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送氣降壓動火管理規定
為了進一步加強生產過程中停送氣、降壓、工業動火作業管理,保證作業安全進行,依據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本規定適用于公司管理區域內的停送氣、降壓、工業動火作業。
第二條停氣管理
(一)燃氣設施的停氣作業,供氣單位應制定停氣方案,并按程序進行審批,經審批后嚴格按批準方案實施,緊急事故的搶修除外。
(二)燃氣設施的停氣作業,必須設專人負責現場指揮,并應設安全員。
(三)燃氣設施的停氣作業,必須配置相應的防護用具、消防器材、檢測儀器等。
(四)燃氣設施的停氣作業時間宜避開用氣高峰和惡劣天氣,并在事前24h通知用戶,緊急事故的搶險除外。
第三條停送氣作業
(一)居民樓單元停送氣
1、應關閉整個單元的入戶閥門,可靠切斷氣源。
2、閥門關閉后應用檢漏液檢測閥體及連接處是否嚴密,不嚴密應及時進行處理。
3、閥門關閉后的內部嚴密性檢查,應在停氣用戶中的使用開關上進行,每個閥門后選取1個用戶的表后閥門,用膠管連接到戶外處進行放散后,用U型壓力計測試,直至壓力計讀數為零,此時閥門關閉為合格。
4、確認氣源切斷后,應在關閉的閥門上安裝警示標識,嚴禁私自開啟。
5、停氣作業完成后,填寫記錄,按程序上報,恢復供氣時應提前通知用戶。
6、恢復供氣前檢查作業完成情況,確認無誤后進行單元的嚴密性試驗,試驗壓力為管道的運行壓力,直至無壓力降為合格。
7、打壓合格后開啟入戶閥門,恢復供氣。恢復供氣不宜在夜間進行。
(二)調壓箱(柜)、調壓站的停送氣作業
1、調壓箱(柜)的停氣作業
(1)關閉調壓箱(柜)的進、出口閥門。
(2)安全排放調壓箱(柜)出口管線或設備內的燃氣。
(3)打開調壓箱(柜)放散閥用U型壓力計測試,直至壓力計讀數為零,確定調壓箱(柜)關閉合格。
2、調壓站的停氣作業
(1)關閉調壓器入口閥門。
(2)關閉調壓站出口閥門,打開其前面的放散閥,當從壓力表觀測壓力為零時,關閉該放散閥。關閉調壓器上所有旁通閥門。
(3)進一步觀測調壓進出口閥門之間的壓力,壓力仍為零則停氣工作結束;如果壓力緩慢升高,說明閥門關閉不嚴,應進行檢修。
(4)停氣作業完成后,填寫記錄,恢復供氣時提前通知用戶。
3、調壓箱(柜)的恢復供氣
(1)調壓箱(柜)恢復供氣前應,進行低壓管道的穩壓試驗,用運行壓力穩壓,當無壓力降時為合格。
(2)低壓管道穩壓合格后,按照單元恢復供氣的工作程序進行供氣。
4、調壓站的恢復供氣
(1)檢查核實調壓站所帶燃氣用戶的入戶閥門全部處于關閉狀態后,可啟動調壓器。部分單元的入戶閥門不能關閉時,可采取有效措施告知用戶。
(2)檢查調壓器進出口閥門是否處于安全關閉狀態。
(3)放松指揮器彈簧,使彈簧處于松弛狀態。
(4)打開一組調壓器的入口閥門,調整調壓器進出口關閉壓力在規定范圍內;打開另一組調壓器進行以上調試。
(5)慢慢調整指揮器的彈簧,使調壓器出口壓力略高于給定值。
(6)慢慢調整調壓器的出口閥門,根據管網要求的壓力,調整指揮器彈簧,并觀察出口壓力,使其穩定。當調壓系統負荷變化時,出口壓力應在規定的壓力范圍內波動。
(7)調壓器主切斷閥前的旁通閥門運行時處于關閉狀態。
(8)調壓站室外地下管網的燃氣壓力達到管網要求的壓力時,經穩壓無壓降為合格。按照單元恢復供氣的工作程序進行開閥供氣。如有明顯的壓力變化,要立即進行放散。
(9)在進行單元開閥供氣過程中,要派專人監視調壓站的出口壓力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
(10)居民用戶恢復供氣后,要重點監視調壓站啟動后的高峰和低峰供氣的運行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地下閥井停、送氣作業
1、操作人員必須穿戴防護面具、系好安全帶,嚴禁單獨作業,應設專人監護,作業人員應輪換操作,并在閥井周圍設立警戒區。
2、嚴禁在地下閥井內拋接工具。
3、關閉閥門要緩慢操作。
4、確定放散點進行放散工作,然后在放散點進行壓力測試,確保閥門關閉合格。
5、在所關閉閥門下端,調壓器進口端設專人監測壓力。
6、管道封堵停氣作業應制定封堵實施方案報公司審批后,嚴格按方案實施。
7、停氣作業完成后,核準停氣范圍、戶數,填寫記錄。
8、啟閉閥門,應按指令操作。
第四條降壓管理
(一)燃氣設施的降壓作業,由所在單位制定降壓方案,由公司審批,作業嚴格按批準方案實施。
(二)燃氣設施的降壓作業,必須設專人現場指揮,并設安全員。
(三)燃氣設施的降壓作業,應有專人監控管道內燃氣壓力,嚴禁管道內產生負壓。
(四)燃氣設施的降壓作業時間應避開用氣高峰和惡劣天氣,宜在23:30——凌晨4:00時,特殊情況除外。
第五條降壓作業
(一)降壓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降壓速度,堅決避免瞬間停氣現象的發生。
