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干降壓安全措施模版
一、?礦井建設概況:
1、本礦井設計規模為30萬噸/年的整合技改礦井,于2007年通過原有雷家山煤礦、西安煤礦、宏達煤礦、埡上煤礦和桐梓堡煤礦整合而成。開拓方式采用斜井開拓,現有井筒分別為主斜井、副斜井、軌道斜井、西翼進風井和回風斜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分列式通風;礦區范圍內可采煤層分別為c4、c6和c9煤層,服務年限12.6a;礦井全區設計為五個采區,現正在布置一采區,一采區位于主斜井西翼,一采區開采標高為+740~+780m,首采工作面布置在c4煤層;運輸大巷布置在+715m水平,在該水平以下分別為二采區、三采區、四采區和五采區。采區接替順序為:一采區→二采區→三采區→四采區→五采區。
2、煤層賦存情況:
在礦井主斜井以西,現布置在西翼運輸大巷、軌道斜井、回風斜井、西翼進風井、+715m和+740m西翼瓦斯抽放巷等開拓、準備巷道,通過揭露的煤、巖層情況可知,在主斜井以西煤、巖層較為穩定,無斷層、陷落柱等地質構造影響。煤層傾角68°~70°為急傾斜煤層,其中:c4煤層平均厚1.4m,c6煤層平均厚1.2m,c9煤層平均厚1.7m,煤質均為低硫、低灰、高發熱量無煙煤。
二、?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簡述:
1、?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為中等,各井口標高均高于歷史最高水位,地面修筑了相應的防洪設施。礦區范圍內受老空水、巖溶水、裂隙水、地表水、雨水的威脅。礦井最低侵蝕基準面為+881m水平,現井下巷道最低標高為+715m水平,已低于了最低侵蝕基準面+881m水平。在煤系地層內上覆有長興灰巖,下覆有茅口灰巖,均為強含水層。
2、?礦區內地質構造情況:根據已掘巷道情況分析,在已揭露的煤、巖層情況,在所揭露區域內無大的斷層、陷落柱等,只有少量裂隙存在,煤巖層賦存穩定。
三、?礦井防治水工作開展情況:
1、?地表水防治情況:
礦井在各井口均修建了防洪溝,各井口均建設在歷年最高洪水水位以上,不存在山洪水潰入井下。礦區地形為北高南低,地表水和雨水均通過自然溝渠排至南部的小河中沿向東南方向匯入烏江水系。
2、?地質災害情況:
在礦區范圍內,本礦井定期進行地面水文地質調查和核查,對查出的地質災害匯同相關部門及時進行處理;同時,對礦區及周邊的塌陷、積水區及時了封填和疏通,消除了安全隱患。
3、?礦井水防治情況:
(1)?探放水工作:本礦井嚴格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則。在巷道施工前,根據水文地質情況,首先根據《煤礦防治效果水規定》和相關設計要求編制探放水安全措施,嚴格按照允掘距離組織施工。
(2)?嚴格堅持“物探先行、鉆探驗證”的探放水程序進行,切實消除事故隱患。
(3)?本礦井于今年與103地質隊協作對全礦井進行物探詳查,基本掌握了老空水、含水層水的分布、徑向、位置等情況,為礦井的安全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撐。
四、?疏水降壓設計
1、疏水降壓:
根據地質報告,煤系地層其底板充水來源為茅口組所含巖溶水,該區內最低侵蝕基準面標高為+875m,礦區開采標高低于最低侵蝕基準面,地質報告中未提供承壓含水層情況,茅口灰巖距離c9煤層39m左右,其間為龍潭組隔水層。
在開采c9煤層前,應進行水文地質調查,查明茅口灰巖含水情況及與c9層的水力聯系。安全隔水層厚度計算:
=5.2×()÷(4×10-2)
=27.1m
式中:t----安全隔水厚度(m);
l----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寬度(m);取采面最大控頂距5.2m;
