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一、安全管理措施
(1)各管理人員及班組應按本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高處作業的管理及防護以防止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
(2)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屬于特種作業人員的(如登高架設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交底及簽字,應由受教育者本人簽字。
(3)作業人員應使用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品,且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
(4)高處作業前,由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安全防護設施應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護欄桿以黃黑(或紅白)相間的條紋標示,蓋板等應以黃(紅色)色標示。
(5)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的,應經項目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使用完經恢復后的防護設施應組織重新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
二、臨邊作業及防護措施
(1)對無外腳手架的樓層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料臺與挑平臺周邊、雨蓬與挑檐邊、遮陽板、空調板邊等,都必須設置防護欄桿或相關防護措施。
(2)分層施工的樓梯口和梯段邊,必須安裝臨時護欄,頂層樓梯口應隨工程結構進度安裝好防護欄桿。
(3)地面通道上部應搭設安全防護棚(詳防護棚平面布置圖)。
(4)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外口延伸處須設有效防護平網。
(5)臨邊防護欄桿桿件的規格及連接要求應符合:鋼管欄桿及欄桿柱均采用φ48×3.5mm的管材,以扣件固定。
(6)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欄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面高度為1.0m-1.2m,下桿離地面高度為0.5m-0.6m。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
(7)欄桿柱在砼樓面、屋面或墻面固定時,可用預埋件與鋼管或鋼筋焊牢,在磚或砌塊等砌體上固定時,可預先砌入規格相適應的80×6mm彎轉扁鋼作預埋件。
(8)欄桿柱的固定及其與欄桿的連接,其整體構造應使防護攔桿在上桿任何處,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當欄桿所處位置有發生人群擁擠,車輛行駛或物件碰撞可能時,應加大橫桿截面或加密柱距。
(9)防護欄桿必須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網封閉或在欄桿下邊設置嚴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擋腳板,接料平臺兩側的欄桿必須自上而下加掛安全立網。
(10)當臨邊的外側面臨街道時,除防護欄桿外,敞口立面必須采取滿掛安全網全封閉處理。
三、洞口作業及防護措施
(1)預留洞口必須設置牢固的蓋件、防護欄桿、安全網或其他防墜落的防護設施。
(2)各預留洞孔采用留孔不留洞的方式實行樓板網狀鋼筋一次性綁扎,在鋼筋網片上再牢固綁扎的竹榀。短邊尺寸大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須用堅實的蓋件,且應采取防止蓋件挪動移位措施;邊長為25-150cm的洞口,洞口蓋件用鋼筋制作,柵網格以鋼筋制作柵網格,鋼筋間隔間距不得大于20cm,且蓋件須能保持四周櫊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邊長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設防護欄桿,洞口下應設安全平網。
四、腳手架邊操作時的防護措施
