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場防洪防滲防塵措施
為保證灰場的安全穩定,防止發生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措施.
一、灰場概況
本廠貯灰場位于電廠西南側,為一典型的山谷灰場,距電廠的直線距離為0.5公里。灰場處于一東西向德溝谷內,地形破碎,溝底總體呈東高西低。溝內狹窄且坡壁直立,坡度近90℃,呈“U”字形,溝深60m-80m.谷底有季節性流水,壩址區位于下游溝谷相對狹窄處。灰壩坡面做防水,防止地表水入滲惡化邊坡的地質環境條件,從而誘發坍塌的發生。
二、具體措施
2.1防洪排水系統
灰場內設1道一號縱向排水盲溝和3道二號縱向排水盲溝及6道豎向排水盲溝構成灰場排水系統,在第一隊灰區堆灰時,先從堆石壩前開始堆灰至設計標高1152米時,停止在第一堆灰區堆灰,開始在第二堆灰區堆灰。第一堆灰區的灰面用300mm厚的素土覆蓋,同時向1#豎向排水盲溝找坡。這樣初期壩和碾壓的灰渣壩對庫區的洪水全部攔蓄后,通過縱向排水盲溝和2#、3#、4#、5#、6#號豎向排水盲溝將洪水排向灰壩下游。在第二堆灰區堆灰至距4#、6#號豎向排水盲溝10米左右時停止在第二堆灰區堆灰,在中間碾壓均質土壩前開始堆灰至設計標高1190m后,利用灰場終期擋水壩對庫區的洪水全部攔蓄后,通過豎向排水盲溝將洪水導入縱向排水盲溝后將洪水排向灰壩下游。
灰場內縱向排水盲溝在初期壩施工時一并施工完成。豎向排水盲溝在灰渣堆貯過程中隨堆灰面的升高逐級加高,每次加高不宜超過3m,且保證豎向排水盲溝頂部高于堆灰面高度不小于1.5m.。灰渣堆貯過程中堆灰面應形成一定坡度坡向豎向排水盲溝以利于排水;灰場閉庫時,豎向排水盲溝頂部高于堆灰面1.5m,并在盲溝頂部四周覆蓋碎石防堵。
2.2貯灰場在運行過程中影加強巡視,特別是雨季前后,對下游邊坡加強觀察,發現脫坡、坍塌、開裂等現象,應及時報告,緊急處理,確保邊坡的安全
2.3防滲土工膜系統
本工程的灰場防滲采用防滲土工膜,范圍是溝底全部鋪設土工膜,從下游往上游鋪設,上游膜壓在下游膜上。并保證以下技術要求
土工膜的材料
規格型號:200g/m2/0.3PE.
單位面積質量:≥500g/m2
力學特性:
①斷裂強度大于等于7.5KN/m,
②撕裂強力大于等于0.25KN
③CBR頂破強度大于等于1.5KN
水力特性:
①垂直滲透系數:小于10-10cm/s
②基材抗滲強度:大于0.5mpa
2.4關于抑制灰渣污染
調濕灰碾壓貯灰,本廠重視飛灰和灰渣流失可能引起的環境污染。灰渣碾壓和灰面定期灑水是控制飛灰的重要手段。
植樹造林不僅是綠化環境的需要,也是抑制風力、控制飛灰的重要措施。所以貯灰場周圍植種毛白楊以及薔薇科植物,并定期灑水澆灌。
運灰車輛往返灰場,車廂板和輪胎滯留的殘灰,是沿途灰渣散失的主要原因,對運灰車輛應定時清洗,杜絕灰源。從廠區到灰場的運灰道路,應有專人巡回清掃,保持良好的運行環境。返回的空車必須進行清洗。
以上措施各相關部門必須嚴格執行,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和環境災害。
篇2:商品房工程地下室防滲施工措施
商品房工程地下室防滲措施
1、地下室底板、墻板、頂板砼一次澆筑,不留施工縫。
2、地下室外墻體水平施工縫設在距底板500cm處,并按規范設鋼片止水帶。
3、地下室砼優先選用火山灰、粉煤灰、礦渣等水泥,以降低砼的水化熱,防止砼收縮產生裂縫。
4、嚴格控制砼的坍落度,砼澆筑時,做到分層澆筑、分層線振搗,確保砼密實。
5、地下室墻體支模采用止水螺桿。
6、嚴格按配合比施工,專人計量,外滲防水劑專人控制。
篇3:廠房防滲漏施工專項措施
廠房工程防滲漏施工專項措施
1、屋面防水施工措施
本工程屋面做法未見設計圖紙,本方案按常規屋面進行編制,在設計圖紙提供后編制符合設計要求的措施方案。
1.1屋面工程施工要點
1.屋面施工前應對原結構層進行清理,鑿剔突出部分,并打掃干凈;再在其上刷冷底子油一道,熱瀝青瑪蹄脂二道;待這兩道工序完成后,方可進行水泥聚苯板隔熱層的鋪設。
2.找平層施工前先刷素水泥漿一遍,待素水泥漿稍干后,進行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施工時宜分兩次鋪抹,轉角處應抹成圓弧形,其半徑不宜小于100mm。找平層表面要求平整度不大于5mm,并縱橫表面分二至三遍壓光。待凝結硬化后澆水養護。
3.選擇無雨天晴的天氣進行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層施工,合成高分子卷材采用滿粘法鋪貼。卷材防水層施工前,先將基面清理干凈,使之潔凈、平整、干燥。應按設計規定涂刷基層處理劑,先用小棕刷涂刷陰陽角、落水口、伸出屋面管道根部、分格縫及天溝、檐口等處,待干燥后,方可繼續施工,大面積基層處理劑用噴槍噴涂,噴刷要均勻一致,不堆積、不露底,待第一遍干燥后即可進行第二遍的涂刷。基層處理劑干燥后在其上彈好線,然后進行卷材的鋪貼,彈線目的為防止使卷材鋪貼順直,不扭曲、不皺折。
