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安全技術措施
1、水倉清淤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不得參加此項工作。各工種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各自工種的《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執行。
2、清挖前要將水泵進行空載試運轉,有故障必須及時處理。
3、清淤工作期間,泵房司機要認真負責,不得脫崗,要始終保持低水位排水。
4、清淤工作每班必須有一名干部現場跟班,負責清挖水倉的全面安全工作,并協調處理水倉的不安隱患。
5、清淤工作期間,施工負責人要攜帶瓦斯便攜儀,協助瓦檢員對瓦斯進行動態檢測。
6、通風區、安監站指定專人到現場進行監督檢查。
7、水倉的清挖工作必須由外向里有序進行。人員進入水倉攪動淤泥前,必須作防滑處理,用枕木、50mm厚木板或在底板掏槽,然后在巷幫系粗繩,以便人員進出。
8、水倉里作業時必須穿好防護連衣雨褲在水倉里工作,并有1人專職負責安全監視工作。
9、每班必須有一名電工現場值班負責機電設備維護工作,保證電氣設備完好,嚴禁出現失爆現象。
10、施工人員佩戴齊全有效的勞動保護用品,扎緊褲管袖口,施工中做好相互配合,防止污水濺入眼睛及工具誤傷人員、排水口朝向有人處等。
11、所有人員進入工作地點,必須首先檢查巷道頂板及兩幫等不安全因素,做到先處理好后再工作。工作人員進入施工地點以前,必須由班長或派專門的安全負責人,首先檢查巷道的支護情況,及時排除安全隱患,確認安全無問題,其它人員方可進入施工地點。施工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圍巖及頂板的變化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處理,處理好后方可繼續施工。
12、斜巷提升運輸時,嚴格執行上下山“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嚴禁任何人蹬鉤爬車;運送物料時,斜巷內嚴禁有人行走或工作。上、下兩頭的工作人員必須藏身于躲避所內,方可發出提升信號,車停穩后方準摘掛,嚴禁摘跑鉤。
13、斜巷提升時,任何情況下嚴禁跟車上下。
14、斜巷運輸時各類安全設施必須齊全有效,堅持正常使用并按標準及時檢修。
15、斜巷運輸時,應預先和絞車司機取得聯系,通知司機所提物料的類型、數量及所掛車數,摘掛工負責對所有料進行全面檢查,無誤后進行聯環,所有人員到躲避所內或其它安全地點后方可發出提升信號。
16、平巷推車,一人只準推一個車,在軌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時,兩車間距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時,不得小于30m;坡度大于7‰時,禁止人力推車;嚴禁放飛車。
17、推車時必須時刻注意前方,精力集中,在開始推車、停車、掉道或發現前方有人或有障礙物及從坡度較大的地方往下推車以及接近道岔、彎道、巷道門口、風門、硐室出口時推車人都必須發出警號。特別是到沉淀池附近時要特別小心,防止人員掉入沉淀池內。
18、平巷推車,推車人員必須配備可靠的掩木嚴禁放飛車。
19、在平巷裝卸料時,必須用木楔將礦車穩住,卸車人要站在車的兩側,以防車動傷人。在斜巷裝卸料時不準摘繩,必須車停穩后再卸車,在車下面設防止物料下滑的設施,否則不準卸車。
20、施工期間,要愛護風水管路、電纜、電話線及風筒。不得隨意亂動工作范圍內其他任何設備。
21、清淤工作結束,經有關部本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2、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
大家幫忙完善.
