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處理作業指導書
1、總則
當工程項目建設發生事故時,項目監理組必須及時按本作業指導書處理,明確責任者,對工程項目建設的影響或因故停工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現場和制止事故的進一步發展;審定事故處理方案,并監督實施,將其對工程項目建設投資、質量、進度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2、作業指導對象
指導項目各級監理人員,如何對現場安全、質量事故進行處理。
3、事故處理工作依據
3.1質量體系程序文件C*07-2003《監理服務實施過程控制程序》
4、事故處理作業手冊
4.1事故調查
4.1.1事故發生后,項目總監及時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赴事故現場開展事故調查。
4.1.2事故調查經查明事故發生的時間、范圍、性質、現狀和發展變化,必要時,需采用拍照、錄像等手段,記錄事故現場情況。
4.2事故報告
4.2.1不管由于何種原因引發重大工程質量或安全事故,項目總監應在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電話通知公司項目主管部門工程監理部,并在24小時內呈報書面事故報告。
4.2.2事故報告的內容應包括如下:
a、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業主及承包商名稱;
b、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或質量事故的部位及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c、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d、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的控制情況;
e、事故報告單。
4.3事故原因分析
4.3.1事故調查后,項目總監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分析事故原因,如情況復雜應報請有關部門,會同業主、施工等有關方面請有關專家組成調查分析小組進行事故調查分析,并提出事故分析處理意見。
4.3.2凡確定為重大質量、安全事故,不管與監理單位有無直接責任關系,應積極參與工程項目建設當地質量、安全監督站、設計單位及勞動局等有關各方參加的事故調查及原因分析會議。
4.4事故處理
4.4.1經事故調查,原因分析后,項目總監應編寫事故原因分析處理報告,報請公司項目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并報送業主,如有必要,可抄送承包商及政府有關部門。
4.4.2責成事故責任方及時寫出事故報告和處理方案并填寫《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報審表》,由項目總監提出審查意見,并經設計等有關單位會簽后,確定事故處理方案。
4.4.3工程質量、安全事故處理方案一經批準,項目監理組應督促檢查事故責任方按事故處理方案實施并以處理結果驗收認證。
4.4.4質量安全事故處理完畢,項目總監應提交質量安全事故處理情況報告存公司有關部門歸檔,并以監理工程師函向業主和有關部門報告。
4.4.5做好事故發生、處理過程中的記錄和有關技術資料、照片的整理歸檔工作。
4.5工程停工上報
4.5.1不管由于何種原因導致工程項目建設停工或局部停工,項目總監應以書面上報工程監理部,項目監理組應主動向業主和公司領導說明停工原因及預估周期。
4.5.2項目總監應與業主與承包商協商確定復工的要求、條件和時間及停工期間的工程現場保護措施。
4.5.3當工程復工時,應由項目總監簽署工程復工申請表。
5、常用質量記錄
6、附錄
6.1C*01-2003-08《文件更改一覽表》
篇2:工程質量事故處理作業指導書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目的任務就是要如何依靠工作制度和責任制度來事先預防,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置質量事故,防止類似事故的重演。對于已經發生了的工程質量事故必須立即報告,處理時必須做到安全可靠,切實可行,經濟合理,不留隱患,吸取教訓,及時整改,責任明確,記錄在案。
2.主辦崗位總工程師:代表甲方參與處置重大質量事故。
項目經理:協助總工程師處置重大質量事故,主持處置一般質量事故。
土建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協助項目經理處置一般質量事故。負責當場解決輕微質量事故。
3.質量事故性質劃分
凡是未達到國家頒布的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質量問題均屬工程質量事故。其中:
3.1當場能整改處理解決的屬輕微質量問題。
3.2不能當場解決,但經監理單位或甲方現場管理組與施工單位商量處理能妥善解決且返修返工費用在5000元至50000元(不含50000元)的屬一般質量事故。
3.3將造成以下嚴重后果的屬重大質量事故:
3.3.1直接損失在50000元以上的;
3.3.2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損害的;
3.3.3影響主體結構安全,需要加固補強的;
3.3.4嚴重影響或喪失使用功能的。
4.質量事故的發現
土建工程師和設備工程師應每天巡視施工操作現場,同時考察監理單位相關崗位人員的工作質量。按約參加隱蔽工程的驗收,及時發現工程質量事故的苗子。屬于應該發現而沒有發現,或發現后不上報,不處理造成損失的,應追究相關崗位人員的責任。對于必須采取應急或保護措施的質量事故,項目經理必須監督施工單位立即實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惡化。
5.質量事故的調查報告
5.1報告內容
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現狀描述和發展變化,提供確切的有關數據資料,對質量是否有進一步惡化可能及必須采取臨時防護措施提出意見。提供涉及人員和主要責任者情況。原因初步進行判斷。分析原因切不可急燥武斷,只要不至產生嚴重惡化,可以繼續觀察一段時間。急于求成,往往不能對癥下藥,造成多次返工不良后果。
5.2報告程序
5.2.1輕微質量問題記載于施工日記。
5.2.2一般事故以工程聯系單形式立即向監理單位通報(必要時可先直接報告施工單位),限期處理解決,并將事故狀況,解決方法和結果在工程月報中向總工程師報告。
5.2.3重大事故應立即專題報告,一式四份,其中一份交監理單位,一份交施工單位的上級技術部門,一份交總工程師,一份留底備查。項目經理應隨即迅速收集整理有關技術資料(包括攝錄像和測量資料),給處置事故和責任追究提供依據。
6.質量事故的處理:
6.1輕微事故由土建或設備工程師自己或指令監理人員當場監督整改解決,不留隱患。經常性地重復發生同類事故,雖然性質輕微,但應升級作為一般事故處理。
6.2一般事故由項目經理為主會同監理單位與施工單位協商整改方案,由監理單位監督實施和檢查整改質量,由項目經理復驗。
6.3重大事故處理
6.3.1由總工程師為主會同項目經理,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現場和上級技術部門,召開專題現場會研究,以會議紀要的形式明確責任,整改方案和期限,預防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等。涉及索賠,而當場又沒條件深入協商的,應把保留索賠權利的聲明記錄在案。
6.3.2處理方法常用的有封閉保護、復位糾偏、結構卸荷、結構補強、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6.3.3類似以下的情況可不作處理:盡管已成永久性質量缺陷,但不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要求,如上、下墻體同步錯位,雖然改變了設計分隔布置,但墻體上、下對直不影響結構安全,只要使用要求允許就不必拆除重砌,避免巨大經濟損失;檢驗測試中的偏差,如混凝土試塊強度不足,但工程結構實體復測符合要求,可不必處理;輕微質量缺陷,通過后道工序可以彌補的,如混凝土墻板輕微蜂窩、麻面等;經設計單位復核驗算,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如混凝土樁標號略有不足,經試打未發生不良后果的。
6.4質量事故處理結論有以下幾種:
6.4.1經返修返工后質量事故已排除,可以繼續施工;
6.4.2經檢測符合設計要求,隱患已消除;
6.4.3經設計復核,不影響結構安全及使用功能;
6.4.4經加固補強,結構及主要使用功能滿足使用要求;
6.4.5經降低使用標準或附帶限制使用條件如減荷,縮短耐久期限,影響建筑外觀等,基本滿足使用要求;
6.5整改完成后仍由上述單位共同參加驗收,由項目經理編制事故處理總結報告報總工程師批準結案。總結報告內容包括按框圖處理順序中的文字資料整理概括,并提出對責任者的處理意見和防止今后類似事故發生的相關措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