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廢棄人防結構處理施工安全專項監理方案

廢棄人防結構處理施工安全專項監理方案

2024-07-12 閱讀 7622

1、編制目的:

依據建質87號文屬超規危大分部工程(附件二第一條,周圍環境和地下管線復雜,或影響毗鄰建筑(構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針對本段施工,施工單位應組織5人以上具有相關資格的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并按照專家論證意見進行修訂方案,交底、實施。編制此監理細則是對《沈陽市南北快速干道工程(四標段)安全監理實施細則》的一個補充和細化,以便更好的指導、實施安全監理工作。

2、編制依據: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

《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JTGTF60-2009;

《城市軌道交通結構安全保護技術規范》CJJ/T202-2013;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3、發現廢棄人防結構概況

此段位于大西路口南側約50m,沿西順城街呈南北走向,其中東西寬約6m,南北長約122.6m,頂板為拱形結構,設一道走廊,一道南北向中隔墻,東側有多個獨立間隔開的房間。其中北側44.9m為地下兩層結構,結構高度(人防板頂至人防底板面)約1.5m;南側為地下一層結構,結構高度(人防板至人防底板面2.9m),結構覆土厚度約造價人才網為5m。

廢棄人防結構東西寬約6m,南北長約122.6m,工程西側圍護結構基本處于該廢棄人防結構中間,部分樁位位于人防結構中隔墻部位。該廢棄人防結構頂部為拱頂,在剖面上,人防結構底板基本與工程基坑開挖面重合;由于工程主體結構底板在該段內自南向北以7‰的坡度向上。在最南端,該人防結構底板面位于基坑開挖面以上274mm,最北端,基坑開挖面位于該人防結構底板面以上117mm。

周邊環境,該廢棄人防結構位于西順城街西村,近非機動車道,距離該結構較近的建筑是西順城街220號環保人才網(向榮小區臨街建筑)。

4、安全監理控制要點

4.1要求施工單位組織專家論證,完善施工方案。澆筑鋼筋混凝土隔離墻,人防空間采用C10混凝土填實,再進行清障,鉆樁;在整改施工期間要確保周圍、地下建筑結構安全,具體加固需經設計確認;原有人防結構破損針對頂板、中板、中隔墻、底板的不同情況考慮機械、人工方案;增加對地下、周圍環境的監測方案。

4.2方案經監理、業主審批合格后,對作業人員做好技術及安全交底后,按方案施工。

4.3要求施工單位做好地下、臨近建(構)筑的監測,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并采取有效措施。

4.4現場監理工程師及安全監理工程師對施工方案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并驗收,確保安全措施有效落實。

4.5人防口臨邊防護安全監理

4.6吊裝安全監理

4.7人防內通風、防毒安全監理

4.8鉆孔灌注樁施工安全監理

4.9人防梯道、防墜物安全監理

4.10臨時用電安全監理

4.11各項應急準備情況

4.12若不按方案施工或安全措施不到位的,簽發監理通知單要求施工整改,若情況嚴重,及時通知業主單位并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暫停令,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若拒不整改也不停工,監理工程師論壇向市主管部門匯報。

4.13每周周例會對施工安全情況并向業主匯報,并總結分析,落實下一步安全工作。

篇2: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一、編制依據

1、《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河北省《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實施細則1999年版

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1999)

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5、《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標準》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衡水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院內,主要功能為醫療綜合樓,總建筑面積57041㎡,其中地下建筑面積5513㎡,地上建筑面積51528㎡。本工程地下二層為戰時急救醫院,非鋼筋混凝土房間隔墻均戰前一個月臨時砌筑,平時用途為汽車庫,核武器抗力級別為核五級,防化級別為一級,類別為甲類,人防建筑面積2752㎡。

三、編制目的

安全工作關系到單位干部職工的人身安全,特別是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關系到工程建設質量及進度,為增強消防安全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牢固樹立常抓不懈的思想,在建設單位安全預防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并結合本工程消防安全的薄弱環節,特別是為促進人防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督促施工單位提高防火意識,特制定各項防范監督措施,努力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制定本細則。

