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井反風安全技術措施

礦井反風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3 閱讀 1066

礦井反風安全技術措施

1、礦井反風的條件是:副井井口附近、副井筒、副井底車場及入風大巷周圍發生火災,火勢不能立刻撲滅,威脅井下其它地點人身安全時,確定主井、東風井主要通風機需要聯合反風。

2、反風命令由礦長下達(礦長不在,由礦總工程師或值班礦領導下達)。

3、反風前,在反風后的出風井井口附近20m范圍內以及與反風后出風井井口相聯通的井口房等建筑物內,都必須切斷電源,禁止一切火源存在,并禁止通行。具體地點如下:副井筒、副井棚、打點房、副井環形走廊內礦燈房及更衣室。

4、反風后,救護隊、保安區派人監視副井口的風向,撤出可能受煙霧威脅區域的所有人員,將井口防火門關嚴。同時礦燈房、理研自救器發放室、更衣室人員撤出并停電。

5、通知武保科派人對副井周圍及礦內出入口,進行警衛,嚴禁閑雜人員進入。

6、下達反風命令前通知救護隊派二個小隊,攜帶自救器、蘇生器,消火器材由主井箕斗進入井底車場搶險救災,盡力滅火搶救人員。

7、通知礦保健站、醫院、運輸隊、汽車隊做好搶救運輸受災人員的準備工作,交換臺專人負責,停止與搶救無關的一切通話。

8、井下人員按礦井避災路線,由東風井升井(見礦井反風避災路線圖№1)。升井后到所在單位待命,不得擅自行動,各單位統計升、留井人員并匯報礦調度。

9、礦指揮部迅速組織人員撲滅火災,確認消除高溫、火點。煙火熄滅后,下令停止反風,通知保安區派人入井檢查,恢復正常通風系統;組織巷道維修和瓦斯排放,恢復生產工作。

10、反風時注意對主井、東風井適當短路控制反風量。防止煙火燒毀副井塔及周圍建筑物。

11、主要通風機司機反風操作,按反風設施布置圖和操作規程執行。其中:主井采用繞道反風,東風井采用調整葉片角度反風。

12、井下巷道交叉口處及避災路線上,都應設置路標及安全標志牌,防止人員誤入災區。

13、礦井反風時各區域人員避災路線,按本《計劃(預案)》第二部分第四節第三項中〈礦井反風狀態下的避災路線〉執行。

篇2:某某礦井反風制度范本

1、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122條“生產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設施,并能在10min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當風流方向改變后,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不應小于正常供風量的40%。每季度應至少檢查1次反風設施,每年應進行1次反風演習;礦井通風系統有較大變化時,應進行1次反風演習”之規定。

2、由礦長負責組織礦井反風演習,由總工程師組織人員編寫礦井反風演習程序,協助礦長實施礦井反風演習。

3、礦井反風演習的時間,要確保在礦井最邊遠工作地點的人員全部安全的到達地面;且礦井主要通風機反風時間不少于2h。

4、礦井反風演習前,要認真地編制礦井反風演習方案,礦井反風演習方案的內容包括:假設發生事故、假設事故發生的地點、假設事故影響安全的范圍、假設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確定反風方式、方法、確定災區人員避災路線、明確反風設備操作程序、預計礦井反風后的礦井通風系統、預計礦井瓦斯涌出情況、預計各個采空區密閉墻附近的各種有害氣體濃度、預計各個水倉的水位上漲情況、預計礦井主要通風機反風風量;預計結束礦井反風,恢復礦井正常通風后的通風系統、預計各個采空區密閉墻附近的各種有害氣體濃度、預計各個工作地點的瓦斯涌出情況、確定恢復正常通風后的瓦斯檢查以及逐級恢復送電的程序、特別是預計掘進工作面排放氣體需要的時間和人員安排以及提前制定排放氣體的安全措施。對參加礦井反風演習的人員并進行培訓。

5、實施礦井反風演習前,井下所有的水倉都要排水到最低水位。

6、實施礦井反風演習前,把井下所有工作地點的供電,從里到外逐級停電。

7、實施礦井反風演習前,通防科和機電科要安排好采集資料的人員、儀器儀表及其所用記錄表格。

8、實施礦井反風演習前,礦山救護隊要提前到達指定的位置,投入礦井反風演習。

9、實施礦井反風演習前,礦安全科要派員到達指定的位置,監督礦井反風演習的實施。

10、實施礦井反風演習前,醫護人員要提前到達指定的位置,投入礦井反風演習。

11、礦井反風演習前,要在井下的各個監測點安裝電話,確保暢通。

12、礦井反風演習過程中,通防科和機電科要及時、準確地采集各自的資料,做出詳盡的記錄。

13、結束礦井反風演習,恢復礦井主要通風機正常通風以后,安排瓦斯檢查員,由外向里逐步檢查瓦斯,只有在甲烷濃度低于1.0%的情況下,方可由外向里,安排專職電工逐級恢復送電。

14、對停風區排放氣體的工作,必須由通風科牽頭、礦山救護隊具體實施、安全科監督,嚴格按照排放氣體措施執行。

15、反風演習中由機電科觀察、測定的項目有:觀測主要通風機運轉狀態:電機負荷、軸承溫升、風量、風壓、電流、電壓、功率、效率、不得超負荷運轉。

16、反風演習中由通防監區、礦山救護隊和安全科共同觀察、測定的項目有:礦井主要進回風道、采區進回風道和回采工作面的資料(風速、風量、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空氣溫度、風流方向),每10min測定1次氣體,每30min測風1次等。

17、選擇瓦斯涌出異常的采掘工作面,觀察、記錄瓦斯涌出速度與壓力的關系,觀察、記錄瓦斯濃度達到2.0%的時間,并計算涌出量。

18、礦井反風演習結束后,由總工程師牽頭書寫礦井反風演習報告,對存在的問題,要限期解決。重點要突出此次反風演習的教訓,為在萬一必須實施礦井反風的領導,提供決策依據。

篇3:礦井反風演習制度范本

第一條每年由項目部(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進行1次全礦井反風及救災演習。第二條礦井反風前,由項目部(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反風救災演習方案,報分公司審批。反風演習措施主要內容包括:(一)按照礦井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假設災害發生地點。(二)確定反風演習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間。(三)明確反風設備的操作順序。(四)確定反風演習的觀測項目及其方法。(五)預計反風后的通風網路、風量和瓦斯情況。(六)規定參加反風演習的人員分工和培訓工作。(七)明確恢復正常通風的操作順序和制定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第三條礦井反風演習后,由項目部(礦)總工程師組織編制反風演習報告,并報分公司總工程師審查、備案。反風演習報告應包括:(一)礦井通風情況。(二)主要通風機運轉情況。(三)井巷中風量和瓦斯濃度。(四)礦井自然風壓狀況。(五)反風演習時空氣中瓦斯或二氧化碳達到2%的井巷及火區氣體情況。(六)反風操作時間和恢復正常通風的操作時間。(七)礦井通風系統圖(包括反風前和反風時的通風系統)。(八)反風演習參加人數。(九)存在問題、解決辦法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