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市學校安全教育管理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

某某市學校安全教育管理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

2024-07-13 閱讀 1420

一、總體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圍繞“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常抓不懈、警鐘長鳴”的16字方針,建立健全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立足防范、強化監督、整治隱患,切實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切實保護廣大師生的人生財產安全不受侵害,創造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

二、實施目標

(一)學校校長為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對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實行全面的管理,落實“一崗雙責”,把安全教育管理責任制落實到位;

(二)學校安全教育管理責任落實、安全管理嚴格、規范;

(三)學校必須確保安全教育管理落實到位,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得到及時治理;

(四)學校安全教育和宣傳卓有成效,學校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

(五)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有力度,各類安全隱患能及時發現并得到及時處理;

(六)建立健全學校安全預案;

(七)學校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三、主要工作

(一)隊伍建設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配強安全教育管理人員,加強學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工作。

(二)制度建設

依據《成都市學校安全工作規范化管理制度》的規定,抓好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規范化建設。

(三)抓好安全管理教育和宣傳

在學校開設安全常識教育課并保證課時及學習科目(含蓋:法制、交通安全、網絡安全、預防犯罪與自我防范、消防安全教育等),利用學校宣傳櫥窗積極開展安全常識的宣傳,強化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四)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

配強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小組隊伍,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確保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四、實施要求

學校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學校安全監督員為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和主要責任人,要有高度的大局意識、全局意識、責任意識,必須按照《成都市學校安全工作規范化管理制度》的要求,抓好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認真履行職責,嚴查嚴防,防微杜漸,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盡可能杜絕學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附件下載:1.學校安全教育管理

篇2:醫院護理人員畢業后繼續教育管理制度

某醫院護理人員畢業后繼續教育管理制度

1.崗前培訓制度

助理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報到后,領取“崗前教育培訓安排表”,按規定接受培訓。培訓由護理部統一安排,主要以講座形式進行。培訓內容主要包括:

1)工作環境介紹:

①醫院組織體系:組織機構、規模層次、功能服務、護理隊伍概況、護理組織結構、工作排班、整體護理工作現狀與護理程序應用等。

②醫院環境:外環境(地理、人文、交通等)、內環境(科室布局、門急診、住院部、辦公區、生活區等)。

③醫院制度:醫院管理制度、臨床工作安排及要求、臨床護理工作常規及制度、請銷假制度緊急事件處理、請示報告制度、合同護士管理條例及護理人員職責等。

2)工作態度培訓:學習醫德規范、醫護工作準則、有關規定、制度及要求,積極參加護理部每周組織的全院性業務學習。

3)護士素質培訓:儀表、儀容、舉止、行為、語言,護士工作服務理念、邏輯思維、應急搶救技巧、科學慎獨、協作配合、查對制度及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包括勞動保護、醫療事故處罰條例、醫院感染等法律法規中的相關內容)等培訓。

4)培訓結束后要進行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考核,合格者才能留院工作和學習。未按要求完成崗前培訓者,不可入科學習和工作。

2.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制度

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依據不同學歷層次(大學本科、大學專科、中專)分階段進行。醫療衛生機構的注冊護士應該接受和參加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按學分制進行,周期為2-5年,大學本科畢業生畢業后2年,大學專科畢業生畢業后3年,中專畢業生畢業后5年完成護士規范化培訓內容。

省、市衛生行政部門制定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的規劃,并指導和監督管理,醫院護理部組織實施。初級責任護士晉升高級責任護士、護士晉升護師(職稱)之前必須完成護士規范化培訓。

1)內容。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2)實施。在護理部組織下,由護士教育與科研管理委員負責制訂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不同學歷層次的護士在畢業后2~5年內,必須完成以下培訓內容,修滿相應的學時,獲得相應的學分,并且各項考核成績合格,方可認為已完成護士規范化培訓。

3)考核。

①考核項目:政治思想、醫德醫風、實踐時間、理論知識及專業,基礎護理操作和專科護理操作。

①考核類型:在護理部組織下,由專科護理管理委員會按照培訓大綱對臨床護士進行階段考核和綜合考核。

③考核內容: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綜合能力。護士必須修完“三基”考核后方能參加綜合能力考核。

