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1、對施工人員進行操作技術安全教育,結合工程任務在冬施前做好安全技術交底,配備好安全防護用品。注意掌握天氣情況,按冬施安全方案做好冬施各項準備工作。
2、對工人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規程的培訓,對變換工種及臨時參加生產勞動的人中,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3、特殊工種(包括:電氣、架子、起重、焊接、機械、車輛等工種)須經有關部門專業培訓,持有上崗證后方可操作。
4、所有工種的都有詳細安全措施交底,否則不許施工。
5、機械設備使用應制定特種設備的安裝、使用、維護和檢修制度,做好設備的安裝驗收、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和設備檢修工作,嚴禁設備帶病運轉。
6、特種設備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及監測、信號、自動報警裝置必須齊全有效,并按規定定期進行校驗、檢驗或試驗。
7、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通過專業培訓、考核,取得相應的機械設備操作資格,工作中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8、冬季施工時,要采取防滑措施。生活及施工道路、坡道經常清理積水、積雪、結冰,斜跑道要有可靠的防滑條。
9、冬季施工現場及臨時工棚內嚴禁用明火取暖,應訂出具體防火安全注意事項,并將責任落實到人。
10、現場火源,要加強管理;使用天然氣、煤氣時,要防止爆炸;使用焦炭爐、煤爐或天然氣、煤氣時,應注意通風換氣,防止煤氣中毒。
11、電源開關,控制箱等設施要統一布置,加鎖保護,防止亂拉電線,設專人負責管理,防止漏電觸電。經常移動的機具導線不得在地面上拖拉,不得浸入水中,應架空絕緣良好。
12、冬季施工中,凡高空作業應系安全帶,穿膠底鞋,防止滑落及高空墜落。
13、上下立體交叉作業的出入口和井架周圍要有防護棚或其他隔離措施。
14、工地臨時用水管應埋入土中或用草包等保溫材料包扎。如水箱存水,下班前應放盡。
15、草包、草簾等保溫材料不得露天放置,以免受潮失去保溫效果。
16、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中途停工時,整平填層及邊坡并加覆蓋;繼續施工前,清除干凈表面冰雪。
17、機械設備、電器、運輸裝置等須經常檢查,定員定機,遵守操作規程,制訂嚴格的交接班制度;
18、施工路段設置醒目的標志牌、警告牌、橫幅、彩旗等設施,確保交通安全;
19、增強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對違章作業、玩、忽職守的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并按規定嚴加處罰;
20、現場機械設備、物資、材料、等分類擺放,有條不紊、整齊美觀,建立一個良好的施工秩序。
21、根據勞動保護的有關規定,作業人員應正確穿帶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22、按照消防規定配備適宜的消防器材,并按規定定期保養或更新。
23、按規定配備應急救援的工具、物資、設備、設施等。
篇2:線路基礎澆筑冬季施工措施
根據本工程現有的惡劣氣候環境,為順利實現本工程如期竣工投產發電的目標,全面確保冬季施工的人員、設備施工機械的安全,滿足工程質量需要,根據以往風電集電線路基礎澆筑冬季施工經驗,特制定如下施工技術措施:
A、冬季混凝土采取現場攪拌的方式進行澆筑,為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現場攪拌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由設計要求的C20提升至C30。由實驗室出具現場攪拌C30混凝土配合比報告,現場專人負責混凝土的原材料計量工作,保證配合比的準確性。
B、冬季施工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且標號不低于42.5,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50kg/m?,水灰比不大于0.6。在攪拌前提前將碎石、砂子加熱并保溫,使用熱水攪拌,并在攪拌機下方加溫,確保入模溫度達到5度。
C、冬季施工中混凝土中必須摻入防凍劑,防凍劑的摻量按說明書及試驗室出具的配合比正確摻加。
D、混凝土澆筑前必須清除模板、鋼筋表面積雪、污垢。
E、混凝土振搗必須及時到位,每個振點的振搗時間為30-40S。
F、混凝土的覆蓋材料不能采用潮濕狀態下的材料,不能將保溫材料直接覆蓋于潮濕的混凝土表面,新澆筑混凝土表面必須覆蓋一層塑料薄膜,然后鋪上棉被,對棱角邊加厚保溫層。至土方回填前要清除保溫材料。
G、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立即對實體采用暖棚法養護,用帆布將基坑蓋好,周邊用石頭壓緊密封。坑內放置煤火爐子提高基坑內的溫度,每天一個基坑由專人負責生火,白天晚上各換班一次。當混凝土強度達到75%時,停止養護。基礎拆模后立即回填,以防基礎受凍。回填土禁止用未化開的凍土塊。
H、暖棚法施工,棚內各點溫度不小于5度,并派專人檢查混凝土溫度和棚內溫度,發現問題及時補救。
I、暖棚的出入口必須由專人進行管理,防止入口的混凝土受凍和棚內氣溫下降。但需采取措施防止其他熱量損失,防止煙氣中毒,防止火災。
J、混凝土冬期施工應該加強對溫度的檢測,保證對氣溫、材料、攪拌機棚、出罐澆筑入模溫度每工作班不少于4次,養護期間升溫或降溫每1小時測溫一次,恒溫狀態2小時測1次,并做好記錄。
K、每基基礎現場制作3組試塊,1組標養,2組同條件養護,同條件試塊與施工現場的養護條件必須一致,檢查有無受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