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體法及拖拉法施工安全控制要點
1.橋梁上部如為預制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采用轉體架橋法或縱橫向拖拉法施工時,除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外,搭設支架(或拱架)、支立模板、綁扎鋼筋、焊接及澆筑混凝土等,均應遵守相應的安全規定;
2.轉體法修建大跨徑拱橋應建立統一的指揮機構并配備通訊聯絡工具;
3.轉體法施工前,應合理選擇有利地形。
采用平轉法,橋體旋轉角應小于180°,轉動設施在拆架后,懸臂體應轉動方便,并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轉體時,懸臂端應設纜風繩;
4.平衡重轉體施工前,應先利用配重作試驗,進行試轉動,檢查轉體是否平衡穩定。試轉的角度應大于實際需要轉動的角度,并懸掛一定時間。如不符合要求,必須先進行調整;
5.環道上的滑道,其平整度應嚴格控制。如上下游拱肋需同時作配重轉體時,應采用型號相同的卷揚機,同步、同速、平衡轉動。重量大的轉體轉動前,應先用千斤頂將轉盤頂轉后,再由卷揚機牽引;
6.無平衡重平轉法施工的扣索張拉時,應檢查支撐、錨梁、錨碇、拱體等,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
7.采用縱向、橫向拖拉法架梁時,施工前應全面檢查所用機具設備及各項安全防護設施的實際情況;
8.使用萬能桿件或枕木垛作滑道支撐墩時,其基礎必須穩固。枕木垛應墊密實,必要時應作壓重試驗;
9.梁體及構件運行滑道應按設計輔設。采用滑板和輥軸時,滑板應鋪平穩。梁體、構件拖拉或橫移到達前方墩臺時,應采取引導措施,便于輥軸進入懸臂端的滑道內。搬抬輥軸時,作業人員要配合好;
10.拖拉或橫移施工中,應經常檢查鋼絲繩、滑車、卷揚機等機具設備是否完好,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
施工中,鋼絲繩附近不得站人,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
11.拖拉或橫移施工中,應聽從統一指揮,發現問題或隱患,應及時報告,立即處理。
篇2:橋梁轉體施工工藝關鍵技術
摘要:橋梁轉體施工是指將橋梁結構在非設計軸線位置制作(澆注或拼接)成形后,通過轉體就位的一種施工方法。它可以將在障礙上空的作業轉化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業。根據橋梁結構的轉動方向,它可分為豎向轉體施工法、水平轉體施工法(簡稱豎轉法和平轉法)以及平轉與豎轉相結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轉法應用最多。本文論述了橋梁施工工藝的特點、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認為此工藝為東北地區填補了橋梁轉體施工的空白。
關鍵詞:橋梁轉體施工工藝關鍵技術
0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橋梁無支架施工不斷出現新工藝,轉體施工就是其中的一種。橋梁轉體施工適用跨越深谷急流、難以吊裝的特殊河道,具有節省吊裝費用,安全、可靠、整體性好等特點。
1橋梁轉體施工工藝的工作原理
所謂橋梁轉體施工工藝的工作原理,就像挖掘機鏟臂隨意旋轉一樣,在橋臺(單孔橋)或橋墩(多孔橋)上分別預制一個轉動軸心,以轉動軸心為界把橋梁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整體旋轉,下部為固定墩臺、基礎,這樣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上部構造可在路堤上或河岸上預制,旋轉角度也可根據地形隨意旋轉。
2橋梁轉體施工工藝的特點
2.1橋梁轉體施工工藝適用于跨徑較大的單孔或多孔鋼筋混凝土橋梁施工。尤其適用于跨越深谷、水深流急和公鐵立交、風景勝地、自然保護區等施工受限制的現場。
2.2由于橋梁轉體施工是靠結構自身旋轉就位,不用吊裝設備,并可節省大量支架木材或鋼材。2.3采用混凝土軸心轉體施工,轉體工藝簡便易行,轉體重量全部由橋墩(或橋臺)球面混凝土軸心承受,承載力大,轉動安全、平衡、可靠。
2.4可將半孔上部結構整體預制,結構整體性強,穩定性好,更能體現結構的力學性能的合理性。
2.5施工工藝和所用施工機械簡單,轉體時僅需兩盤絞磨、幾組滑輪即可使上部結構在短時間內轉體就位,簡便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推廣。
