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獎懲細則范文
質量獎懲制度
1、范圍:
適應于公司內從事管理、生產的所有人員。
2、目的:
2-1、為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維護正常的生產和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團體紀律,促使本公司管理工作暢通,特制定本制度。
2-2、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產品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質量獎懲制度。由此,質量管理成效如何尤為重要,上至高層領導,下到普通工人,人人都要重質量、抓質量、堅持出精品,減少直至杜絕不合格品、廢品。
3、名詞定義:無
4、作業程序:
4-1、原材料控制(含外協件)
4-1-1、材料采購標準/技術要求由技術中心產品工程師根據產品要求制訂并發放至采購科和品管科;采購員須按照技術中心制訂的采購標準選擇適宜的供應商采購原材料;品管科根據材料采購標準/技術要求制訂檢驗計劃,實施檢驗;需采購材料無采購標準/技術要求或采購標準/技術要求不明確導致無法采購,每次考核相應產品工程師50-200元,如影響生產進度,考核相應產品工程師200-500元;無采購標準/技術要求而采購原材料者,每次考核相應采購人員50-200元;因采購原材料不合格影響生產者每次考核相應采購人員50-200元,考核其直接主管100-500元。
4-1-2、原材料采購到廠后倉庫保管員清點到貨數量并填寫向來料檢驗員(外協、五金/化學分析員(化工原材料)報檢,來料檢驗員/化學分析員根據對來料進行檢驗/驗證,合格后出具并在上簽字,同時對相應材料進行標識;倉庫保管員根據經來料檢驗員/化學分析員簽字的和辦理入庫手續;如不合格材料需特采入庫,須經品保部經理和技術中心主任簽字確認后方可放行,材料未經檢驗或不合格材料特采未經品保部經理和技術中心主任簽字確認而辦理入庫,考核相應采購人員、倉庫保管員每人50元,如未經檢驗的材料已投入使用,根據對公司造成的影響及損失酌情考核50-300元;對已檢驗合格入庫的材料發現批量不合格或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現批量不合格,對相應檢驗員按造成損失情況酌情考核50-200元。
4-1-3、入庫原材料須標識清晰、完整(標識至少應包含:材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批號、供應商名稱、生產/加工日期等),包裝完好,檢驗狀態標識明確;入庫后的材料須定置定位擺放整齊,標識清晰、完整,帳卡填寫清晰完成且保持一致并執行先進先出;倉庫保管員在辦理入庫手續前須檢查材料標識是否符合上述規定,對不符合上述規定的材料要求相關人員予以現場整改;否則,倉庫保管員可拒絕辦理入庫手續;同時對不按上述要求執行的相關人員,每次考核50元;對入庫后的材料未進行定置定位擺放或擺放不整齊、無標識或標識不清晰、帳卡記錄不完整或不清晰,每次考核倉庫保管員50-200元。
4-1-4、來料檢驗員/化學分析員接到報檢后,須按照檢驗標準對每種材料進行抽樣檢查,記錄檢驗試驗結果并出具檢驗報告,同時對材料進行檢驗狀態標識,對檢驗不合格的材料進行控制;需特采的材料須經品保經理和技術中心主任簽字同意,并將特采意見附至檢驗報告;對出具虛假檢驗報告者每次考核100元,同時考核其直接主管200-500元。
4-1-5、倉庫發往車間的材料須標識清晰、完整,包裝完好,如出現拆分包裝現象,倉庫保管員須對發至車間的材料重建標識并簽字,車間領料人員對無標識材料可要求倉庫保管員予以建立,否則可拒收材料;發至車間的材料無標識,每次分別考核車間領料員和倉庫保管員50元,導致誤用造成質量損失的由車間領料人員和倉庫保管員各承擔50%損失,同時考核每人100元,考核其直接主管200-500元。
4-2、過程控制
4-2-1、產品工程師負責將客戶要求轉化為內部技術要求及工藝要求,同時對客戶要求轉化的正確性及完整性負責,對已轉量產的產品因工藝設計不合理或技術要求不明確而導致產品不合格或客戶索賠,對相關責任人考核50-200元,對其直接主管考核200-500元。質量獎懲制度。