(1)腳手板選用竹編板,操作層滿鋪。鋪設前認真檢查,不合格的腳手板不能上架,相鄰腳手板搭接100mm,四角與縱向水平桿用16#鐵絲扎實,安全網選用高密度聚乙烯網,密目網的密度為每平方分米2000目以上,自第一步以上滿掛,用尼龍繩與縱向水平桿扎牢,使得架體與主體全封閉,保證施工安全。
(2)腳手架操作層設踢腳板,每步層必須設置防護欄桿。
五、其他安全措施
(1)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2)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3)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應隨時清掃干凈;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廢料均應及時清理運走,不得任意亂置或向下丟棄。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4)雨天和雪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均應及時清除。
(5)對進行高處作業的高聳建筑物,應事先設置避雷設施。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暴風雪及臺風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善。
(5)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并應派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
(6)在鋼結構施工中,如腳手架無法跟上進度的需要,首層設一道安全平網,平網上再覆蓋一層密目網,每星期指派專人負責清理密目網上雜物。如有翻轉架的底步再設一道安全平網。
篇2:電力集團防止高處墜落事故措施
1高處作業人員必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從事高處作業期間,應按要求定期接受體檢、培訓、復審。
2高處作業(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及以上,下同)必須系好安全帶(包括安全滑塊),穿防滑絕緣鞋;在高處作業轉移工作位置時,嚴禁失去安全防護。
3、助爬器是協助人員登塔的輔助工具,設計上不具備安全繩的功能,僅用于在現場工作人員向上攀爬塔筒時提供爬升助力,嚴禁將助爬器的環形鋼索作為安全鋼絲繩使用;在機艙內作業或用助爬器攀爬塔過程中,執行重要動作或作業內容改變前必須與地面人員進行確認
4嚴禁在沒有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攀爬風電機組、線路桿塔及建筑物等工作;嚴禁不系安全帶、未采用防墜器上下風電機組。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帶、保險繩等登高工具。
5風速超過15m/s時,禁止登風電機組;風速超過12m/s時,禁止打開機艙蓋(含天窗);超過14m/s時應關閉機艙蓋。
6嚴禁用鏟車、裝載機等作為高處作業的攀登設施。
7在風電機組機艙內有人工作時,就地檢修車輛至少停在上風向安全區域。用機艙內的升降設備起吊物品時,上下必須有可靠的通訊保障;機艙內人員起吊物品時必須帶安全帶,并設置可靠的安全鏈作為防護。
8定期檢查風電機組塔筒爬梯、助爬器和安全鋼絲繩等安全用具是否完好,必須及時清除塔架爬梯及機艙內的油污。
9風電機塔筒內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施,且保持照明設施良好。
10人員進行風電機組塔筒外壁、出機艙作業、建筑物外墻粉刷,維修用吊籃上工作,必須采用雙安全繩保險,安全繩必須栓在專用掛鉤或牢固的構件上。塔底或建筑物下方必須有人監護,至少有兩組人員采用纜繩對吊物(或人)進行有效控制。
11工作溫度低于零下20℃時禁止使用吊籃。當風速大于8m/s時,禁止在吊籃上工作。
12維修風電機組用的吊籃,必須配置制動器、行程限位、安全鎖等安全保護裝置,吊籃平臺的底板必須有防滑措施,起重用鋼絲繩必須以一主一備配置,嚴禁超額定載荷使用吊籃。應定期對制動器、安全鎖、行程限位等裝置進行檢查和測試,鋼絲繩的保養、維護、安裝、檢驗和報廢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13攀登電桿必須使用腳扣,并系好雙保險安全帶;立桿組塔必須使用安全防護設施;桿上有人作業嚴禁調整拉線,調整拉線應由專業人員指揮監護。