**********公司
**年*月*日
篇2:基坑清淤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要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正確佩戴安全防護用品,并認真按照本交底內容和各工種的施工操作規程進行作業。杜絕“三違”,即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
一、水槍操作人員安全規程:
1、進行清洗作業前應搭設好跳板,確保跳板穩固后,水槍手方能站在跳板上進行沖洗作業;
2、施工人員在進行清洗作業之前首先應檢查水泵、軟管和水槍的情況是否完好,確保無泄露后,再進行清洗作業;
3、水槍開啟時纏繞的軟管附近不能站人,以防止軟管瞬間充壓翻騰造成安全事故;
4、水槍使用時不可對人射擊,水槍操作人員應穿戴好防護服、防護鞋、安全帽等防護用品,水槍移動及轉向時確保近距離無人;
5、水槍在進行遠距離移動時,應先將水泵停止后再移動,之后再啟動水泵。多人進行清洗作業近距離移動水槍時,槍的前端不能對準人;
6、清洗作業完成后應立即切斷水泵電源。
二、用電安全規程:
1、整個清除淤泥過程中必須設有專人在現場管理指揮,發現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配電箱必須保證接地、漏保等重要裝置良好;
2、相關的操作人員,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3、水泵移位時,必須設專人執行,調整電纜(操作者必須穿絕緣鞋絕緣手套)嚴禁電纜浸水。
4、需要移動潛水泵時,不準利用電纜替代繩索提升潛水泵。
三、成品保護:
1、筏基上有三個集水坑,施工時人員及設備應避開集水坑進行施工,防止人員及設備陷入集水坑內,造成安全事故;
2、現場指揮人員應提前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指出預埋管線、預埋套管、預埋自流管及方木堆位置,施工時應避開其進行施工,避免對其造成破壞;
3、挖掘機施工到鋼筋周圍時應緩慢進行,避免損壞鋼筋、止水鋼板等預埋件;
4、挖掘機在清淤時,要時刻注意淤泥深度,避免挖斗挖深,破壞筏基;
四、機械設備及操作人員安全規程:
1、挖掘機在工作時,要防止下陷,必要時在履帶下墊鋼板,枕木等,確保施工安全;
2、現場挖掘機司機必須聽從現場管理指揮人員安排調度,不可隨意操作;
3、水泵
篇3:清淤換填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清淤時應先在路基兩側臨時筑堰,抽干積水,再挖除塘底淤泥軟土至原狀土。
2、淤泥軟土清除完畢后,進行砂礫墊層(厚30cm)的施工,接著鋪設土工隔柵,隨后用30cm道渣和30cm素土間隔分層壓實回填至地表面。
3、砂礫材料的最大粒徑應小于50mm,通過5mm篩孔的粒料應小于35%,粒徑小于0.5的粒料應不大于12%,不均勻系數應小于10%。
4、砂礫墊層的施工采用機械壓實碾壓,將符合要求的砂礫材料經拌和均勻后攤鋪在清理好的基底上。砂礫分層攤鋪,逐層壓實,完工后的砂礫墊層表面不能出現坑洼不平。
5、土工格柵縱橫向拉伸屈服力不小于20KN/M,規格型號為TGSG20—20。
6、土工格柵應沿開挖邊坡鋪至原清表地面,沿路基橫斷面方向反包2m,縱向外翻2m。土工格柵縱向與道路橫向一致,兩幅間搭接采用塑料帶綁扎,綁扎間距25cm,兩幅間搭接寬度大于20cm,并在鋪設的土工格柵上每隔2m用U型釘固定于地面。
7、鋪設完畢的土工格柵應及時回填覆蓋防止日曬老化。施工中禁止施工車輛在土工隔柵上行使,隨時檢查土工隔柵的質量,發現有折損、刺破、撕裂等,視程度或更換,或修補。修補范圍超過裂口至少30cm。
8、鋪設完土工格柵之后,應按照素土——道渣——素土——道渣的順序依次往上回填。
9、道渣碎石料應有良好的級配,最大粒徑小于100mm,通過75mm篩孔的粒料大于90%,小于5mm的細料占20%~40%,石料壓碎值不大于35%。
10、分層回填時要控制填料的施工含水量范圍,如填料含水量偏低,則應預先灑水潤濕并待滲透均勻后回填;如含水量偏高,則可采用翻松、晾曬等措施,待含水量接近最優含水量時再回填碾壓。
11、碾壓施工時,根據壓實機械的壓實能量控制碾壓土的最佳含水量,選擇適當的碾壓分層厚度和碾壓的遍數。分層回填碾壓的每層鋪填厚度和壓實遍數可按下面原則:每層攤鋪厚度控制在200~300mm,每層壓實6~8遍。
12、碾壓時應控制機械碾壓速度,碾壓開始時宜用慢速,隨著土層的逐步密實,速度逐步提高。不同機械碾壓設備的速度應控制在下述范圍內:靜碾為2~4km/h;振動碾為3~4km/h。
13、碾壓時如采用振動壓路機,則第一遍應靜壓,然后由弱振至強振。
14、施工質量檢驗必須分層進行。應在每層的壓實系數達到設計要求后才鋪填上層土或道渣。
15、每層施工質量必須經監理工程師驗證,合格者方可進行上一層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