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區發生火災治理安全技術措施3
采空區發生火災治理安全技術措施
理中心派人監護,監護人分別為早班范云龍、李玉江,中班張青會、劉洋,夜班呂海清、康珍;42102運輸順槽及42103回風順槽監護處設在42102一部機頭硐室出帶聯巷處,由綜采三隊派人監護,監護人分別為早班李志飛、中班范金龍、夜班裴恒。
7、42煤回風大巷內嚴禁人員進入,在42煤回風大巷電動風門處設置柵欄,由綜采三隊派人監護,監護人分別為早班凌新明、中班高冰、夜班薛俊平。
8、22煤回風大巷從中部電動風門到工業廣場主扇處嚴禁人員進入,在地面工業廣場及22煤回風大巷中部電動風門處設置警戒,由綜采三隊派人監護,監護人分別為早班李航、中班張磊、夜班董云生。
9、嚴禁人員經由22煤主運機頭破碎機電動風門處進入總回,運轉一隊設專人進行監護,監護人分別為早班史建軍、中班劉瑞剛、夜班楊勇。
10、42102回順作業人員由救護隊安排專人三班進行監護,需要與采空區內管路對接時的作業由救護隊隊員佩戴儀器進行。
11、進行通風設施施工的人員在作業完畢后要立即撤到地面。
12對密閉進行噴漿堵漏的人員在作業完畢后要立即撤到地面。
13、加強22煤綜采工作面采空區氣樣分析工作。
(二)調整42101-2綜采工作面通風系統
1、在42101回風順槽超前工作面100米處各設置一道臨時板閉,以方便注氮用。板閉施工由通風隊負責,由現場指揮。為加快施工進度,施工人員可站在防爆車輛上施工板閉,但要求站在車輛時必須攜帶安全帶,并將安全帶掛在頂板的鋼筋網或與錨索連接,防止人員掉落,同時做好安全監護工作。施工時車輛必須熄火、掛檔、拉好手剎,司機與板閉施工人員配合到位。
2、對42101回風順槽原臨時水倉處作設施控風,調整42101回風順槽內的風量、負壓,原則上以42101-2工作面上隅角CO不涌出為準,調整風量工作由鐘國慶負責,杜建波配合。調整過程中隨時測量CO、O2、CH4等有害氣體的濃度,出現異常、危害人身安全時及時撤人。
(三)采空區注氮
1、注氮方式
(1)注氮方法
現采用DM—1000型和DM—800型井下移動膜分離式制氮系統,通過采空區預埋注氮管道進行采空區連續注氮,注氮流量為1000~800m3/h,直到42101-2采空區氣體成分符合以下規定:
1)采空區內的空氣溫度下降到30℃以下,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空氣溫度相同。
2)采空區內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降到5.0%以下。
3)采空區內空氣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濃度逐漸下降,并穩定在0.001%以下。
4)采空區的出水溫度低于25℃,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出水溫度相同。
5)注氮時的氮氣濃度要求不低于97%。
(2)注氮地點及設備
利用42101進風配巷11聯巷已布置好的1#DM—1000型制氮機通過42101進風配巷內3個聯巷注氮管向42101(2)采空區注氮。同時將22煤9聯巷內的2#DM—1000型制氮機移至42102回風順槽42101-2切眼前2聯巷位置注氮。從唐公溝煤礦調來的3#DM—800型制氮機,設在42101-2切眼前3聯巷位置制氮。從錦界煤礦調來的4#、5#制氮機(DM—1000型)在地面機廠調試好備用。移設注氮設備由機電礦長楊永貴負責。
2、42101(2)采空區防滅火注氮量計算
按采空區氧化帶氧含量計算注氮量,注氮后采空區內氧氣濃度不得大于7%。
Qn={(C1-C2)Qv}/(CN+C2-1)
式中:Qv——采空區氧化帶漏風量,m3/min;
Cn——注入氮氣的濃度,%;
C1——采空區漏風中氧濃度,%;
C2——防滅火隋化氧氣濃度,%。
則有:
Q={(16.5%-7%)×9}/(97%+7%-1)=21.4m3/min(約1283m3/h)
因此,42101(2)綜采工作面采空區防滅火注氮量取1300m3/h。
3、注氮地點的安全通風量
在輸氮管路沿途或工作面,假設最大輸送2000m3/h的氮氣
篇2:外因火災治理規定范本
1、井口房、風井井口和抽風機房附近20米范圍內不準有明火,尤其是抽風機房和風井井口周圍,安全距離必須符合《規程》規定,要制定嚴格管理制度和強有力的防火措施,杜絕禁區內有明火。
2、運輸機要安裝使用防止皮帶打滑、跑偏、滿倉自動停機、煙霧報警和自動灑水滅火等裝置,并有專人檢查維修,保證靈敏可靠。
3、杜絕非阻燃皮帶下井,并堅持樣品送檢制度,不合格嚴禁下井使用。
4、機頭、機尾及周圍的浮煤必須及時清理干凈。
5、運輸機巷防塵管路必須安裝齊全,每隔50米設一個三通閥門,皮帶機頭、機尾要按規定配齊滅火器和滅火沙等消防材料和工具。
6、井下電氣設備的管理,杜絕失爆,堅持使用好過流、短路、漏電等保護裝置。
7、峒室,工作面移動變電站和其它電器設備處,要按規定配齊滅火器、滅火沙箱和其它消防材料,現場工作人員要熟悉存放地點并會熟練操作使用。
8、井下燒焊管理,要嚴格按照《規程》規定,制定嚴密的措施,燒焊現場要安排專人負責,有安監員、瓦斯檢查員監視檢查,嚴格按措施施工。
9、火工品的管理,嚴格火藥、雷管的發放、領用和清退制度,各放炮地點要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作業規程》的要求進行放炮作業。
10、脂品的管理,嚴格按規定要求存放。
11、工思想教育,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下井。
12、車場設置井下消防材料庫,消防材料庫內要儲存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檢查和更換。
篇3:自然火災治理規定范本
1、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預防自然發火的各項規定,礦總工程師和分管的副總工程師及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規程》和措施的審批制度,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中必須明確有預防自然發火的措施條款,施工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并落實到現場。
2、合理的采煤工藝,努力做到少丟浮煤。當煤層賦存厚度超過采高時,必須沿頂留底。
3、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回料時,要將物料回撤干凈,特別是工作面的兩道和兩線地點。
4、做好回采工作面阻化劑的噴灑工作,阻化劑的配比濃度和噴灑量要嚴格按措施執行。
5、送巷的掘進巷道,要加強對巷道的支護和噴漿封阻措施,嚴防巷幫漏風。
6、工作面結束后,必須按照《規程》規定,立即安排回撤,在規定的45天內回撤完畢,進行永久性封閉。
7、自然發火的預測預報工作,提高早期預防精度,及時為防滅火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
8、煤的工作面,要加快工作面的推進度,并制定專門的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