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水涂膜施工技術要求

防水涂膜施工技術要求

2024-07-12 閱讀 8340

(1)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水乳型陽離子氯丁膠乳改性瀝青防水涂料、溶劑型氯丁膠改性瀝青防水涂料、再生膠改性瀝青防水涂料、SBS(APP)改性瀝青防水涂料等;(2)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丙烯酸酯防水涂料、單組份(雙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等。除此之外,無機鹽類防水涂料不適用于屋面防水工程;聚氯乙烯改性煤焦油防水涂料有毒和污染,施工時動用明火,目前已限制使用。防水涂膜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涂膜應根據防水涂料的品種分層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2應待先涂的涂層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3需鋪設胎體增強材料時,屋面坡度小于15%時可平行屋脊鋪設,屋面坡度大于15%時應垂直于屋脊鋪設。4胎體長邊搭接寬度不應小于50mm,短邊搭接寬度不應小于70mm。5采用二層胎體增強材料時,上下層不得相互垂直鋪設,搭接縫應錯開,其間距不應少于幅度的1/3。防水涂膜在滿足厚度要求的前提下,涂刷的遍數越多對成膜的密實度越好。因此涂刷時應多遍涂刷,不論是厚質涂料還是薄質涂料均不得一次成膜;每遍涂刷應均勻,不得有露底、漏涂和堆積現象;多遍涂刷時,應待涂層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刷后一遍涂料;兩涂層施工間隔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形成分層現象。屋面坡度小于15%時,胎體增強材料平行或垂直屋脊鋪設應視方便施工而定;屋面坡度大于15%時,為防止胎體增強材料下滑應垂直于屋脊鋪設。平行于屋脊鋪設時,必須由最低標高處向上鋪設,胎體增強材料順著流水方向搭接,避免嗆水;胎體增強材料鋪貼時,應邊涂刷邊鋪貼,避免兩者分離;為了便于工程質量驗收和確保涂膜防水層的完整性,規定長邊搭接寬度不小于50mm,短邊搭接寬度不小于70mm,沒有必要按卷材搭接寬度來規定。當采用兩層胎體增強材料時,上、下兩層不得垂直鋪設,使其兩層胎體材料同方向有一致的延伸性;上、下層的搭接縫應錯開不小于1/3幅寬,避免上、下層胎體材料產生重縫及防水層厚薄不均勻。涂膜厚度選用表屋面防水等級設防道數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Ⅰ級三道或三道以上設防-不應小于1.5mmⅡ級二道設防不應小于3mm不應小于1.5mmⅢ級一道設防不應小于3mm不應小于2mmⅣ級一道設防不應小于3mm-涂膜防水屋面涂刷的防水涂料固化后,形成有一定厚度的涂膜。如果涂膜太薄就起不到防水作用和很難達到合理使用年限的要求,所以對各類防水涂料的涂膜厚度作了規定。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如溶劑型和水乳型防水涂料)稱之為薄質涂料,涂布固化后很難形成較厚的涂膜,但此類涂料對瀝青進行了較好的改性,材料性能優于瀝青基防水涂料。所以規定了在防水等級為Ⅱ、Ⅲ級屋面上使用時厚度不應小于3mm,它可通過薄涂多次或多布多涂來達到厚度的要求。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如多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丙烯酸酯類淺色防水涂料等),其性能大大優于高聚物性瀝青防水涂料。由于價格較貴,所以規定其厚度不應小于2mm,它可分遍涂刮來達到厚度的要求。合成高分子防料與其他防水材料復合使用時的綜合防水效果好,涂膜本身厚度可適當減薄一些,但不應小于1.5mm。屋面基層的干燥程度應視所用涂料特性確定。當采用溶劑型涂料時,屋面基層應干燥。一般來說,涂膜防水層基層含水率越低越有利于防水層與基層的粘結;涂膜防水層不易形成汽泡。水乳型防水涂料或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對基層干燥程度的要求不如溶劑性防水涂料嚴格。當基層干燥程度不符合規范的要求時,防水涂膜施工應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操作。多組份涂料應按配合比準確計量,攪拌均勻,并應根據有效時間確定使用量。采用多組份涂料時,由于各組份的配料計量不準和攪拌不均勻,將會影響混合料的充分化學反應,造成涂料性能指標下降。一般配成的涂料固化時間比較短,應按照一次涂布用量確定配料的多少,在固化前用完。已固化的涂料不能和未固化的涂料混合使用,否則將會降低防水涂膜的質量。當涂料粘度過大或涂料固化過快或涂料固化過慢時,可分別加入適量的稀釋劑、緩凝劑或促凝劑,調節粘度或固化時間,但不得影響防水涂膜的質量。天溝、檐溝、檐口、泛水和立面涂膜防水層的收頭,應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嚴。天溝、檐口、泛水和涂膜防水層的收頭是涂膜防水屋面的薄弱環節,施工時應確保涂膜防水層收頭與基層粘結牢固,密封嚴密。防水涂料和胎體增強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現場抽樣復驗報告。根據屋面工程的需要規定了物理性能村要求,而不是這些材料的全部指標和最高或最低標準要求,現綜合說明如下:固體含量:是各類防水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質,根據各類防水涂料的特性,表中列出了各類防水涂料的固體含量要求。如果固體含量過低,涂膜的質量就難以得到保證。耐熱度:在夏季最高氣溫條件下,屋面表面的溫度可達到70℃。若涂料的耐熱度小于80℃,同時保持不了5h,那么涂膜將會產生流淌、起泡和滑動,所以表中列出了各類防水涂料的耐熱度要求。柔性:為使各類防水涂料對施工溫度具有一定的適應性,根據各類防水涂料的特性,表中列出各類防水涂料的柔性要求。不透水性:根據各類防水涂料的特性,表中列出了各類防水涂料的不透水性要求。如能達到表中列出的質量要求,完工后的防水層就不會產生直接滲漏。延伸:主要是使各類防水涂膜具有一定的適應基層變形的能力,保證防水效果。根據各類防水涂料的特性,表中列出了各類防水涂料的延伸性要求。

