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空區發火安全技術措施1

采空區發火安全技術措施1

2024-07-13 閱讀 6405

采空區發火安全技術措施

2010年7月7日早8點,***煤礦42101工作面瓦斯抽放泵站實測CO濃度為218ppm,而正常參數為30ppm左右,后隨即派專人到井下現場檢查,發現42102回風順槽在42101-2切眼附近的5道密閉處CO超限,濃度在132——320ppm之間,42102回風順槽內CO濃度在40——50ppm之間。23:49分在42101-2切眼聯巷處采空區內采樣分析O2、CO、CH4、C2H2、C2H4、C2H6濃度分別達到16.58%、0.1611%、0.6218%、0.0051%、0.0211%、0.0221%,據此判斷采空區內已經發火。7月8日9:28分42101-2切眼聯巷處采空區內O2、CO、CH4、C2H2、C2H4、C2H6濃度分別達到16.46%、0.4994%、0.6709%、0%、0.0193%、0.0229%,CO濃度急劇升高,判斷火勢進一步加大。

7月8日,***煤礦匯報公司總調度室及公司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帶領安監局、通風處人員立即趕往現場,召集***礦領導及相關人員,對42101-2采空區發火一事進行分析研究,決定采取42煤采掘工作面暫時斷電、撤人、42101-2綜采面控風、對42101-2工作面采空區進行注漿和注氮、對42102回風順槽CO超限密閉處進行噴漿及利用束管監測設備定期監控采空區氣體等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一、成立42101-2采空區發火治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職責:負責研究制定42101-2綜采工作面火區治理方案并組織落實,協調方案實施過程中所需人員、設備、材料、技術指導等工作。

為了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領導小組下設技術方案、設備和材料準備、現場組織實施、檢測監控、應急救援和后勤保障等六個專業組,具體安排如下。

(一)技術方案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小組職責:負責42101-2采空區發火治理方案的修改和完善工作,組織編制《治理42101-2采空區發火安全技術措施》,對井下各可疑地點氣體濃度進行統計分析對比,并制定下一步治理措施;繪制治理采空區發火的各種圖紙。

目前重點工作:繪制噴漿位置示意圖,注氮、注漿位置示意圖、42101-2采空區發火治理各監測點位置示意圖。

(二)設備和材料準備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小組職責:負責調運5套注氮機、3臺注漿機及設備的安裝、使用、維護;協調注氮機、注漿機相關配件及注漿材料;協調給通風隊配備6臺小靈通,在42102回撤通道、42102回風順槽風門處安裝電話,保證井下通信系統暢通。

目前重點工作:調運注氮機、注漿機,安裝注氮機、注漿機,做好配件的協調工作。

(三)現場組織實施組:

組長:

1、噴漿封堵組(第一小組):

組長:

成員:

小組職責:負責42102回風順槽內1-8#密閉進行噴漿封堵。

目前重點工作:對42102回風順槽的42101(2)采空區8道密閉進行噴漿封堵。

2、注氮組(第二小組):

組長:

成員:**礦注氮人員4人、綜采隊電工6人(每班**礦一人、電工兩人)。

小組職責:負責從42101面進風配巷、42102回風順槽向采空區進行注氮;負責注氮機注氮管路的安設、調試、運行,注氮參數測定、記錄、匯報

目前重點工作:熟悉注氮機操作與使用,做好培訓工作,運行3套注氮機。

3、注漿組(第三小組):

組長:

成員:通風隊注漿人員6人(每班2人)、電工3人(每班1人),車隊司機8人(每班4人),

小組職責:負責從42102回風順槽向采空區進行注漿;負責注漿機正常運行、注漿管路的安設、注漿材料的運送。

目前重點工作:熟悉注漿機操作與使用。

(四)檢測監控組:

組長:

成員:。

小組職責:負責氣體測量,檢測地點為:42102工作面回風順槽1#聯巷(輔回撤通道正對聯巷)、2#聯巷(切眼聯巷)

篇2:礦防治自然發火管理規定

我礦屬二級自然發火礦井,煤層自然發火期只有3~6個月,為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加強防治自然發火管理,根據《規程》及《礦井防滅火規范》要求,特制訂本規定。

第一條礦井必須建立健全防火灌漿系統

1、13-1煤層工作面回采前必須提前接齊灌漿管路并和工作面同時移交生產,沒有灌漿管路的工作面不得生產。

2、采區灌漿干管直徑不得小于108mm,工作面灌漿管直徑不得小于50mm,灌漿管路由機電安裝工區負責安裝,并每旬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檢查要有記錄。

3、地面灌漿站采用機械攪拌,黃土制漿,必要時添加阻化劑,保證灌漿質量,土水比不小于1:5。

4、13-1煤層回采工作面(包括分層開采的底分層工作面)都必須進行隨采隨灌,因故三天不能灌漿時,必須經生產礦長批準停灌報告。

5、分層開采的底區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須進行打鉆補漿,并有專門的防火措施。

6、回采面收作后,必須及時撤出設備,綜采設備在40天內拆除完畢普采、炮采設備在15天內拆除完畢,通風區在規定時間(1.5個月)內封閉、灌漿。

7、封閉墻施工要有安全措施,施工時要保證質量,確保嚴密不漏風,墻外巷道加強支護并清理干凈,封閉墻體要留有觀察孔、灌漿孔,巷道口要設置棚欄警標,封閉墻實行圖、牌、板和臺帳管理。

