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健康安全環境體系試題
一、判定(每空2分,共計40分)1)管理體系建立不需要文件化。(W)2)法規及其他要求識別、收集不需要下發到相關部門。(W)3)制訂管理方案為控制、降低風險,保證目標實現,不需要規定完成時間、責任部門。(W)4)4.5.1監測不包括目標完成情況的檢查。(W)5)協商溝通不包括內部職工向本礦提出的關于OHSAS實施過程的意見和建議。(W)6)危險源辨識是識別危險源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T)7)未造成傷亡或事故的事件不必進行監視。(W)8)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的目的是找出問題,促進組織安全水平的提高。(W)9)職業健康安全其職責和權限,必須以文件方式加以規定。(T)10)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是最高管理者制定的,內審可以不審查。(W)11)實施ISO14001:2004的關鍵是堅持持續改進和污染預防。(T)12)組織必須對每一個重要環境因素制定緊急預案。(W)13)某組織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已經得到批準,就證明其已做到了“三同時”。(W)
1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中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T)15)實施ISO14001:2004,并不改變組織的法律責任。(T)
16)污染源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的發生源。(T)
17)既然任命了管理者代表,那么出了重大事故就應由管理者代表負責。(W)
18)能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稱為重要環境因素。(T)
19)制定管理方案的目的是為了使管理體系正常運行。(W)20)對失效文件必須銷毀。(W)二、選擇題(每空2分,共計20分)1)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中,控制風險的最后一種措施是(B)A、隔離B、個體防護C、工程控制D、管理控制E、消除F、原材料替代2)在OHSAS18001標準“4.5.1績效測量與監視”中不包括(B)A、檢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活動B、監測運行準則的符合性C、監測不良的職業健康安全績效D、確定糾正與預防措施的有效性3)根據GB/T28001-20**標準,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包含(D)承諾:
A.組織對確保員工安全的承諾B.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C.對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承諾D.A+B+C
4)法律法規地控制標準要求是(A)A、識別、獲取、傳達、更新B、識別、獲取、更新C、識別、獲取、傳達5)環境管理體系關注的主要對象是(D)A、相關方B、員工C、顧客D、社會6)組織在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時,必須收集并掌握的法律和其他要求不包括(C)
A.適用于組織識別的環境因素的所有環境法規。
B.我國參加的環境國際公約。
C.有關組織的職業健康法規。
D.組織所處行業的環境法規和要求。
7)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C)
A.相關方不屬于我們公司能管轄的范圍,因此在確定環境管理工作時可以不用考慮。
B.應要求環境污染嚴重的相關方建立環境管理體系。
C.必須對重要的相關方面進行環境知識的培訓。
8)風險控制途徑包括(C)A、目標、管理方案B、運行控制、應急準備與響應C、目標、管理方案、運行控制、應急準備與響應9)以下屬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危險源的是(A):
A、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B、污染環境的風險
C、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或其他損失的意外情況
D、A+C
10)審核員在現場發現有兩名車床工人戴著手套操作,違反了安全操作規程,就開了一張不符合報告,這是一種(A)。
A、審核發現B、審核證據
C、審核結論D、嚴重不符合
三、標準判定題(每題4分,共20分)認真觀察下述事例,有無不合格項。請指出不符合GB/T24001-2004或GB/T28001-20**標準中的哪一個具體條款號。1)審核員在車間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問車間主任是否對工人健康有影響,車間主任說:“時間長了可能會致病,但我們給員工都發了口罩,這些年來也沒有出現過職業病。”審核員發現車間里的工人都沒有戴口罩,就問工人是否知道會致病和為什么不戴口罩。工人回答說:“我們不知道會致病,在車間工作了三年,也沒得病,沒必要戴口罩。”
4.4.22)某組織按標準要求建立了用來確定并獲取適合本組織的法律和其它要求的程序。審核員按適當的查閱途徑卻沒有查到相應的法律法規記錄。4.4.5文件3)生產車間看到某一崗位的員工僅有0版的運行控制程序,而審核員在文件管理員處看到了1版的該程序。4.4.5文件和資料控制4)組織經過一段時間的環境管理體系良好運作之后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在節能耗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員工對組織的環境狀況的改進情況并不了解。4.4.3信息交流5)審核員在化學品庫看到消防、防爆設施齊全,墻上管理制度也健全,按照應急預案中的報警電話拔打了三遍卻無人接。
4.4.7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計20分)一)我礦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是什么二)我礦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目標是什么
篇2:企業環境管理者代表培訓試題
企業環境管理者代表培訓試題
姓名單位課堂得分考試分總分
(共15題:前14題,每題5分;第15題10分,共80分;另有20分為課堂表現分。70分及以上為及格)
1、請描述ISO14001:1996標準中17個二級要素與公司程序文件的對應關系。
2、請談談:環境方針、環境目標指標、環境管理方案的關系及我司環境方針的主要內容。
3、重大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過程。
4、公司環境相關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結構,并各舉一例。
5、結合各自部門,請談談貴部門的環境職責。
6、請談談您認為有效的環境培訓方式。
7、哪些內、外部環境信息交流應記錄請舉例
8、公司文件化的環境管理體系的結構是怎樣的如何做好文件、資料記錄的控制
9、公司辦公場所、生產場地的固體廢物分類有哪些異同請說出危險固體廢物的公司存放點
10、以下任選兩題:
a.污染控制中部門應做哪些工作?
