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危害因素風險控制措施

安全危害因素風險控制措施

2024-07-12 閱讀 9738

一、安全保證體系

為了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深入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維搶修中心在安全生產的管理上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體系,在很多作業的安全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維修搶修工作中我們將以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管理理念來指導和實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爭創安全工程。

(1)安全管理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2)安全管理目標:

A、杜絕重大傷亡、設備、管線、火災事故;

B、創建安全標準化單位和文明單位。

二、安全生產部署

1、建立健全項目安全保證體系。

2、結合單位特點、性質,制定相關的安全生產有關規定及實施細則。

(1)維修搶修安全防護措施。

(2)機械(具)安全操作規定。

(3)特殊工種安全操作規定。

三、安全保證措施

1、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1)維搶修中心成立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負責貫徹執行安全管理有關法規、規定,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維搶修中心主任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

(2)維搶修中心成立安全管理小組,負責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本組的安全制度,督促職工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落實安全措施。

(3)配備專職安全員,負責日常安全工作的督促和檢查。

2、安全保證技術措施:

安全操作是順利完成工程各項生產任務的重要保證,因此,在抓質量、促進度的同時,必須做好安全工作。

(1)建立安全生產制度,所有管理人員和員工都必須認真執行和遵守安全制度的規定和要求。另外,管理人員還必須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勞動標準和安全技術規程員工必須遵守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

(2)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對各班組員工作好安全生產、安全技術知識的教育,認真學習安全操作規程,增強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

(3)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管理責任狀,堅持執行“誰主管生產、誰負責安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原則,推廣實行獎罰制度。

(4)特種專業人員(電工、電焊工)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違章操作。

(5)編制實施性安全措施,制定各工種和各種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安排專職的安全員每天巡視現場,監督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定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建立獎罰制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把事情消滅在萌芽狀態。

(6)工作過程中的安全控制

?考察熟悉操作間區域內的周圍環境,設備的分布情況,并有專人負責安排指揮。

?進入作業現場,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和個人勞動保護用品,非機電專職人員不得玩弄機械設備。

?勞動分工后,應盡量穩定下來,不隨意調換工種,以免操作不熟練而發生意外。

④現場生產用電、生活用電由電工統一安排,安裝電線一律用架空絕緣線,配電箱要有接地防雨裝置并上鎖,設備有接地保護裝置,電線接頭用絕緣膠包扎,并有防雨、防潮措施,操作間不準隨意亂接、亂拖電線。

⑤操作區內設置施工標牌,提醒行人注意。

3、安全生產計劃制度

開工前,由質量安全保障部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及人員編制安全生產保證計劃和專項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檢查設備、設施和防護用品進場計劃、勞動保護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

4、安全生產例會制度

安全管理委員會每月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由專職安全員寫出紀要,印發給有關領導、各班組,并召開安全生產分析例會,總結分析當月安全生產情況,提出下月安全生產目標,部署下一步安全生產措施。

5、安全生產獎罰制度

進行安全生產的階段性總結評比,對安全先進班組和個人給予獎勵,對落后班組和個人給予罰款。

6、安全生產教育制度

在生產過程中,采取多種形式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覆蓋到現場的所有人員,貫穿于生產的全過程,按等級、層次和工作性質分類進行,未經教育培訓或教育培訓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

7、消防安全

明確維搶修中心防火安全職責配備必要的和足量的消防設備、消防器材。消防設備的型號和功率滿足消防的需要,對消防設備和器材經常進行檢查和保養,并對員工進行消防安全訓練,切實抓好消防工作。

8、洪水和氣象災害的防護

成立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年度防汛工作計劃,儲備足夠的防汛、防災物資和器材,做好汛前的準備工作。

9、安全生產作業制度

嚴格執行國家勞動保護法的規定,按勞保著裝,按操作規程作業。

10、照明安全

(1)在操作區、生活區、辦公區、臨時設施等部位設置足夠的照明;

(2)在廊道等潮濕、易觸電場所采用低于36伏的直流電照明。

11、接地及避雷

對可能漏電傷人或易受雷擊的電器及建筑物均設置接地和避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查、管理和維修。