(二)降壓作業對調壓站出口的壓力應控制在300-800Pa之間。
(三)利用調壓站進行降壓工作時,嚴格按照調壓站工作操作規程進行,并派專人記錄壓力變化情況。
(四)檢查備用調壓器處于良好狀態。
(五)慢慢調整指揮器彈簧,觀察出口壓力變化情況,當出口壓力達到降壓的壓力要求,停止調整指揮器彈簧。
(六)降壓作業完成后,慢慢調整指揮器彈簧,使調壓站出口壓力達到正常運行壓力。
(七)如降壓過程中,壓力變化情況出現低壓小于300Pa的現象時,則立即停止降壓工作,啟動備用調壓器進行工作,特殊降壓作業可制定方案,經審批后停氣處理。
篇2:燃氣公司動火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動火作業安全管理,確保人身、生產、設備安全,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在執行《哈爾濱中慶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哈中慶燃企〔2009〕25號)基礎上,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公司易燃易爆場所的動火作業管理。
第三條動火作業是指使用氣焊、電焊、鋁焊、塑料焊、噴燈等焊割工具,在油氣、易燃、易爆危險區域內的作業、維修油氣容器、管線、設備及盛裝過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設備,能直接和間接產生明火的施工作業。
第二章動火作業分類
第四條動火作業分為一級動火作業、二級動火作業和三級動火作業三類。
第五條一級動火作業是指油庫、集氣站、大型油罐以及油氣井井口等地方動火,均為一級動火。具體指油氣井口無控部分的動火、處理重大井噴事故的緊急動火、加氣站內油罐非放空動火、工業及民用燃氣設施(儲罐、容器等)在DN≥200毫米燃氣輸送管道的本體及與本體水平凈距1米范圍內動火作業。
第六條二級動火作業主要是單油罐8立方米以下的油箱、單井站的油氣容器、管線以及油氣區的設備和輔助設施等,均為二級動火范圍。具體指在管徑50毫米-200毫米之間的輸氣管道本體及與本體水平凈距1米范圍內動火作業、天然氣壓縮機廠房、流量計間、閥組間、儀表間、脫硫工藝區管道的管件和儀表處動火、采氣井站站內動火、配氣站站內動火。焊割盛裝過油、氣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質的桶、箱、槽、瓶的動火。
第七條三級動火作業
除一級動火作業和二級動火作業以外的動火作業。
第三章動火作業的審批管理
第八條在公司范圍內進行的一、二級動火作業,必須填寫《動火作業審批表》,辦理動火作業審批手續。
第九條一級動火作業的《動火作業審批表》由實施動火作業的公司分管安全副經理、安全運行部門負責人審查簽字,并報哈爾濱中慶燃氣公司運行部、安全保衛部審核,中慶公司主管安全運行的副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實施。
第十條二級動火作業的《動火作業審批表》由公司安全運行部門審核,公司主管安全運行副經理批準后方可實施。
第十一條三級動火作業不辦理《動火作業審批表》,動火作業由公司安全運行部門制定和落實安全防火措施,安全運行部門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實施。
第十二條逢節假日、夜班的應急搶修一級動火作業由公司安全運行部門負責人審核,分管安全運行副經理批準后實施。日后報送中慶公司運行、安保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動火作業審批表》的辦理程序和要求
(一)《動火作業審批表》由申請動火作業單位的動火作業負責人辦理。辦理人應按《動火作業審批表》的項目逐項填寫,不得空項,然后根據動火等級,按規定的審批權限辦理審批手續。
(二)動火作業負責人持辦理好的《動火作業審批表》,到現場檢查動火作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確認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動火人和監護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項后,將《動火作業審批表》交給動火人。
(三)一份《動火作業審批表》只能適用在一個動火地點、設施。動火前,由動火人在《動火作業審批表》上簽字。如果在同一動火地點、設施多人同時動火作業,可使用一份《動火作業審批表》。
(四)審批后的動火作業必須在48小時內實施,逾期應重新辦理《動火作業審批表》。
(五)審批后的動火時段延長,應辦理延續手續。
