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物體打擊作業指導書
施工防物體打擊作業指導書
1.目的
為確保指揮部對施工過程的高空墜落打擊對人體傷害的有效控制,符合公司管理手冊的要求,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
2.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公司施工生產全過程對高空墜落打擊的控制。
3.術語和定義
采用GB/T28001/20**標準及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4.職責
4.1安全質量監察處負責編制本作業指導書并組織實施。
4.2指揮部、項目部負責對施工中的高空墜落進行控制。
5.工作程序
5.1一般規定
各工種作業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5.1.1生產班組在接受任務時,應組織全體人員聽取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
5.1.2進入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必須參加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5.1.3工人必須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制度,杜絕違章作業。
5.1.4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按照作業要求正確穿戴好防護用品,高處作業不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不得向下拋擲物體,嚴禁赤腳穿拖鞋、高跟鞋進入現場。
5.1.5上班作業前應認真察看腳手架、護身欄、擋腳板、立網是否齊全、牢固;腳手板是否按要求間距放正、綁牢,有無探頭板和空隙。
5.1.6作業中發現重大隱患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組織撤離危險區域,報告領導解決,不準冒險作業。
5.1.7施工現場發生傷亡事故,必須立即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并報上級主管部門。
5.2架子工作業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作業,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5.2.1腳手架要結合工程進度搭設,搭設未完的腳手架,在離開崗位時,不得留有未固定構件和不安全隱患,確保架子穩定,以防歪斜傾倒,砸、扎傷人。
5.2.2腳手架所用材料應光滑,無裂縫、分層、錯位、毛刺。
5.2.3腳手架拆除作業區的周圍及進出口處,必須派專人了望,嚴禁非作業區人員進入危險區域,拆至底部時,應先采取臨時固定措施,再拆除。
5.3普通工作業
普通工作業時必須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膠靴、手套、口罩,不得赤腳、露體。
5.3.1普通工在從事挖土、裝卸、搬運和輔助作業時,工作前必須熟悉作業的內容,作業環境,對所使用的鐵銑、鐵鎬、車子等工具要認真進行檢查,不牢固不得使用。
5.3.2從磚垛上取磚應由上而下階梯式拿取,嚴禁一碼拿到底或在下面掏拿。傳磚時應整磚和半磚分開傳遞,嚴禁拋擲傳遞。
5.3.3用鋼釬破凍土、堅硬土及地基勘探打釬時,扶釬人應站在打錘人側面用長把夾具扶釬,打錘范圍內不得有其他人停留,錘頂應平整,錘頭應安裝牢固,釬子應直且不得有飛刺。打錘人不得戴手套。
5.3.4從槽坑、溝中吊運送土至地面時,下方不得站人。配合機械挖土
清理槽底作業時,嚴禁進入鏟斗回轉半徑范圍。
5.3.5使用手推車裝運物料,必須平穩,掌握重心,不得猛跑或撒把溜車;向槽內下料,槽下不得有人;槽邊卸料時,車輪應擋掩,嚴禁猛推,撒把倒料。
5.4砼工作業
5.4.1砼工在材料運輸搬運袋裝水泥時,必須逐層從上往下階梯式搬運,嚴禁從下抽拿。使用手推車運料不得搶跑,空車應讓重車。
5.4.2澆砼使用的溜槽節間必須連接牢靠,操作部位應設護身欄桿,不得直接站在溜放槽幫上操作。
5.4.3振搗器使用前,應經電工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5.5瓦工作業
5.5.1在深度超過1.5m砌基礎時,送料砂漿要有溜槽,嚴禁向下猛倒和拋擲物料工具等。
5.5.2在架子上用刨錛斬磚,操作人員必須面向里,把磚頭斬在架子上。掛線用的墜物必須綁扎牢固。作業環境中的碎料、雜物、工具集中下運。
5.5.3在同一垂直面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設置安全隔離層。
5.6抹灰工作業
5.6.1腳手架使用前應檢查腳手板是否有空隙、探頭板、護身欄、擋腳板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5.6.2腳手架上的工具、材料要分散放穩,不得亂放、拋擲。
5.6.3采用井字架、龍門架、外用電梯垂直運料時不得向井內探頭張望。
5.6.4外裝飾時,必須設置可靠的安全防護隔離層,貼面使用的預制件、大理石、瓷磚等應堆放整齊、平穩,邊用邊運,安裝時要穩拿穩放,待澆漿凝固穩定后,方可拆除臨時支撐。廢料、邊角料等嚴禁隨意拋擲。
5.6.5室內推小車要穩,拐彎時不得猛拐。
5.6.6在門、窗旁作業時,必須將門、窗扇關好,插好插銷。
5.6.7瓷磚墻面作業時,瓷磚碎片不得向窗外拋扔,剔鑿瓷磚應戴防護鏡。
5.6.8預制水磨石板,裝卸時應穩拿穩放。現制水磨石地面及墻裙作業時,清掃地面的垃圾雜物,嚴禁由窗口、陽臺等處往外拋扔。
5.7木工作業
5.7.1木工作業前應檢查所使用的工具,如手柄有無松動、斷裂等。
5.7.2木工作業時使用的工具不得亂放,應隨時放入工具箱或工具袋內,使用的鐵釘不得含在嘴中。
5.7.3使用手鋸時,鋸條必須調緊適度,下班時要放松,以防再使用時鋸條突然暴斷傷人。
5.7.4模板安裝過程中,不得間歇,柱頭、搭頭、立柱頂撐、拉桿等必須安裝牢固成整體后,作業人員才允許離開。
5.7.5向槽(坑)內運送模板構件時嚴禁拋扔。使用溜槽或起重機械運送,下方操作人員必須遠離危險區域。
5.7.6組裝立柱模板時,四周必須設牢固支撐。
5.8鋼筋工作業
鋼筋工作業前必須檢查機械設備、作業環境、照明設施等,并試運行符合安全要求。作業人員必須經安全培訓考試合格,上崗作業。
5.8.1腳手架上不得集中碼放鋼筋,應隨使用隨運送。
5.8.2操作人員作業時必須扎緊袖口,理好衣角,扣好衣扣,嚴禁戴手套。