r----隔水層巖石的容重,mn/m3;根據礦井煤系地層巖石容重取2.2×10-2mn/m3;
kp---隔水層巖石的抗張強度(mpa),kp取10-2mpa;
h----底板承受的水頭壓力(mpa)。在最低準采標高,根據計算取5.5mpa;
從計算結果看出最低準有標高(+400m),煤層底板(隔水層)厚度39m,大于計算值27.1m,可見煤層相對較安全,不易發生底板突水事故。、
突水系數計算公式
式中t--突水系數,mpa/m;
p--底板隔水層承受的水壓,在最低標高時取5.5mpa;
m--底板隔水層厚度,m。
在+715m標高,埋深250m。底板隔水層承受的水壓取2.5mpa,則t=0.0641mpa/m;在+400m標高,埋深550m。底板隔水層承受的水壓取5.5mpa,則t=0.141mpa/m;
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底板受構造破壞塊段突水系數一般不大于0.06mpa/m,正常塊段不大于0.1mpa/m。本礦井田內未發現較大的斷層,因此在開采+715m標高以上c9時,底板茅口灰巖地突水的可能性較小,在+715m標高以下c9煤層時,有突水的可能性。
安全水頭壓力值計算公式
掘進巷道底板隔水層
=2×10-1×+2.2×10-1×18
=19.2(mpa)
式中:h-底板隔水層能夠承受的安全水壓(mpa)
t-隔水層厚度(m)根據《地質報告》取39m;
l-巷道寬度(m)4.0m
--底板隔水層的平均重度,mn/m3;根據礦井煤系地層巖石容重取2.2×10-1mn/m3;
kp-底板隔水層的平均抗張強度(10-1mpa);
從計算可看出,礦井最大埋深550m,巷道底板水壓取5.5mpa,底板隔水層能夠承受的安全水壓19.2mpa。
采煤工作面
=0.1×39=3.9mpa
式中m--底板隔水層厚度,m;
p--安全水壓,mpa;
ts--臨界突水系數,根據地質資料取0.1mpa/m。
從計算可算出,采煤工作面底板隔水層能夠承受的安全水壓3.9mpa,而本礦在+715m標高,埋深250m。底板隔水層承受的水壓取2.5mpa,此時采煤工作面突水可能性小。而在此標高以下時,c9煤層底板隔水層承受的水壓將逐漸大于3.9mpa,則存在突水的可能性。
通過以上計算,在開采+715m標高(一水平)以上時,c9采掘工作面底板茅口灰巖突水的可能性較小,而在開采+715m標高以下時,則存在突水的可能性。
2、?疏水降壓安全措施:
雖然在現有+715m水平以上,底板突水可能性較小,但為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以下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1)做好水文地質工作,做好探放水工作,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能放則放,不能放則堵,并劃分為禁采區,嚴禁開采。
2)要嚴格按規定留設足夠各類防水煤柱。
3)礦井開采中必須注意采動塌陷裂隙的影響而使煤系上覆隔水層發生變化,其采動塌陷裂隙成為上覆含水層中地下水潰入礦井的通道。
4)礦井根據生產中的情況進一步進行承壓水的觀測,特別是深部開采時,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a、注漿堵水
注漿堵水廣泛應用于封堵突水點恢復被淹礦井,截流堵水減少礦井涌水量,井巷堵水通過含水層或導水斷層等。
因礦井投產初期采掘工程基本不過強含水層,暫不配備注漿泵及配套設備。礦井投產后,根據采掘工程的實際情況,配備注漿堵水等相應設備。
礦井井巷揭穿含水構造(如含水斷層)可采用注漿堵水措施,但必須編制注漿堵水設計。b、b、防水閘門
本礦水文地質條件為中等,目前未發現有與河流、湖泊等有水力聯系的導水斷層、裂隙(帶)、陷落柱,本礦暫不考慮設置防水閘門,采取如下措施:
