的訊號指揮;操作時他人不得亂發信號(緊急情況下例外);開車運行時要發出警號,使下面的人員知道運行的方向;不得同時開動正付卷筒的兩個吊鉤;若在翻箱、翻工件時,必須由專人指揮。
2.5捆綁吊運有尖銳邊緣的工件時,需用軟料墊好,以防鋼絲繩被割斷而發生事故。
2.6吊運工件,必須吊掛或捆綁牢固、平穩后方可起吊。工件放置時必須平穩,方可松鉤。
2.7禁止把工具、工件、油料等放在吊車梁架或小跑車上,以防掉下傷人。
2.8吊車行走高度至少比運行路線上工件高0.5m以上,但不得從人和設備上通過。行進速度不得過快,保持平穩。
2.9在吊運笨重工件時,禁止同時進行縱、橫或升、降動作。
2.10有下列情況,司機應發出音響信號:
1)吊車起重時;
2)開始起吊工件和放下工件時;
3)吊件接近地面人員時;
4)吊重物過高時。
2.11在行車檢修時,總開關應切斷;并在閘刀上掛有“禁止合閘,正在修理"的明顯標志。
2.12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操作者有權拒絕吊運:
1)超載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
2)指揮信號不明確不吊;
3)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動不吊;
4)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時不吊;
5)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時不吊;
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時不吊;
7)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和指揮信號時不吊;
8)被吊物棱角處與捆綁鋼絲間未加襯墊時不吊;
9)歪拉斜吊重物時不吊;
10)吊車保險裝置不齊全,不可靠不吊等。
2.13被吊工件懸在空中時,司機決不能離開司機室,并注視地面操作或行人安全。
2.14禁在運行中進行機械修理、清潔和潤滑等工作。
2.15工作中,突然發現鋼絲繩磨損增大,從滾筒上滑落、扭結以及掉進轉運裝置(齒輪傳動)中去時,應立即停車,報告領導及時處理。
2.16工作結束后,應將吊車開到停車處,將吊鉤開到一定的高度,將所有操作手柄放到零位,切斷電源,整理好吊具。
3起重、掛鉤、指揮人員及鋼絲繩使用安全操作規程
3.1操作者必須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品,對工作現場應全面檢查,確認無危險時,方可進行工作。
3.2在高空作業區工作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并與操作人員取得密切聯系。
3.3集體操作時,一人指揮,分工明確,步調一致,保證安全。
3.4工作場地拆下來的包裝材料等,應堆放整齊及時清理。
3.5起吊前必須對所用的鋼絲繩、滑輪、吊鉤、墊木、纜繩等進行嚴格檢查,確認無疑后,方可使用。
3.6在現場嚴禁隨便松開或拆卸起重繩索,更不準拆卸電氣開關,安全標志、防護罩等。
3.7根據工件重量和形狀選擇的吊具和鋼絲繩,捆綁要牢固,棱角尖刃的地方要墊好。
3.8在操作過程中,嚴禁離開工作崗位,如需離開者,必須經指揮者同意,工作中嚴禁說笑和打鬧。
3.9吊物下面嚴禁有人停留,必須標注“危險信號?!?如“禁止跨越"禁戒線用紅布繩欄圍),
3.10起吊重物和設備時,必須掌握重心,保持、平衡,操作要平穩,安全可靠。不允許有歪斜、砸、碰、撞等現象發生。
3.11起吊重物時必須要注意通用橋式起重機司機的“十不吊”。
3.12起吊時應首先稍離地面試吊吊物移動時,指揮者必須在前面指揮帶路。
3.13鋼絲繩損壞或斷股時,應當更換.鋼絲繩當其表面鋼絲繩麼損、腐蝕鋼絲直徑40%以上時應當更換。
3.14鋼絲繩安全使用與管理
1)使用前必須檢查繩索是否有損壞。
2)鋼絲繩不得有急劇的曲折、環圈、跳絲或砸扁等缺陷。
3)鋼絲繩末端結成繩套時,最少用三個卡子,若用編結法時,其編結部分長度不少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但最短不得短于300mm。
4)鋼絲繩嚴禁用打結的方法連接,卷揚用鋼絲繩不得有接頭。
5)使用中如發現出有油現象(新繩例外),這表明鋼絲繩變形很大,應立即停止工作,進行檢查處理。
6)鋼絲繩應經常保持清潔,一般每年浸油一次,油料采用鋼絲繩油或汽缸油等(油溫不得超過30°C)。
7)捆綁或吊掛用鋼絲繩在第一次使用前,應規定工作負荷兩倍的重量進行10min的靜力試驗(每隔六個月復檢一次),驗明沒有斷絲、斷裂或顯著變形時方可使用。
3.15在起吊過程中,無論何人若發現操作方法和使用工具、設備發生故障或危險現象,應立即發出緊急信號,報告給指揮者和有關人員,采取改進措施進行糾正,保證安全。
3.16工作結束后,要認真檢查、清理現場,做好現場的文明生產。
篇2:機械加工人員安全操作規范
1、工作前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扎好袖口,不準戴圍巾、手套、穿拖鞋、涼鞋,學生卡等胸飾不要外掛,均應穿長褲。長頭發的必須戴安全帽。工作帽
2、機床開動前要觀察周圍,檢查設備的防護裝置是否可靠,工裝、夾具、刀具及工件必須裝夾牢固,否則不準開動。
3、機床開動后,要站在安全位置上,避開機床運動部位和鐵屑飛濺,不準接觸運動著的工件、刀具和傳動部件,禁止隔著機床轉動部位傳遞或拿取工具等物品。
4、調整機床速度、行程或裝夾工件、刀具,以及測量工件、擦試機床時,都要停車進行。不準用手直接清除鐵屑,應使用專門工具清掃。
5、機床導軌面、工作臺面禁放工具或其它物品。
6、多人一臺設備時,只允許單人操作,其他人不得隨便開機,防止配合不當,發生安全事故。
7、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
8、不準在機床運轉時離開工作崗位,因故要離開時,必須停車,并切斷電源。
篇3:機械加工中心安全操作規定
1.檢查所用設備必須完好、可靠才能開始工作。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設備和工具,并嚴格遵守常用安全操作規程。
2.開動設備、應先檢查防護裝置、緊固螺釘以及電、油、氣等動力開關是否完好,并空載試車檢驗,方可投入工作。操作時應嚴格遵守所用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3.設備上的電氣線路和器件以及電動工具發生故障,應交電工修理,自己不得拆卸,不準自己動手敷設線路和安裝臨時電源。
4.設備接通電源后,禁止觸摸控制盤,變壓器、電機以及帶有高壓接線端子的部位或用濕手觸摸開關。設備開動后要站在安全位置上,避開設備運動部位和鐵屑飛濺。按動設備控制鍵時用力應適度,不得用力拍打鍵盤和顯示器。
5.安裝設備要留足夠的操作空間,以免工作中發生危險。
6.工作地面應保持潔凈干燥,防止水或油污使地面打滑而造成危險,防止鐵屑拉傷。
7.床頭、刀架、床面不得放置工、量具或其他物品。接近設備的器具應結實牢固,防止物件從臺面上滑下傷人。
8.操作中確需兩人以上工作時,應協調一致,有主有從,在設備或人員未發出規定信號之前,禁止下一步驟的操作。
9.檢修設備時應切斷電源后進行。檢修時,應使用適宜的電氣元器件,禁止超限使用,
以防造成電氣火災。
10.保持機床清潔,不要弄臟、刮傷和弄掉安全警示牌。如字跡、圖案模糊不清或遺失,應及時補充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