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挖溝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挖溝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6812

1、施工機械操作人員要持證上崗,專機專用,嚴禁酒后操作。2、人機配合土方作業,必須設專人指揮。機械作業時,配合作業人員嚴禁處在機械作業和行走范圍內。配合人員在機械走行范圍內作業時,機械必須停止作業。3、挖土時應自上向下分層開挖,嚴禁掏洞開挖。作業中斷或作業后,開挖面做穩定邊坡。坑(槽)溝邊1m以內不得堆土、堆料,不得停放機械。4、機械開挖作業時,必須避開構筑物、管線,在距離道邊1M范圍內采用人工開挖;在距直埋纜線2M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開挖。當基坑開挖深度大于相鄰建筑的基礎深度時,應保持一定距離或采取邊坡支撐加固措施,并進行沉降和移位觀測。5、嚴禁挖掘機等機械在電力架空線路下作業。需在其一側作業時,垂直及水平安全距離應符合下表:電壓(kv)<安全距離(m)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6、深溝作業人員下溝必須戴好系好安全帽帶。不許在溝上往溝內拋扔各種施工用具、施工材料。7、不許使用挖掘機吊管下管,必須使用吊車下管,并有專人指揮。8、坑溝必須有安全防護欄、安全墩,夜間設紅燈警示。

篇2:園林景觀工程挖掘植穴開挖溝槽工序作業指導書

園林綠化景觀工程挖掘植穴、開挖溝槽工序作業指導書

一、工藝過程及施工要點

(一)工具配置:鋤頭、鏟子、鐵鍬、挖掘機等。

(二)施工過程及要點:

1、由施工員負責安排施工人員用鋤頭、鏟子、鐵鍬、挖掘機等工具,到已定位定點的地方進行挖掘。

2、樹穴的形狀以正方形或圓柱體為主,圖形的幾何中心點即為定點放線位置,樹穴的規格應根據樹木土球大小來確定,一般樹穴的直徑比規定的土球直徑要大20―30cm。

3、開挖預埋管線溝槽寬度,一般情況比以定點放線的灰線為中心線向兩邊拓寬至設計要求溝槽的寬度要寬一些。深度比設計要求的深度要深一點。

4、對于花壇、綠籬、植穴,按設計要求確定放線范圍,或植穴形狀,綠籬以帶狀為主,花壇以幾何形狀為主,在花壇、綠籬周邊須留3―5cm寬,3―5cm深的保水溝,在放線范圍內進行翻挖,松土,一般深度為15―30cm。

5、對于不能挖掘的植穴,應通知設計人員,結合現場具體情況移位挖掘。

6、挖掘的土一般置于植穴周圍或溝槽兩邊,對挖掘的石塊,雜物及不適合種植的土壤進行清理。

二、相關驗收內容和標準:

1、樹的規格質量。

2、變更植穴質量。

3、花壇、綠籬、植穴質量。

4、雜物、石塊清理度。

5、按公司相關質量檢查要求進行檢查,并記錄相關檢查結果。

三、注意事項:

注意設計施工圖與現場具體情況的結合,對不能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的地方,提出合理建議。

篇3:開挖溝槽(PVCU管)埋管作業指導書

開挖溝槽埋管(PVC-U管)作業指導書

1.開挖溝槽

1.1槽底寬度應為管外徑+0.4m。

1.2溝槽開挖時,應嚴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超挖或擾動基面。挖掘機挖至距基底20cm時,采用人工繼續開挖直至標高。

1.3槽底不得受水浸泡。

1.4、開挖溝槽質量標準:

1.4.1槽底松散土、淤泥、大塊石等雜物必須清除,保持槽底不浸水。

1.4.2溝槽允許偏差見表: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檢驗頻率(范圍/點數)檢驗方法

1槽底高程-30mm兩井之間3用水準儀測量

2槽底中線/每側寬度不小于規定兩井之間6掛中心線用尺量,每側計3點

3溝槽邊坡不陡于規定兩井之間6用坡度尺檢驗,每側計3點

2.管道基礎

2.1管道基礎選用的材料及厚度應符合設計的本工程施工圖設計要求。

2.2基礎應夯實緊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礎在接口部位,應預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隨即用相同材料填實。

2.3管道基礎質量標準

2.3.1管道基礎不得鋪筑在淤泥或松填土上。

2.3.2管道基礎應表面平整,兩井之間應順直。

2.3.3管道基礎允許偏差見表:

順序項目允許偏差檢驗頻率(范圍/點數)檢驗方法

1基礎中線/每側寬度+10mm/0mm10m2掛中心線用尺量,每側計1點

2基礎厚度+10mm/0mm10m2用尺量,每側計1點

3基礎高程+10mm/-20mm10m2用水準儀測量,每側計1點

3.管道鋪設

3.1鋪管

3.1.1待用的管節應按產品標準進行逐節質量檢驗,不符合標準者不得使用,并應做好記號,另行處理。

3.1.2管節現場搬運一般可用人工搬運,搬運時必須輕抬輕放。嚴禁管材在地面上拖拉。

3.1.3下管可由人工進行,由地面人員將管材傳遞給溝槽底施工人員。對大開挖溝槽,也可用非金屬繩索系住管身兩端,保持管身平衡勻速溜放,使管材平穩地放在溝槽內,嚴禁將管材至槽邊翻滾入槽內。起重機下管時,應用非金屬繩索扣系住,嚴禁串心吊裝。

3.1.4管材宜將插口順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裝,安裝一般由下游往上游進行。

3.1.5管材可按需要長度,用手鋸截斷,斷口應修邊。

3.2橡膠圈接口

3.2.1橡膠圈的位置應放置在管道插口第二至第三根筋之間的槽內。

3.2.2接口時,先將承口的內壁清理干凈,并在承口內壁及插口橡膠圈上涂上潤滑劑,然后將承插口端的中心軸線對齊。

3.2.3接口方法:一人用棉紗繩吊住B管的插口,另一人用長撬棒斜插入基礎,并抵住管端端部中心位置的橫檔板,然后用力將B管插口緩緩插入A管的承口至預定位置。

3.2.4管道接口后,應復核管道的高程和直線使之符合設計要求。

3.2.5鋪管和接口質量標準

3.2.5.1管道應順直,管底坡度應符合設計,不得有倒落水。管道鋪設線允許偏差見表: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

1中心線20mm

2管底標高+20mm-10mm

3承口插口間外表隙量<9mm

3.2.5.2接口橡膠圈到位有兩種檢驗方法:

一是在插口端一定位置(一般長約23cm)劃出標志線,安裝時檢查該標志線是否到位。

二是聽聲音,一般到位時,插口與承口接觸會發出撞擊的聲音。

三磅水檢驗質量標準

壓力管道必須根據設計水壓力要求作磅水檢驗。磅水檢驗采用抽查方法進行。

管道磅水允許滲水量如下表:

管徑(mm)允許滲水量磅筒磅水(cm/10m.分鐘)

∮3001.5

∮4002.2

3.3管道與閥井的連接

3.3.1管道與閥井的連接采用短管,閥井短管外露部分宜小于600mm。

4.溝槽復土

4.1溝槽復土應在管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溝槽復土應及時,防止管道暴露時間過長造成損失。

4.2溝槽復土應該遵循以下規定:

4.2.1管頂30cm范圍內,必須用人工回填,嚴禁機械推土回填。

4.2.2回填先從管底與基礎結合部位開始,沿管胸腔兩側同時對稱分層回填并夯實,每層回填高度不超過20cm,直至管頂以上30cm。回填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4.2.3若采用推土機或碾壓機械碾壓,管頂以上的復土厚度不應小于70cm.

4.3溝槽復土密實度標準:

4.3.1溝槽回填粗砂干重量見表:

順序項目干重度檢驗頻率(范圍/點數)檢驗方法

1胸腔部分≥16KN/m3兩井每層一組(3點)用∮16鋼筋0.7m/高處自落檢測

2管頂以上(500mm)≥16KN/m3兩井每層一組(3點)

用∮16鋼筋0.7m/高處自落檢測

4.3.2溝槽回填土密實度:

4.3.2.1胸腔回填土壓實度在道面下:98%

在端安全道土面區:95%

在其它土面區:95%

4.3.2.2溝(管)頂以上的回填土,在緊靠溝(管)頂上面50cm深度內,為了不使壓實機械損壞溝(管),可分為薄層用人工夯實到規定密實度。

5.管材

5.1一般規定

5.1.1管材、橡膠圈等材料,應符合現行產品標準,具有質量檢驗部門的產品合格證和產品性能說明書,并應表明生產廠家、規格和生產日期。

5.1.2承插接口密封用橡膠圈,必須與管材規格配合。

5.2管材質量

5.2.1管材要求外觀顏色一致,內壁光滑平整。管身不得有裂縫,筋的連接缺損不得超過2條,管口不得與破損、裂口、變型的缺陷。

5.2.2管材的端面應平整,與管中心軸線垂直,軸線不得有明顯的彎曲出現。管材插口外徑、承口內徑的尺寸及園度必須

符合產品標準的規定。

5.2.3管材內壓強度及剛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5.2.4管道接口用橡膠圈性能、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橡膠圈外觀應光滑平整,不得有氣孔、裂縫、卷皺、破損、重皮和接縫現象。

6.裝卸、運輸和堆放

6.1管材、管件在裝卸、運輸和堆放時應避免撞擊,嚴禁拋投。

6.2管材成批運輸時,承口、插口應分層交錯排列,并應捆扎穩固。

6.3管材堆放應遮陽,承口與插口應間隔齊排列,兩端用木楔塊塞穩妥。

6.4橡膠圈在保存及運輸中,不得受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