3.護士層級培訓制度

(1)各層級護士培訓重點

1)助理護士。

①醫院規章制度和病區管理制度。

②禮節禮儀訓練。

③病人衛生清潔。

④消毒隔離技術。

⑤醫院飲食種類、喂飯鼻飼飲食的要點及觀察。

⑥病人臥位與安全。

⑦出入液量、生活護理等內容的記錄。

⑧急救知識和技術;醫院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

⑨病房文秘的工作內容、方法和技巧(計算機操作方法)。

⑩職業安全防護的基本知識;職業暴露的緊急處理方法。

護理業務技術管理制度11其他。

2)初級責任護士(按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執行)。

①形象塑造及禮儀認識。

②常見疾病及其護理。

③常見檢查治療。

④常見藥物。

⑤常見護理技術(包括CPR)。

⑥常見病人護理問題。

⑦護理記錄。

⑧相關法律、倫理與護理。

⑨問題分析與處理、文獻查證與閱讀、案例分析。

⑩品質管理:護理品質概念介紹并參與活動。

3)高級責任護士。

①重癥及疑難病人的護理(含身、心、社會層面個案評估)。

②健康教育。

③護理生涯規劃。

④護理與法律(醫療糾紛個案討論)。

⑤問題分析與處理:個案分析,個案討論。

⑥品質管理:如何制訂護理標準并參與活動;持續性護理品質改善之執行方法。

⑦危機管理與處理。

⑧教與學。

(2)專業護士培訓重點

特殊護理崗位(急診、ICU、、手術室、血液凈化、產科等)的護士,除完成護士規范化培訓外,還應接受相應專科的業務技術培訓,并通過醫院專科護理管理委員會的資格認證。

1)急診專業護士。

①院前急救。

②急救基本理論與技能。

③急診病情觀察與記錄。

④急救儀器設備。

⑤急救藥物。

⑥急救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2)ICU專業護士。

①危重病護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②急救和監護技術。

③急救與監護儀器使用與管理。

④臨床觀察、監護參數的臨床意義分析、判斷與記錄。

⑤危重病人護理問題。

⑥消毒隔離和醫院感染控制。

⑦心理疏導與非語言交流方式。

⑧其他:專科ICU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3)手術室專業護士。

①圍手術期護理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

②手術體位。

③手術藥械管理。

④手術配合。

⑤手術標本管理。

⑥手術護理記錄。

⑦手術室區域管理、消毒隔離與感染控制。

⑧術中麻醉意外與搶救。

⑨手術室護理常規及規章制度。

⑩其他。

4)血液凈化專業護士。

①血液凈化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②血液凈化-血管通路的護理。

③血液凈化病人常見護理問題與健康教育。

④血液凈化的常見并發癥及護理。

⑤凈化病房區域管理、消毒隔離與感染控制。

⑥血液凈化系統的管理。

⑦其他。

5)產科助產專業護士。

①圍產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②相關法律、倫理。

③助產技術。

④新生兒急救技術。

⑤分娩期并發癥及救治。

⑥母嬰保健技術及健康教育。

⑦產科護理常規和規章制度。

⑧產房區域管理、消毒隔離與感染控制。

⑨其他。

4.護理管理干部培訓制度

1)二級(含二級)以上醫院護理部主任應接受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定或認可機構的相應衛生管理崗位培訓,經考核和認證,獲得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委托或認可的機構頒發的合格證書。

2)科、區護士長應接受地、市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定或認可的機構相應衛生管理崗位培訓,經考核和認證,獲得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委托或認可的機構頒發的合格證書。

3)所有護理管理者必須持證上崗,參加培訓及培訓期間的考核結果作為任職和職務晉升的依據之一。

4)培訓重點:

①護理部主任衛生管理崗位培訓必須包括:現代管理原理、醫院戰略管理、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醫院人力資源管理、護理管理學、管理心理學、溝通與協調技巧、組織行為學、護理信息的轉化和利用、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等方面內容。

②科、區護士長衛生管理崗位培訓必須包括:醫院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管理心理學、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溝通與協調技巧、護理部工作計劃解讀、時間管理知識、成本核算等方面內容。

③護理管理人員崗位培訓重在培養判斷決策能力、護理質量管理及控制能力、領導能力、協調人際關系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5.護理人員繼續教育制度

