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省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突發安全緊急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某某省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突發安全緊急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2024-07-13 閱讀 2250

為及時、有效地處理省、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辦公區域發生的各類突發安全緊急事件,提高應急處理能力,保證辦事群眾和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盡最大努力避免和降低突發安全緊急事件造成的損失,維護辦公區域正常工作秩序,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適用于省、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辦公區域(包括辦證大廳、辦公樓層、生活區域)范圍內發生的各類突發安全緊急事件的處理。火災消防事件按“政務中心應急消防預案”處置。

二、組織機構

設立突發安全緊急事件處置領導小組,負責突發安全緊急事件應急處理的指揮協調。

(一)、領導小組組成

第一組

組長:牛建平(省政務中心);

副組長:羅光輝(省政務中心)、何浩(省政務中心);

成員:賈莉(新華物業公司)、陳福國(省政務中心)、賀曉明、安瀾(市政務中心)、彭軍(市商務局)、邱躍明(政務中心警務室)。

第二組

組長:薛志明(市政務中心);

副組長:周誠(市政務中心)、汪建(光大物業公司)、李熊達(市信息中心);

成員:鐘文、干雪松、蔡聰、張軍(市政務中心)、江小琴(光大物業)漆寧(新華物業公司)。

(二)、領導小組各組分工:

組長、副組長行使突發緊急事件現場總指揮、副總指揮的職責;

警務室、新華物業公司負責維護現場秩序;組織5、6樓單位和窗口人員及社會公眾疏散進入安全通道,并按照程序向相關部門報警或通報情況;

光大物業、信息中心負責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對設施設備搶險施救;

各組成員按照總指揮、副總指揮的指令,分工負責,協助現場人員疏散和搶險施救等工作。

三、明確職責

(一)、按照安全工作責任制的要求,各級負責人要加強日常安全工作的檢查、管理,及時消除隱患;

(二)、突發緊急事件處置領導小組成員要明確責任,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領導小組有權調用中心內可用于處理突發緊急事件的任何物資;

(三)、光大物業、新華物業、信息中心管理部門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各種設施設備運行良好,避免因設施設備故障引發的突發安全緊急事件;

(四)、采取多種形式,增強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掌握基本安全常識,并具備一定防范和處理突發安全緊急事件的基本知識;

(五)、突發安全緊急事件處置領導小組負責中心有關突發安全緊急事件信息的核實、上報。

四、處理各類突發安全緊急事件的基本原則

(一)、統一指揮、服從命令原則;

(二)、生命第一、降低損失原則;

(三)、快速反應、爭分奪秒原則;

(四)、有序處置、先人后己原則。

五、對各類突發安全緊急事件的處理程序

(一)、斗毆、盜竊、搶劫等情況事件的應急處理程序:

當辦公區域發生打架斗毆、醉酒滋事、盜竊、搶劫等情況時,工作人員應立即向新華物業的現場安保人員或政務中心警務室和管理機構報告并報警(電話:),必要時應及時采取適當處置措施或協助有關人員實施處置,應當遵循以下要求:

1、注意保持冷靜,不要與之對抗,以保護群眾和自身安全為重;

2、若有工作人員和辦事群眾受傷,應立即向120急救中心求救;

3、注意保護現場,不讓任何人觸摸現場痕跡和移動現場的物品。發現作案工具及贓物應交由公安機關或警務室處理;

4、若犯罪嫌疑人已逃離現場,應盡可能記清人數、面部及身體特征、衣著特點、所用交通工具及型號、號牌等特征,并向公安機關或警務室提供線索。

(二)、突然停電事故的應急處理程序:

1、當辦公區域突然發生停電事故時,立即通知光大物業公司或政務中心管理機構;

2、物業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安保人員應立即逐一檢查電梯內是否有被困人員,若有人被困應立即施救

3、物業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立即檢查大樓供電系統,屬于物業維修范圍的故障,應立即搶修;若屬于地方供電局范圍的故障,立即與供電局聯系;