1、在采空區、斷裂破碎帶周圍,開采水平和采區之間留設防水安全煤柱;巷道掘進時,必須探水前進。
2、在有突水危險的地區,必須制定防突水措施。
3、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4、礦井必須隨時保證井下主要排水通道的暢通,防止排水溝或其巷道受阻。
5、加強老窯、小窯、采區空積水調查等,切實做好探放水工作。
篇2:5KV降壓站變壓器拆除安裝施工安全措施
一、工程簡介
新汶礦業集團趙官礦位于山東省齊河縣趙官境內,因原臨時35KV主變壓器不能滿足基本生產建設需要,為不影響正常施工生產需更換變壓器一臺。
二、工程主要內容
1.拆除電力變壓器6000KVA?1臺及相關鋁母線32余米。
2.?安裝電力變壓器8000KVA?1臺及相關銅母線32米。
3.?U-10003×50+1×16電纜架空敷設260米。
三、施工前準備工作
1.?施工前所有施工人員應認真熟悉現場及隨機說明書。
2.?依據設備尺寸對原基礎進行校核,設備尺寸與原基礎不一致時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3.?施工前要組織人員對需要安裝的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并做電氣試驗,按照施工計劃把設備運到現場。嚴禁碰傷設備,做好保護措施。
4.?設備到現場后,與相關人員對設備進行外觀檢查看是否有缺損,并做檢查記錄,記清清點時間、內容、人員情況,若有缺損件及時向甲方匯報。
5.?備齊施工用材料及工器具,如出線側硬母線、伸縮節、進線側獨芯電纜、電纜橋架,鍍鋅扁鐵、控制電纜、沖打機、煨彎機、切割機、鋼絲繩套、電焊機、千斤頂等。
6.?施工用電準備采用生活區農業用電,利用敷設好的3×50+1×16電纜作為施工用臨時電源。
7.?清理施工現場障礙物,做好現場“三通一平”。
四、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
1.?先將降壓站西圍墻拆除
2.?利用25T汽車吊先將6000KVA變壓器拆除,吊放在不影響施工的位置。
3.?因8000KVA變壓器重約15T,所以將汽車吊靠近基礎,將變壓器就位,找平找正,并對基礎加固。
4.?變壓器抽芯檢查。
五、施工質量標準
1.?變壓器安裝
(1)變壓器箱體及附件外觀檢查:銘牌及結線圖標志清晰,油漆無脫皮反銹,瓷質光滑無掉瓷裂紋,附件齊全。
(2)變壓器本體安裝:軌道全長水平度最大偏差≤5㎜,頂蓋沿氣體繼電器出口方向的升高坡度(制造廠特殊規定除外)1%~1.5%。
(3)吸濕器安裝:油枕連接處密封無滲漏,硅膠顏色為藍色,油封油位高于吸濕器下口5~10㎜,呼吸通道無阻塞。
(4)接地線:連接牢固可靠,接地引線安裝符合有關規定,本體及軌道應分別接地。
2.?母線安裝
(1)母線表面光潔無裂紋皺折,外觀平直無變形扭曲。
(2)緊固件及金具鍍鋅,型號規格符合設計
(3)。三相同一段面上的彎曲弧度力求一致,彎曲部分無裂紋,無明顯折皺。
(4)搭接面長度80~100mm,搭接面螺孔布置及規格符合要求,螺孔間中心距偏差≤0.5,與孔徑配合≤1,接觸面平整無局部凹陷,帶電體間及帶電體與其他物體間距離符合規定,相色符合設計,油漆均勻完整。
3.電纜敷設及電纜頭制作安裝
(1)?電纜型號、電壓及規格符合設計,無機械損傷,絕緣電阻符合規定。
(2)?電纜彎曲半徑≥15倍電纜直徑。
(3)?電纜終端、始端及拐彎處裝設標志牌,字跡清晰,不易脫落。
(4)?電纜頭規格符合設計,電纜芯線無損傷,線鼻子規格與芯線相符,相色標志正確。
(5)?熱縮電纜頭安裝按產品說明書,電纜頭固定牢靠,接地線連接牢靠,接觸良好。
六、工程質量及施工安全措施
(一)?保證工程質量的主要措施
