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施工安全措施
1.雨季施工安排
根據本工程工期安排,雨季施工主要項目有少部分路基及路基附屬工程、溝槽基礎及鎮墩施工、頂管開挖施工,施工中采取相宜的雨季施工措施,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2.雨季施工保證措施
(1)雨季施工準備措施
掌握氣象趨勢及動態,開工前宜于當地氣象部門簽訂服務合同,以利安排施工,做好預防的準備工作。
提前做好勞動力安排和材料采購計劃,并儲備足夠的物資材料以保證雨季的施工。做好材料(如鋼筋、水泥等)的防受潮,防銹蝕工作。施工過現場及施工便道要有排水坡道,便道旁邊要開挖排水溝,以避免便道積水而影響來往車輛行駛。構建生產基地,根據地形對場地四周的排水系統進行疏通,做到施工作業場地不積水,并防止周鄰地表水流入場內;雨季施工現場應設專人負責,隨時隨地疏浚,確保現場安全。
雨季中使用重型機械和車輛時,注意地面有無松軟現象,以防壓壞地下隱蔽設施及機械越陷越深更不能自拔。
配電箱設防雨罩,各種機械設備設防雨棚。
現場工棚、倉庫等大小型暫設在雨季整修完畢,要保證不塌、不漏和四周不積水。
提前安排好排水系統,以免挖槽堆土造成原排水出路不暢,溝槽切斷原有排水溝和管道,如無其他適當排水出路,架設安全可靠的渡管。
在雨季施工前,對現場所有動力照明線路,供配電電氣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存在線路老化、安裝不良、瓷瓶裂紋、絕緣降低以及漏電等問題,必須及時更換處理。
(2)基礎工程
在路基施工中合理安排填方的季節性施工,嚴禁在雨中或連綿雨天填筑非滲土路堤。路基排水溝等先于其他工程完,起到排水防洪作用。排出的雨水不得危及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和農田。
路基填筑做到隨挖、隨運、隨填、隨壓、以確保路堤質量。每層填土表面做成2~4%的橫坡,并填平,雨前和收工前將鋪填的松土碾壓密實。路堤填料過濕時不能使用,棄置晾曬風干后再用。
對停用的機械鋼材、水泥等材料采取避雨、防潮措施,現場物資的存放臺等均墊高,防止雨水侵泡。
加強對臨時施工便道維護與整修,確保其暢通。
(3)混凝土工程
在汛期要保證做到隨開挖、隨灌筑、隨時回填,快速施工不留隱患。
鎮墩混凝土工程雨季施工時要及時掌握砂石骨料的含水率,調整施工配合比,保證混凝土拌合質量,混您土澆筑選擇晴好天氣,以避免下雨對混凝土施工的影響;剛澆筑完時要覆蓋好,必要時采取搭棚防雨,避免雨水沖刷。再摸版的適當部位預留排水孔,防止來雨時模內積水。
做各種基礎、施工現場、駐地周圍等防洪排水措施,疏通場地排水系統,保證排水暢通,防止洪水對施工產生影響。
3.雨季施工應急預案
(1)事故應急處理制度和程序
1)事故應急處理制度和職責
為了預防災害和減少事故危害,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抗結合”的方針和“以人為本、避免傷亡”的原則,制定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制度。
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成立應急事故預防及搶險領導小組,制定規章制度,實行責任制,并與獎罰掛鉤。
項目經理部設信息辦公室,作為項目信息系統的中樞;按業主的安排,納入統一的網絡信息系統。
建立與當地氣象部門的信息通報制度,有專人負責密切注意氣象信息,及時提出預警,為回避風險和減少損失爭取時間。
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措施,檢查抗災搶險所需的人、機、料準備情況,組織抗災搶險教育和演練。
災害發生時由項目經理負責全面協調指揮;技術負責人負責救災,傷員處理及控制事態的發展;專職安全員負責受影響區域的安全撤離現場人員及恢復措施。
一旦發生危害工程或人身、財產安全的事故時,項目部在采取必要的搶險補救措施的同時立即暫停此項目和與之相關的項目的施工。同時還應該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人員,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轉移現場物件時,應當作出標記,并應采取拍照或錄像等直接方式反映現場狀況。
組織實施好災害發生后的保護及恢復措施以減輕災害損失。
2)加強安全工作、做好應急準備
