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腳手架風險分析控制措施

腳手架風險分析控制措施

2024-07-12 閱讀 2722

(1)危害分析

腳手架作業通常作業人員都處于高處作業的環境下,墜落的危險很大,同時在腳手架的搭設上也有因不合格的材料、不規范的搭設可能導致的風險,因此對腳手架的控制十分關鍵,主要在于防止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和架體失穩造成的垮塌事故。

(2)控制措施

A、采用鋼管腳手桿,優先使用“碗扣”式腳手架;腳手架搭設之前,架設作業人員應對所用各類材料進行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腳手架應選用外徑48~51mm,壁厚為3~3.5mm的鋼管。

B、木腳手板應使用厚度不小于50mm、寬度為200~300mm、長度不大于6m的堅韌木板;不得使用腐朽、破裂、大橫透節的木板作腳手板。鋼腳手板不得有嚴重銹蝕、油污和裂紋;捆綁腳手板用的鍍鋅鐵絲宜為8號。

C、從事腳手架搭設的作業人員必須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且身體狀況符合高處作業的要求。

D、搭設腳手架,離電線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當安全距離不足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E、腳手架搭設過程中,作業人員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附近和下方不得有人作業和通行,作業區域應設置警示帶,非作業人員不得入內。

F、腳手架搭設完畢,架設作業班組必須按施工要求先進行全面自檢,然后通知項目部、業主單位和腳手架使用單位,三方共同進行檢查驗收合格,掛牌后方可使用。

G、驗收后的腳手架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特殊情況下需作局部修改時,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同時應由原架設班組操作,完成后仍需覆行檢查交接驗收手續。

H、必須把每一個不完整的腳手架在通道處隔開,每處都應該掛警告標記牌。

I、作業人員應從斜道或專用梯子到作業層,不得沿腳手架攀登。

J、按照周計劃對每個腳手架進行檢查,并應準備一份書面檢查報告,列出腳手架的缺陷和相應的糾正措施。大風暴后應進行全面檢查,如有松動、折裂或傾斜等情況,應及時緊固或更換。

篇2:腳手架風險管理標準管理措施

管理對象腳手架管理責任人登高作業人員監管部門作業單位監管人員作業單位負責人編號SNMH—腳手架―01管理標準登高作業使用的腳手架材料應符合安全要求:金屬材料制作的腳手架,使用ф40㎜的鋼管和卡扣連接,配置3000㎜×300㎜×60㎜的松木架板。木質材料制作的腳手架,使用120㎜×120㎜的松木方料,用8#鉛絲綁扎,配置3000㎜×300㎜×60㎜的松木架板。支架分布均勻且間距不大小1.2m,腳手架的跨度不得小于1.2m,當腳手架高度超過2m時要設置欄桿。管理措施1.登高作業人員每次作業前要對腳手架的完好狀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2.登高作業前,班組要組織登高作業人員進行班前崗位危險源辨識;3.礦人力資源科(培訓)每年組織一次作業人員進行登高作業有關知識培訓。4.安監員、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對施工人員使用腳手架的完好狀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不完好,對施工人員進行批評教育。

篇3:腳手架拆除施工作業風險控制專項措施

一、重點控制措施

1.腳手架拆除前,應劃定施工區域,設置安全圍欄。對腳手架作全面檢查,清除剩余材料、工器具及雜物。

2.綜合考慮周圍的安全因素,包括架空線路、外腳手架、地面的設施等各類障礙物、纜風繩、連墻件、附件、電氣裝置情況,凡能提前拆除的盡量先拆除。

3.腳手架拆除前,應對腳手架作全面檢查,清除剩余材料、工器具及雜物。

4.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扣件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拆除時,設專人監護。

5.按規定自上而下順序(后裝先拆,先裝后拆),先拆橫桿,后拆立桿,逐步往下拆除,不得上下同時拆除。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

6.拆除的鋼管、扣件、腳手板要有專人向下傳遞或繩吊,禁止拋擲,并及時清理出現場。

7.六級以上大風或雷雨及霜雪天氣停止拆除作業。

8.在拆除作業過程中,承擔具體任務的人員調換時,要將拆除情況交待清楚后方可離開。

9.腳手架如需部分保留時,對保留部分要先加固,并采取其它專項措施經批準后方可實施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