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1.概述
1.1腳手架施工范圍包括:
(具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根據各個項目承包的范圍)
a)主體工程砌筑、粉刷腳手架;
b)機組安裝、調試、啟動和試驗配合腳手架;
c)施工起吊設施安裝腳手架;
d)全場CI標識物、標準化設施及安全文明施工設施及防臺風加固措施所需腳手架;
e)項目部各種標語、旗幟及標牌進行吊掛用腳手架;
f)開、竣工儀式及迎接檢查用腳手架及項目部臨時委派的其它腳手架工作。
1.2冬季施工的特點
冬季施工由于受氣候及環境的不利影響,是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多發季節。冬季施工的質量事故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即冬季施工的工程可能要到春季才能顯現出來,如在凍結土上搭設腳手架,到春季解凍時可能出現腳手架傾斜、倒塌等隱患。
2.編寫依據
a)《建筑施工手冊》第三版本
b)《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
c)《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
3.施工準備
3.1氣象資料
冬期施工期限劃分原則:根據當地多年氣象資料統計,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于5℃即進入冬期施工;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高于5℃時解除冬期施工,迄止日期可經實測確定。
3.2組織措施
a)入冬前根據冬季施工方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提前做好有關準備工作。
b)及時掌握當地氣象變化,以便了解當地近期的天氣預報情況,防止寒流突然襲擊。
c)各租賃站、架業隊要提前做好防凍、防寒、防火、防風等技術和物質準備工作。
3.3現場準備
冬季施工時,要采取防滑措施;雪、雨、霧、霜凍過后,腳手架及腳手架材料上要清理干凈;并注意防護各種火源及危險品的存放和保管。
確保工程質量。
冬期施工過程中,做到安全生產;
力求施工點少,施工速度快。
4.技術措施
4.1現場作業
1)不得在未經處理的凍結土上架設腳手架,必要時凍結土要經過處理。腳手架基礎周圍必須設置排水溝。
2)建筑工程外架,立桿基礎要墊穩墊牢。
3)所有參加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持有特殊作業人員操作證方能進行作業。
4)特殊腳手架作業前有技術員進行交底,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參加,并簽字記錄。并在搭、拆中途不得換人,如更換人員必須通知安全員和技術員,重新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后方可進行作業。
5)作業區域應設置用紅白帶等警示標志,并有專人監護。
6)上下腳手架應走斜道或梯子,不得沿繩、腳手立桿或欄桿等攀爬,也不得任意攀登高層構筑物。上下行走人員應在安全帶并與可靠物(水平繩、扶手、護欄等)掛牢后才能前進。
7)遇有六級以上大風、大雨、雪、強霜凍、濃霧等,應立即停止露天搭設工作,雨雪后作業還應有防滑措施。
8)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應定期對腳手架及地基基礎進行檢查和維護,特別是下列情況下,必須進行檢查:
遇六級及以上大風和大雨后;
寒冷地區開凍后;
寒冷地區土層開凍后;
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
每搭設完10-113m高度后;
達到設計高度后;
停用時間超過一個月,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如發現傾斜、下沉、松扣、崩扣等現象要及時修理
9)杜絕習慣違章的出現,進一步按要求做好文明施工。
4.2施工機械、車輛
1)當氣溫在0℃時,所有柴油車輛應及時更換-10#柴油。
2)操作人員應及時做好車輛防凍措施,頻繁作業的機械應根據情況在水箱內添加防凍液。
3)對暫時不添加防凍液的機械,每日在作業前在水箱內加入溫水,以保證車輛的良好啟動,作業完畢后及時將水箱及水管內的水放凈。
4)所有車輛(機械)應參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及時更換冬用的齒輪油、機油、液壓油,調整蓄電池的電解液比重。
5)起動發動機前必須進行預熱加溫;發動機起動困難時,應查明原因,不得強制起動,起動后不得轟油門急劇改變發動機轉速。
6)車輛起動后不得立即行駛,應原地發動自行加溫(先低速后高速)。溫度低于40度時只能用低速檔行駛,溫度高于40度時方可用高速檔行駛。
7)車輛場內行駛嚴格遵守限速規定,不得用最高檔在有積雪和凍層的道路上及較窄的地方快速行駛。上下坡和急轉彎時應避免緊急制動。
8)氣溫低于零度時,車輛停用后,無防凍液的水箱應將存水放盡。放水完畢后,各放水塞應保持開啟狀態。并將“無水”牌掛在機械明顯處。
9)機械設備加入防凍液以前,冷卻系統應全部進行清洗并詳細檢查水箱、水套、水管及接頭等處,應無滲漏。加入防凍液后,應將“已加防凍液”的標志牌掛在機械明顯處。
