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考試試題
一、單選(共10題,每題3分)
1、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其他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勞動者超過C人的,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
A、50B、80C、100D、200
2、未按規定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B萬元以下的罰款。
A、5B、10C、15D、20
3、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或者技術引進建設項目的,自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C日內進行申報。
A、10B、15C、30D、45
4、未按規定對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進行評審的,根據《“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五條(一)項,給予警告,限期責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B萬元以下的罰款。
A、1B、3C、5D、8
5、建設項目完工后,需要進行試運行的,其配套建設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試運行時間應當不少于A日,最長不得超過C日,國家有關部門另有規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業除外。
A、30B、60C、180D、一年
6、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業場所,設置自動報警裝置和事故通風設施,并有效聯動,且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B。
A、6次/hB、12次/hC、18次/hD、24次/h
7、對準備脫離所從事的職業病危害作業或者崗位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者離崗前B日內組織勞動者進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
A、10B、30C、45D、60
8、在公布檢查結論后,要聽取用人單位對檢查結論的意見和申辯,并形成陳述筆錄,如有異議,用人單位應在B日(工作日)內申請行政復議。
A、30B、60C、180D、一年
9、在高毒物品工作場所,設置紅色警示線,在一般有毒物品工作場所,設置黃色警示線,警示線設在使用有毒工作場所外緣不少于C處。
A、10cmB、20cmC、30cmD、40cm
10、建設單位在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評審中弄虛假的,根據《“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責令改正,并處C罰款。
A、5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B、5千元以上2萬元以下
C、5千元以上3萬元以下D、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
二、多選(共5題,每題4分)
1、用人單位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時,除應當提交《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表》,還需提供下列ABC文件、資料。
A、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
B、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分布情況以及接觸人數。
C、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文件、資料。
D、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備案文件。
2、建設單位應當會同設計單位對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進行完善,并對其ABC負責。
A、真實性B、合法性C、實用性D、有效性
3、用人單位應當根據職業健康檢查報告,采取ABCD措施。
A、對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調離或者暫時脫離原工作崗位。
B、對健康損害可能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勞動者,進行妥善安置。
C、對需要復查的勞動者,按照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要求的時間安排復查和醫學觀察。
D、對疑似職業病病人,按照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建議安排其進行醫學觀察或者職業病診斷。
4、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ABCDE。
A、作業人員的職業史;
B、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史;
C、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結果;
D、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E、職業病診療資料等。
5、為保障檢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進入檢查現場前應主要進行ABCD準備。
A、人員準備:成立檢查組,并配備相關專家;
B、信息準備:熟悉被檢查單位情況和查閱相關法律法規;
C、文件準備:確定重點檢查內容、文書準備和證件準備;
D、裝備準備:執法檢測工具和個人防護用品。
三、判斷(共10題,每題3分)
1、因技術、工藝、設備或者材料等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的,自發生變化之日起30日內進行申報。(錯)
2、未按規定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或者未提交預評價報告的,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第七十條(一)項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
3、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對)
4、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進行兩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錯)
5、用人單位應當對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崗位的勞動者,進行專門的職業衛生培訓,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對)
6、勞動者離崗前60日內的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可以視為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錯)
7、檢查人員應對提取的證據,包括:物證、書證、照片、錄音和錄像等,以及形成的執法文書按照規定存檔。(對)
8、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編制完成后,不需要組織有關職業衛生專家,對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進行評審。(錯)
9、職業病危害較重的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未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驗收或驗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錯)
10、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每三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對)
四、簡答(共2題,每題10分)
1、用人單位應根據國家、地方的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涵蓋內容都有哪些
(1)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2)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制度;(3)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4)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5)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6)職業病防護用品管理制度;(7)職業病危害監測及評價管理制度;(8)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9)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及其檔案管理制度;(10)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與報告制度;(11)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12)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業病防治制度。
2、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主要包括哪些資料
(1)職業健康監護委托書;(2)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報告和評價報告;(3)職業病報告卡;(4)用人單位對職業病患者、患有職業禁忌癥者和已出現職業相關健康損害勞動者的處理和安置記錄;(5)用人單位在職業健康監護中提供的其他資料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記錄整理的相關資料;(6)衛生行政部門要求的其他資料。
篇2:企業職業病防治法試題答案(填空)
企業職業病防治法試題與答案(填空)
姓名:分數:
第三條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第四條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的權利。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
第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第六條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
第三章勞動過程中的防護與管理
第十九條用人單位應當采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設置或者指定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和實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
(四)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檔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場所;
(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
第二十條用人單位必須采用,并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第三十六條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一)獲得、培訓;
(二)獲得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三)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四)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改善工作條件;
(五)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
(六)拒絕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
(七)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職業病防治法試題(答案)
姓名:分數:
填空
第三條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第四條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第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第六條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
第三章勞動過程中的防護與管理
第十九條用人單位應當采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四)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二十條用人單位必須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并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第三十六條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一)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二)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三)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四)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
(五)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六)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
(七)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篇3:公司職業病防治培訓試題
一、選擇題
1、職業病的特點有()
A、有明確的病因,且不同毒物或有害物質對靶器官有其選擇性損害。
B、有特定的發病范圍,具有發病的群體性與突發性。
C、發病與否與個體因素有關。
D、治療大多是對癥的,較少有特效方法。
E、預防發病關鍵在于全面執行三級預防。
2、職業健康監護分()
A、上崗前;B、在崗期間;C、離崗前;D、應急性健康監護。
3、職工健康檔案的內容有()
A、勞動者職業史、既往病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B、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C、職業病診療等職工健康資料;D、職工個人收入情況。
4、作業場所常見有毒物質的分()
A、金屬和類金屬(鉛,汞,錳及其化合物等)B、刺激性氣體(氯,氨,氮氧化物,等)C、窒息性氣體(氮氣,甲烷,一氧化碳等.)D、有機化合物(苯胺,硝基苯等)
5、毒物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有()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膚
6、以下哪幾種是預防職業病的措施()
A、技術革新B、“三同時”C、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D、職業健康檢查
7、職業健康檢查與普通的健康體檢的不同點有()
A、職業健康檢查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體檢行為。B、職業健康檢查針對性強。
C、職業健康檢查特殊性強。D、職業健康檢查政策性強。
8、關于對職業病病人的安置、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正確的有()
A、用人單位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B、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C、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職業病待遇不變。
D、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并、解散、破產等情形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
二、是非判斷題
1、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發生的疾病。
()
2、職業病病人診斷費用由病人自己承擔,與用人單位無關。()
3、職業健康監護就是要對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員工進行在崗期間的體檢。()
4、職業病診斷時,職業病史、職業危害場所的相關證據由申請診斷人自己提供,與用人單位無關。()
5、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可用員工福利性體檢檔案代替。()
6、接觸職業危害的工種在勞動合同中必須注明,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危害告知并進行崗前防護知識培訓。()
7、職業健康檢查的檢查項目和周期可由各單位根據自身經濟情況自行安排。()
8、集團公司文件規定:福利性體檢每二年全員覆蓋一遍,其中45周歲員工以上是每年體檢一次。()
三、問答題
1、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含哪些內容
2、職業危害現場管理包含哪些內容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