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集團公司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措施
天脊煤化集團公司有重大危險源18個序號,涉及32臺設備及裝置,9種化學危險物,其儲存量也是比較大的,一旦出現泄漏,將會造成重大災害甚至是社會性災難。因此,采取了如下控制措施。
(1)編制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
(2)所有管理、操作重大危險源的人員必須培訓、教育合格,取證后方能上崗。
(3)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巡檢,至少主管領導每天一次。
(4)重大危險源必須設立現代監控、監測設施,有條件的實行計算機管理。
(5)對重大危險源必須配備消防水和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
(6)重大危險源現場必須配備有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等就地監測設施。
(7)重大危險源現場必須有明顯的安全標志和安全須知牌。
(8)重大危險現場必須保持通暢的安全通道。
(9)規定每年必須向企業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重大危險源的狀況。
(10)在重大危險源有毒物質現場必須配備足夠的防毒器材。
(11)對重大危險源嚴禁儲罐超儲、庫房超存、工藝過程超壓。
(12)在重大危險源設立良好的防雷接地裝置和防洪排水設施。
(13)對重大危險源的工作人員配備一定數量的便攜式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儀。
(14)對重大危險源要經常保持現場的整潔、清潔、文明。
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監控和管理在國內外都是一個新課題,人們從諸多的危險源事故中汲取了許多經驗和教訓,也在現代高科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探索著如何確保萬無一失的辦法。但是,對重大危險源安全運行和安全儲存的影響因素很多,對危險源中能量轉變為破壞力的機理尚未完全查明,因而我們必須把傳統的監控手段和現代高科技結合起來,把人的安全技術水平、安全思想教育同物的本質安全化的實現結合起來,才使使重大危險源轉化為安全的、可靠的,才能為人類的生產、生活、生存服務。
篇2: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定
重大危險源管理的規定
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實施及時、有效的監控,是《安全生產法》設定的法律義務。要使這項工作制度化,必須加強日常監控工作,要做到:
一是應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摸清底數。
二是要定期進行檢測檢驗、評估、監控,發現安全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三是制定應急預案和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并告知從業人員和有關人員。
如果生產經營單位違反上述規定,對重大危險源未登記建檔,或者未進行評估、監控,或者未制定應急預案的,將受到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
重大危險源備案制度。由于各種生產經營單位行業不同、大小不一,其重大危險源的數量、狀況和存在位置等差別很大,政府和有關部門不可能全部掌握。為了實施重點監管,有必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備案制度。法律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這種備案制度不是一般的告知制度,而是一種審查監管制度:
一是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備案。
二是負責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有權進行審查、檢查。
三是發現生產經營單位違法的,有權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篇3:化工業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GB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的規定,我公司的液氯倉庫,乙醇儲罐區,乙基氯化物車間(使用液氯場所)等三處均已達到重大危險源界限,屬重大危險源,經武漢綠世紀職業安全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評估,液氯倉庫、乙基氯化物車間(使用液氯場所)屬一級重大危險源,乙醇儲罐區屬三級重大危險源。為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確保公司員工及周圍居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重大危險源應掛牌公告,張貼于醒目易于觀看的位置,讓公司員工和進入公司生產區的外來人員了解重大危險源的處所。
二、重大危險源公告牌應注明該危險源物質的理化性質,防護措施、,發生事故時的施救程序、施救方法,應急撒離時的通知方法。
三、重大危險源應明確承包責任人和日常管理責任人,承包責任人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安全活動,日常管理責任人負責該危險源的日常管理和巡回檢查工作,每天巡回檢查不少于二次。
四、安保部每周不少于一次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巡回檢查并做好記錄。
五、重大危險源液氯倉庫和氯氣平臺應配置氣體泄漏自動報警儀,安全管理部門每周定期檢查其性能,確保其正常有效工作,無水乙醇罐區應設有防泄漏圍堰。
六、重大危險源內的安全設施、監控設備、安全防護用品、應急器材和消防器材未經安全部門許可,一律不準挪用。
七、重大危險源區域屬安全要地,非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入內。
八、重大危險源應定期監測,對液氯倉庫和氯氣平臺每日進行二次氯氣濃度監測,對無水乙醇罐區每日進行二次可燃氣體監測。
九、重大危險源每年應進行一次安全評估。
十、安保部門應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預案,并每半年組織一次應急救援演練,同時組織公司管理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重大危險期源知識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