10)加強對發動機的燃油和機油兩濾清器的清洗,以減少阻力并及時清除水份。
11)油箱或容器內的油料凍結時,應采用熱水或蒸汽化凍,嚴禁用火烘烤。
12)帶有儲氣筒的機械,下班前一定要將儲氣筒內水放盡,防止閥門凍死。
13)兩側輪胎氣壓應相等,避免側滑。
14)加強對橡膠制品、高壓膠管和密封件的檢查。
15)操作人員應及時清掃(清除)機械(車輛)上的積雪,積水和冰凍。
16)操作人員應了解每日的作業情況和路線,避免積雪掩蓋的空洞和軟基礎對機械造成傷害。
17)雪后把租賃站道路及租賃物上積雪清理干凈。
5.安全與防火
1)冬季施工時,要采取防滑措施,在冰凍及積雪時,應及時清除路面冰塊和積雪,始終保持道路暢通。
2)大雪后及時清除腳手板的積雪和凍塊.施工區的人行通道應加設防滑條,各部件應綁扎牢固,防止化凍而造成事故。
3)經常檢查斜道平臺,如有松動現象,務必及時處理。
4)現場嚴禁采用明火取暖,室內采用煤爐取暖時,應有專人負責。下班后將余火熄滅。
5)嚴禁使用大功率照明燈具取暖,工具房、維修場不得采用大燈泡,碘鎢燈、電爐明火取暖。
6)電源開關,控制箱等設施要加鎖,并設專人負責管理,防止漏電觸電。所有用電動機械均要有安全接地。
7)對消防器具進行全面檢查并加強用火管理,對消防設施做好保溫防凍措施。對租賃站生活用水做好保溫防凍措施。
8)對取暖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加強用火管理,及時清除火源周圍的易燃物。
9)各班組長應利用站班會加強員工的安全和消防意識,交代作業內容,明確作業環境和注意事項。
篇2: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搭拆安全交底
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要求
(1)腳手架搭設前,要先編制腳手架施工組織設計。明確使用荷載,確定腳手架平面、如布置,列出構件用量表,制訂構件供應和周轉計劃等。
(2)所有構件,必須經檢驗合格后方能投人使用。
(3)立桿基礎施工應滿足要求,清除組架范圍內的雜物,平整場地,做好排水處理。
(4)接頭搭設:
1)接頭是立桿同橫桿、斜桿的連接裝置,應確保接頭鎖緊。搭設時,先將上碗扣擱置在限位銷上,將橫桿、斜桿等接頭插入下碗扣,使接頭弧面與立桿密貼,待全部接頭插入后,將上碗扣套下,并用榔頭順時針沿切線敲擊上碗扣凸頭,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銷卡緊不再轉動為止。
2)如發現上碗扣扣不緊,或限位銷不能進^上碗扣螺旋面,應檢查立桿與橫桿是否垂直,相鄰的兩個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橫桿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與立桿的同軸&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桿軸線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橫桿接頭與橫桿是否變形;橫桿接頭的弧面中心線同橫桿軸線是否垂直;下碗扣內有無砂漿等雜物充填等;如是裝配原因,則因調整后鎖緊;如是桿件本身原因,則應拆除,并送去整修。
(5)桿件搭設順序:
1)在已處理好的地基或基墊上按設計位置安放立桿墊座或可調座。其上交錯安裝3.0m和1.8m長立桿,調整立桿可調座,使同一層立桿接頭處于同一水平面內,以便裝橫桿。搭設順序是:立桿底座一立桿斗橫桿一斜桿斗接頭鎖緊一腳手板一上層立桿斗立桿連接銷斗橫桿。
2)腳手架搭設以3~4人為一小組為宜,其中1~2人遞料,另外兩人共同配合搭設,每負責一端。搭設時,要求至多二層向同一方向,或中間向兩邊推進,不得從兩邊向中間合攏搭設,否則中間桿件會因兩側架子剛度太大而難以安裝。
(6)搭設注意事項:
1)所有構件都應按設計及腳手架有關規定設置。
2)在搭設過程中,應注意調整整架的垂直度,一般通過調整連墻撐的長度來實現,要求整架垂直度小于1/500l,但最大允許偏差為loomm。
3)連墻撐應隨著腳手架的搭設而隨時在設計位置設置,并盡量與腳手架和建筑物外表面垂直。
4)在搭設、拆除或改變作業程序時,禁止人員進人危險區域。
5)腳手架應隨建筑物升高而隨時設置,一般不應超出建筑物二步架。
6)單排橫桿插入墻體后,應將夾板用榔頭擊緊,不得浮放。
2.檢驗、驗收和使用管理
(1)碗扣式腳手槊構件主要是焊接而成,故檢驗的關鍵是焊接質量,要求焊縫飽滿。沒有咬肉、夾碴、裂紋等缺陷。
(2)鋼管應無裂縫、凹陷、銹蝕。
(3)立桿最大彎曲變形矢高不超過l/500,橫桿斜桿變形矢高不超過l/250。
(4)可調構件,螺紋部分完好.無滑絲現象,無嚴重銹蝕,焊縫無脫開現象。
(5)腳手板、斜腳手板及梯子等構件,掛鉤及面板應無裂紋,無明顯變形,焊接牢固。
(6)在下列階段應對腳手架進行檢查:
1)每搭設lore高度。
2)達到設計高度。
3)遇有6級及以上大風和大雨、大雪之后。
4)停工超過一個月恢復使用前。
(7)檢驗主要內容:
1)基礎是否有不均勻沉陷。
2)立桿墊座與基礎面|是否接觸良好,有無松動或脫離情況。
3)檢驗全部節點的上碗扣是否鎖緊。
4)連墻撐、斜桿及安全網等構件的設置是否達到了設計要求。
5)荷載是否超過規定。
(8)主要技術要求:
1)地基基礎表面要堅實平整,墊板放置牢靠。排水通暢。
2)不允許立桿有浮地松動現象。
3)整架垂直度應小于l/500,但最大不超過loomm。
