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游泳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游泳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2024-07-12 閱讀 7310

1、持有效衛生許可證營業,亮證經營,按時復核。

2、建立衛生管理網絡和衛生管理檔案,有衛生負責人。

3、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并經衛生知識培訓培訓考核合格上崗,能掌握基本衛生知識。

4、禁止出租游泳衣褲。

5、淋浴、強制式腳浸池、通風換氣等衛生設施能正常使用,池水凈化消毒,每2小時自測一次余氯,水質符合衛生標準。

6、禁止肝炎、心臟病、皮膚癬疹、重癥沙眼、急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游泳,有明顯標志。

7、廁所清潔,無異味,無積污。

8、內部布局和入場流程合理,設置更衣室,淋浴室,廁所等功能間。

9、池壁及池底為淺色,表面光潔不滲水,池邊走道防滑,走道邊緣有排水溝。

10、進水口設在淺水一端,排水口設在池底最深處,排水口徑應大于進水口4倍,并安裝隔柵。

11、通往游泳走道中間設強制式浸腳池,長度不少于2米,寬度與走道同寬,深度達到20厘米。

12、有池水循環凈化消毒設施器材,室內游泳有機械通風設施和人工照明設施。

13、廁所采用水沖式蹲式便器,有通風設施。

篇2:游泳場所衛生制度

游泳場所衛生制度4

1、游泳場所經營單位必須領取"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衛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場所內顯眼處。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和衛生設施必須符合GB9667-1996《游泳場所衛生標準》的要求。

4、建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

5、場所入口處有明顯"嚴禁肝炎、重癥沙眼、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進入"的標志。

6、室內泳場有新風供應,新風入口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定期清洗和更換。

7、更衣室、淋浴室和衛生間保持清潔、排水暢通,設置有效的獨立的排氣設置。衛生間設座廁者必須使用一次性坐墊紙。

8、配備有消毒設施和專職水質凈化、消毒員,備用余氯檢測設施和有檢測記錄。

9、配備創可貼、消炎、防暑降溫藥物。

10、凡在公共場所發生或者發現傳染性疾病、皮膚病、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經營單位負責人及衛生負責人須立即報告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和疾病防預控制中心,并立即組織救治、保護、隔離現場、封存可疑物品,控制員工和外來人員外出、接觸現場,協助有關部門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