4、若因突發事件引起停電,工作人員應引領群眾按誘導燈、應急燈或廣播指示的引導就近從消防安全通道撤離,嚴防因恐慌心理造成混亂從而引發群死群傷的嚴重事故;

5、大樓內恢復正常供電后,物業公司應立即組織維修人員檢查各相關設備,確保各系統正常運行。

(三)、可疑爆炸物及其它危險物品的應急處理程序:

1、當辦公區域發現可疑包裹、爆炸物及其它危險物品(統稱可疑物)時,工作人員應立即向新華物業現場安保人員或政務中心警務室和管理機構報告;

2、安保人員和中心管理人員必須盡快趕到現場,設置隔離帶,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對可疑物進行檢查判斷(但不得挪動可疑物),并立即向公安部門報告;

3、在事態未明朗的情況下,安保人員和中心管理人員應穩定現場人員情緒,盡快指揮群眾有序撤離,并封閉現場;

4、在不能確定可疑物危險程度時,安保人員和中心管理人員均不得擅自對可疑物采取任何處置行動,應等候公安人員到場處置,但可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5、當發生爆炸、毒氣泄漏等事件時:

——應立即啟動排煙機組排除有毒氣體,快速輸送新風;

——盡快指揮人員撤離現場;

——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組織安保人員保護現場;

——若有人員傷亡時,應及時向120急救中心求救;

——同時啟動“政務中心應急消防預案”,準備協同處理可能發生的火災等并發災情。

(四)、信息維護中心突發安全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信息維護中心制定《突發安全事件應急預案》(附件3),科學應對政務中心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要按照防范為主,加強監控工作原則,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應急響應機制,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各類突發事件的危害和影響。

信息中心對政務中心區域內外網絡突然發生的、影響各個辦公室或窗口的網絡故障、安全事件、病毒事件,以及影響協同平臺系統使用的安全事件,具體劃分為: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同時根據事件發展情況對事件的分級適時進行調整。

突發事件發生后,按照分組分工要求,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按規定的報告時限和程序進行報告和應急處理。

Ⅰ級故障

記錄備案立即做出故障信息傳遞

故障診斷,判斷故障原因

會同相關單位提出解決方案

上報中心主任

Ⅱ級故障

記錄備案立即做出故障信息傳遞

故障診斷,判斷故障原因

根據故障原因及故障級別進行相應處理

上報部門主任及辦公室

Ⅲ級故障

記錄備案立即做出故障信息傳遞

根據故障原因級故障級別進行相應處理

軟故障:修改配置;硬故障:檢測、替換

調整配置或重新啟動相關設備

故障處理完畢,填寫故障處理單,上報部門主任

突發事件處理結束后,組織相關技術人員總結事件發生的故障原因,形成技術文檔。

(五)、群體*、非法聚會等突發事件處理程序:

1、當辦公區域發生群體*、非法聚會等事件時,現場工作人員必須高度重視,應立即向政務中心管理機構報告;現場安保人員應維護好現場秩序,防止過激行為或其它意外事件發生;

2、現場工作人員應冷靜處置,原則上不發表任何意見,可以點頭表示回應或將其引導給值班長處理,避免與之發生爭論;

3、值班長應立即將*者引領至比較僻靜的餐廳或會議室就座,并安排接待員倒水,緩和氣氛,防止事態惡化。若發現有暴力行為或暴力傾向,應立即報告中心領導并通知警務室;

4、值班長以及中心管理人員應在*者情緒相對穩定后,了解其*或聚會事由,認真傾聽其陳述,做好記錄;并根據現場情況,或立即通知事件相關部門到場處理,或承諾事后向領導機關及有關部門報告;

5、中心領導應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和處置情況,必要時應及時向政府領導或公安機關報告;

6、處置群體*、非法聚會等突發事件時,若發現可疑物或發生爆炸等情形,應啟動“可疑爆炸物及其它危險物品的應急處理程序”;

7、處置群體*、非法聚會等突發事件時發生火災,應啟動“應急消防預案”。

(六)、地震災難應急處理程序:

1、當地震災難發生時,應把保證群眾和工作人員安全放在第一位,并避免發生火災等其它災害;

