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區發生火災治理安全技術措施4
采空區發生火災治理安全技術措施
全部泄漏,能否造成泄漏區域缺氧。按工作場所空氣中氧含量為18.5%的要求,經計算,此時巷道的安全風量應為258m3/min(4.3m3/s),通風隊測風人員應隨時監測42101進風配巷、42101運順順槽、42101回順、42102回順風量,保證風量處于安全風量以上。
4、注氮安全技術措施
(1)注氮前應將42101(2)綜采面及進回風順槽內距工作面300m范圍內人員全部撤出、工作面確保停電,并在進回風順槽內距工作面50m處各施工一道板閉,板閉外設專人檢查CO、O2、CH4、CO2、N2等氣體濃度,發現異常立即匯報處理。
42102回風順槽的42101(2)采空區閉前及回風順槽內必須設置監測點,發現自燃指標氣體有明顯變化時立即匯報防滅火負責人,發現氧氣濃度低于18%時應立即撤至全風壓進風流(42102回順內42101(2)采空區以后或42102運輸順槽)中并匯報處理。
42101、42102回風順槽應在停電后將人員應全部撤出,并在42102回順口、42102切眼設置警戒,防止大量氮氣進入42101、42102回風后使人員窒息。
(2)操作人員應掌握制氮機的工作原理、結構、性能、維護保養及排除故障的知識。
(3)生產過程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通風條件。
(4)開機前,首先對全部設備、冷卻水系統、電器、儀器儀表進行檢查。注意檢查空壓機油漆桶的油位,制氮機中各閥門的位置、水量水溫是否符合要求、各種電器設備是否符合絕緣、防爆要求、制氮機所有排污閥進行一次排放、檢查各號車的連接管路是否處于正常,有無螺絲松動和斷開現象,各號車必須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檢查電壓指示是否正常、電機轉向是否正確(應該符合電機旋轉指示方向,空壓機首次啟動及空壓機斷電檢修后,必須執行)。檢查一切正常后,方可送電。打開流量調節閥(開小一點),啟動開關,給制氮裝置送電。
(5)制氮過程中,隨時檢查運轉聲音是否正常,觀察氮氣流量是否為所需流量,觀察玻璃管流量計中的小球是否在中間,如不是,要緩慢打開分析取氣量旋鈕,使流量為200~300ml/min。操作人員要每半小時巡查1次。注意觀察1號空壓機的排氣壓力是否為額定壓力,排氣溫度是否在75~95℃之間。觀察氮氣流量、氧氣含量(<3%)、氮氣壓力(≥0.8Mpa)、空氣壓力(≥0.9Mpa)、空氣溫度49℃左右,是否在正常值和允許誤差值范圍之內。每半小時檢查1號車觀油鏡上是否能看見油位,如不能應立即停機。每半小時檢查2號車中4臺精密過濾器底部的自動排污閥是否工作正常,并開動相應的各手動排污閥進行排污。當最后一級精密過濾器濾芯排污閥有油排出時,應在24h內檢查濾芯。
(6)當空壓機及制氮裝置任何儀表有報警時,都應停機檢查。
(7)制氮機在運行過程中應每30min作一次運行記錄。
(8)停機時,先停止空壓機工作:將手動閥撥至“卸載”位置,60秒后,關閉空壓機電源,再關閉制氮機電源,最后關閉總電源。10分鐘后關閉冷卻水水源閥門。
(9)操作人員必須按制氮設備操作規程正確無誤進行操作,嚴格按時間要求進行巡回檢查,并認真填寫各項記錄。
(10)管路連接工作由救護隊員佩戴好呼吸器后進行,注氮作業地點必須配備不少于20臺的隔離式自救器,所有人員要會使用隔離式自救器。
(11)由救護隊負責將42101進風配巷里的三道密閉打開,然后由救護隊員佩戴呼吸器進入里面,敷設108mm的高壓軟管,將高壓軟管接入三個聯巷內,并確保軟管直通入采空區里面。
(12)注氮工作必須由救護隊人員現場監控。
5、空壓機操作安全技術措施
(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后,持證上崗。
(2)操作人員應熟悉所操作空壓機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技術特征。
(3)空壓機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工作崗位責任制。接班前不得飲酒,接班后遵守勞動紀律,不得睡覺、打鬧。
(4)如實填寫并保存好各種記錄。
(5)工具、備件等擺放整齊。
(6)空壓機所用潤滑油,必須是螺桿機專用油。
(7)空壓機所用的配置的控制元件,安全保護裝置和儀表等出廠前均已調好。嚴禁無關人員隨意調整。
(8)出現下列情況時禁止操作:
1)在安全保護裝置失靈的情況下禁止開機或運行。
2)在電動機、電氣設備接地不良的情況下,禁止開機或運
篇2:外因火災治理規定范本
1、井口房、風井井口和抽風機房附近20米范圍內不準有明火,尤其是抽風機房和風井井口周圍,安全距離必須符合《規程》規定,要制定嚴格管理制度和強有力的防火措施,杜絕禁區內有明火。
2、運輸機要安裝使用防止皮帶打滑、跑偏、滿倉自動停機、煙霧報警和自動灑水滅火等裝置,并有專人檢查維修,保證靈敏可靠。
3、杜絕非阻燃皮帶下井,并堅持樣品送檢制度,不合格嚴禁下井使用。
4、機頭、機尾及周圍的浮煤必須及時清理干凈。
5、運輸機巷防塵管路必須安裝齊全,每隔50米設一個三通閥門,皮帶機頭、機尾要按規定配齊滅火器和滅火沙等消防材料和工具。
6、井下電氣設備的管理,杜絕失爆,堅持使用好過流、短路、漏電等保護裝置。
7、峒室,工作面移動變電站和其它電器設備處,要按規定配齊滅火器、滅火沙箱和其它消防材料,現場工作人員要熟悉存放地點并會熟練操作使用。
8、井下燒焊管理,要嚴格按照《規程》規定,制定嚴密的措施,燒焊現場要安排專人負責,有安監員、瓦斯檢查員監視檢查,嚴格按措施施工。
9、火工品的管理,嚴格火藥、雷管的發放、領用和清退制度,各放炮地點要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作業規程》的要求進行放炮作業。
10、脂品的管理,嚴格按規定要求存放。
11、工思想教育,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下井。
12、車場設置井下消防材料庫,消防材料庫內要儲存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檢查和更換。
篇3:自然火災治理規定范本
1、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預防自然發火的各項規定,礦總工程師和分管的副總工程師及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規程》和措施的審批制度,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中必須明確有預防自然發火的措施條款,施工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并落實到現場。
2、合理的采煤工藝,努力做到少丟浮煤。當煤層賦存厚度超過采高時,必須沿頂留底。
3、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回料時,要將物料回撤干凈,特別是工作面的兩道和兩線地點。
4、做好回采工作面阻化劑的噴灑工作,阻化劑的配比濃度和噴灑量要嚴格按措施執行。
5、送巷的掘進巷道,要加強對巷道的支護和噴漿封阻措施,嚴防巷幫漏風。
6、工作面結束后,必須按照《規程》規定,立即安排回撤,在規定的45天內回撤完畢,進行永久性封閉。
7、自然發火的預測預報工作,提高早期預防精度,及時為防滅火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
8、煤的工作面,要加快工作面的推進度,并制定專門的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