4-2-2、產品工程師負責現場作業指導及生產過程參數的確定,對已轉量產的產品現場無作業指導書及生產過程參數,致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者,每次考核相關責任工程師50元;導致不合格品產生造成損失者,每次考核相關責任工程師50-200元,同時考核其直接主管100-300元。
4-2-3、設備科負責設備有效性的管理,因設備不合格導致產品批量不合格,考核直接責任人50-200元,考核其直接主管100-500元。
4-3、檢驗管理
4-3-1、無標識的材料、產品轉入本工廠,檢驗員須按不合格品進行處理并上報,隱瞞不報每次考核50元;
4-3-2、在檢驗工作中不得出現批量錯檢、漏檢現象,每發現一次考核直接檢驗員20-200元;
4-3-3、檢驗員在工作中如發現難以解決的問題應及時向直接主管或部門主管匯報,不能擅自做主影響工廠生產,否則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考核50-100元。
4-3-4、檢驗員檢驗出產品不合格后有權要求員工暫停生產,以控制不合格品繼續產生,同時立即通知班長并上報工廠長和品管科,如不及時上報影響生產每次考核50元,對檢驗員發出停止生產要求而拒不執行者,每次考核50元,同時考核其直接主管200元。
4-3-5、負責保管好圖紙、相關技術文件、檢驗章、丟失圖紙、技術文件每張罰款50元,丟失檢驗章罰款20元。
4-3-6、對檢驗任務應做到日清日結,當天工作如無故不完成每次考核責任人20元。
4-3-7、對生產中由于檢驗因素造成的質量問題,視情節予以考核50-200元。
4-4、現場控制
4-4-1、生產工藝和操作指導由產品工程師負責起草并發放至車間,設備的操作指導由設備部負責起草并發放至車間,缺少相關指導一份考核責任人20元。
4-4-2、操作員按生產計劃填寫“流轉單”,流轉單填寫應字跡清晰,內容正確完整,對不符合者每次考核20元。
4-4-3、生產開始前操作工必須按要求對設備進行點檢,確認設備完好后方可開始生產,點檢表應填寫完整,內容正確、字跡清晰;如發現設備異常,須立即填寫設備維修申請單上報工廠長/設備管理員,同時在點檢點中標注異常情況,未按要求進行點檢每次考核相應操作員20元,設備帶病作業每次考核50元記錄填寫不符合者每次考核10元。
4-4-4、操作員生產過程中應嚴格按工藝要求和設備操作指導書進行生產并記錄過程、產品數據填入相應記錄單,不按工藝要求進行生產者每次考核50元,未按要求記錄過程、產品數據者,每次考核50元,記錄填寫不清晰,不完整每次考核20元。
4-4-5、生產過程中操作員須對產品進行自檢并將檢驗數據填入相應流轉單,未按要求記錄過程數據者,每次考核20元,生產過程中操作員須對發現的不合格品及時上報直接主管/檢驗員進行登記、隔離、標識和處置、對隱瞞不報者,每次考核20元,導致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者,每次考核50-100元。
4-4-6、操作員生產過程中應按要求使用相關生產工裝器具、防護工具和帶有合格標識的材料,確保產品質量,不按要求使用工裝器具和材料者每次考核20元,造成質量損失者酌情考核50-200元,同時考核其直接主管200元。
4-4-7、車間檢驗員按要求對過程進行巡檢并記錄檢驗數據,未執行或未記錄檢驗數據者,每次考核20元;巡檢發現不合格品,操作工應根據評審結果及時進行處理,發現以次充好,以廢充好現象,一次罰款50元。
4-4-8、對生產完畢的半成品、成品,須經檢驗員抽檢,抽檢合格后檢驗員在流轉單上簽合格章,產品隨流轉單一起轉入下個工序,未向檢驗員報檢而轉入下道工序,每次考核直接責任人50元,產品不合格需特者,須經品保部經理和技術中心主任簽字確認,產品不合格未經特采而轉入下個工序者,考核相關操作人員50-100元,同時考核其直接主管100-200元;對已檢驗合格的半成品在下個工序發現批量不合格,經確認屬本工廠責任者,每次考核工廠檢驗員50-100元,考核工廠長100-200元。
