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搬運物料安全措施范本
1、搬送物料人員必要將袖口扣緊,衣服要穿著利索,預防衣服被物料刮住發生意外。
2、搬運體積較大或比較沉重的機件時,一定要精力集中,切忌粗心大意,以保證設備完好和人身安全。
3、需用多人搬運物料時,每人負重不得大于50kg為宜。
4、超過100kg重的物件,嚴禁人員直接用肩扛或肩抬,采用雙股8#鐵絲或φ12.5mm的鋼絲繩和抬棍搬運,抬棍和繩子的承載能力要大于物件重量,物件最低點距巷道底板距離不得大于250mm。
5、人力搬運物件時,要指定專人負責安全,其他人員一律聽從指揮,嚴禁說笑打鬧。
6、搬運物件前看好巷道周圍現場情況,發現巷道支護不牢固或有危及設備、人身安全隱患時,應及時進行處理,嚴禁冒險作業。
7、搬運電氣設備時,嚴禁帶電搬牽電氣設備。
8、拆卸回風順槽和運輸順槽內的軌道、水管時,必須有里向外進行。
9、搬運軌道和水管時,要安排一名組副班長,協調指揮,相互叫應,步伐一致,同起同落重拿輕放,不準拋擲。
篇2:企業物料儲存保管搬運管理辦法
企業物料儲存、保管、搬運管理辦法
1.目的:
使物料儲存、保管、搬運有序進行,以達到維護品質之功效。
2.范圍:
公司所有物料
3.儲存期限規定。
3.1電子元器件的有效儲存期為12個月。
3.2塑膠件的有效儲存期為4個月。
3.3五金件的有效儲存期為6個月。
3.4包裝材料的有效期為6個月。
3.5成品的有效儲存期為12個月。
3.6化工及危險品的儲存期按供應商提供的期限為準。
4.儲存區域及環境。
4.1儲存區分為:
待處理區、良品區和不良品區。
4.2儲存條件:
倉儲場地須通風、通氣、通光、干凈,白天保持空氣流暢,下雨天應關好門窗,以保證物料干燥,防止受潮。
4.3倉庫內物料以常濕常溫(5―35°C,相對濕度為45%―85%)環境儲存。
4.4易變質物料在倉儲期,要采取封保鮮紙、消毒等適當措措,防止產品變質。
5.儲存規定。
5.1儲存應遵循三原則:
防火、防水、防壓;定點、定位、定量;先進先出。
5.2物料上下疊放時要做到“上小下大,上輕下重、中間常用”。
5.3易受潮物料,嚴禁直接擺放于地上,應放貨架或卡板上進行隔離。
5.4呆料廢料必須分開儲存。
5.5不允許有火種進倉,晚上下班前應關好門窗及電源。
6.安全
6.1對危險化學物品的保管,須遵守“三遠離,四嚴禁”的原則,即“遠離火源,遠離水源、遠離電源,嚴禁混合堆放、嚴禁阻塞通道、嚴禁阻塞滅火器、嚴禁超高”。
6.2危險化學物品和易燃物品要進入指定區域,并有專人保管。
6.3認真執行貨倉管理的“十二防”安全工作,即:
防火、防水、防銹、防腐、防蛀、防磨、防爆、防電、防盜、防曬、防倒塌、防變形。
6.4倉內嚴禁煙火、嚴禁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
6.5定期檢查電線絕緣是否良好。
6.6消防設施齊全,按消防部門頒布的標準配備,每季度定期檢查一次,確保其使用功能。
7.保管。
7.1倉管員應將倉庫內儲存區域與料架分布情形繪制《物料儲位圖》掛于倉庫明顯處,當物料存放區域有變更之時,儲位圖應做相應變更。
7.2堅持每回巡倉和物料抽查制度,定期清理倉庫呆滯料和不合格品。
7.3對倉庫內保存期滿的產品,應及時通知IQC重驗。
一經發現物料變質,要書面呈報上級。
7.4所有物料必須建立完整的賬目和報表。
7.5每一物料應建立一張物料卡,除表明該物料之名稱與儲存位置外,并依卡的顏色分為A、B、C類,以示重點與一般管理。
7.6對不同的物料,在進廠后要有明顯的標識。
7.7貴重物品要入箱入鎖,并有專人保管。
7.8嚴格執行“5S”活動。
7.9查出變質物料及時隔離及處理。
8.收發。
8.1送領物料的資料手續不全或缺損時,無特殊批準,貨倉嚴禁收發。
8.2遵守貨倉收發料的時間規定,嚴禁私自收發料。
