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索鋼絞線裝罐安全控制措施
根據《梧桐莊礦超長、超高、超寬、超重物料安全運輸管理規范》,針對錨索裝罐存在的危險性,為了進一步加強錨索裝罐安全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特制訂錨索裝罐安全控制措施。
一、職責:料廠組組長負責新工人的崗前培訓和日常安全管理;裝料班長負責裝罐前檢查員工勞保用品的佩帶情況和進行安全工作布置。
二、工作程序:
1、首先,在裝罐前檢查罐的完好情況,裝卸過程必須由班長或者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統一指揮,詳細布置施工措施,所用工具以及注意事項。
2、必須至少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同時配合作業;作業前,必須將車輛雙向掩牢,防止車輛前后走動,避免傷人。
3、作業時,人員必須戴好手套,互相兼顧,站位準確,專人負責協調進行,動作協調、防止裝卸動作失誤,磕手碰腳。
4、錨索、鋼絞線可盤圈裝入空罐,數量不超過15根。
5、鋼絞線必須用手抓緊抓牢,思想須集中,根據鋼絞線彈性情況,慢慢裝罐,并將錨索壓至罐底。
6、彈力方向嚴禁站人,防止彈傷。
三、對違反上述規定的,給予50--100元罰款,釀成事故的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經管室
04、5、1
篇2:錨索使用管理安全規定
1、錨索施工工藝:
(1)安裝施工工藝:準備工作→點眼、打眼→上藥卷安裝錨固鋼絞線,上槽鋼(托板)及墊片→用千斤頂預緊鋼絞線。
(2)施工步驟
1)采用普通單體錨桿鉆機配S19中空六方接長式鉆桿和∮27㎜雙翼鉆頭濕式打眼。為保證孔深準確,可在起始鉆桿上用白色或黃色油漆標出終孔位置。
2)插入樹脂藥卷前應檢查其質量并注意當頂板破碎或淋水較大時,需使用雙速藥卷,快凝藥卷在上,緩凝藥卷在下。
3)用棉絲將錨索錨固段的水、煤屑等擦干凈后方可使用,有銹蝕段必須先進行除銹處理。
4)錨索下段裝上專用攪拌器,二人配合用錨索頂住錨固劑緩緩送入鉆孔,確保錨固力劑全部送入孔底。
5)將專用攪拌驅動器尾部六方頭插入錨桿鉆機上。
6)一人扶住機頭,一人操作錨桿鉆機,邊推進邊攪拌,前半程用慢速旋轉,后半程用快速旋轉,攪拌時間控制在25~35s。
7)停止攪拌,但繼續保持錨桿鉆機的推力約3-6min,然后縮下錨桿鉆機并移開,打下一個錨索孔。
8)40min后,先卸下專用攪拌驅動器,然后裝上托板、錨具,并將其托到緊貼頂板的位置。
9)2人一起將張拉千斤頂套在錨索上并用手托住。
10)進行張拉,并注意觀察壓力表讀數,達到設計預緊力或千斤頂行程結束時,迅速換向回程。
11)卸下張拉千斤頂(注意用手接住,避免墜落傷人)。
2、技術要求
(1)錨索型號、規格、錨索間排距嚴格按照措施要求執行,錨索孔深誤差制在±30㎜。
(2)錨索外露長度控制在150mm-250mm。
(3)錨索攪拌樹脂藥卷過程中不能停頓,要一氣呵成,絕對不能反復攪拌,防止已開始聚合的樹脂分子遭到破壞,導致錨固失效。
(4)攪拌樹脂藥卷后40min張拉錨索,張拉預緊力控制在120kN以上。
(5)錨索按裝48h后,如發現預緊力下降,必須及時補拉。
(6)錨固力應不低于230kN。
(7)張拉時發現錨固不合格的錨索,必須立即在其附近補打合格的錨索,或者用張拉器將不合格的錨索拔出,然后用鉆機將原來的鉆孔進行掃孔,重新安裝錨索。
3、錨索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松開盤住的錨索時,要注意其彈性較大,防止突然彈開傷人。
(2)鉆錨索眼時,要兩人進行,開鉆時一人扶鉆安眼、一人開鉆。開鉆時,先開水后開風,最后開鉆。停鉆時先停鉆再停風,最后停水。嚴禁打干眼。安眼時要緩慢升氣腿,將鉆桿接頂,安好眼時開孔,緩慢鉆進5~10㎝后,再全速開鉆,鉆進時推力要均勻,防止頂彎鉆桿。
(3)打錨索眼時,接長式鉆桿連接處強度較低,在接頭位置進入孔內之前要控制錨桿鉆機推力,以免鉆桿折斷傷人。
(4)接解鉆桿時必須在鉆機停止運轉的情況下進行;接換鉆桿時,不得挪動鉆機,以保持鉆機與鉆孔同心。
(5)鉆孔完畢,用壓力水將孔沖洗干凈,回掉鉆桿,放入錨固劑,用鋼絞線將錨固劑輕輕頂到眼底,用攪拌器將鋼絞線與錨桿鉆機連接好,攪拌器一定要插入鉆機底,鋼絞線要插進攪拌器底部,藥卷過程中要專人護住鋼絞線,以防甩脫鋼絞線發生傷人事故。然后全速開鉆將錨固劑充分攪拌,并將鋼絞線頂至孔底攪拌25~35s,停止攪拌后保持鉆機推力3~6min方可撤下鉆機,鋼絞線錨固后及時上好托板(預緊槽鋼)和錨具,如巷道較高搭設腳手架時,必須搭設牢靠,不允許站在其他設備上鎖錨索,安設到位40min后進行張拉。
(6)錨索要隨打隨裝,但當班安裝的錨索可集中進行張拉。