2、地震災難發生時,突發緊急事件處置領導小組要立即通過大廳廣播系統發出警報,現場安保人員和中心管理人員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盡快通過安全樓梯向外疏散;

3、物業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切斷大樓的供水、供電;

4、大樓的樓梯間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是樓內抵抗地震的最佳位置,人員應盡可能向內躲避,不應躲在大空間或家具下;

5、撤出樓外后,準備滅火設備和工具,隨時準備處理可能發生的火災和救助被困人員。

六、善后處理:

事故處理后,中心工作人員在突發緊急事件處置領導小組指揮下協助做好維護現場外秩序、人員救護、保護現場,協助調查原因,盡快恢復正常工作秩序等工作。

附件:處置領導小組及成員通訊錄

處置領導小組及成員通訊錄

領導小組及成員辦公電話手機

牛建平(省)

薛志明(市)

羅光輝(省)

周文才(市)

何浩(省)

鐘文(市)

陳福國(省)

賀曉明(市)

干雪松(市)

蔡聰(市)

彭軍(商務)

張軍(市)

賈莉(新華)

汪建(光大)-811

李熊達(信息中心)-807

江小琴(光大)-812

漆寧(新華)

曹青萍(信息中心)

邱躍明(警務室)

楊躍宗(片區民警)

光大消防值班室

草市街派出所(報警電話)

篇2: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管理辦法

為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切實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雙贏”,保護項目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受侵犯,項目部特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

一、重大危險源的管理辦法

1、組織管理

在重大危險源的管理上,寧杭22標實施項目經理負總責,各專業部門按專業分工負責,崗位職工具體負責。

(1)項目經理在重大危險源管理上要組織人員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登記建檔;制定應急預案,對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組織安排應急預案演習和事故救援演習等。

(2)總工辦、工程科、試驗室、財務科、材料科、綜合科以及前后場施工部門等按照分工要求,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管理、檢查和相關預案的演習等。

(3)崗位職工要清楚事故應急預案內容、工作職責、報告程序,要了解與重大危險源工作崗位有關的各種危險、危害因素以及可能發生的后果,向上級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管理中的嚴重問題等。

2安全檢查和管理

(1)對重大危險源的檢查分四級進行檢查,項目部安全部門按月進行檢查,各施工負責人對所負責的重大危險源管理情況進行自檢。檢查內容包括安全措施執行情況、應急預案熟知情況及相關管理情況等。

(2)在重大危險源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所在場所應設有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應與職工宿舍、休息室保持安全距離。

3、事故應急救援

(1)應急救援組織由項目經理主持全面工作,主管領導負責組織應急救援協調指揮工作,安全管理部門負責應急救援實施工作,工程科及前后場施工人員應參與應急救援的實施工作。施工現場所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地方應指定兼職應急救援人員,其中包括:現場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技術管理人員、生產管理人員以及應急救援所必需的專業人員。

(2)建立應急救援檔案,其中包括: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名單、救援救護基本技能學習和培訓活動記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目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維修保養記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記錄等。

(3)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場所設立值班室,并保證24小時由管理人員值班。值班室明示本單位應急救援組織通訊聯系的人員和電話等。

(4)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現場第一發現人員――現場值班室――兼職應急救援人員――項目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上級有關部門。

二、重大危險源應急預案的編制實例(以火災救助為例)

1、應急救援的組成

總指揮:項目經理

副總指揮:項目副經理、項目書記

成員:工程科長、材料科長、財務科長及試驗室主任

滅火總指揮:項目安全員副指揮:施工負責人成員:民工負責人、當班值班長

2、滅火分工和事故應急對策

(1)一旦發生火情,發現人應立即拉響報警器或敲鐘,逐級匯報。

(2)發生火情報警后,由值班指定專人到現場探查,同時派人封鎖火災現場,專人把守,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消防車到達后提供消防栓位置。