(六)《動火作業審批表》一式四份,中慶公司安全主管部門、中慶公司運行主管部門、公司安全運行部門和實施動火作業單位各持一份存檔。
(七)《動火作業審批表》不得異地使用或擴大使用范圍。
第四章動火分析及合格標準
第十四條凡是在易燃易爆裝置、管道、儲罐、閥井等部位及其他認為應進行分析的部位動火時,動火作業前必須進行動火分析。
第十五條動火分析的取樣地點要有代表性。
進入燃氣設備內部工作時,安全分析取樣時間不得早于動火前30分鐘,檢修動火工作中每兩小時必須重新取樣分析。工作中斷后恢復工作前30分鐘,須重新取樣分析。如現場分析手段無法實現上述要求者,應由分級審批安全主管負責人簽字同意,另做具體處理。
第十六條動火分析合格判定
(一)如使用測爆儀或其他類似手段時,動火分析的檢測設備必須經被測對象的標準氣體樣品標定合格,被測的氣體濃度應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
(二)使用其他分析手段時,被測的氣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時,其被測濃度小于等于0.5%;當被測的氣體的爆炸下限小于4%時,其被測濃度小于等于0.2%。
(三)動火分析合格后,動火作業須經分級審批的安全主管負責人簽字后方可實施。
(四)未作動火分析或分析可燃物質不符合要求,容器、管道內含氧量超過1%者,禁止動火。
第五章動火作業安全防火要求
第十七條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作業審批表》。進入設備內和在高處等進行動火作業時,還應執行進入設備和高處作業的相關規定。
第十八條高處進行動火作業,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排污井、地溝、水封等,應檢查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濺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
第十九條在地面進行動火作業,周圍有可燃物,應采取防火措施。動火點附近如有排污井、地溝、水封等應進行檢查,并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安全防火措施,確保安全。
第二十條五級風以上(含五級風)天氣,禁止露天動火作業。因生產需要確需動火作業時,動火作業應升級管理。
第二十一條動火作業應有專人監火。動火作業前應清除動火現場及周圍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備足夠適用的消防器材。
第二十二條動火作業前,應檢查電、氣焊工具,保證安全可靠。
第二十三條使用氣焊焊割動火作業時,氧氣瓶與乙炔氣瓶間距應不小于5米,氧氣瓶、乙炔氣瓶(乙炔發生器)嚴禁放在油氣管道和電線的下方,二者距動火作業地點均應不小于10米(距其他易燃物應15米以上),并不準在烈日下曝曬。
使用電焊時,電焊機接地線不得亂接,避免因火花而引起其他設備、管道、容器起火爆炸,應采取措施防止焊接中的火花四處飛濺。
第二十四條在鐵路、公路沿線的動火作業,如遇裝有化學危險物品的車輛通過或停留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
第二十五條凡在有可燃物內部進行動火作業時,必須采取防火隔絕措施,與生產系統用盲板徹底隔離,有條件者,必須拆下一節管道,避免任何可燃氣體的串漏,以防火花濺落引起火災。
第二十六條生產不穩定,設備、管道等腐蝕嚴重的,不準進行帶壓不置換動火作業。
第二十七條動火作業時,應通知中慶公司運行、安全主管部門領導到場、動火作業與動火作業設施所在單位的安全員應到現場監督檢查安全防火措施落實情況,應由具有一定能力的專業人員,配備專用的安全檢測儀器、儀表和消防器具,按照動火措施進行監督、檢查和保護工作。危險性較大的動火作業可請專職消防隊到現場監護。
第二十八條凡盛裝過易燃易爆物質的罐、管道、設備、容器等動火前,必須用惰性氣體,蒸汽進行置換,徹底清洗,直至符合動火的允許濃度,經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作業。
第二十九條拆除管線的動火作業,必須制定相應的安全防火措施。
第三十條在運行的設備上進行動火作業,其氧含量不得超過23%。
第三十一條動火作業前,應通知動火作業設施所在單位生產調度部門及其它相關部門,應制定相應的異常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第三十二條帶壓動火作業過程中,必須設專人負責監視壓力不低于3000Pa,嚴禁負壓動火作業。
第三十三條動火作業現場的通排風要良好,以保證泄漏的氣體能順暢排走。
第三十四條動火作業完畢應清理現場,確認無殘留火種后方可離開。