14高于2米以上的作業必須搭設腳手架,腳手架必須經驗收合格方可使用;臨時樓梯步道及各種平臺和腳手架均應裝設網狀護欄;嚴禁在腳手架的上下層同時工作。
15在110kV及以上升壓站的電氣設備拆接引線,應搭設腳手架,嚴禁在開關、CT等電氣設備上爬跨進行工作。工作前應檢查和清理工作鞋、攀登物體、架構上的油污、積雪等,防止打滑。
16高處作業物件移動時要做好相應的安全措施,移動物件必須用繩系好并且平穩移動防止擺動;高處作業上下傳遞物件應使用工具袋、吊裝袋,用繩系牢后吊送,嚴禁上下拋擲物件。
17生產現場的井、孔、洞、坑、溝蓋板、踢腳板,應齊全完整,夜間巡視經過的通道必須保證足夠的照明。
18高處作業的工作面應設有合格、牢固的防護欄,防止人員失誤或坐靠墜落。作業面應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應滿鋪架板,并有效固定。
19高處作業使用的支撐架、腳手架、吊籃等應按標準搭設,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掛牌使用。任何情況下不得超載使用,以防架體坍塌、墜落,發生人員踏空或失穩墜落。
20基坑(槽)臨邊應裝設有不低于Φ48mm×3.5mm(直徑×管壁厚)的鋼管搭設并帶有中桿的防護欄桿,以防止作業人員行走踏空墜落,防護欄桿上除安全標示牌外不得栓掛任何物件。
21孔洞(含機艙吊物口)應裝設牢固、可靠的蓋板,蓋板表面刷黃黑相間的安全警示標識。孔洞蓋板掀開后,應裝設剛性防護欄桿,懸掛安全警示標識,夜間還應裝設警示紅燈,以防止人員失足墜落。
22登高作業應使用兩端裝有防滑套的合格梯子,梯階間距離不應大于40cm,并在距梯頂1m處設限高標志。使用直梯工作時,梯子與地面的角度60°為宜。梯子應有人扶持,以防失穩墜落。
23人員需在強度不足的作業面(如石棉瓦、鐵皮板、采光浪板、裝飾板等)作業時,必須采取加強措施,以防踩踏墜落。
24建筑物高空平臺的臨空面、樓梯、走道均應裝設欄桿和護板并保持完好;樓梯踏板盡量使用花紋板等防滑材料,避免使用圓鋼筋。
篇3:防止作業人員高處墜落安全管控措施
一、工作目的
高處作業是電力生產中常見的、安全風險比較大的工作。為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2007年安全生產目標和工作重點》(閩電安監〔2007〕1號)和國家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安全技術勞動保護七項重點措施(試行)》,加強公司系統生產作業過程高處作業的安全管理,提高人員防高墜意識,完善各類防高墜的安全設施,強化一線人員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防范能力,完善防高墜預案,防止生產作業人員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特組織開展2007年防止高處墜落專項安全監督工作。
二、組織方式
公司成立電力生產防止高處墜落專項安全監督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負責制定公司專項安全監督方案,并對各部門專項監督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各部門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應負責將公司防止高處墜落專項安全監督的要求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車間、班組、個人,保證專項監督工作取得實效。
三、重點整治監督內容
專項監督的重點要緊密圍繞強化人員防高墜意識、完善防高墜安全設施、加強高處作業安全工器具管理、加強高處作業過程安全控制管理、完善應急預案管理等五個方面進行。各單位要按照下述工作重點開展專項安全監督。
(一)強化人員防高墜意識
各部門要通過危險點分析、事故案例教育、違章考核等方式,強化人員安全意識,使一線職工養成進入高處作業現場自覺戴好安全帽、使用安全帶,設置或檢查防止高處墜落的措施(安全圍欄、安全圍網、蓋板、警示標語等)的習慣。通過階段整治工作,最終要使一線員工人人明確并確保做到高處作業的“四個必須”:必須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必須采取可靠的防高墜措施,必須認真檢查作業環境是否滿足要求,必須按要求設置安全警示標示。
(二)完善防止高處墜落的安全設施
1.輸電線路桿塔的爬梯、爬釘必須齊全、完好;鋼管桿橫擔處應設有檢修人員轉位時手扶用的牢固的手扶構件。桿塔名稱、編號標記必須清晰、齊全、唯一,維護人員應定期檢查核對,確保桿號能夠和系統圖圖實相符。
2.變電站龍門構架爬梯必須齊全、完好。固定在建筑物、設備上(不包括鐵塔、水泥桿)的鋼直梯,梯段高度超過3米的必須要裝有護籠。
