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維修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及防范措施
1、管路老化、銹蝕,可能造成管路爆裂、高壓風、水傷人;防范措施:經常巡檢、及時更換。
2、檢修時沒有關閉上級閥門,可能造成閥門或設備被誤開啟傷人;防范措施:停機、停液時掛好牌,提醒其它人員。管路檢修完成后,仔細檢查一遍接頭處U型卡安裝是否規范,符合標準。
3、掐管路時不卸壓,可能造成造成風水噴射出,擊傷人員;防范措施:掐管路時先卸壓。
4、特定、重要地點沒有安裝壓力表或壓力表失靈,可能造成不能觀察壓力狀況、造成管路擠破或欠壓;防范措施:安裝壓力表或及時更換、修理。
5、拆卸螺絲時,扳手沒有卡牢螺栓,可能造成人員滑倒碰傷;防范措施:拆卸螺栓時,扳手卡緊,人員站穩,正向緩慢加壓。
6、使用倒鏈作業時,沒有找好吊點,可能造成吊掛不牢固、掉落砸人;防范措施:檢查導鏈可靠性、找準吊點。
7、用導鏈起吊重物時捆綁不牢,可能造成重物掉落傷人;防范措施:重物吊掛牢固。
8、使用法蘭盤連接管路手指插入兩個法蘭盤間,可能造成管子錯動擠手;防范措施:嚴禁手指插入兩個法蘭盤間隙及螺絲眼。
篇2:加氣站維修工職責
(1)維修班負責完成公司和站所屬生產設備、管線、閥門、儀表及其它維修和保養工作。
(2)接受站上的各項工作安排和設備部門的技術業務指導。對生產設備運行情況隨時檢查,并提出檢修計劃,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3)維修人員在維修設備、管線時,必須掛維修牌,以防止操作人員誤操作,設備維修后,經技術人員檢查合格后,才能交與操作人員使用。
(4)檢修輸氣設備時,必須首先切斷氣源、并放空,保持工作場所的通風良好,經檢查無隱患后,方可作業。
(5)在易燃、易爆場所檢修等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安全制度,工作時禁止撞擊產生火花。
(6)對生產系統出現的故障要及時處理,及時記錄,并收集整理好資料,上報有關部門。
(7)根據技術部門制定的大、中修計劃,對設備進行檢查維修。
(8)設備維護和保養
1)、每周對站內所有壓力管道接頭進行檢漏。
2)、每600小時更換曲軸箱機油并注明運行時間。
3)、每800小時檢查壓機內閥片、彈簧,十字頭。
4)、注油器若不注油時,應進行清洗(停機后)。
5)、每月對售氣機作加氣檢測。
(9)協助技術部門對設備各操作崗位人員進行正確操作和維護保養知識的傳授和指導,對違章作業應及時制止并向上級部門報告。
(10)作好設備維修配件、材料、工具的購置,低值易耗品的準備及制作工作,保管好現有備件、材料、工具及機修設備。
(11)嚴格按修理規范作業,嚴禁違章,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并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
(12)工作時必須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并正確使用各種工具設備。對所用工具要定期進行擦拭保養。
(13)維修人員完成維修后,將工作現場打掃干凈。
(14)完成領導下達的臨時性工作任務。
救助站制度
篇3:維修工崗位安全職責
1.負責全站的設備管道閥門.泵儀.儀表.計量.充裝臺的管理和維護工作。
2.按巡回檢查制度要求,每日對每臺設備.管道.閥門.泵.充裝臺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理,全站設備必須確保安全運行。
3.負責與有關單位部門聯系對安全閥.壓力表.衡器定期校驗工作,有關校驗報告統一保管存檔。
4.對全站設備每年進行小修一次更換易損件,設備大修時間應根據設備使用情況決定并應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