12、氧氣、乙炔和油料的管理

(1)建立氧氣、乙炔、汽油、柴油的儲存、保管和進銷賬制度;

(2)氧氣、乙炔、汽油、柴油的購買、運輸嚴格遵守公司關于易燃、易爆、危險品管理的有關規定。

13、安全標志

在操作間內及周圍設置必要的、數量足夠的安全標識牌和安全警示牌,以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時刻注意安全,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篇2:具有較大危險危害因素生產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施工現場的風險控制,保護環境,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項目經理為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

第三條、工程現場場地平整,道路暢通,便于運輸、施工作業及緊急情況下應急逃生;施工現場各種安全防護設施齊全,性能可靠,按要求保管和擺放;現場設備、工具、材料擺放符合設計和安全要求。

第四條、施工作業坑按要求進行開挖,作業坑周邊清理出寬于一米的人行通道,安全通道設置不少于兩個,作好通道臺階,方便上下,通道上不得有任何設備,設施和其他物品。作業坑旁平整出設備擺放區和操作區。必要時作業坑采取排水、防滑和防塌方措施,配備必要的通風設施。

第五條、施工場地設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流動施工現場設指示牌。

第六條、開工前按照場地布置圖在作業帶以外規劃界定安全停車區,人員進入作業帶必須按規定佩帶勞動保護用品,非作業人員、車輛嚴禁在作業帶內滯留,待命施工車輛停在預定地點。

第七條、施工現場按設計要求設置、配備消防器材,實行“三定”管理,滅火器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方。

第八條、各類氣瓶現場存放要距離明火10m以上,挪動時不能碰撞。氧氣瓶不能和其他可燃氣瓶同放一處。

第九條、對于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施工介質,要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措施計劃,預先進行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進行必要的演練。

第十條、在施工中要根據施工外界條件采取遮陽防曬、防雨措施,隨時進行氣體濃度的監測。

第十一條、有毒介質作業場所應設置黃色警示線,在明顯位置帖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說明產生職業中毒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措施等內容。

第十二條、密閉空間作業和有毒介質作業應設置有效的通風裝置。

第十三條為作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職業標準的防護勞保用品,并要求工作人員正確使用。

第十四條、現場設置專職安全監督和安全員,進行巡回檢查。

第十五條、夜間施工場地要設置足夠的照明,作業帶以內使用的照明燈具要符合防爆要求

第十六條、在靠近道路作業時,要在路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提醒行人和車輛注意過往安全,天黑要設置信號燈、配備值班人員,防止人員或車倆誤入作業坑。

篇3:生產作業場所危害因素監測制度

1.目的

為了正確評價生產環境中塵毒、噪聲等對職工健康的危害程度并進行監護,鑒定各部門安全衛生工作的成效,必須對生產環境中的塵毒、噪聲進行定點、定期監測。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全公司各生產環境。

3.作業場所危害因素

氯氣、塵毒、噪聲

4.職責

4.1安全部負責生產環境塵毒、噪聲監測點的定點和定期監測。

4.2各部門單位負責不符合糾正措施的落實。

5.工作要求

5.1塵毒監測點、噪聲監測點由安全部會同各單位依據下列原則和標準確定。

5.1.1根據塵毒物質經常逸散和產生噪聲的范圍,工人經常停留或持續操作的地帶,能反映工人實際接觸塵毒、噪聲的地點作為監測點。

5.1.2凡屬同種物質存在同一廠房,不應以作業崗位確定監測點,應按實際情況確定監測點。

5.1.3在同一地點有兩種毒物存在時,應分別按實際存在的毒物的種類,確定若干個監測點。

5.1.4在同一個地點有混合性粉塵存在時,只確定一個粉塵監測點。

5.1.5塵毒監測點及噪聲監測點一經確定,既應作為固定的監測點,并建立監測記錄。

5.2塵毒、噪聲監測點不得隨意增減和變動,因故需要增減或變動時,必須由安全部審批。

5.3塵毒、噪聲監測由安全部負責監測,每周一次,并認真記錄。

5.4安全部負責對動火、設備內等特殊作業場所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并依據結果判定合格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