3.各種樓梯、鋼梯、高空平臺均應采取防滑措施。凡墜落高度在2.0米以上的工作平臺、人行通道(部位),在墜落面側應設置固定式防護欄桿。
4.梯子應堅固完整,梯子的支柱應能承受作業人員及所攜帶的工具、材料攀登時的總重量,硬質梯子的橫木應嵌在支柱上,梯階的距離不應大于40cm,并在距梯頂1m處設限高標志。梯子不宜綁接使用。
5.腳手架搭設符合規程要求并應經施工及使用部門驗收合格并掛牌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中應定期檢查和維護,作業前應先檢查穩定性。
6.為了方便防高墜裝置在變電站的使用,各單位應在變電站初設會審和施工圖會審時,對開關站通道、場地的平整度等提出相關要求,設計單位、基建部門應尊重運行單位的意見。
(1)建設無障礙通道,確保高空作業車或電動液壓升降平臺能夠無障礙地到達設備區。
(2)設備區域下方場地應修整成方便快裝腳手架、電動液壓升降平臺、高空作業車的運輸以及固定的平地。
7.各單位應積極推廣輸變電設備檢修防高墜落的新技術、新成果,如在輸變電桿塔、構架安裝桿塔防高墜裝置,在變電檢修工作中采用刀閘檢修平臺、快裝腳手架等。
8.生產廠房裝設的電梯,使用前應經國家有關部門檢驗合格,取得準用證,并定期檢驗。電梯應有專責人負責維護管理。嚴格執行安全使用規定和定期檢驗、維護、保養制度。電梯的安全閉鎖裝置、自動裝置、機械部分、信號照明等有缺陷時必須停止使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高空摔跌等傷亡事故。
9.電力生產防止高處墜落的安全設施要做到“三同時”,即要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三)加強高處作業安全防護工具管理
各部門要按照《長樂市供電有限公司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長電安〔2005〕305號),加強登高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做好采購、試驗、保管、運輸、使用等全過程管理。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
(四)加強高處作業過程安全控制管理
各單位要按照《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和《國家電網公司安全技術勞動保護七項重點措施(試行)》(國家電網安監〔2006〕618號)的要求,加強高處作業過程的安全控制管理,并重點做好以下幾項監督檢查:
1.作業前的重點監督檢查內容
(1)經醫師鑒定,有妨礙高處作業的病癥(體格檢查每兩年至少一次),不允許參加高處作業。
(2)發現現場工作人員有飲酒、精神不振、精力不集中等癥狀時,禁止登高作業。高處作業人員應衣著靈便,宜穿軟底工作鞋。
(3)遇有雷雨、暴雨、濃霧、六級及以上大風時,不得進行高處作業。
(4)能在地面進行的工作,不在高處作業;高處作業能在地面上預先做好的工作,必須在地面上進行,盡量減少高處作業和縮短高處作業時間。高空作業附近有帶電體時,應作好感應電的防范和防止誤碰帶電體的措施。
(5)凡檢修時可能形成的墜落高度在2.0米以上的孔、坑應裝設牢固醒目的臨時防護欄桿、安全網或蓋板。在夜間或光線不足的地方進行高處作業,必須設足夠的照明。在未做好安全措施的情況下,不準在不堅固的結構上(如石棉瓦、油氈、彩鋼板等輕型或簡易結構的屋面)進行工作。
(6)變電站、電廠高處作業的平臺、走道、斜道等應裝設由上下兩道欄桿(上道欄桿高1.05m~1.2m,下道欄桿高0.5m~0.6m)和欄桿柱組成的防護欄桿和18cm高的擋腳板,或設防護立網。當高處行走區域不能夠裝設防護欄桿時,應設置1.05m高的安全水平扶繩,且每隔2m應設一個固定支撐點。
(7)上桿塔作業前,應先檢查桿塔根部、基礎和拉線是否牢固。新立電桿在桿基未完全牢固或做好臨時拉線前,嚴禁攀登。遇有沖刷、起土、上拔或導地線、拉線松動的電桿,應先培土加固,打好臨時拉線或支好桿架后,再行登桿。
(8)登桿塔前,應先檢查登高工具、登高設施,如腳扣、升降板、安全帶(繩)、梯子和腳釘、爬梯、防墜裝置等是否完好牢靠。
需進行檢修作業時,應先核對線路名稱、桿號、識別標記,核對無誤并驗明線路已停電并掛好地線后,工作負責人方可發令開始工作。作業人員登桿塔前應該對停電檢修線路的識別標記和雙重名稱核對無誤后,方可攀登。對于同桿架設的多回路線路,作業人員登桿塔至橫擔處時,應再次核對停電線路的識別標記與雙重稱號,確實無誤后方可進入停電線路側橫擔。