1.?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在全體施工人員中,進行質量管理教育,提高職工的質量意識,牢固樹立“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的觀點,充分發揮職工內在潛力,自覺按國家和行業“規范”、“規程”、“質量標準”進行施工。
2.?廣泛開展活動“QC”小組、區隊、班組層層建立“QC”小組,定期開展活動,對工程質量進行動態分析,采取“預防為主,事先控制”,全面管理,制定必控工序管理手段。
3.?加強各工程所需的成品、半成品、非標準的質量檢驗和驗收制度。嚴格按照煤礦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要求,做好安裝使用前的檢查驗收,不合格不準使用。
4.?上、下道工序之間應加強自檢,嚴格作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二)?安全技術施工措施
⒈?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
⒉?每班前召開班前會,由班長進行安全、技術工藝交底,做到每個人員心中有數。
⒊?臨時電源接在施工用配電盤上,從配電盤引出的電源線必須無明接頭,無裸露部分。
⒋?電氣設備的外殼應有良好的接地線,現場氧氣、乙炔瓶的安全距離達到10m以上。
⒌?所有起重器具均有可靠性和足夠的安全系數,鋼絲繩及鋼絲繩套安全系數達到8和10以上。
⒍?遵守勞動紀律,班前不得飲酒,班中不得打鬧,增強自保意識。
⒎?下放管道時要統一指揮,施工人員要做到眼明手快,防止現場構件傷人。
⒏?2m和2m以上作業必須系安全帶,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
⒐?所有用電設備要設專人負責,嚴格按照規程操作。
⒑?注意天氣預報,盡量避免雨天施工,雨天焊接必須有防護措施。
⒒?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
⒓?在管溝工作坑內焊接時,要注意異變情況,防止塌方傷人。
⒔?施工場地要做到工完場清,場地清潔,做到文明施工。
⒕?要保護施工現場成品及半成品設備,嚴禁損壞。。
15.所有施工人員學習措施并簽字后,方準進入施工現場參加施工。
16.現場應設防火器材及防火沙箱。
17.未盡事宜,參照《煤礦安全規程》有關事項,遵章守法作業。
傳達人:
傳達時間:
傳達地點:
簽字處:
三、施工方法及步驟
1.1#變壓器安裝前應安排專人檢查1#變壓器進出線側高壓柜確已沒電,帶電部分與施工部分安全凈距符合要求,進行驗電、放電試驗工作。
2.1#變壓器SF9-12500/35,總重22600㎏,拆除東圍墻可以將50T汽車吊開進降壓站院內,支在1#變壓器基礎北側進行吊裝,起吊時可利用6×19-31-155Ⅰ鋼絲繩套2根,對穿變壓器身的四個起吊鼻,起吊200㎜檢查起吊器具確無問題后,將變壓器吊至基礎上,操平找正時可用50T千斤頂進行,操平找正后用電焊機將變壓器底座與予埋板點焊牢固,然后進行進線側電纜橋架安裝,電纜敷設,終端頭制作安裝,出線側硬母線配置安裝,冷卻裝置安裝及風機安裝,最后進行電控設備及變壓器上易損附件安裝,接地裝置安裝。
3.變壓器安裝完畢后應按照電氣設備試驗標準進行檢驗,檢驗均符合要求方可試運行。(因新安變壓器運輸過程無異常情況,可不進行器身檢查,但電氣試驗時如不符合要求,必須進行器身檢查)
四、質量要求
1.變壓器安裝
(1)變壓器箱體及附件外觀檢查:銘牌及結線圖標志清晰,油漆無脫皮反銹,瓷質光滑無掉瓷裂紋,附件齊全。
(2)變壓器本體安裝:軌道全長水平度最大偏差≤5㎜,頂蓋沿氣體繼電器出口方向的升高坡度(制造廠特殊規定除外)1%~1.5%。
(3)吸濕器安裝:油枕連接處密封無滲漏,硅膠顏色為藍色,油封油位高于吸濕器下口5~10㎜,呼吸通道無阻塞。
(4)接地線:連接牢固可靠,接地引線安裝符合有關規定,本體及軌道應分別接地。
2.硬母線安裝
(1)母線表面光潔無裂紋皺折,外觀平直無變形扭曲。