四、實施細則

1、總承包單位對人防工程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生產負總責。

2、總承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分包合同中應當明確各自的消防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義務。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對分包工程的消防安全生產承擔連帶責任。

3、分包單位應當服從總承包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分包單位不服從管理導致火災事故的,由分包單位承擔主要責任。

4、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建立消防安全責任制度,確定消防安全責任人,制定用火、用電、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備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并在施工現場入口處設置明顯標志。

5、施工單位材料員、安全員應負責對施工現場的消防措施進行監督,若發現隱患,應立即責成有關人員進行清除,然后在進行施工。

6、督促施工單位落實消防安全生產的組織保證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7、督促施工單位對工人進行消防安全生產教育及分部分項工程的安全技術交底。

8、檢查并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術標準和規范要求,落實分部、分項工程或各工序的消防安全防護措施。

9、進行消防安全綜合檢查。發現有消防隱患要責令其停止作業,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情況嚴重的,應責令停工整改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

10、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監理人員應及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11、督促施工單位編制防火安全應急預案,若發生火災應嚴格執行已有應急預案。

五、消防安全監督小組

組長:崔海臻

組員:王炳忠程耀武車國強任大偉

六、消防安全監督小組責任

要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層層建立安全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消防防火設施及用電、火等場所安全工作,及時對安全隱患和漏洞進行專項整治,督促施工單位各項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實。

篇3:人防工程現場質量管理監理措施

人防工程現場質量管理監理措施

人防工程是國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人防工程質量管理是提高城市整體防護能力,有效保存戰爭潛力的必然要求。人防工程在全部施工過程中,每個分項工程的質量隨時受到操作者、施工技術、原材料、施工環境等影響。工程質量往往會因某個因素而出現問題,通過加強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能有效防止不合格工程的出現。其內容主要包括質量監督和質量檢驗。

施工現場質量監督一般可采用以下幾種手段:

一是指令文件控制。即項目監理通過書面形式對施工承包單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務,指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明確施工單位的責任。

二是駐地監督控制。施工單位質檢員在施工現場認真觀察工程的變化過程,及時處理質量隱患,對有危險苗頭的項目予以重視并報告監理人員。

三是實驗控制。監理工程師判定材料和工程品質是以現場實驗數據作為評判標準的,分部分項工程中每道程序所用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結構的抗拉、壓、彎各項強度及拌料的配合比,通常需利用現場實驗所得數據來評判質量情況。

四是測量控制。施工前監理人員對施工放線及高程控制進行檢查,對工程實體施工中出現的誤差在允許偏差范圍內嚴格控制。在施工過程中,應對工程體的幾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隨時進行檢查,對不合乎工程實體基本測量要求者,應及時指令施工單位處理。

五是利用支付手段控制。施工單位未能全部按監理工程師指令進行施工,當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從而達不到規定標準時,監理工程師有權拒絕簽字支付工程款,顯然這種控制是直接有效的手段。

人防工程質量檢驗一般采用現場生產工人自檢、互檢和專職人員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其依據為國家或人防部門頒發的人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防護設備產品質量檢驗與施工驗收規范、施工技術操作規程等。從原料進場、施工單位構配件的生產、防護設備安裝到工程竣工等全過程都必須在現場施工中進行質量檢驗。

在人防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中,還可以采取以下三項質量控制措施:

一是核查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包括對其質量檢測機構的合同資質認證,對施工單位質量檢測人員、施工質量檢查員、主要技術工種作業人員等的崗前培訓、技能考核、合同資質認證、掛牌上崗和每月考核評審制度的檢查等。

二是實行聯合巡檢制度。每周定期由分管質量的總監組織相關質量負責人對施工現場巡視檢查,檢查后對所發現問題進行現場討論,分析其根源,還對施工中所發現的典型加以表揚、推廣。

三是召開質量缺陷現場分析會。對在施工中所發現的質量缺陷,無論大小,均組織有關責任人員召開現場會進行分析討論,以達到教育、警示作用,避免出現類似問題。

人防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是指用科學的管理制度、標準和方法對人防工程施工現場人、機、料、信息等生產要素進行合理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檢測,使其處于良好的結合狀態,達到優質、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