第六章職責要求
第三十五條動火作業負責人
實施動火作業車間領導或對外委托項目負責人擔任動火作業負責人,對動火作業負全面責任,必須在動火作業前詳細了解作業內容和動火部位及周圍情況,制定、落實動火安全措施,交代作業任務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項。
第三十六條動火人
動火人在動火作業前須核實各項內容是否落實,審批手續是否完備,若發現不具備條件時,有權拒絕動火。動火前應主動向監火人呈驗《動火作業審批表》,經雙方簽名并注明動火時間后,方可實施動火作業。
第三十七條監火人
監火人應由動火地點、設施管理權限單位指定責任心強、掌握安全防火知識的人員擔任。未劃分管理權限的地點、設施動火作業,由動火作業單位指派監火人。
監火人必須持公司統一的標志上崗,負責動火現場的監護與檢查,隨時撲滅動火飛濺的火花,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通知動火人停止動火作業。在動火作業期間,監火人必須堅守崗位,動火作業完成后,應會同有關人員清理現場,清除殘火,確認無遺留火種后方可離開現場。
第三十八條安全監督員
實施動火作業單位和動火地點、設施,所在單位安全員應負責檢查本標準執行情況和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隨時糾正違章作業。
第三十九條動火作業的審批人
(一)一級動火作業的審批人是中慶公司主管運行、安全的副總經理,二級動火作業的審批人是公司主管運行、安全的副經理。
(二)工業及民用燃氣設施(儲罐、容器等)和輸送管道的動火作業由中慶公司運行、安全主管部門先審核后送主管領導復審審批。
(三)易燃易爆區域的動火作業由中慶公司運行、工程主管部門先審核后送安全主管部門復審審批。
(四)審批人在審批動火作業前必須熟悉動火作業現場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動火分析,審查動火等級、安全保障措施。在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批準。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條本規定由公司安全運行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油庫區域動火作業管理規定
為更好幼貫徹落實《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公司《禁區明火作業贊理禪準》、消防管理制度、《燃運分場消防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做好皿點防火部位安全生產工作,特制定30007油庫區域動火作業安全份理規定:
1、嚴格執行出入庫登記與檢查制度出入庫人員及時登記,對入庫人員是否帶火種、是否穿帶釘鞋和關閉手機及時詢問與檢查,井嚴格按制度執行,嚴禁閑人入內
2,檢修工作時。嚴格執行《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和公司《消防規程》及有關制度,油庫值班員應核對工作票、檢查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和檢修工器具、人員粉裝是否符合規程要求,保證防火措施的落實。
3、凡是油庫區域動火作業必須辦理一級動火工作票
4、對一級動火作業,由安全監察部主任、保衛部主任審核,生產副總經理或總工程師批準。
5、所有動火工作票必須在值長審核同意后,才能交工作許可人執行安全措施,工作許可人檢測作業點相關區域內可燃氣體數據,合格后在《動火工作票》上簽字,工作負責人聯系所在部門負責人、安全監察部負責人、保衛部負責人、生產副總經理或總工程師到現場核實安全措施無異常后,簽字認可,方可開工。
6、凡一級動火,在作業前,消防隊除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外,還須派人到現場負責消防工作凸
7、一級動火時,動火部門應指定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消防隊人員始終在現場監護。動火現場配備必要、足夠、合格的消防設施。
8、一級動火工作的過程中,動火監護人應每隔2小時測定一次現場可燃性氣體、易燃液體的可燃蒸汽含量是否合格,當發現不合格或異常升高時應立即停止動火,在未查明原因或排除險情俞不得重新動火;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檢查現場無殘留火種。
燃運分場
2008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