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車間安全規則
(1)機械設備之間的間距小型設備不小于0.7m;中型設備不小于1m;大型設備不小于2m。操作人員和設備旋轉應是背對背或面對背交錯擺放。主要通道應有黃線或警告指示標志。
(2)工件、毛坯、工具應擺放整齊、平穩可靠、分類堆放,做到定置管理。堆放高度不超過1.2m。
(3)車間地面應平整、整潔,作業場所工業垃圾、廢油、廢水及廢物應及時清理干凈,車間通道應暢通。
(4)生產場地要有良好的采光。采光分為自然采光和人工采光,當白天自然采光達不到照度時,應采用人工局部照明。一般作業照度為150I*左右,精密度作業則應在300I*左右。
(5)生產場地不宜長期存放汽油、煤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應配置必要的消防用具。作業場所禁止吸煙或指定地點(吸煙室)吸煙。
(6)正確穿戴防護用品進入操作崗位,夏季不允許赤膊、穿背心、短褲、裙子、高跟鞋、涼鞋等。
篇2:注塑車間安全操作規則
1、防炸傷
1.1脫模劑、清洗劑及脫模劑、清洗劑空瓶子屬于易爆品,應遠離注塑機溶膠筒燈高溫部位,防止發生炸傷事故!
2、防摔傷
2.1機修、操作工上班不得穿拖鞋進入車間,更不可以穿拖鞋攀爬機器。
2.2任何注塑操作工人不得攀爬機器,若有機械故障請及時通知機修。
2.3發現地上有油時,要及時清理,防止踩到油上滑倒摔傷。
3、防撞傷
3.1不得站立在機械手運行區域,防止被機械手撞上頭等。
3.2啟吊模具時候技術人員要檢查繩子是否牢固且扣緊,操作工要盡量遠離,技術員應盡量減少模具在空中的距離及高度,行車前后左右移動時要盡可能慢些,減少模具晃動,以防撞傷人。
4、防割傷
4.1在清理粉碎機時必須切斷電源、戴手套,在清理過程中不得直接按下接觸器。
4.2削毛刺時要使用包裹好的刀片,并戴手套防止割傷手指。
5、防燙傷
5.1機修在換拆止退環的時候,必須佩帶安全頭盔、手套,防止物料濺出燙傷;在沖料時要提醒周邊其他人員遠離。
5.2操作員在調機及打開安全門的情況下,必須佩帶安全頭盔、手套,防止燙傷臉部及手部。
5.3如發現模具粘模或需要噴脫模劑時,應透過安全門,待看到機械手夾到產品后,再打開安全門,并將全自動轉換為半自動,(不可以設定“手動”,防止碰到手動功能下的射膠鍵)!故障處理好后,再轉換為全自動并關閉安全門。
5.4若發現機器有漏料(冒料)情況時,操作工人應該及時通知機修,切不可以將手伸到熔膠筒下觀看,防止物料噴濺時燙傷。
6、防觸電
6.1任何注塑操作工不得私自拉接電風扇電線,一般簡單線路拉接由機修完成,較難線路必須由電工完成。
6.2不得將配電柜門打開,必須保持配電柜門周邊不被其他物件堵住。
6.3遵守車間標識的其他用電安全注意事項!
生產部印制
201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