(2)緊固件及金具鍍鋅,型號規格符合設計
(3)。三相同一段面上的彎曲弧度力求一致,彎曲部分無裂紋,無明顯折皺。
(4)搭接面長度80~100mm,搭接面螺孔布置及規格符合要求,螺孔間中心距偏差≤0.5,與孔徑配合≤1,接觸面平整無局部凹陷,帶電體間及帶電體與其他物體間距離符合規定,相色符合設計,油漆均勻完整。
3.電纜敷設及電纜頭制作安裝
(1)?電纜型號、電壓及規格符合設計,無機械損傷,絕緣電阻符合規定。
(2)?電纜彎曲半徑≥15倍電纜直徑。
(3)?電纜終端、始端及拐彎處裝設標志牌,字跡清晰,不易脫落。
(4)?電纜頭規格符合設計,電纜芯線無損傷,線鼻子規格與芯線相符,相色標志正確。
(5)?熱縮電纜頭安裝按產品說明書,電纜頭固定牢靠,接地線連接牢靠,接觸良好。
五、安全注意事項:
1.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
2.每班前召開班前會,由班長進行安全、技術工藝交底、做到每個人員心中有數。、
3.臨時電源接在施工用配電盤上,從配電盤引出的電源線必須無明接頭,無裸露部分。
4.電氣設備的外殼應有良好的接地線,現場氧氣、乙炔瓶的安全距離達到10m以上。
5.所有起重器具均有可靠性和足夠的安全系數,鋼絲繩及鋼絲繩套安全系數達到6和8以上。
6.遵守勞動紀律,班前不得飲酒,班中不得打鬧,增強自保意識。
7.吊裝時要統一指揮,起吊物下方嚴禁站人。
8.2m和2m以上作業必須系安全帶,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
9.所有用電設備要設專人負責,嚴格按照規程操作。
10.注意天氣預報,避免雨天施工
11.使用扶梯時要有專人扶牢,使用的工器具要系牢存放,嚴禁亂仍亂拋。
12.施工場地要做到工完場清,場地清潔,做到文明施工。
13.所有施工人員學習措施并簽字后,方準進入施工現場參加施工。
附吊裝鋼絲繩套安全系數的校驗
m=Q1/Q2=4×55450/22600=9.8>ma
Q1-鋼絲繩破斷拉力總和4×55450㎏
Q2-SFq-12500/35變壓器總重量22600㎏
ma-《煤礦安全規程》中所要求安全系數ma≥8
鋼絲繩6×19-31-155Ⅰ,由《煤礦建井手冊》查得單根繩破斷拉力總和55450㎏
傳達時間:
傳達地點:
傳達人:
篇3:35KV降壓站電氣預防性試驗安全技術措施要求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及相關標準,同時根據實際條件,生產部機電將對新投入使用的MF-38型礦用防墜器進行試驗。為了確保試驗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措施。一.試驗時間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六日二.試驗地點副井口三.試驗小組成員組?長:何?兵?黨永奇副組長:宋錄才?張云峰成?員:彭衛民?田?坤?何紀偉?楊治民?王康鵬四.試驗前的準備工作1.相關負責人必須到試驗現場實地指揮,并做到心中有數。2.試驗前,確保人員及工具到位。3.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本措施,熟悉試驗過程及相關情況。4.準備好試驗所需要的材料(1).準備好Φ30棕繩15米三根,并確保棕繩牢固、完好、不腐朽。(2).準備好10根3500×140×170mm的橫木,并確保橫木堅固,結實,無腐朽。(3).準備好10個裝滿鋸末的編織袋,并確保裝滿鋸末的編織袋是完好,不腐朽、且無較大的漏洞。(4).準備好6個裝滿泥沙的編織袋,其重量在60kg左右,并確保其完好。(5).準備一根長約4m的工字鋼。5.在井架底部沿南北方向放置一根工字鋼,并在工字鋼正面放置一塊較長的板皮,要求工字鋼和板皮兩頭均超過平臺邊沿20cm及以上。6.