b.開發設計中對環境方面有哪些要求?
c.環境相關設施如何控制
D.能源如何控制
E.對供應商、承包方如何施加影響
F.產生新的污染怎么控制
11.環境污染潛在事故怎么控制
12.環境監測的內容是什么
A部門發生一起油類大量泄漏事故,您認為A部門環境管理者代表如何
處理和上報請詳細描述。
14.請舉出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和管理評審的區別。
15.請簡單談談您做為部門環境管理者代表,應該做哪些日常工作
篇3: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試題(2)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重要環境因素的控制可采用、和三種方式進行控制。
2、環境因素的評價方法有很多種,如:、、、等。
3、根據GB/713816-1992《生產過程危險和危害因素分類與代碼》的規定,將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按照導致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為六類,分別是:、、、、、和其他危險因素。
4、目前常用的危險源辨識的方法有2種,分別為和分析。
5、危險源辨識的步驟主要分為四步:、、、。
6、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程序文件按照其在體系運行中的作用可分為三類,分別是、和。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1、環境管理體系:
2、環境影響:
3、危險源:
4、人的不安全行為
三、簡答題:
1、簡述環境因素識別的范圍
2、簡述三級系統對體系運行的保障
3、簡述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過程
4、簡述管理評審的方法和步驟
四、論述題:在進行環境因素匯總時主要遵循哪些原則
答案:
一、填空:
1、建立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運行控制程序、應急預案
2、專家判斷法、水平對比法、歷史對比法、分值評價法
3、物理性危險因素、化學性危險因素、生物性危險因素,心里、生理性危險因素、行為性危險因素
4、對照經驗法、預先危險性分析
5、劃分作業活動、收集作業活動信息、進行危險源辨識、匯總確認危險源辨識結果
6、核心程序文件、特色程序文件、通用程序文件
二、名詞解釋:
1、整個管理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包括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環境方針所需的組織結構、計劃活動、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
2、全部或部分地由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給環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意的變化
3、也可稱為危險因素或危害因素,指能造成人傷亡,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壞和慢性損壞、或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的因素
4、指人的行為結果偏離了要求的標準,即沒有完成規定要求和標準的現象。
三、簡答題:
1、(1)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過程中所伴隨的環境因素。
(2)組織能夠控制和可望對其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
(3)三種時態、三種狀態和七種類型
2、首先,績效測量和監控構成第一級監控措施
第二級監控措施為審核
第三級監控措施為管理評審
3、(1)領導決策與準備
(2)宣貫培訓
(3)初始狀況評審
(4)體系策劃與設計
(5)管理體系文件編寫
(6)體系試運行
(7)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4、(1)擬定管理評審計劃
(2)會前調研
(3)管理評審輸入信息
(4)評審會議
(5)制定實施計劃
四、論述題:
(1)環境性質因素的匯總可根據污染物的產生源、污染物的分為7大類:廢水、廢氣、有害廢物、噪聲、緊急事故、資源能源消耗、可控制的環境因素等,按此順序對整個組織產生的環境因素進行匯總,相同性質的環境因素歸為一類。這種匯總的方法對于環境因素較少的中小型企業比較適用。
(2)對于環境因素較多、職能部門較復雜的大型企業,環境因素的識別可先按照車間、場所、部門管轄范圍的順序進行一級分類,再按照生產工藝的順序進行二級分類,然后再按照環境因素的性質廢水、廢氣、噪聲、固廢等7個方面進行分類匯總。這種三級分類思路清晰、層次分明,便于不同車間、部門在組織不同層次的員工培訓時內容更有針對性。
(3)同一大類污染源,如廢水,由于其產生部位和原因不同,廢水中各污染物的成分、廢水的處置方式各不相同,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廢水再細化分成不同的小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根據其成分、處置方式、危害程度等可劃分為以下4類:
a.可回收利用的如:廢舊紙張、廢鋼鐵、廢舊輪胎。
b.可收集儲存的如:廢舊電池、廢舊燈管、廢電瓶。
c.有毒有害類:廢油漆桶、廢舊含油棉紗、化學反應廢液毒。
d.生活垃圾:剩飯剩菜、瓜皮果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