篇2:某衛生間聚氨酯涂膜防水層施工技術交底

衛生間聚氨酯涂膜防水層施工技術交底

1)施工準備

(A)材料

(a)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雙組分)

甲組分是含有端異氰酸酯基的聚氨基甲酸酯預聚體,外觀為淺黃色黏稠狀,桶裝每桶20kg;乙組分是以交聯劑、促進劑、增韌劑、增黏劑、防霉劑、填充劑和稀釋劑等混合加工制成;

(b)磷酸或苯磺酰氨:用于做緩凝劑;二月桂酸二丁基錫:用于做促凝劑;乙酸乙酯;二甲苯:用于稀酸和清洗工具;

(B)作業條件

(a)水泥砂漿找平層表面,應將塵土、雜物清掃干凈,表面殘留的灰漿硬塊及突出部分刮平、掃凈、壓光;墻與地面相交處抹成小八字角;

(b)水泥砂漿找平層表面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要平整、牢固、不得有空鼓、開裂及起砂等現象;

(c)突出地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陰陽角等處易發生滲漏的部位,按要求先做好附加層;刷完聚氨酯底膠后,經檢查驗收辦理完隱蔽工程驗收;

(d)防水層施工所用的各類材料,基層處理劑、及二甲苯等均為易燃物品,儲存和保管要遠離火源,施工操作中嚴禁煙火,現場存放防火材料的庫房的保管人員嚴禁吸煙;

2)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基層清理――涂刷底膠――涂膜防水層施工:

基層清理:涂膜防水層施工前,先將基層表面的塵土、砂粒砂漿硬塊等雜物清理干凈;涂刷防水層的表面不得有凹凸不平、松動、空鼓、起砂、開裂等缺陷;