調整防過卷裝置:在現有的基礎上將防過卷裝置上調0.8m。7.試驗前對副井提升系統進行檢查(1).檢查絞車及信號,確保絞車工作制動、安全制動靈活、平穩、準確;各電器元件接線緊固,無異常現象;絞車的信號系統完好,聯絡信號準確,可靠,鈴聲響亮;檢查防過卷裝置是否靈敏。(2).檢查后備保護,確保后備保護功能完好。(3).對井架進行檢查,確保井架連接完好,螺絲無松動,井架各緊要連接處無銹蝕,并將井架附近衛生清理干凈。(4).對天輪進行細致的檢查,確保天輪完好,檢查天輪軸承與軸架之間的潤滑,必要時可添加潤滑油脂。檢查輪轂有無裂縫,輪槽是否平滑。(5)對楔形繩環進行檢查,確保各處固緊螺栓緊固,承載插銷、調整螺母等緊固完好。(6).檢查主繩,確保主繩完好,無斷股、斷絲現象。(7).對罐籠進行細致的檢查:檢查罐籠、主體板架連接是否牢固;確保罐籠與鋼絲繩的連接組件齊全、無變形、裂縫;確保罐籠內裝置齊全;確保各部位的連接螺栓、平墊、彈墊齊全,螺母無松動現象。(8).對防墜器進行檢查:檢查防墜器各部件是否完好,連接是否牢固;檢查防墜器各組楔盒內楔子與楔背的滾道間及滾珊處是否潤滑(若不潤滑,應涂滿油脂);檢查防墜器各組楔盒中心線是否與罐籠中心線平行,是否同罐籠兩側的間距相等;檢查防墜器各組楔子露出的長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可在大軸支座下加墊板來調整;防墜器的各個連接和抓捕機構是否變形,是否存在偏斜相咬現象;檢查抓捕器的運動零件內有無雜物;檢查防墜器的各個連接和傳動部件,確保其動作靈活,軸銷齊全。(9).檢查穩繩是否完好,確保穩繩不得有斷絲、毛刺、局部繩徑變小等現象,確保穩繩張緊裝置、連接器完整,其螺紋連接件和鎖緊件應齊全、緊固,并有防松措施;確保制動繩應處于張緊狀態,且無妨礙制動繩運動的障礙;(10).檢查導向套的襯墊是否完好,發現磨損在5mm及以上時,必須更換;檢查導向套和防墜器楔盒是否同心。五.安全技術措施1.參加防墜器試驗的人員必須服從試驗組長的統一指揮。2.機電綜合隊、運輸隊做好副井提升系統的檢查工作,確保其完好無誤。3.在副井井筒口沿南北方向放置8根3500×140×170mm的橫木,放置完好后,在橫木上均勻布置鋸末袋,在布置鋸末袋時,要確保鋸末袋無嚴重漏物現象。4.本次試驗包括:靜負荷試驗2次,空罐籠脫鉤試驗1次,重罐籠脫鉤試驗1次。每次試驗結束后,都必須對罐籠、防墜器、導向套的各部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內容與試驗前檢查內容相同。5.每次試驗結束后,必須對橫木進行檢查,若橫木出現損壞(如裂紋、輕微變形等),則更換橫木,然后再進行下一步試驗。6.試驗過程中,確保罐籠內及罐籠頂部和天輪處無雜物,嚴防在試驗過程中一些物件下墜,砸壞電纜、井筒等。7.參加試驗的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且安全帽子必須完好、可靠。8.高空作業時必須系安全帶,且安全帶必須完好、可靠。9.試驗期間,在副井入口20m范圍處及井下處設置警戒,由運輸隊井口把罐工承擔,嚴禁閑雜人員穿行及逗留試驗區域。10.試驗期間,副井筒下部信號工必須在副井配電點入口處值守,并嚴禁人員靠近副井筒,待試驗完畢后方能撤除該警戒。11.試驗結束后,要及時撤除警戒,并通知相關人員。六.試驗方法、步驟(一).靜負荷試驗1.在在副井井筒口沿南北方向放置8根3500×140×170mm的橫木,放置完好后,在橫木上均勻布置鋸末袋。2.將罐籠緩慢下放至鋸末袋上,抽出主拉桿下的兩個連板銷軸,將主拉桿下的兩各連板卸掉,此時在驅動彈簧的作用下楔子壓在制動繩,防墜器處于制動狀態。3.開動絞車,緩慢提起主繩,雖然此時防墜器處于制動狀態,但在絞車的拉力作用下,罐籠緩緩上升,楔子在制動繩上滑動。將罐籠上提約0.7m(罐籠底部平面距鋸末袋平面),然后停罐,停罐后在罐籠底部導向套處(可以選擇其他參考點,但每個試驗所旋轉的參考點必須一致)的制動繩上作出標記,此點記為A點。