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高空墜物物體打擊基本安全要求

防止高空墜物物體打擊基本安全要求

2024-07-12 閱讀 1794

1.高處作業人員必須著裝整齊,嚴禁穿硬塑料等易滑鞋、高跟鞋,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

2.高處作業人員嚴禁相互打鬧,以免失足發生墜落危險。

3.在進行攀登作業時,攀登用具結構必須牢固可靠,使用必須正確。

4.各類手持機具使用前應檢查,確保安全牢靠。洞口臨邊作業應防止物件墜落。

5.施工人員應從規定的通道上下,不得攀爬腳手架、跨越陽臺,不得在非規定通道進行攀登、行走。

6.進行懸空作業時,應有牢靠的立足點并正確系安全帶,現場應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

7.高處作業時,所有物料應該堆放平穩,不可放置在臨邊或洞口附近,并不得妨礙通行。

8.高處拆除作業時,對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時運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亂放或向下丟棄,保持作業走道暢通。

9.高處作業時,不準往上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10.各施工作業場所內,凡有墜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應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拆除作業要圍設禁區、在有人監護的條件下進行。

篇2:物體打擊管理制度范本

一、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公路施工技術安全規范》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廊滄高速公路工程項目。

三、基本規定及技術措施:

1、為了預防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應制定出適合本管段內工程項目施工特點的切實可行安全技術措施,同時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及制定責任制。項目部安全質量監察部門對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搬運裝卸笨重的機具設備和建筑材料時,必須應指派經驗的負責人統一指揮;吊裝長大型重物時,應有專人拉放溜繩,起重設備應有足夠強度、剛度,安裝穩固,制動必須靈活可靠,并執行《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辦法》。

3、拆除腳手桿、腳手板、鋼管、扣件、鋼絲繩等材料,向下傳遞應采用繩索吊下,嚴禁往下投扔,凡有可能受到物體打擊的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

4、各種機械設備的傳動和危險部分,如傳動帶、明齒、砂輪、電鋸及接近地面的聯軸節、輪軸、皮帶輪等,都必須安設防護裝置,嚴禁用手、腳和其它物件制動磨擦輪、齒輪、皮帶輪及其它傳動裝置。施工現場鋼筋加工作業中,要嚴格按照有關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并執行《機械設備管理辦法》及《機械安全生產管理辦法》。

5、大型機械設備施工前,要設立警戒區,所有人員必須全部撤離。

6、砌筑采用人工抬石就位時,應捆綁牢固,動作一致,緩慢下放,砌塊應用撬棍撥移,不得將手腳伸入拼砌面。砌筑片石錐體護坡時,宜用小車或滑板將片石控制下落到砌筑位置,嚴禁從上面往下翻滾。加工石料時,施工人員應戴護目鏡、手套、安全帽等,大錘柄應連接牢固,施工人員站立處應有一定間距,以防錘頭飛落傷人。

篇3: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管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任)、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任)、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生產現場發生的突發物體打擊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主持、組織車間每年進行一次按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

2.2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

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

2.3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存。

2.4安全正副主管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5安委會負責對應急預案和救援體系的建立進行檢查。

二、應急響應

1.防物體打擊事故發生,成立義務小組,由安全正副主管擔任組長,各班組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不紊的進行搶救或處理。

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由安全正副主管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車間安全員(車間主任),由安全副主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組長協助搶救工作,相應人員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事故后處理工作

3.1查明事故原因及負責人

3.2以書面形式向公司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3.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3.5向所有人員宣傳事故結果,及對負責人的處理意見。

三、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的,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上報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