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坍塌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防止坍塌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2655

一、防止土石方工程施工中防坍塌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1、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開挖處周圍1米的范圍內,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的安全造成影響。

2、四周必須設置護欄,一般加1.2米高圍欄圍護。

3、軸線的控制點和水準基點應設在不受施工影響的地方。開工前,經復核后應妥善保護,施工中應經常復測。

4、設備就位后,必須平正、穩固,確保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為準確控制成孔深度,在樁架上或樁管上應設置控制深度的標尺,以便在施工中進行觀測記錄。

二、防止基坑支護施工中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

1、基坑開挖應根據支護結構設計降、排水要求,確定開挖方案。

2、基坑邊界周圍地面應設排水溝,且應避免漏水、滲水進入坑內;放坡開挖時,應對坡頂、坡面、坡腳采取隱排水措施。

3、基坑周邊嚴禁超堆荷載。

4、軟土基坑必須分層均衡開挖。

5、基坑開挖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護結構、工程樁或擾動基底原狀土。

6、支撐體系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支撐結構的安裝與拆除順序,應同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計算工況相一致必須嚴格遵守先支撐后開挖的原則;

(2)立柱穿過主體結構底板以及支撐結構穿越主體結構地下室外墻的部位,應采用止水構造措施;

(3)鋼支撐的端頭與冠梁或腰梁的連接應符合以下規定:支撐端頭應設置厚度不小于10毫米的鋼板作封頭端板,端板與支撐桿件滿焊,焊縫厚度及長度能承受全部支撐力或與支撐等強度,必要時,增設加勁肋板;肋板數量、尺寸應滿足支撐端頭局部穩定要求和傳遞支撐力的要求;

(4)鋼支撐預加壓力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支撐安裝完畢后,應及時檢查各節點的連接狀況,經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預壓力,預壓力的施加應在支撐的兩端同步對稱進行;預壓力應分級施加,重復進行,加至設計值時,應再次檢查各連接點的情況,必要時應對節點進行加固,待額定壓力穩定后鎖定。

7、拱墻水平方向施工的分段長度不應超過12米,通過軟弱土層或砂層時分段長度不宜超過8米。

三、腳手架及模板支撐施工中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進行搭設。

2、當支撐搭設過程中尺寸中的步距、立桿縱距、立桿橫距和剪刀撐等設置有變化時,除計算底層立桿段外,還必須對出現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桿縱距、立桿橫距、連墻件間距等部位的立桿段進行驗算。

3、模板支架立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米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毫米。

(2)設在支架立桿根部的可調底座,當其伸出長度超過300毫米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3)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毫米。

(4)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

(5)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毫米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米。

(6)底層步距不應大于2米。

(7)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毫米;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米,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毫米。

4、滿腳堂模板支架的支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滿堂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底連續設置;

(2)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四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兩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篇2:防止施工坍塌事故專項治理規定

為了提高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生產水平、有效防止施工坍塌事故,現將開挖施工的基坑、模板工程、圍墻或圍欄的使用列入防止施工坍塌事故專項治理的重點,特作規定如下:

一、深基坑施工

1、基坑施工必須編制支護方案,方案必須經上級審批。

2、基坑開挖設置安全邊坡時,其放坡必須符合安全要求。

3、基坑施工必須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4、基坑周邊的堆料、堆土必須按方案設計規定,不能超過基坑設計時所允許的附加荷載。大型機械設備若要行走至基坑邊或停放在基坑邊,必須征得基坑工程設計人員的同意。

5、深度超過2米的基坑周邊,必須設置不低于1.2米高的固定防護欄桿。

挖土作業前,必須由公司總工程師組織簽發“挖土令”。不準擅自進行基坑開挖。

6、挖土作業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不準超挖。

7、基坑開挖后,應按規定進行基坑支護變形監測,對毗鄰建筑物和重要管線和道路要進行沉降觀測。

二、模板工程

1、模板工程必須由項目部單獨編制施工方案,模板的支撐系統必須經過設計計算,方案中有計算書和完整的模板支撐搭設圖。單獨工程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時,由公司總工程師組織審批;單獨工程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下時,由項目工程師組織審批。

2、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審批通過后,項目部應認真按方案組織實施,不允許擅自變更方案內容,若確系客觀原因要求變更時,必須修改方案,經審批后方能組織實施。

3、高于4米的滿堂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部開始向下每隔2步,必須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確保模板支撐系統的整體穩定性。

4、模板安裝后,由項目工程師負責對模板支撐系統按方案組織驗收,填寫《模板支撐系統驗收單》;安全員參與驗收;合格后才開始澆灌。

5、模板支撐系統的拆除,必須確認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附合格的混凝土強度報告,并由施工負責人填寫《模板拆除(安全)申請表,經監理單位、生產副經理審核批準后,方能組織模板支撐系統的拆除。

6、在模板拆除區域應設置警戒線,配置專職安全監護人員,進行安全監護。

三、圍墻或圍欄的使用

1、施工現場應設置連續、密閉的圍欄,在本市中心城區和其他主要路段設置的圍欄,其高度不得低于2.5米,一般路段設置的圍欄高度不得低于1.8米。市政工程項目工地,應使用統一的連續性護欄設施。

2、施工現場的圍墻或圍檔應符合施工總平面圖要求。

3、施工現場的圍墻或圍檔內外,不準依墻壁堆放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土方和中小型機械設備。

4、施工現場的圍墻或圍檔不能作為擋土墻,不能作為廣告牌或機械設備的支撐墻。

篇3:地鐵施工防止隧道土體坍塌措施

地鐵施工防止隧道土體坍塌的措施

本標段隧道穿過粉土、細砂層、中砂層,易產生蠕動現象,開挖后自穩能力差,易坍塌,地面沉降難以控制,施工難度較大。為此采用超前小導管注漿、掌子面超前預注漿加固地層及掌子面噴射混凝土等施工方法進行開挖施工,防止土體坍塌事故。一旦發現有土體坍塌征兆,采用如下措施。

1采用人工配風鎬開挖施工,減少對土體的擾動。

2洞內配備足夠的裝土草袋,木料、型鋼,一旦發現掌子面坍塌,立即封堵支頂,并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插打壓漿管壓漿防止坍塌和減少地面沉降。

3開挖過程中,為防止拱頂和邊墻處土體坍塌,采用插板封堵。

4開挖過程中,對掌子面砂石層噴射混凝土封閉。

5開挖支護力求快速,開挖進尺控制在0.5~0.75米,初期支護快速成環,盡早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