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處主任崗位職責
在主管領導下,負責全院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具體職責如下:
1、負責每年全院學生工作計劃的起草、修訂。檢查落實各班級工作計劃的完成情況,及時向領導提出學生工作的建設性意見。做好全院學生工作年度總結。
2、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結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和完善學院學生工作規章制度,并組織貫徹實施。
3、組織實施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的全院性各項主題教育活動;會同有關部門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學風、班風創優活動。
4、協調各班做好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組織對各班的常規工作及階段性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反饋評估。針對學生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處置意見。
5、負責對各班報送的學生助學金、獎學金及貧困生補助進行審核和審批工作。
6、組織開展創優活動,負責審核各班學生評優;協調有關部門做好違紀學生處分審核審批工作。
7、協調各班做好新生入學報到工作。
8、會同有關部門抓好學生干部及學生骨干隊伍建設。
9、協助共青團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
10、負責新生資格的審查和注冊工作。負責接收整理新生檔案工作。
11、做好學生檔案管理工作,負責辦理畢業生就業手續,會同各班做好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及畢業教育工作。
12、做好全校貧困學生勤工助學指導工作。建立貧困生檔案,合理設置勤工助學崗位,加強檢查和指導。
13、負責對全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態進行了解,開展健康心理教育咨詢活動。會同后勤管理部門定期做好學生身體健康檢查。
14、負責全校學生宿舍管理工作,定期組織衛生、安全檢查,組織各班開展"文明宿舍"評比活動。
15、負責協調處理畢業生遺留問題,接待處理學生家長及用人單位來信來訪,調查了解畢業生在社會崗位上的情況。
16、完成學院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對嚴重違紀學生處罰條例
一、學生凡具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視其情況,學校處以警告,嚴重警告處分。
1、在一學期內被學校通報批評兩次以上者。
2、不遵守紀律,遲到、早退一月累計達10次以上者。
3、一月曠課累計達15節以上。
4、不尊敬師長、多次與老師頂撞,對老師不禮貌者。
5、小偷不摸嚴重而又屢教不改者。
6、吸煙、酗酒、隨地大小便,在同學中影響極壞者。
7、有損壞公物、花草樹木行為情節嚴重者。
8、擾亂社會公共秩序,在校外嚴重損害學校聲譽者。
二、學生凡具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視其情況,學校處以記過、記大過處分。
(1)一月累計曠課25節以上,連續曠課三天以上者。
(2)對老師有嚴重不禮貌行為,有意侮辱、損壞老師名譽者。
(3)故意損壞公共財物和公共設施情節嚴重者。
(4)尋釁斗毆,參與打群架、賭博造成一定后果者。
(5)偷竊或用威脅、誘騙等手段詐騙他人錢物者。
(6)因違反校紀校規受過兩次以上警告或嚴重警告處分者。
(7)隨意翻越學校大門,圍墻,或撬窗入室者。
(8)在教室、校內墻壁亂涂亂畫,嚴重危害公共環境衛生者。
(9)嚴重破壞課堂紀律,致使教學無法正常進行者。
三、學生凡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視其情節,學校處以留校察看,勒令退學或開除學籍等處分。
1、一學期累計遲到、早退40次以上或曠課35節或連續曠課一周以上者。
2、違反國家法紀、觸犯刑律被公安機關收審或攜帶兇器,勾結社會不法分子到校尋釁滋事,經教育仍不悔改者。
3、惡語中傷辱罵、毆打老師或對批評教育不滿,對老師同學有批擊報復行為,情節嚴重并造成嚴重后果者。
4、故意毆打同學致傷造成嚴重后果者(除給予紀律處罰外,還要按其責任承擔相應的醫療費)。
四、實施程序:
1、凡給予紀律處分的學生,由班級學生討論,班委會提出處理意見,班主任整理上報材料,年級主任審核以后,報政教處,經政教處調查核實后,校長辦公室研究決定。
2、對受警告以上處分的學生,在處分前,班主任與年級主任必須先找學生及家長談話,做好思想工作,以便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3、對違紀學生,學校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即要嚴肅處理,同時又要認真做好受處分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悔過自新,以促使其改正進步。
4、對處分后,表現較好的學生,在一定的時期(一學期至一學年)內,按審批權限經本人申請,校長辦公會研究,可撤消其處分。
5、凡給予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的學生須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審批。