4-4-9、生產過程中操作員須保持材料或半成品標識清晰、完整,檢驗試驗狀態明確,確保不接受、不傳遞無標識或狀態不明確的材料或半成品;對不按上述要求執行者每次考核50元。
4-4-10、操作完畢后,應對現場進行清理,確保現場整潔有充,設備完好;現場未用完的材料應及時放入相應的庫位,產成品用相應的周轉工具移入混煉膠貯存區進行停放,并做好標識和防護,流轉單交由倉庫保管員整理存檔;現場雜亂、不整潔者,每次考核直接責任人20元,不按規定存放或標識材料/半成品者,每次考核直接責任人50元;工廠內設有倉庫的,倉庫保管員每次發出材料前需對材料建立完整的標識(材料名稱、生產日期、檢驗狀態),否則可拒收,發至工廠的材料無標識,每次分別考核工廠領料員和倉庫保管員50元,導致誤用造成質量損失的由工廠領料人和倉庫保管員各承擔50%損失,同時考核每人100元,考核其直接主管200-500元。
4-4-11、工廠內的材料、半成品、成品要按規定進行存放,擺放整齊,輕拿輕放,避免碰撞損傷表面,不按規定存放者,考核相關責任人50元,同時發現表面損傷的半成品、成品需由檢驗員登記返工后流入下道工序或入庫,發現因過程防護不當導致產品缺陷者,每次考核相關責任人20元,因不按規定擺放用錯材料者考核相關責任人50元。
4-4-12、生產現場需保持整潔,有序;設備、工具、模具完好無損,擺放整齊,檔案完整;現場使用作業指導書、工藝文件完整、有效;現場所用材料、半成品均需放入相應區域且區域標識顯著、清晰;定置定位管理有效;發現一處不符合考核車間主任50元。
4-4-13、操作員一個月內同一質量問題重復發生三次,其直接主管必須被考核,考核金額為操作員累計被考核金額的2倍。
4-4-14、當月工廠ppm值超過目標值,按超出率(每超出10%考核100元)對本工廠進行考核,計算方式:(當月ppm值-目標值/目標值×100%),考核金額最大不超過2000元。
4-4-15、對于發現的質量問題時要根據相關程序及作業標準做出及時處理,每延期一天對相關責任人考核50元。
4-5、公司內部質量獎勵
公司每月對員工質量狀況進行統計匯總分析,并根據質量狀況進行獎勵。
4-5-1、對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材料或上道工序產品批量不合格及時上報并隔離,從而避免本工序不合格品產生的,每次給予獎勵50-100元。
4-5-2、對當月無不合格品產生的員工給予工廠內通報表揚并獎勵50元;季度內無不合格品產生的員工給予公司通報表揚并獎勵100元,半年內無不合格品產生的員工授予“質量標兵”證書并給予獎勵500元。
4-5-3、對當月班組內無不合格品產生的班長予以獎勵200元;季度內無不合格品產生的班組給予公司通報表揚并獎勵該班班長500元,半年內無不合格品產生的班組授予“優秀團隊”稱號并獎勵該班組1000元。
4-5-4、對當月ppm值低于目標值15%且無批量質量事故發生的工廠獎勵工廠長100元,獎勵過程檢驗員50元;連續3個月ppm值低于目標值15%且無批量質量事故發生的工廠,獎勵工廠長300元,獎勵過程檢驗員150元;連續半年ppm值低于目標值15%且無批量質量事故發生的工廠,授予該工廠“優秀團隊”的稱號,并獎勵該工廠2000元,同時獎勵工廠長1000元。
4-6、辦事處質量管理
4-6-1、銷售部各辦事處及業務員負責外部質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饋;業務員需及時了解我公司產品在客戶處及客戶市場的使用情況和質量表現,及時發現我公司產品在客戶處的異常和潛在的問題,并在第一時間內反饋至品保部,以便于我公司及時整改,避免質量損失的產生。
4-6-2、對于新開發產品,業務員應參與新產品發貨前評審工作,對在評審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每提出一條,經確認屬實者,每條獎勵100元。
4-6-3、對試裝過程中的新產品業務員在試裝過程應及時準確詳細地記錄裝車情況,對裝車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反饋至公司品保部和技術中心,有效地避免客戶抱怨和索賠;反饋信息及時準確,問題處理及時有效,經驗證屬實者,每條獎勵100元;因反饋不及時、信息不準,發現的問題處理不及時導致客戶投訴或抱怨者,每次考核責任業務員200元。