4.卷材防水層施工順序為:按"先遠后近"的原則,從最低標高處開始。泛水部位卷材鋪貼應先行試鋪,留足立面高度卷材,先鋪貼平面卷材至轉角處,然后從下向上鋪貼立面卷材。垂直流水方向鋪貼的卷材搭接縫必須順流水方向搭接,兩幅相鄰卷材橫向搭接縫應相互錯開不少于300mm。卷材搭寬度:短邊搭接寬度80mm,長邊搭接寬度80mm。
5.卷材防水層施工完畢,即可在其上干鋪纖維布一層。在該道工序完成后,進行最上層剛性防水層(40厚C20鋼筋細石砼)的施工。
6.細石砼防水層的施工程序如下:板縫澆灌細石砼→板縫及節點密封處理→找坡、找平→做找平隔離層→綁扎防水層鋼筋安裝分格縫木條及邊模→刷脫模劑→現澆砼防水層→砼二次壓光→取分格縫木條和邊模拆除→養護砼→分格縫清理及刷處理劑→嵌填密封材料→固化后做蓋縫保護層。
7.合理分倉,并做好密封處理。分格縫@6000×6000,縫內填防水膠;防水層分格縫的位置應設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的交接處,并應與屋面結構層的板縫對齊,使防水層因溫差影響、砼干縮、結構變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層裂縫,集中到分格縫中,以避免板面開裂。在分格縫中嵌填柔性密封材料,使剛性防水層變為一個連續的整體,以提高屋面防水功能。
8.嚴格施工時的板面處理工藝。細石砼防水層表面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排水速度,而且還會影響砼的耐久性,使板面過早風化、碳化;
或者內部疏松,成為滲水通路而造成屋面滲漏。因此在新規范中強調了以下幾點:
①排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板面厚薄要均勻一致;
②采用機械震搗,提高砼的密實性;
③砼收水后應進行二次壓光,以切斷和封閉砼中的毛細管,提高抗滲性能;
④抹壓時嚴禁在砼表面灑水、加水泥漿或撒干水泥,以防龜裂脫皮,降低防水效果。
9.充分養護。養護是細石砼防水層及其重要的最后一道式序,養護不好會造成砼早期脫水,不但會降低砼強度,而且會由于干縮而引起砼內部裂縫或表面起砂,使抗滲性能大幅度降低。所以新規范規定在砼澆筑12~24h后應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10.改進節點做法,加強成品保護。由于節點構造不合理或施工粗糙,常常是導致節點滲漏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節點均應采取"剛柔結合,以柔適變"的做法,使各種節點均應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封。另外細石砼防水層完工后,應避免在其上鑿孔打洞,破壞了防水層的整體性,這一點對細石砼防水層尤為重要。
1.2屋面工程節點處理及防滲漏措施
本工程屋面工程施工中,尚應特別注意節點處的防水處理,節點防水往往是屋面防水施工的難點和易出問題的關鍵點。本屋面工程的主要
防水節點及其做法見下例有關示意圖。
女兒墻泛水處收頭處理:示意圖如下。
圖例說明:1.密封材料;2.找平層;3.防水卷材;4.細石砼;5.飾面層;6.隔熱層。
2.屋面落水管口防水處理:示意圖如下。
3.屋面防滲漏
①穿屋面的管道,必須將管道與預留孔洞邊的空隙用防水砂漿堵實或加套管。
②檐口、女兒墻、泛水處的收口,應多涂幾遍涂料,或用密實材料封嚴。
③地漏周圍直徑500范圍內坡度不小于5%,并用防水材料或密實材料涂封。
2、外墻防滲漏措施
1.對于磚砌外墻灰縫應采用"滿刀灰"砌法,不能用"裝頭縫"砌法;對于硅酸鹽砌塊外墻,應設專人對灰縫隨砌隨嵌實,開鑿補好個別瞎眼頭縫,使砌體灰縫密實。對于因現澆鋼筋砼圈梁支模產生的橫楞洞,可采用水泥砂漿和磚鑲洞或C18細石砼分皮嵌實。對于獨立挑出陽臺底板兩側與外墻相接處和腳手架牽拉鉛絲頭洞,都要有專人用1:2水泥砂漿認真分皮修補。
2.外墻門窗框在安裝后,用摻有膨脹劑的防水砂漿填塞。
3.窗臺抹灰內高外低,外窗臺保證有20%坡度。
4.加強對窗框四周堵縫工作的交接檢查,每個窗堵縫完后均應由專職質檢員驗收。
5.外墻打底所用砂漿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應摻入適量防水劑,對抹灰超厚的部位應加掛鋼絲網分層抹灰。
6.外墻找平層不能有空鼓現象,接縫不能有裂紋破損。
3、外墻鋁合金窗防水塞縫
目前,外墻因鋁合金窗塞縫不嚴而引起的滲漏,已成為建筑工程的質量通病,為此,本工程應在下述方面嚴格控制施工質量:
a.主體施工時,嚴格控制門窗洞口的標高、尺寸大小。
b.鋁合金窗框盡量選用質量容易保證的斷面。
c.改進塞縫工藝,選派專人施工,分次堵塞,初凝后加壓塞緊。
d.鋁合金窗玻璃安裝后,先做好清潔工作,然后再打膠封堵,外墻鋁合金窗防水處理示意圖如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