6、凡學生對于學校給予的紀律處分不服者,可在15日內提出申訴,并提請復議。
7、警告以上的處分和撤銷處分,一律由政教處張貼布告,全校公布。
篇3:教師體罰變相體罰學生處理辦法
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處理辦法
為保證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營造一個穩定詳和的教學秩序;為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增強教職員工依法施教意識,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杜絕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行為,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根據《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上級部門有關文件的精神,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體罰的危害
體罰是不民主、不科學、有害的懲戒兒童的方法,是以損傷人體,侮辱人格為手段的處罰方法。將體罰與變相體罰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是教育者教育水平、教育方法極其單一、低下、粗暴的表現,也是教育者的失敗,更是非法行為。1986年我國頒布的《義務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規定禁止體罰學生。因為這種教育手段不僅違背了教育規律,有損教育與教師的形象,而且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身心。教師體罰學生,實際上是在為學生提供簡單、粗野的攻擊性榜樣,教學生以蠻橫霸道的方式處理與同伴的關系,這將影響學生的良好品質的形成,給學生的成長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因此,必須加強師德建設,制定措施,提高教師的修養,杜絕一切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出現,在社會上樹立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二.體罰與變相體罰的認定
1.教師與學生有身體的接觸,或借助其它物體接觸到學生身體,或因物體發生變化而沒有接觸到學生身體。
2.罰學生長時間站立,罰做作業、罰抄、罰跑、罰勞動,該上課停學生的課,該休息不讓學生休息,該吃飯不讓吃飯等。
3.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學生承受能力,對學生進行不當批評,甚至呵斥、挖苦等.
4.唆使學生對其他學生實施以上行為。
三、體罰的分類: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視其情節分為較輕、較重、嚴重、特別嚴重四種情況。
情節較輕是指實施了體罰或變相體罰行為,致使學生的身心受到了傷害,有人舉報,但學生本人或家長未到學校反映,經調查屬實的。
情節較重是指實施了體罰或變相體罰行為,致使學生身心受到明顯的傷害,導致學生家長到學校吵鬧,在校內外造成不良影響或后果。
情節嚴重是指實施了體罰或變相體罰行為,致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嚴重傷害,導致學生或學生家長到教研中心、教體局或其他部門上告,造成嚴重后果及較壞的社會影響。
情節特別嚴重是指實施了體罰或變相體罰行為,致使學生身心受到特別嚴重的傷害,并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構成了違法犯罪,影響極其惡劣。
第四條: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事實調查清楚之后,按下列規定處理:
1、情節較輕的,在本人月考評中扣分;在學校教師例會上檢討。
2、情節較重的,由學校給予處分,并在全鎮教育系統通報批評;扣除本人活工資30-50元,并扣除校長10元;由本人在學校例會上檢討。
3、情節嚴重的,由學校上報教研中心、鎮政府等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所需費用全部由本人承擔,由學校給予處分通報,學校例會公開檢討。扣發半年或一年津貼,并扣除校長30-50元。
4、情節特別嚴重的,報教體局取消其教師資格,并由有關機關依法追究責任,同時給予校長處分并扣發一個月的活工資。
5、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所造成的傷害或學生家長因此提出要進行檢查、治療所需的各項檢查、治療和其他費用,一律由體罰者承擔。(包括家長提出的學校責任)
6、教師體罰學生或變相體罰學生,所在年級領導及相關責任人應負連帶責任,可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相關處分或罰款。
7、體罰學生情節較輕的年度考核為基本合格,情節嚴重以上的,年度考核為不合格。
8、因體罰學生而觸犯法律的,由司法機關處理。
9、鎮教研中心的處理,不能代替上級機關的處理。
五、本辦法若有不當之處,以鎮政府、教體局的規定及國家的司法解釋為準。
六、本辦法(草案)于2005年12月27日由**鎮教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鎮教研中心
200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