5.8.3機械明齒輪、皮帶輪等高速運轉部分,必須安裝防護罩或防護板,操作前檢查切斷機刀口及固定螺栓有無松動,確認安裝正確,刀片無裂紋,刀架螺
栓緊固,防護罩牢靠并調整刀刃間隙,空運轉正常后進行操作。
5.8.4切斷鋼筋,斷料時要握緊鋼筋,斷短料手握端小于40cm時應用套管或夾具將鋼筋短頭壓住或夾住,嚴禁用手直接送料。
5.8.5發現機械運轉異常,刀片歪斜等,應立即停機檢修。
5.8.6彎曲好的鋼筋,應堆放整齊,彎鉤不得朝上。
5.8.7鋼筋綁扎和安裝時,不得將工具、箍筋或短鋼筋隨意放在腳手架或模板上。
5.9水暖工作業
5.9.1操作機電設備,嚴禁戴手套,袖口扎緊,使用砂輪鋸時,人站在砂輪片旋轉方向側面。
5.9.2用小推車運管時,管放在車上必須將散熱器放穩,搬抬時兩人應
用力一致,相互照應。
5.9.3穩掛散熱器應扶好,用壓桿壓起后平穩放在托鉤上。
5.10其它作業
5.10.1安裝玻璃所用工具應放入工具袋內,嚴禁腋下夾住玻璃,另一手扶梯攀登上下。
5.10.2安裝電工在剔槽、打洞時,必須戴好防護眼鏡,錘子柄不得松動。鏨子不得卷邊、裂紋。打過墻、樓板時,墻體后面、樓板下面不得有人靠近。使用的料具,應放入工具袋隨身攜帶,不得投擲。
5.10.3電焊工操作時嚴禁焊鉗夾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件或將焊接電纜掛在脖頸上。
5.10.4吊起重物時,除指揮及掛鉤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吊裝作業區。
5.10.5機械運轉時,不得進行任何緊固、保養、潤滑、檢查等作業,機械作業時,人員不得上下機械。
篇2:物體打擊管理制度范本
一、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公路施工技術安全規范》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廊滄高速公路工程項目。
三、基本規定及技術措施:
1、為了預防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應制定出適合本管段內工程項目施工特點的切實可行安全技術措施,同時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及制定責任制。項目部安全質量監察部門對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搬運裝卸笨重的機具設備和建筑材料時,必須應指派經驗的負責人統一指揮;吊裝長大型重物時,應有專人拉放溜繩,起重設備應有足夠強度、剛度,安裝穩固,制動必須靈活可靠,并執行《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辦法》。
3、拆除腳手桿、腳手板、鋼管、扣件、鋼絲繩等材料,向下傳遞應采用繩索吊下,嚴禁往下投扔,凡有可能受到物體打擊的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
4、各種機械設備的傳動和危險部分,如傳動帶、明齒、砂輪、電鋸及接近地面的聯軸節、輪軸、皮帶輪等,都必須安設防護裝置,嚴禁用手、腳和其它物件制動磨擦輪、齒輪、皮帶輪及其它傳動裝置。施工現場鋼筋加工作業中,要嚴格按照有關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并執行《機械設備管理辦法》及《機械安全生產管理辦法》。
5、大型機械設備施工前,要設立警戒區,所有人員必須全部撤離。
6、砌筑采用人工抬石就位時,應捆綁牢固,動作一致,緩慢下放,砌塊應用撬棍撥移,不得將手腳伸入拼砌面。砌筑片石錐體護坡時,宜用小車或滑板將片石控制下落到砌筑位置,嚴禁從上面往下翻滾。加工石料時,施工人員應戴護目鏡、手套、安全帽等,大錘柄應連接牢固,施工人員站立處應有一定間距,以防錘頭飛落傷人。
篇3: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管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任)、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任)、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生產現場發生的突發物體打擊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主持、組織車間每年進行一次按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
2.2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
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
2.3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存。
2.4安全正副主管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5安委會負責對應急預案和救援體系的建立進行檢查。
二、應急響應
1.防物體打擊事故發生,成立義務小組,由安全正副主管擔任組長,各班組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不紊的進行搶救或處理。
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由安全正副主管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車間安全員(車間主任),由安全副主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組長協助搶救工作,相應人員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事故后處理工作
3.1查明事故原因及負責人
3.2以書面形式向公司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3.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3.5向所有人員宣傳事故結果,及對負責人的處理意見。
三、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的,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上報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