3轉體施工法的關鍵技術
轉體施工法的關鍵技術問題是轉動設備與轉動能力,施工過程中的結構穩定和強度保證,結構的合攏與體系的轉換。
3.1豎轉法豎轉法主要用于肋拱橋,拱肋通常在低位澆筑或拼裝,然后向上拉升達到設計位置,再合攏。
豎轉體系一般由牽引系統、索塔、拉索組成。豎轉的拉索索力在脫架時最大,因為此時拉索的水平角最小,產生的豎向分力也最小,而且拱肋要實現從多跨支承到鉸支承和扣點處索支承的過渡,脫架時要完成結構自身的變形與受力的轉化。為使豎轉脫架順利,有時需在提升索點安置助升千斤頂。
豎轉施工方案設計時,要合理安排豎轉體系。索塔高、支架高(拼裝位置高),則水平交角也大,脫架提升力也相對小,但索塔、拼裝支架受力(特別是受壓穩定問題)也大,材料用量也多;反之亦然。在豎轉過程中,主要要考慮索塔的受力和拱肋的受力,尤其是風力的作用。
在施工工藝上,豎轉鉸的構造與安裝精度,索鞍與牽轉動力裝置,索塔和錨固系統是保證豎轉質量、轉動順利和安全的關鍵所在。國內的拱橋基本上為無鉸拱,豎轉鉸是施工臨時構造,所以,豎轉鉸的結構與精度應綜合考慮滿足施工要求和降低造價。跨徑較小時,可采用插銷式,跨徑較大時可采用滾軸。拉索的牽引系統當跨徑較小時,可采用卷揚機牽引;跨徑較大,要求牽引力較大,牽引索也較多時,則應采用千斤頂液壓同步系統。3.2平轉法平轉法的轉動體系主要有轉動支承系統、轉動牽引系統和平衡系統。
轉動支承系統是平轉法施工的關鍵設備,由上轉盤和下轉盤構成。上轉盤支承轉動結構,下轉盤與基礎相聯。通過上轉盤相對于下轉盤轉動,達到轉體目的。轉動支承系統必須兼顧轉體、承重及平衡等多種功能。按轉動支承時的平衡條件,轉動支承可分為磨心支承、撐腳支承和磨心與撐腳共同支承三種類型。
磨心支承由中心撐壓面承受全部轉動重量,通常在磨心插有定位轉軸。為了保證安全,通常在支承轉盤周圍設有支重輪或支撐腳正常轉動時,支重輪或承重腳不與滑道面接觸,一旦有傾覆傾向則起支承作用。在已轉體施工的橋梁中,一般要求此間隙從2~20mm,間隙越小對滑道面的高差要求越高。磨心支承有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我國以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上下轉盤弧形接觸面的混凝土均應打磨光滑,再涂以二硫化銅或黃油四氟粉等潤滑劑,以減小摩擦系數(一般在0.03~0.06之間)。
篇3:轉體法及拖拉法施工安全控制要點
1.橋梁上部如為預制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采用轉體架橋法或縱橫向拖拉法施工時,除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外,搭設支架(或拱架)、支立模板、綁扎鋼筋、焊接及澆筑混凝土等,均應遵守相應的安全規定;
2.轉體法修建大跨徑拱橋應建立統一的指揮機構并配備通訊聯絡工具;
3.轉體法施工前,應合理選擇有利地形。
采用平轉法,橋體旋轉角應小于180°,轉動設施在拆架后,懸臂體應轉動方便,并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轉體時,懸臂端應設纜風繩;
4.平衡重轉體施工前,應先利用配重作試驗,進行試轉動,檢查轉體是否平衡穩定。試轉的角度應大于實際需要轉動的角度,并懸掛一定時間。如不符合要求,必須先進行調整;
5.環道上的滑道,其平整度應嚴格控制。如上下游拱肋需同時作配重轉體時,應采用型號相同的卷揚機,同步、同速、平衡轉動。重量大的轉體轉動前,應先用千斤頂將轉盤頂轉后,再由卷揚機牽引;
6.無平衡重平轉法施工的扣索張拉時,應檢查支撐、錨梁、錨碇、拱體等,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
7.采用縱向、橫向拖拉法架梁時,施工前應全面檢查所用機具設備及各項安全防護設施的實際情況;
8.使用萬能桿件或枕木垛作滑道支撐墩時,其基礎必須穩固。枕木垛應墊密實,必要時應作壓重試驗;
9.梁體及構件運行滑道應按設計輔設。采用滑板和輥軸時,滑板應鋪平穩。梁體、構件拖拉或橫移到達前方墩臺時,應采取引導措施,便于輥軸進入懸臂端的滑道內。搬抬輥軸時,作業人員要配合好;
10.拖拉或橫移施工中,應經常檢查鋼絲繩、滑車、卷揚機等機具設備是否完好,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
施工中,鋼絲繩附近不得站人,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
11.拖拉或橫移施工中,應聽從統一指揮,發現問題或隱患,應及時報告,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