8.3嚴禁收發已經確認的不合格品(特殊情況需征得主管或品管部門的書面同意)
8.4未經IQC檢驗或無標識的物料不準入倉。
8.5嚴禁私自使用貨倉物品。
9.搬運
9.1搬運時,重物放于底部,重心置中,并注意各層面之防護,堆放整齊于卡板上,用液壓叉車入勻速推行。
9.2嚴禁超高、超快、超量搬運物料。
9.3物件堆疊,以不超過廠區規劃道路寬度為限,高度不得超過200厘米為原則。
9.4人力搬運注意輕拿輕放,放置地面應平穩。
9.5貨物承載運行應避開電線,水管及地面不平的地方。
9.6電梯載物應遵循《電梯安全使用規定》
9.7下雨時,應對搬運的物料進行防淋措施。
篇3:人工搬運物料安全技術措施
1.進行搬運作業時,要指定專人負責,其他人員一律聽從指揮,嚴禁說笑打鬧。
2.搬送物料人員必要將鈕口,袖口扣緊,衣服要穿利索,嚴禁衣服不緊時抬物料,以防衣服被物料刮住傷人。
3.搬運體積較大和比較沉重的機件時,一定要精力集中,切忌粗心大意,以保證設備完好和人身安全。
4.進行搬運時,應先將工作地點的雜物清理干凈,裝卸中要輕裝輕放、不準亂扔猛放,以防設備反彈傷人。
5.需多人搬運物料時,每人負重小于50Kg為宜。
6.超過100Kg重的物件,嚴禁人員直接用肩扛或肩抬,要采取雙股8#鐵絲或不小于φ12.5的鋼絲繩加抬棍吊抬的措施。吊抬搬運機件時,每道繩扣不少于2人,要注意繩扣或鐵絲的變化,抬棍和繩子的承載力要與機件重量相適應。機件最低點距離底板距離不得大于250mm。
7.人力推車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第三百六十二條的規定:
1)1次只準推1輛車。嚴禁在礦車兩側推車。同向推車的間距,在軌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時,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5‰時,不得小于30米。
2)推車工在推車過程中必須時刻注意前方,在開始推車、停車、發現前方有人或障礙物、接近道岔、轉彎、過巷道或硐室口時,推車工都必須發出警號。
8.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與運輸巷巷幫支護的距離應不小于0.3m。
9.搬運軌道的安全技術措施。
1).在拆、搬、運傾斜巷道軌道、水管時,必須從巷道下方向上方進行。
2).裝載長度大于4m的水管、軌道、礦工鋼、木料等長型物料時,其最大長度一般不許超過10m。使用車輛一般只能使用一噸花欄車、一噸平板車、A或B型平板車裝載,必須使用直徑不小于12.5mm的鋼絲繩或相當于12.5mm的鋼絲繩股不少于三道捆綁牢固,坡度下方采取防滑措施,坡度上方留有摘掛鉤空間,重心略偏向鉤頭側,裝載寬度不超過平板車的寬度,高度距軌面不高于1m,當需考慮豎曲線因素時,最大長度10m時的最小墊高一般距軌面不小于600mm,其裝載物料層與層之間必須設有木質墊層,并經井上或井下信號把鉤工驗收合格后方可運輸。
3).搬運軌道、水管時,要指定一名組長,協調指揮,相互叫應,一頭先起或一頭先放,步伐一致,防止碰傷人員。兩組以上同時搬運期間,前后間距不得小于10m。
4).搬運長軌道,嚴禁人員直接用肩扛或肩抬,要采取吊抬的方法。吊抬時,一頭先起穿夠所須繩扣。每道繩扣為2人,22Kg/m鋼軌長5-6米繩扣數不得少于2道、長7-8米的繩扣數不得少于3道、長9-10米的繩扣數不得少于4道。且軌道最大高度距離底板距離不得大于250mm。
5).人工裝道要用平板車,22Kg/m鋼軌一次不得超過30根。
6).裝載長度小于1.5m的木料,原則上只能使用花欄車裝載,并在坡度下方采用防滑裝置,捆綁牢固,不偏載,其裝載高度不超過花欄車上沿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