項目部將加強對全體人員安全意識的教育,落實安全生產制度。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對安全隱患要分析原因、制定整改防范措施并限期整改、檢查。
配備防災應急人員,并進行相關災害處置知識培訓。對全體職工進行搶險救護的訓練,并進行搶險救助演練等培訓,提高職工防災自救能力。
配齊搶險機械設備、備足搶險物資,并保持有關器材的完好。根據預報等級,啟動應急預案,服從統一指揮,快速反應,立即行動。一旦有突發性事故出現,這些人員、物資必須能夠立即投入到事故的搶險救助工作中去。
3)、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事故發生后,在組織搶險救護的同時,項目部必須立即以最快的方式向監理工程師和業主報告,同時要作好報告記錄。事故處理完畢后,將事故突發造成的工程損傷、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安全隱患的整改和檢查等情況以書面形式向監理工程師和業主提供完整的報告。
龍崗水庫工程灌溉管道工程一標段項目部
二0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篇2:汛期施工現場重點部位環節安全防范措施
一、施工現場排水
(1)施工現場應按標準實現現場硬化處理。
(2)根據施工總平面圖、規劃和設計排水方案及設施,利用自然地形確定排水方向,按規定坡度挖好排水溝。
(3)設置連續、暢通的排水設施和其他應急設施,防止泥漿、污水、廢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溝。
(4)若施工現場臨近高地,應在高地的邊緣(現場上側)挖好截水溝,防止洪水沖入現場。
(5)汛期前做好山施工現場邊緣的危石處理,防止滑坡、塌方威脅工地。
(6)雨期指定專人負責,及時疏浚排水系統,確保施工現場排水暢通。
二、施工現場運輸道路
(1)臨時道路起拱5%,兩側放寬300mm、深200mm的排水溝。
(2)對路基易受沖刷部位,鋪石塊、焦渣、礫石等滲水防滑材料,或設涵管排泄,保證路基的穩固。
(3)雨期指定專人負責維修路面,對路面不平或積水現象應及時修復、清除。
三、邊坡基坑防護
(1)汛期前應清除溝邊多余棄土,減輕坡頂壓力。
(2)雨后應及時對坑、槽、溝邊坡和固壁支撐結構進行檢查,并派專人對深基坑進行測量,觀察邊坡情況,如發現邊坡有裂縫、疏松、支撐結構折斷、走動等危險征兆,立即采取措施解決。
(3)因雨水原因發生坡道打滑等情況時,應停止土石方機械作業施工。
(4)雷雨天氣不得露天進行電力爆破土石方,如爆破過程中遇到雷電,迅速將雷管腳線、電線主線兩端連成短路。
(5)加強對基坑周邊的監控,配備足夠的潛水泵等排水設施,確保排水及時,防止基坑坍塌。
四、腳手架工程
(1)與大雨、高溫、雷擊和6級以大風等惡劣天氣,停止腳手架搭設和拆除作業。
(2)大風、大雨等天氣后,組織人員檢查腳手架是否有搖晃、變形情況,遇有傾斜、下沉、連墻件松脫、接點連接移位和安全網脫落、開繩等現象,應及時進行處理。
(3)落地式鋼管腳手架立桿底端應當高于自然地坪50mm,并夯實整平,留出一定散水坡度,在周圍設置排水措施,防止雨水侵泡腳手架。
(4)懸挑架和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汛期來臨前要有加固措施,將架體與建筑物按照架體的高度設置連接件或拉結措施。
(5)吊籃腳手架在汛期來臨前,應予拆除。
五、施工用電
(1)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落實臨時用電的各項安全措施。
(2)各種露天使用的電氣設備應選擇較高的干燥處放置。
(3)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應有可靠的防雨措施,電焊機應加防護雨罩。
(4)雨期前應檢查照明和動力線有無混線、漏電現象,電桿有無腐蝕、埋設松動等,防止觸電。
(5)雨前要檢查現場電氣設備的接零、接地保護措施是否牢靠,漏電保護裝置是否靈敏,電線絕緣接頭是否良好。
(6)暴雨等險情來臨之前,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除照明、排水和搶險用電外,其他電源應全部切斷。
(7)施工現場高出建筑物的塔吊、外用電梯、井字架、龍門架以及高金屬腳手架等高架設備,如果在相鄰建筑物、構筑物的防雷裝置保護范圍以外,應按規范設置防雷裝置。
六、垂直運輸設備
(一)塔吊
(1)自升式塔吊有附著裝置的,在最上一道以上自由高度超過說明書設計高度的,應朝建筑物方向設置兩根鋼絲繩拉結。
(2)自升式塔吊未附著,但已達到設計說明書最大獨立高度的,應設置四根鋼絲繩對角拉結。