4.做完標記后,提升機緩緩下放。此時雖然防墜器處于制動狀態,但在罐籠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罐籠緩緩下滑。當主繩下垂一定幅度,而此時罐籠停止下滑時,停止放繩。此時在罐籠底部導向套處(可以選擇其他參考點,但每個試驗所選擇的參考點必須一致)的制動繩上作出標記,此點記為B點。5.將A、B兩點之間的距離測出并記錄好,此距離即為靜負荷試驗下罐籠下墜的距離。6.該試驗進行兩次,每次試驗中的A點應選擇在制動繩的不同位置上。(二).脫鉤試驗1.空罐籠脫鉤試驗(1).靜負荷實驗成功進行后方能進行脫鉤實驗。先進行空罐籠脫鉤試驗,待空罐籠脫鉤試驗成功后,方能進行重罐籠脫鉤試驗。(2).將防墜器連板裝上,校調防墜器,并緩緩提動主繩。使動作狀態下的防墜器的楔子張開,然后下放罐籠至鋸末袋上。(3).此時對應對井架、罐道、穩繩、楔形繩環、傳動機構、抓捕機構、驅動彈簧、連接裝置及穩繩張緊裝置等進行檢查和恢復。(4).檢查完畢并確認無誤后,將罐籠緩緩上提約0.7m(罐籠底部平面距鋸末袋平面)后,停罐,停罐后罐籠底部導向套處(可以選擇其他參考點,但每個試驗所旋轉的參考點必須一致)的制動繩上作出標記,此點記為A點。(5).將直徑為30mm的棕繩一頭系在天輪處的工字鋼上(繩頭系在工字鋼側,方便剁繩頭),要求系牢固,另一頭系在罐籠頂部主拉桿上,要求系牢固。系棕繩時保持棕繩緊固、無松動。(6).緩緩向下放主繩0.6m,此時罐籠依靠棕繩懸掛著,且由于棕繩系在罐籠的主拉桿上,此時防墜器沒有制動,防墜器的楔子處于非制動狀態。(7).將系在天輪處工字鋼上的棕繩剁斷。在棕繩剁斷的一瞬間,主拉杠不受力,驅動彈簧收縮,帶動叉桿轉動,并向上推動楔子,使楔子緊貼制動鋼絲繩,此時楔子和制動鋼絲繩之間產生摩擦力,這個摩擦力使楔子繼續向上移動,直至最后安全抓住鋼絲繩。罐籠停住后,在罐籠底部導向套處(可以選擇其他參考點,但每個試驗所旋轉的參考點必須一致)的制動繩上作出標記,此點記為B點。(8).將A、B兩點之間的距離測出,并記錄好,該距離即為空罐籠脫鉤試驗下罐籠下墜距離。(9).將罐籠緩緩上提,使防墜器上的楔子張開,然后將罐籠緩緩下放至鋸末袋上。2.重罐籠脫鉤試驗(1).空罐籠脫鉤試驗成功后方能進行重罐籠脫鉤試驗。(2).重罐籠試驗前必須對對應對井架、罐道、穩繩、楔形繩環、傳動機構、抓捕機構、驅動彈簧、連接裝置及制動繩張緊裝置等進行檢查和恢復,確保提升系統各個部件完好,方能進行重罐籠脫鉤試驗。(3).將準備好的6個沙袋放入罐籠中,要求布置均勻。(4).將罐籠緩緩上提約0.6m后,停罐,停灌后罐籠底部導向套處(可以選擇其他參考點,但每個試驗所旋轉的參考點必須一致)的制動繩上作出標記,此點記為A點。(5).將直徑為30mm的棕繩一頭系在天輪處的工字鋼上(工字鋼上必須放置一塊板皮,以便剁繩頭),要求系牢固,另一頭系在罐籠頂部主拉桿上,要求系牢固。系棕繩時保持棕繩緊固。(6).提升機緩緩向下放主繩0.5m,此時罐籠依靠棕繩懸掛著,且由于棕繩系在罐籠的主拉桿上,此時防墜器沒有制動,防墜器的楔子處于非制動狀態。(7).將系在天輪處工字鋼上的棕繩剁斷。在棕繩剁斷的一瞬間,主拉杠不受力,驅動彈簧收縮,帶動叉桿轉動,并向上推動楔子,使楔子緊貼制動鋼絲繩,此時楔子和制動鋼絲繩之間產生摩擦力,這個摩擦力使楔子繼續向上移動,直至最后安全抓住鋼絲繩。罐籠停住后,在罐籠底部導向套處的制動繩上作出標記,此點記為B點。(8).將A、B兩點之間的距離測出,并記錄好。七.試驗記錄靜負荷試驗脫鉤試驗第一次第二次空罐籠重罐籠罐籠下墜距離八.罐籠的技術參數:型號:MF-38終端載荷:≤3800kg最大計算制動力:86KN最大提升速度:5m/s適用制動鋼絲繩直徑:Φ24mm制動繩中心距:1190×895mm乘人數:≤11人使用礦車型號:≤1t礦車罐籠自重:≤15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