1)繼續護理學教育是繼畢業后規范化專業培訓之后,以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為主的一種終生性護理學教育。

2)繼續護理學教育的對象是畢業后通過規范或非規范化的專業培訓,具有護師及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正在從事護理專業技術工作的護理技術人員。

3)參加繼續護理學教育,既是護理技術人員享有的權利,也是應盡的義務。

4)參加繼續護理學教育活動(學術會議、學術講座、專題討論會、專題講習班、專題調研和考察、疑難病歷護理討論會、技術操作示教、短期或長期培訓等),為同行授課、作學術報告、發表論文和出版著作等,均視為參加繼續護理學教育。

5)繼續護理學教育以短期和業余學習為主。自學是繼續護理學教育的重要形式,各單位要積極提供有關的文字和聲像教材。參加的學習應堅持所學內容對口,符合本科室業務發展需要。

6)醫院護理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由護理部負責。護理部與各科室共同制訂護理人員的學習、培訓、進修計劃。參加繼續教育須提前提出個人書面申請,經科室簽署意見后遞交護理部審批。

7)護理部應建立繼續護理學教育登記制度。登記的內容應包括:項目名稱、編號、日期、內容、形式、認可部門、學分數、考核結果、簽章等。登記證由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印制和發放,由本人保存。

8)護理技術人員須按規定取得每年接受繼續護理學教育的最低學分數,才能作為再次注冊、聘任及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條件之一。

9)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原則上在院內進行,各類學分原則上參加院內或學校舉辦的繼續教育項目及學術活動中獲取。

10)護理技術人員每年最低學分數為25學分,其中I類學分須達到3-10學分,Ⅱ類學分達到15-22學分。主管護師及其以上人員5年內必須獲得國家級繼續護理學教育項目授予5-10個學分。

6.護理人員外出培訓進修制度

1)針對各專科的特點和工作需要,護理部每年要有計劃地分批、分期選送表現優秀、有進取心的護理人員,去國外、省外、院外的相關科室進修,學習先進經驗,熟練掌握先進儀器、設備的使用技能等,培養專科和技術骨干。

2)醫院應按技術職稱為護士提供每年外出學習的時間,鼓勵護士外出參觀學習及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并做到學習前有任務交代,學習結束兩周后將學習心得上交護理部,并匯報講課或推廣運用總結報告。且外出學習獲得的資料屬于公共財物,應上交護理部,供護理人員共享。

3)醫院應支持護士參加全脫產學習班,獲取大專、本科或研究生的學歷。

4)聘用護士外出參加業務活動以院內正式人員看待。

5)護士長應對本病區外出學習人員統籌安排,必須保證正常的護理工作不受影響。

6)護士長外出學習,提出外出期間病區護理工作負責人選,報護理部審核。

7)各專科選送護長或護士外出學習、進修時,護長或護士須向其上級申報。對于參加學習需占用工作時間者,參照醫院有關規定執行。

8)科護長每年選擇參加相關的全國性護理會議一次,開闊視野。

7.護士業務學習制度

1)全院性業務學習要實行簽到制度或記分制度,學分參照《廣東省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細則》執行。

2)臨床科室的業務學習,每月不少于2次,學習時間根據各科室具體情況安排,護理部定期檢查。

3)科室設立業務學習登記本,每次的業務學習包括學習時間、內容、地點、主講人、參加人員等,均應做好記錄,并定期檢查個人學習筆記。

4)各科成立考核小組,制訂嚴格考核辦法,對護士的業務知識、操作技能等進行階段評價及年終考核。

5)護士業務學習應盡可能選擇在正常工作時間內進行,避免占用護士的休息時間

篇3:醫院職工參加在職學歷學位教育管理規定

醫院職工參加在職學歷(位)教育管理規定

醫院職工參加在職學歷(位)教育和培訓進修及博士后研究管理規定

為加強在職學歷(位)教育及培訓進修、博士后研究管理,理順職工參加學習與工作的關系,特制定管理規定如下:

一、學歷(位)教育

㈠職工應堅持"按崗位需求報讀,以業余學習為主"的原則。若參加的學歷(位)專業與現崗位專業需求不相符,該學歷不作為晉升及調資的依據。

㈡在職攻讀委托培養研究生:

1、須為醫院在編在崗職工,醫教研系列人員來院工作滿三年(含流動編制合同期,下同);護技藥系列人員來院工作滿五年,方可申請。

2、院內無該專業研究生導師,或所選院校或專業為業內公認的高水平學校及導師,可跨院、校(系)報讀,但需按程序審批。

3、脫產學習理論課時間:臨床型碩士生、科研型博士生半年(第一年的9月至次年2月);科研型碩士生一年(第一年的9月至次年8月);臨床型博士生脫產學習時間按其課程表累計時間計算。

4、科室在職攻讀委托培養研究生人數不得超過本科室同系列在崗職工人數的10%,科室同系列在崗職工人數不足10人的,在讀不得超過1人;如同科室多人被錄取,則在控制指標內按年資排序;年資相同按考試成績排序。

5、在讀期間經科室同意可申請脫產從事課題研究或畢業論文撰寫工作(含延期),申請脫產時間不超過一年(含一年)。

6、應在規定的年限內完成學習任務。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期完成學習任務,經導師及科室同意,可適當延長學習時間,但碩士生最長不超過4年(含休學),博士生不超過6年(含休學)。

㈢行政后勤部門人員、非衛生專業技術崗位人員,參加在職學習原則上應利用個人業余時間。因特殊崗位需求在編在崗人員報讀委托培養研究生需按程序審批,但脫產學習理論課時間不得超過半年。

㈣合同人員參加在職學習、在編在崗職工參加本科及以下學歷(位)教育應利用個人業余時間。

㈤參加學歷(位)教育,所需費用自付。

㈥報考在職學習,須在報名前向科室提出書面申請,并按程序審批。

二、培訓

㈠因崗位需要參加上崗培訓,經人事部門批準其費用由醫院支付;證崗合一人員的上崗證年審費由醫院支付。費用先由本人墊付,憑相關證書、發票經人事部門審核后辦理報銷手續。

㈡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職工,考核性補貼由在崗科室承擔,醫院補貼在崗科室70%。根據培訓要求需到院內輔助科室輪轉的,由在崗科室報送考核性補貼名單(附輪科證明);需到院外科室輪轉的,由編制所屬科室報送考核性補貼名單(附輪科證明);到院內輔助科室或院外科室輪轉的,考核性補貼由醫院承擔,按核算科室平均獎發放。住院醫師培訓課程學習費由個人支付;階段考試費由醫院支付,不合格者,補考費用個人自付。屬院區編制參加院本部醫師培訓的職工,考核性補貼由院區發放。

㈢職工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晉升考試培訓、技工考級及各類外語、計算機學習等,一律利用個人假期,假期不足部分按"事假"程序辦理,所有費用自付。

三、進修

㈠因科室工作需要,經醫院批準選送國內進修(不含港、澳、臺地區)的,進修費由醫院承擔。

㈡出國、出境(包括港、澳、臺地區)進修執行《關于出國(境)進修學習的有關規定》。

四、博士后研究

㈠博士畢業兩年內可申請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㈡從事博士后研究(國內)工作須與醫院脫離人事關系。

五、其他規定

㈠報考在職委托培養研究生、脫產到院外參加培訓或醫院派出進修半年以上(含半年),須與醫院簽訂合同,約定完成學歷、培訓或進修后須在醫院對口專業技術崗位工作滿5年。未達年限要求辭職或調離醫院的,除需退回脫產期間享受的待遇外,還需按年限向醫院承擔違約責任每年人民幣2萬元。

㈡流動編制人員在合同期第三年可報考非在職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后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并相應減免流編年限。

㈢在職參加各類學歷(位)教育、脫產培訓等,其假期按《zz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各類假期的有關規定》執行。涉及薪酬的,按《zz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薪酬管理辦法》執行。

㈣在職期間獲得各類學歷、學位,參加培訓結業的,由個人將學歷、學位、結業證等證書報人事部門審核備案,學籍檔案存入個人檔案,否則不承認其學歷、學位和培訓經歷。

六、本規定主要由人事處負責解釋,涉及其他職能部門管理權限的,由相應部門負責解釋。

七、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執行;原規定與本規定不符的,以本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