(3)拉結應用Φ15以上的鋼絲繩,拉結點應設在轉盤一下第一個標準節的根部;拉結點處標準節內側應采用大于標準節角鋼寬度的木方作支撐,以防拉傷塔身鋼結構;四根拉結繩與塔身之間的角度應一致,控制在45°~60°之間;鋼絲繩應采用地錨、地錨筐固定或與建筑物已達到設計強度的混凝土結構聯結等形式進行錨固;鋼絲繩應有調整松緊度的措施,以確保塔身處于垂直狀態。
(4)塔身螺栓必須全面緊固,塔身附著裝置應全面檢查,確保無松動、無開焊、無變形。
(5)嚴禁對塔吊前后臂進行固定,確保自由旋轉。塔機的避雷設施必須確保完好有效,塔吊電源線路必須切斷。
(二)龍門架(井字架)和施工用電梯
(1)有附墻裝置的龍門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機和施工用電梯,要采取措施強化附墻拉結裝置。
(2)無附墻裝置的物料提升機,應加大纜風繩及地錨的強度,或設置臨時附墻設施等作加固處理。
七、宿舍、辦公室等臨時設施
(1)選址必須在安全可靠的地點,避開滑坡、泥石流、山洪、坍塌等災害地段。
(2)工地宿舍設專人負責,進行晝夜值班,每個宿舍配備不少于2個手電筒。發現險情時,要清楚記得避險路線、避險地點和避險方法。臺風來臨之際,嚴禁工人到海邊游玩或觀景看浪。
(3)采用彩鋼板房應有產品合格證,用做宿舍和辦公室的,必須根據設置的地址及當地常年風壓值等,對彩鋼板房的地基進行加固,并使彩鋼板房與地基牢固連接,確保房屋穩固。
(4)當地氣象部門發布強對流(臺風)天氣預報后,所有在磚砌臨建宿舍住宿的人員必須全部撤出到達安全地點。臨近海邊、基坑、磚砌圍擋墻及廣告牌的臨建住宿人員必須全部撤出。在以塔機高度為半徑的地面范圍內的臨建設施內的人員也必須全部撤出。
(5)施工現場宿舍、辦公室等臨時設施,在汛期前應整修加固完畢,保證不漏、不塌、不倒,周圍不積水,嚴防水沖入室內。大風和大雨,應當檢查臨時設施地基和主體結構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篇3:汛期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為了切實搞好施工雨季“三防”工作,保證汛期施工安全生產,嚴防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汛期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為加強統一協調、統一指揮,成立汛期安全生產領導小組。
?組?長:毛家寬
副組長:馮俊淋任開富
組?員:杜坤?吳翼覃君富?何遠?張元亞?秦旭沈毅斌?王杰王捷?柴廣?李怡先
汛期值班室設在項目部安質科,值班電話:
各分管段安全員、技術員、各施工隊(科室)負責人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項目部安質科,辦公室主任:杜坤(兼),聯系電話:
二、領導小組安全生產職責
1、組長:是汛期安全生產的主要負責人,在現場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搶險救災工作。
2、副組長:協助組長負責分管范圍內的工作,在組長領導下制定汛期處理事故方案,調集救災必需的設備物資。
3、質量員:定期對施工現場的供電系統、排水設施、防雷電裝置等進行全面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施工安全度汛。負責提供汛期各項搶險物資、材料。
4、技術負責人:負責防治水措施的制定和落實,開展科學觀察研究,嚴格做好預測、預防、預報工作。負責汛期各項救援物資計劃的審批工作。
5、安全員:負責汛期各項工作的全面監督檢查。負責雨季期間的日常巡查工作,確保救災物資不受到破壞,保障現場穩定。
6、各科室負責人:負責汛期本科室工作范圍內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
三、各科室要明確責任,在汛期要時刻提高警惕,保持清醒頭腦,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貫徹各項制度措施,做到統一指揮,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切實保障汛期安全生產。凡因領導不力或者措施制定、落實不到位而發生水災等事故的,將嚴格按照責任追究制度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貴州橋梁建設集團?貴州路橋集團聯合體
?平羅高速公路PLTJ-14合同段項目經理部
?201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