(B)涂刷底膠(相當于冷底子油)

(a)配制底膠:將聚氨酯甲料:乙料和二甲苯按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攪拌均勻;

(b)涂刷底膠:將配制好的底膠混合料,用長把滾刷均勻涂刷在基層表面,涂后在4h以后,手感不粘時,即可做下道工序;

(C)涂膜防水層施工

(a)細部做附加層

突出地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陰陽角等細部薄弱環節,在大面積涂刷前,先做一布二油防水附加層,底膠表面干后將纖維布裁成與管根、地漏等尺寸、形狀相同并將周圍加寬20cm的布,套鋪在管根等細部,同時涂刷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4h表面干后,再刷第二道涂膜防水材料,24h實干后,即可進行大面積涂膜防水層施工;

(b)涂膜防水層:

第一道涂層:將已配好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勻涂刮在已涂好底膠的基層表面,每平方米涂量為1.2kg,厚度為:1mm,涂刷聚氨酯防水材料時,在墻體與地面相交處,防水材料由小八字角往上翻10cm。不得有漏刮和鼓泡等缺陷,24h固化后,刮第二遍涂層;第二道涂層:在已固化的涂層上,采用與第一道相互垂直的方向均勻涂刷在涂層的表面,涂刷量略少于第一道,每平方米為0.8kg,厚度為0.5mm,不得有漏刷和鼓泡等現象;

(c)防水層施工完成后,經過24h以上的蓄水試驗,未出現滲水和漏水為合格,然后做隱蔽工程檢查驗收,交下一道工序施工;

3)質量標準

(A)所用的涂膜防水材料的品種、牌號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每批產品應附有出廠證明文件,并經試驗合格;

(B)涂膜防水層的基層應牢固、表面潔凈,平整,陰陽角處呈圓弧形或鈍角,聚氨酯底膠涂布均勻、無漏涂;

(C)聚氨酯底膠、聚氨酯涂膜附加層;涂刷方法、搭接、收頭等符合施工規定,并應粘結牢固、緊密、接縫封嚴,無損傷、空鼓等缺陷;

(D)聚氨酯涂膜防水層,應涂刷均勻,保護層和防水層粘結牢固,緊密結合,不得有損傷、厚度不勻等缺陷;

4)成品保護

(A)已涂刷好的涂膜防水層,不得損壞;穿過地面的管根、地漏等不得碰損、變位;

(B)涂刷涂膜防水材料時,注意保護安裝好的門框等成品,防止污染;

(C)施工完防水層后,立即對衛生間進行封堵,直到做完蓄水試驗,經檢標查合格后,進行下一道工序前方可上人;

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及質量通病

(A)空鼓:防水層空鼓,發生在找平層與涂膜防水層之間以及接縫處,其原因是基層潮濕,找平層未干,含水率過大,使涂膜空鼓,形成鼓泡;施工時要控制基層含水率,接縫處就認真操作,使其粘結牢固;

(B)滲漏;防水層滲漏水,發生在穿過地面、墻面的管根、地漏等處;由于管根松動或粘結不牢、接觸面清理不干凈,產生空鼓,接槎、粘貼不緊密,施工過程中應認真仔細操作,加強責任心;

篇3:廁浴間防水工程(廁浴間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技術交底

廁浴間防水工程(Ⅲ廁浴間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技術交底

一、施工準備

(一)作業條件

1、廁浴間樓地面墊層已完成,穿過廁浴間地面及樓面的所有立管、套管已完成,并已固定牢固,經過驗收。管周圍縫隙用1:2:4豆石混凝土填塞密實(樓板底需吊模板)。

2、廁浴間樓地面找平已完成,標高符合要求,表面尖抹平壓光、堅實、平整、無空鼓、裂縫、起砂等缺陷,含水率不大于9%。

3、找平層的泛水坡度應在2%(卻1:50),不得局部積水,與墻交接處及轉角處、管根部們,均要抹成半徑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