(7)張拉錨索前,應先檢查張拉千斤頂、油泵各油路接頭處是否松動,若發現有松動現象應及時擰緊。
(8)托板強度必須與錨索的承載力相適應;錨索應盡量與巖層層面或主要裂隙垂直。
(9)如遇鎖具、錨固劑或張拉千斤頂等出現質量問題時,必須停止掘進,及時更換并匯報。
(10)鉆錨索孔眼時應做好以下工作:①檢查開孔周圍的頂板情況,應及時選擇頂板完好地點開孔;②檢查鉆機,打眼前所有控制開關應處在關閉位置,油霧器充滿良好的潤滑油;③檢查風水管路是否夠長,風水管接到鉆機上以前要吹干凈,接頭與鉆機連接要牢靠。
(11)張拉前做好以下檢查:①將油泵注好油,注入8L清潔的32號或46號機械油,不得使用兩種以上混合油;②對油泵、千斤頂、電路、油路進行全面檢查,如有異常情況,先處理再張拉;③現場組合的張拉機具,應先進行空載運行,排盡液壓油路中的空氣。
(12)張拉時應遵照下列規定:①張拉時,千斤頂應與鋼絞線保持同一軸線;②鋼絞線外露長度不足以使鋼絞線與緊楔器充分咬合時,不得使油泵帶負荷運行,應使千斤頂在較小阻力下上推一段,滿足咬合長度后,退下千斤頂重新張拉,以防損壞緊楔器;③一次張拉行程不得超過150㎜,一次張拉超過規定行程仍不達設計預緊力時多張拉幾次;④張拉時,操作人員必須注視油泵壓力表讀數,油泵壓力超過錨索設計張拉力(120KN)或壓力表指針急促上移時停止張拉,油缸回位到底時也應立即停止供油,以防油路、油泵超負荷;⑤油泵應緩慢升壓,嚴禁高壓換向。
(13)張拉時除操作人員外,千斤頂5m范圍內嚴禁站人,操作人員待千斤頂與鋼絞線咬合后也撤至安全區域;回撤千斤頂時,操作人員應提前握持好千斤頂,以防楔緊器提前松脫。發現楔緊器磨損時,應及時更換。
(14)錨索要逐根檢查,達到設計預緊力為合格,不合格的錨索應重新補打。
(15)安裝好后的錨索進行編號管理、定期檢查,確保支護有效;支護錨索不得挪作它用,發現問題立即糾正。
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操作規程》相關規定執行。
篇3:錨索張拉機作業安全運行規定
(1)檢查電動機或手動油泵中的液壓油是否到位(注:加入30#以上的抗磨液壓油或機械油)將兩根高壓油管的快速接頭插入泵站卸載閥和張拉機具上的千斤頂的兩只快速接頭,注意:接頭座的兩只U型卡一定要插到位,防止高壓出事故。
(2)接通電源,空載往復運行幾次,以排除管路系統中的空氣。
(3)使錨索(鋼絞線)穿入張拉千斤頂的中心孔,以千斤頂的頂壓器頂住錨索的錨具準備張拉。
(4)接通電源,啟動電動油泵或手動油泵加壓,旋轉卸載閥上的手柄至A或B位使千斤頂油缸頂出,則錨索被張拉。注意觀察油泵上的壓力表得讀數變化,當達到設計預應力時,應停止加壓,把卸載手柄回到中位,工作錨具已張拉自動鎖緊。此時換向供油,將卸載手柄反向轉動加載,使張拉千斤頂油缸回縮,達到自動退錨,并退出張拉千斤頂。如果一次沒有完成張拉要求,按照程序,繼續二次或多次張拉,直至達到預應力張拉值為止。
(5)張拉工作前應由二人一組配合操作:一人操作油泵,一人操作張拉頂。操作人員必須了解張拉結構要求,熟悉說明書上的內容介紹方能上崗。操作時首先啟動電動油泵或手動油泵空載加壓進行張拉頂的收、縮試驗,確保工作正常。千斤頂的頂壓器通過螺紋與活塞桿連接,每次張拉前都應認真檢查頂壓器與活塞桿是否擰緊到位以及其它部位是否擰緊,頂壓器內部彈簧和工具錨夾片等零部件是否清潔,活動自如,并要保持有足夠的潤滑油,張拉時,千斤頂軸線后方左右45度范圍內嚴禁站人,以防發生意外傷害人體。每次張拉不得超過張拉缸體行程,超過時應進行多次張拉。張拉時應與鋼絞線保持同一軸線。
(6)電動油泵或手動油泵在出廠時壓力都已調好,使用時不宜隨意調整壓力,電動油泵操作時應緩慢升壓,嚴禁高壓換向。在操作過程中如出現非正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經維修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操作人員必須注意張拉時壓力表讀數。張拉完畢油缸回縮到位時,將卸載閥手柄調到中檔。液壓系統用油不得兩種以上液壓油混合使用,并要保持液壓油的清潔,以免管路系統的堵塞,影響工作。
(7)操作人員必須精通張拉技術,愛護設備。對每班后要進行設備清潔保養,外露油嘴、接頭都要套上防塵堵。定期更換液壓油,(建議每張拉1000次更換一次液壓油),保證設備能正常使用,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8)把切斷器與油泵高壓油管連接起來,插好油管接頭座上的U型卡,將待剪的鋼絞線或鋼筋穿進切斷器刃孔,進入手把管內,操作泵站的卸載閥手柄向切斷器供壓力油,慢慢切斷鋼絞線,反向操作卸載手柄,使切斷器復位。如在井下剪切錨索鋼絞線時,將手把管內注滿水,以便在剪切過程中不產生火花而達到防爆效果。
(9)剪切刀鈍后,切斷阻力增大,應及時修磨刀刃或更換動靜刀片。嚴禁將手伸入剪切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