4-6-4、對評審后的新產品在試裝過程中未能及時發現問題,導致新產品量產后出現批量問題,經確認屬實者,考核相關業務員500元。
4-6-5、對已量產產品,業務員在客戶之前發現存在的潛在質量問題并實施控制,有效避免客戶投訴或索賠,經驗證屬實者,每條獎勵100元。
4-6-6、對我公司產品在客戶處發生的質量問題,業務員應于客戶發出當日或次日及時、準確地將信息書面反饋至公司品保部,信息內容應包含:產品名稱、品號、圖號、不合格現象描述(發生時間、地點、客戶、現象)、不合格數量、涉及數量(客戶生產線、客戶庫存、辦事處庫存)、批次、生產日期、采取措施等;問題反饋不及時,每延期一天考核相關責任人100元;弄虛作假或信息不準確者,每次考核200-500元;措施采取不力或未采取措施導致客戶索賠者,每次視情節考核200-500元。
4-6-7、對于客戶索賠信息,業務員應于客戶索賠信息發出當日予以調查處理并采取相應措施,以將損失降至最低,并將信息在2日內詳細準確地反饋至公司品保部,對反饋信息及時或措施采取有效,避免或減少客戶索賠的,每次獎勵100-1000元;如因反饋不及時或措施不力,導致客戶索賠定案,考核相應業務員200-500元。
5、流程
5-1、質量處罰流程——品管科開據罰款單——責任人確認——主管領導確認——報車間統計——報財務扣款
5-2、質量獎勵流程——提出申請——單位主管確認——部門主管確認——分管副總確認——報車間統計——報財務獎勵
篇2:公司質量管理獎懲條例
某公司質量管理獎懲條例
1.目的
為促進各項質量管理制度的執行,提高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保證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公司將圍繞質量目標及其分解指標,對給公司產品質量提高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圓滿完成質量目標的人員給予獎勵;對達不到質量目標的、違反質量體系相關規定及質量事故的相關責任人員給予必要的處罰。
2.適用范圍
公司所有對產品或服務質量有直接影響的活動與人員。
3.職責
3.1對生產員工的質量獎懲,由品管部或生產部提出,經行政部簽核,品質主管批準后實施;
3.2對車間主任級員工的獎懲,由部門經理提出經行政部經理簽核,總經理批準后實施;
3.3對部門經理的獎懲由總經理提出并批準。
3.4品管部經理負責監督本辦法的執行。
4.主要內容
4.1質量獎懲
4.1.1公司設立年度質量獎和月度質量獎用于獎勵生產一線的員工。月度獎為50元/人,年度獎為200元/人,納入車間員工等級工資。
4.1.2及時發現質量事故的隱患,并向有關部門匯報或采取措施避免重大質量事故發生的人員,綜合考慮避免損失的大小、是否屬職責范圍等因素給予50-1000元的獎勵。
4.1.3對于年度內質量水平三次獲得公司前三名、且每月均達到規定質量目標、考核年度內在公司工作滿6個月以上的員工,及為公司質量水平的提高或為避免重大質量事故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可評為公司的質量先進個人,予以表彰,并給予特別獎勵。
4.1.4各級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的規定,行使相應的質量職責。因工作失職造成質量事故及公司財產損失的,對直接、主要責任人員按照《過失管理》相關條款處理。
4.1.5對造成嚴重損失或累次出現質量事故的有關責任者根據損失大小、主觀和客觀的原因,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罰與罰款可同時進行)。
4.2車間質量獎考核方法
4.2.1員工的考核
4.2.1.1各車間生產工人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確保生產過程的質量。對違規操作的人員給予10~100元的處罰,如因此造成產品不合格,追加不合格品處罰,并視情節可以給予行政處罰。
4.2.1.2同一工序多人或小組操作,獎懲責任不能區分到個人時,由成員平均分攤或根據實際情況協調分攤。