(9)線路跨越公路架線施工時,施工前施工單位應制定相應的交通組織方案,備足施工所需的交通安全標志、圍欄、圍網,防止汽車誤入拉動地面或低空導線、臨時拉線,引起桿塔上作業人員高空墜落。具體措施為在導線跨越公路施工時,施工現場應短時用封閉式圍欄阻攔并設置交通安全警示設施,或者指定專人手持小紅旗對可能來車的方向進行車輛攔阻。線路跨越市區道路或主要干道時必須提前向交警部門申請交通管制。
2.作業中的重點監督檢查內容
(1)凡在離地面(墜落高度基準面)2m及以上的地點進行的工作,都應視為做高處作業。高處作業應嚴格執行《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關于佩戴安全帽和使用安全帶的有關要求。
(2)在沒有腳手架或者在沒有欄桿的腳手架上工作,或墜落相對高度超過1.5米時,必須使用安全帶,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
(3)安全帶(繩)應掛在牢固的構件上或專為掛安全帶用的鋼絲繩上,安全帶不得低掛高用,禁止系掛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件上[如避雷器、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等支持件上]。
(4)砍剪樹木時,不應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樹枝,并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不得系在待砍剪樹枝的斷口附近或以上。不得攀登已經鋸過或砍過的未斷樹木。
(5)使用絕緣斗臂車作業,必須先檢查絕緣臂為合格狀態,在絕緣斗中的作業人員應正確使用安全帶和絕緣工具。不得用汽車吊(斗臂車)懸掛吊籃上人作業。不得用斗臂起吊重物。在斗臂上工作應使用安全帶。
(6)在桿塔高空作業時,應使用有后備繩的雙保險安全帶,安全帶和保護繩應分掛在桿塔不同部位的牢固構件上,應防止安全帶從桿頂脫出或被鋒利物損壞。人員在轉位時,手扶的構件應牢固,且不得失去后備保護繩的保護。
(7)禁止攜帶器材登桿或在桿塔上移位。嚴禁利用繩索、拉線上下桿塔或順桿下滑。上橫擔進行工作前,應檢查橫擔聯結是否牢固和腐蝕情況,檢查時安全帶(繩)應系在主桿或牢固的構件上。
(8)高處作業人員不得坐在平臺或孔洞的邊緣,不得騎坐在欄桿上,不得躺在走道板上或安全網內休息;不得站在欄桿外作業或憑借欄桿起吊物件。
3.做好高空落物傷人的安全防范措施
(1)對于重要、大件吊裝必須制定詳細吊裝施工技術措施與安全措施,并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配置專職安監人員。非專業起重工不得從事起吊作業。起吊前對吊物上雜物及小件物品清理或綁扎。
(2)各個承重臨時平臺要進行專門設計并核算其承載力,焊接時由專業焊工施焊并經檢查合格后才允許使用。
(3)從事高空作業時必須佩工具袋,大件工具要綁上保險繩。
(4)上下傳遞物件時要用繩傳遞,不得上下拋擲,傳遞小型工件、工具時應使用工具袋。
(5)加強高空作業場所及腳手架上小件物品清理、存放管理,做好物件防墜措施。切割物件材料時應有防墜落措施。
(6)盡量避免交叉作業,拆架或起重作業時,作業區域設警戒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五)完善應急預案管理
各部門必須依照《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應急管理工作規定》(閩電安監〔2007〕470號),結合高空作業的特點和本部門應急管理工作實際,制定本部門防止人身高空墜落的應急預案。
四、工作要求
1.各單位要加強工作指導和布置,實施方案要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與全年安全生產工作相結合,二是與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相結合;三是與對一線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相結合;四是與建立和完善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相結合,明確各項整治內容的責任部門,確保專項監督工作取得實效。
3.公司工作小組將適時對各部門工作進行檢查,對各部門存在的共性問題,研究制定出統一的整改方案。
4.專項安全整治、監督工作結束后,各部門要形成總結報告,從開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問題、工作建議、下階段計劃等五個方面,逐一進行總結、整理、分析,并前將工作總結報公司安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