4)對于直線布置的腳手架,其縱向直線度應小于l/200。
5)橫桿的水平度,即橫桿兩端的高度偏差應小于l/400。
6)所有碗扣接頭必須鎖緊。
(9)使用管理:
1)腳手架的施工和使用應設專人負責,并設安全監督檢查人員,確保腳手架的搭設和使用符合設計和有關規定要求。
2)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對腳手架進行檢查,嚴禁亂堆亂放,應及時清理各層堆積的雜物。
3.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技術要求
(1)當腳手架使用完成后,制訂拆除方案。拆除前應對腳手架作一次全面檢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設立拆除區,禁止無關人員進人。
(2)拆除順序自上前下逐層拆除,不容許上、下兩層同時拆除。
(3)連墻撐只能在拆到該層時才許拆除,嚴禁在拆架前先拆連墻撐。
(4)拆除的構件應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遞下,嚴禁拋擲。
(5)拆除的構件應及時分類堆放,以便運輸、保管。
篇3:腳手架安全交底
一.工程概況:
二.安全警示標志
現場根據總平面圖規劃進行平面布置,出入口、通道、危險品、消防設施設置安全標志。
施工現場有安全標語,危險區設安全警示標志。
1.臨邊、洞口及高處作業
1.1外架搭設與拆除時,設警戒區,并派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
1.2對臨邊高處作業,設置防護措施,并符合下列規定:
(1)基坑周邊、樓層周邊等處設置鋼管防護欄桿。
(2)分層施工的樓梯口和梯段邊,安裝臨時護欄;頂層樓梯口隨工程結構進度安裝正式防護欄桿。
(3)施工用電梯和腳手架等與建筑物通道的兩側邊,設置防護欄桿,地面通道上部裝設安全防護棚。雙籠電梯通道中間分隔封閉。
2.安全生產目標與保證體系
安全目標:一般輕傷率控制在1.5‰以下,杜絕重大傷亡事故、火災事故和重大機械事故,杜絕施工過程有危及工作人員和在校師生的安全隱患。
三.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3.1 安全教育制:施工人員進入現場,首先進行入場三級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上崗,施工過程中堅持經常性的全員安全教育和針對性安全教育。
3.2 安全技術交底:根據安全措施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各級管理人員需親自逐級進行書面交底。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交底要有針對性,內容全面,且履行簽字手續。堅持“五同時”、“四不放過”制度。
3.3 班前講話制度:要求各個班組在每天進行作業前,針對班組作業特點和周邊作業環境對所屬班組進行班前安全講話。
3.4 周一安全活動制度:經理部每周一要組織全體工人進行安全活動和教育,對上周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本周的安全重點和注意事項做必要的交底,使廣大工人心中有數,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
3.5 定期檢查與隱患整改制度:經理部每周要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必須定措施、定時間、定整改人、定復查人安排整改落實,并作好安全隱患整改消項記錄。
3.6 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制:特殊工種必須持有處在有效期限內的上崗操作證,按相關工種要求進行特種作業。
3.7高大外腳手架、大中型機械設備安裝實行啟用驗收制度,由安全、技術、機械部門聯合組織驗收。凡不經驗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四.安全管理工作
4.1 項目經理部負責整個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嚴格遵照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規定的有關安全措施組織施工;
4.2 在施工過程中對薄弱部位、環節要予以重點控制,如塔吊等從設備進場檢驗、安裝及日常操作要嚴加控制與監督。凡設備性能、防護裝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準使用;
4.3 對安全生產設施進行必要的、合理的投入。重要勞動防護用品必須購買定點廠家的認定產品。
4.4分析安全難點,確定安全管理重點,開展安全預評價制度。在每個大的施工階段開始前,分析該階段的施工條件、施工特點、施工方法,預測施工安全難點和事故隱患,確定管理點和預控措施。在結構施工階段,安全重點集中在:
(1)施工防高處墜落,立體交叉施工防物體打擊;
(2)“三寶”、“四口”、“五臨邊”等防護措施的落實;
(3)腳手架工程搭設、使用、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4)各種電動工具施工用電的安全等;
(5)現場消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