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運輸平巷探放水措施
為了確保安全施工、順利施工,特編制此探放水措施。
1.嚴格執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每班必須超前一循環掘探眼,長度不得低于4米。
2.工作面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如發現有須探放水時,須嚴格按下列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一、安鉆探水前的技術要求
1.安鉆地點與積水區間距小于探水規定的超前距,或有突水征兆時,應在采取加固措施或用水閘墻封閉后,另找安全地點探放水。
2.鉆窩應避免做在斷層帶或松軟巖層內。
3.鉆機安裝必須平穩牢固。安好鉆機接電時,要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
4.按預計流量修建排水溝,清理巷道并掛好風筒、電纜、管道等。
二、探水施工中的技術要求
1.探放水方式為鉆探方式,采用zy-650型煤礦液壓鉆機鉆探。探水起點從施工地點開始,探放水鉆孔孔深為超前掘進磧頭20米,鉆桿直徑42mm,探孔直徑取65mm。探孔個數為3個,呈三角形布置。(見后探孔布置圖)
2.鉆進時應準確判別巖層厚度并記錄換層深度。一般每鉆進10m或更換鉆具時,測量一次鉆桿并核實孔深。終孔前再復核一次,如有可能應進行孔斜測量。
3.鉆進時,發現巖層松軟、片幫、來壓或孔中的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等現象時,必須立即停鉆,記錄其孔深并同時將鉆桿固定。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鉆進中發現有害氣體噴出時,應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將人員撤到有新鮮風流的地點。立即報告礦調度室,采取措施。
5.鉆孔內水壓過大或噴高壓水時,應采用反壓和防噴裝置的方法鉆進,應有防止孔口管和巖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6.在探水孔施工中,見到含水層、斷層、陷落柱和積水區之前,應停止鉆進,安好水門后再繼續鉆進。
7.遇高壓水頂鉆桿時,可用立軸卡瓦和逆止閥交替控制鉆桿,使其慢慢地頂出孔口,操作時禁止人員直對鉆桿站立。
8.應做到交接班時不停鉆。
9.探放斷層、陷落柱水的探水孔終孔后,孔內有水應進行放水試驗。孔內無水時應選擇一個孔進行壓水試驗,檢驗斷層、陷落柱隔水性能;壓力一般應略大于斷層所承受的靜水壓力。
10.探放水鉆孔,完成探測任務后必須全孔注漿封閉,并做好封孔記錄。
三、放水的技術要求
1.鉆孔探到水后,要觀測水壓、水質、水量和估計積水量或補給量。根據礦井排水能力及水倉容量,控制放水孔的流量或調整排水能力,并清理水溝等。
2.加強放水地點的通風,增加有害氣體的觀測次數。
3.必須監視放水全過程,放水結束后,應立即核算放水量與預計積水量的誤差,查明原因。
四、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1.探水時不得在巷道有低洼積水段進行。
2.探水時必須在探水鉆孔有效控制范圍內掘進,探水孔的超前距、幫距為及孔間距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每次探水后、掘進前,應在起點處設置標志,并建立掛牌制度。
3.探放水地點必須安設電話和報警裝置。
4.必須向受水威脅地區的施工人員貫徹、交待報警信號及避災路線。
5.探水時應加強出水征兆的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工作,及時處理。情況緊急時必須立即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區的人員。
6.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超過該巷《作業規程》規定時,必須立即停止打鉆,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告礦調度室,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7.放水工作應盡量避免在雨季進行。
8.探放水人員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施工,未經審批單位允許,不得擅自改變設計。
五、避災和救災路線
避災和救災路線按威鑫煤業2009年度編制的《災害預防計劃》上的路線執行。
篇2:K礦平巷人力推車管理制度
1、一次只準推一輛車。嚴禁在礦車兩側推車。同向推車時,兩車間距不得小于20米。
2、推車時必須時刻注意前方,嚴禁低頭推車。在開始推車、停車、掉道、發現前方有人或有障礙物,從坡度較大的地方向下推車以及接近道岔、彎道、巷道口、風門、硐室出口時,推車人員必須及時發出警號。違者罰款50元。
3、在前推車跳道時,必須給后方推車人員發出信號,否則一次處罰30元。
4、嚴禁放飛車或蹬車,違者每次罰款200元。
5、必須分清原煤、矸石、電煤,且翻倒在指定地點,否則扣除相應車數。
6、在上部車場放車前,必須先統一檢查一次五環鏈是否掛好、保險繩是否插好,否則出現跑車事故,罰款300~500元。
7、未正常使用阻車器、擋車攔和保險繩的,一次罰款100元。
8、亂丟礦車插銷的,一次處罰50元。
篇3:平巷使用起道機千斤頂處理掉道車輛管理規定
1、平巷車輛掉道,工作人員要及時停車,并在掉道車輛的兩端20m處設置道木阻車或人工警戒。
2、工作人員要及時通知跟班班隊長,班隊長要立即組織人員準備好拿道工具、材料,并檢查其完好狀況,確認完好后,方可使用,并對現場巷道環境進行確認,無問題后,方可現場指揮拿道。
3、出現車輛掉道,工作人員應及時通知跟班班隊長、區值班室及調度所。
4、先用掩板等將掉道車輛一側輪子掩牢,在掉道車輛另一端鉤頭與輪對間穿通板接實底梁后,用墊木把起道機(或千斤頂)與車輛鉤頭接牢,起道機(或千斤頂)豎直使用,嚴禁傾斜往上方支車,操作起道機(或千斤頂)支起礦車一端,注意觀察及時補充通板。
5、起道機(或千斤頂)接近最大行程,輪緣抬高沒超出軌面應接實底梁,縮回起道機(或千斤頂),加墊木重新將起道機(或千斤頂)與鉤頭接牢,操作起道機(或千斤頂)支起礦車至輪緣超出軌面停,補充通板,人工或用千斤頂推礦車端頭至輪對對住軌面停,落起道機(或千斤頂)并注意及時抽出妨礙落車的通板,至輪對落實在軌面上。
6、輪對上道后,抽出通板,落起道機(或千斤頂),按相同的方法操作拿上另一端掉道輪對。
7、掉道車輛拿道必須有班隊長現場指揮,拿道前要先觀察,缺卡蘭銷要先補穿齊。拿道時人員要站在車輛的兩頭安全處,車輛的兩側及傾斜方向嚴禁站人。
8、穿通板,放墊木等要拿穩側面,人的身體任何部位不準伸向車輛下方或兩物之間。
9、組列車輛掉道必須先把未掉道車輛摘銷鏈推開并用掩板將兩頭掩牢,掉道車輛的兩端留2m以上的間距,便于拿道。
10、車輛上道后應及時拆除臨時阻車裝置清理好現場環境,方可工作。主運大巷必須請示運輸井下調度站,執行調度指令。
11、嚴禁硬拉強行復軌,嚴禁支車拿道,嚴禁不打通板拿道。
12、及時通知釘道工檢查修復軌道。
13、處理電機車掉道前,必須先閘緊手閘。
14、用手動葫蘆拿道按起吊措施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