(3)相關負責人接報告后,立即匯報上級部門,并請求消防系統緊急救援。

(4)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在崗人員按責任分工進行滅火工作。

現場負責人:指揮并與施工人員開啟消防栓等消防設備。

班組長:堅守工作崗位,觀察火情發展情況,及時匯報并視情況報警,報警時說明著火物質及部位。

發生火災時,現場人員必須聽從指揮,積極按滅火分工各負其責,并依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以下措施:

(1)拌和樓及原料倉周圍著火時,應立即關閉相關危險源,切斷可燃物質來源,防止火災蔓延。

(2)電氣線路發生火災,首先切斷電源,同時可采用干粉或1211滅火器滅火。

(3)油罐發生火災時應立即關閉著火罐相關的有關進出口截門。

(4)罐區發生火災時,相關責任人應立即關閉罐區外排水截門,防止液體外流。

(5)油罐外其它地區發生初期小火時,現場負責人應組織崗位人員用滅火器進行救撲,必要時可按分工用消防栓組織滅火。

3、事故報警與應急通訊

一旦發生火情,發現人立即拉響報警器或敲鐘,逐級匯報,項目值班調度接到火情電話立即向119報警臺、項目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火情情況,電話通知各成員職能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搶險救災工作,向上級部門調度室匯報并與消防部門聯系,將院內存放的可燃物品及時調走、疏散。

4、條件保障

(1)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項目調度室,救援組織中各部門通過生產調度方式進行聯系通訊,救援現場可通過無線電和移動通訊方式進行聯系。

(2)拌和場內設有獨立泡沫消防系統和清水消防系統,各崗位按消防規定設有規定數量的滅火器和一處應急的防火器材庫,當班的崗位職工按職責分工對所負責的設備轄區每小時進行巡檢一次。

事故發生后救護隊伍立即奔趕現場,開辟搶救場地,接收傷員。

5、培訓與演練

應急人員培訓內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預案、防火知識、急救知識。

形式:項目定期進行培訓內容的學習和訓練。

考核:日常管理不到位、工作有漏洞,按項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進行考核。

通過建立上述應急預案,對于預防事故,控制事故擴大化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制定應急預案是防止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客觀世界千變萬化,寧杭22標項目部在這方面剛剛邁出第一步,依靠科技防災、減災,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全社會對突發事件應急能力還任重道遠。

篇3:某學校緊急事件處置預案

為迅速、有序、高效地處理特大突發性安全時間,立足于事件發生后及時消除連帶隱患,加強和改進學校安全工作,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打造平安校園,并能快速、及時、妥善處理突發的安全事故,有效地保障師生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使安全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管理

(1)學校安全領導小組,啟動應急救援處置預案,盡快了解并掌握事件情況,控制局面,阻止事態發展,并研究決定事件處理的具體策略。盡早向教育行政等相關部門匯報情況并及時通知學生家長。組織力量并全程指揮其他職能組投入工作。密切聯系當地公安等職能機構對事件的處理工作,認真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縣黨委政府的有關指示。負責事件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查找原因和責任,善后處理工作。

(2)醫療救治領導小組,立即組織護送傷員、病人到醫院救治。配合醫院救治工作,追蹤了解病情和病情動態,隨時與校長保持聯系。

(3)現場控制領導小組,組織人員控制現場,維護秩序,防止發生混亂局面。組織力量送傷員、病人到醫院。組織人員封閉相關區域,調查掌握相關信息。組織班主任管好各自的學生,不圍觀、不擁擠,維護學生秩序。

(4)后勤保障領導小組,盡力做好醫療救治的聯絡和后勤支援保障工作。接待家長,接待有關部門領導,做好現場辦公的后勤服務工作。

(5)安全事故報告領導小組,負責事件全過程的各種文字,圖象信息資料采集、整理、歸檔、收集工作。

二、現場指揮系統

(1)日常安全工作由校長負總責,各分管領導各負其責,協調各部門統一行動。

(2)突發事件的臨時指揮實行值班制度,即值班行政領導負責,再逐層報告。

三、突發事件逐層報告制度

值班行政人員―>校長―>教育局

四、安全工作聯絡電話(略)

五、責任追究制度

學校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對事故瞞報、謊報、遲報或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按照國家有關法規,將對相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