8、新施工的采空區封閉墻要及時灌漿、灌滿,并對井下所有封閉墻進行補漿,減少采空區漏風。

9、井下所有人員要愛護灌漿設施,不準擅自關閉,損壞及拆卸灌漿管路,影響正常灌漿。

第二條建立自然發火的預測與預報制度。

1、13-1煤層的回采工作面、收作面及其它有自然的煤柱、高冒處、均應建立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收集整理有關氣溫參數,井下所有的封閉的墻都要由老硐檢查工負責每周檢查一次,檢查內容:CH4、CO2、CO、氣溫、水溫,每次檢查都要有專門的記錄,對13-1煤層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及其它有自然發火隱患的地點,必須每周取樣化驗分析,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13-1煤層回采工作面回風流、各采區回風道安設CO監測探頭。

3、井下各工作地點嚴禁一氧化碳超限作業,當一氧化碳濃度超過24PPM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如發現自然發火征兆(巷道溫度、濕度增高、出現霧氣、煤壁掛汗有煤油味、汽油味等),自然發火隱患或出現高溫點(煤體氧化、溫度上升至35℃以上、)都必須立即停止工作,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第三條火區管理

1、建立火災報告制度,礦井發生火災時,立即組織搶救,并向集團公司調度匯報。自然發火事故還應向集團公司呈報火災報告書。

2、每一處火區都必須建立火區管理卡、火區位置關系圖,火區管理卡片由礦通風部門永久保存。

3、在火區附近進行采掘工作必須符合《規程》及《礦井防滅火規范》要求,并編制專門的防火措施。

第四條綜合防火措施

井下東、西部均要設立消防材料庫,儲備足量的各種消防器材、封閉材料及工具等。

采區設計中必須有防火設計,對巷道布置、煤柱尺寸、工作面停采線、灌漿系統、預筑防火墻的位置以及采掘順序等都必須詳細說明。煤柱寬度不小于6米,隔離煤柱中不許開掘巷道。對《規程》規定留設的各種保安煤柱嚴禁開采。

3、沿空掘巷要編制專門的防火措施,并報集團公司備案。掘進時要邊掘邊打鉆補漿,防止老塘漏風。沿空留巷必須編制專門設計和防火安全措施報集團公司批準。

4、對分層開采的13-1回采工作面,嚴格跟頂回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煤炭回收率,減少老塘浮煤和遺煤。采煤面因采作業規程中必須有專門的防火措施,回采完畢后,通風區要及時調整風量,采取均壓措施,減小老塘漏風。

5、在有自然發火傾向煤層中掘進的巷道嚴禁空幫空頂,嚴禁堆積浮煤,冒頂必須用不燃性材料填實,較大的冒落空間(冒高超過1米、體積超過3立方米)和突出孔洞要進行防火處理,并設點檢查,建立臺帳和防火系統圖,按預測預報規定定期檢查;重點區域必須取氣樣化驗。

6、實行分區通風,利用均壓技術使回采工作面進、回風兩端風壓差不超過200Pa,如超過應采取降壓措施。

7、建立風門、風窗等通風設施均應按防滅火的要求正確選擇位置,避免增加采空區、煤柱裂隙、火區的漏風壓差。

8、礦井在安排月度工作計劃時,必須同時安排防滅火工作計劃,月度安排的防火工作任務(包括封閉墻的施工、灌漿量)由通風科組織驗收,并根據驗收情況提出處理意見。

篇3:J礦防治礦井自燃發火管理制度

1、自然發火嚴重礦井都必須建立、健全消火充砂、灌漿系統,灌漿站要設攪拌機。各礦要建立移動泥漿泵使用操作管理制度。

2、凡發生發火隱患,要立即停產處理,隱患處理徹底后方可生產。

3、各井必須配一名專職測溫員,巡回檢查高溫、火點、一氧化碳等隱患,瓦檢員要配一氧化碳檢定器、長膠管,健全隱患檢查記錄,做好預測預報工作。

4、分層開采要灌好漿,上層或上階段不灌好(一層灌漿率為10%)不準發展下分層或下階段。

5、給永久密閉必須按質量標準施工,保證嚴密不漏風。結束區不準干封,工作面距邊界道至少留12米凈煤柱,封閉砂段長度不少于7米,結束邊要滿充滿灌,采區結束封閉后要進行灌漿。

6、采區開采要加快進度,回采工作面月進度要在作業規程內有明確規定,但不論何種采法(綜采、單扒、假頂等)工作面月進度不準少于30米。

7、各生產水平要設非常倉庫,材料齊全,采區必須設消火工具箱。

8、各井(區)必須建立消防火隱患圖,標明隱患位置、處理情況及采掘過程中的冒頂、舊巷、采跡等。

9、各井(區)發火事故(以見煙為準),由礦組織追查討論。封區、封孔、封面由集團公司組織追查討論。發火卡片要報集團公司。

10、采區設計必須按照掘、采、充灌、疏水四個程序設計,沒有灌漿疏水系統不能投產。

11、采區和煤孔掘進消火管距掌子頭不準大于30m,并至少有30m的備用管。

12、采區結束后,非綜采區七天內完成臨時封閉(充完砂帶),一個月內完成永久封閉。綜采區35天完成永久封閉。金寶屯礦綜采區45天完成永久封閉。

13、火區日常管理嚴格按規程要求執行,建立健全火區管理卡片及各種記錄,按規定取樣化驗。

14、火區啟封嚴格按《規程》規定執行,啟封措施報集團公司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