4.2.1.3對生產過程中故意以次充好,弄虛做假者,不按權限規定私下處理,或故意隱瞞質量問題等情況,第一次給予最后警告;第二次開除。
4.2.1.4試模過程不列入考核范圍,但操作人員有責任及時將發現的質量問題向上級反映,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2.1.5自檢互檢,操作工按照操作規程作業,操作前檢查物料、操作完檢查產品是否合格。不合格品自檢發現并即刻自行糾正,扣罰按照質量獎系數1/2計算;未發現,流到下一道工序,互檢時發現,則按照質量獎系數全額處罰。每一位操作工有責任檢驗前面工序的產品質量,根據操作規程,互檢未能及時發現上一工序的質量問題,繼續加工,則同樣按照不合格品處罰。
4.2.1.6因模具、設備、工裝非計劃性故障造成產品不合格,在自檢時發現,不記入對應操作工的不合格數;但是操作工必須停機,通知人員進行調試、維修,以免繼續生產不合格產品。調試、維修完成并確認后方可投入生產,否則繼續生產造成的不合格,記操作人員的不合格數。
4.2.2.7顧客處發現的不合格品,上述條款同樣適用,處罰不底于質量獎系數的2倍。
4.2.2.8批量生產時,對來料批次不合格,獎勵首先發現人10~30元,如果已經明確檢驗方法和標準,由操作工協助在線挑檢,質量獎參照過去或臨時調整質量獎系數計算。
4.2.2.10操作工必須保護好產品標識的完整性和追溯性,如丟失標識,造成不合格產品不能追溯到責任人時,扣罰按照2元/個。
4.2.2.11批次不合格超過30個為批次不合格,直接責任人處罰50~200。
批量處罰分級參考:
產品處置報廢可返工(不包括后加工遺漏)無需返工
處罰金額200~150150~100100~50
不合格率%0~10~30~50~70~90~100
基數+
4.2.2.12員工質量意識淡薄,要求整改糾正時質量態度惡劣,視情節嚴重,扣除10~200元,并視情節可以給予行政處罰。如造成了產品的不合格,則追加不合格品處罰。
4.3車間主任考核
4.3.1各車間主任對本車間的質量情況負全責,如出現批量事故和員工質量意識產生的處罰,該車間直接領導(主任)或間接領導承擔監督管理失職責任,處罰按照直接責任人處罰數額的1/3~1倍。
4.3.1車間主任質量考核納入月度績效考核,具體參加車間主任績效考核表;
4.3.2當出現以下任一項時,扣除該車間主任當月全部批量事故分數。
A.損失2000元以上的質量事故;
B.因加工問題造成的整批顧客退貨或索賠或產品推遲出貨。
4.4違反以上各項規定的責任人扣款最高限額為:車間主任500元,普通員工200元;如造成損失嚴重、或在操作中態度惡劣的將按照相關的行政處分及過失管理規定進行處罰。
4.5及時發現質量事故的隱患,向有關部門匯報或采取措施避免重大質量事故發生的人員,給予一次性獎勵。一次性獎勵的計算方法是:發現總數×獎勵基數=獎金。
獎勵基數按不合格發現的難易、不合格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程度定為0.1,0.3,0.5三檔。每發現一批批量不合格,獎金下限為10元、上限為1000元,如按上述公式計算出的獎金低于或高于規定的獎金上下限額,則要按上下限額處理。如果批量不合格由多人發現,則均分或根據實際協調分享獎金。
5.獎懲程序
5.1生產線發現的不合格獎懲,車間檢驗員負責每日統計各工序的不合格品數量并確定責任人(同時讓本人或車間主任及以上所屬領導)。每月5日前將上月的不合格數據匯總報品管部門,由品管部有關人員負責統計,并將結果交生產部/車間,納入當月工資計算,現場公布,報備行政部。
5.2批量事故或其他原因的質量獎懲及非生產員工的質量獎懲,按照
職責權限,由提出部門根據相關的檢驗結果、質量記錄、統計報告或質量問題處理報告等依據,填寫事件報告,報有關部門批準,并通告。每月4日前交本人、本部門、行政及留底各一份。行政部根據獎懲單在被獎懲人的當月工資發放時兌現。
5.3對于批量事故或顧客反饋,由品管部組織編制質量問題的分析處理報告,并跟蹤落實情況。
5.4品質部在公布月度質量報告時,將上月的質量獎懲情況一并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