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山運輸安全技術措施介紹
上下山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1、下山在投入運行前,必須在下山的上部及各岔道口安裝好安全門、道擋和信號裝置,保證正常使用。
2、下山運輸使用足夠功率的絞車,絞車配備完好的鋼絲繩、保險繩、鉤頭、馬蹬,絞車打牢兩壓兩戧柱,保證生根穩定,絞車開關按鈕、剎把靈敏可靠,安全設施一應具全。
3、絞車司機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合格后方可擔任,嚴禁無證駕駛。
4、每班絞車運行前,必須認真檢查鋼絲繩的完好情況,不得有斷絲、嚴重扭曲、壓扁現象,斷絲較多超過規定必須更換,不得繼續使用。
5、每次絞車運行前,必須檢查礦車與鋼絲繩、保險繩的連接是否牢固,嚴防打滑,同時必須檢查各道岔情況,發現異常先處理后走鉤。
6、拉車時,必須一空一重或兩個空車,嚴禁超負荷運行,嚴禁拉空鉤頭。
7、司機和掛鉤工要密切配合,絞車開動必須用信號聯系,信號未聽清,絞車不得開動。
8、裝料時,材料一定要擺平放穩,不得超寬超高,裝上車的料用繩子或鐵絲逐個固定到料車上。
9、料車拉到指定位置后絞車剎把剎緊,等料車停穩,將道擋關好,方可卸料,防止絞車剎把失靈,使料車滑下發生事故。
10、上下運行時,速度要適度,不得過快,防止掉道或撞壞設施,發生掉道時,要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11、若中途發生掉道拿道時,所有人員不得上下,下方不得行人或站人,拿道人員站在料車的兩邊斜上方用棍子撬。
12、拿好道后,拿道人員應撤到安全地點發出信號之后方可重新啟動絞車。
13、絞車司機和維護工要班班檢查絞車和各零件及鉤頭的完好情況,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嚴禁絞車帶病運行。
14、機電和安監等部門定期派專人對下山運輸設施進行檢查,及時提出整改意見,確保安全運行。
15、絞車走鉤前,要在通往軌道上山的各個通道口設好警戒,并且掛上“正在行車,嚴禁行人”的牌子,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制度。警戒人員距上山下口不得小于30m(掛鉤工除外),下山下口的信號應放進躲避洞內掛好鉤后信號工撤進躲避洞內打信號,絞車走鉤時,信號工不得走出躲避洞,嚴禁人員在下山內打信號。
16、上山下口平巷及上山上口與絞車之間的平巷嚴禁堆積任何材料,保證暢通,絞車走鉤時,整個下山內和下部車場平巷不得有人。
篇2:煤礦機電運輸安全規定
一、必須保障礦井雙回路電源線路、井下供電不少于兩回路,嚴禁擅自更改繼電保護整定值。
二、必須嚴格遵守停送電管理制度,嚴禁非專職人員或非值班電氣人員操作電氣設備。
三、必須保證在用機電設備設施完好,嚴禁使用未經檢測的大修設備及國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設備和工藝。
四、必須選用按規定取得安全標志的礦用產品,嚴禁非阻燃、非防爆電氣設備違規入井。
五、必須按照設備設計能力提升和運輸人員,嚴禁安全保護裝置失效、人物混乘、無證操作。
六、必須確保安全監控、人員定位、通信聯絡系統正常運轉,嚴禁非兼容、未標校的部件和設備隨意接入。
七、必須定期檢查維修和檢測設備設施,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和電纜。
篇3:暗斜井軌道運輸安全管理制度
一、斜巷提升絞車及軌道安裝完成后,必須由安監科和機運科聯合組織現場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在日常檢查中發現有不符合安全運行條件的隱患應立即停止運行,待隱患處理后方可重新投入運行。
二、斜巷運輸管理實行“誰使用、誰管理、誰維護、誰負責”的安全管理原則。
三、斜巷上車場、底車場必須在顯眼位置懸掛“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安全標志牌板。
四、絞車提升前,上下車場把鉤工對于自己目測范圍內的區間進行檢查,發現有人員時要負責使其撤離到提升區外方可發信號。
五、斜巷軌道入口處應設置行車紅燈和“正在行車,嚴禁行人”的標志牌。
六、斜巷絞車操作必須與語音報警裝置相閉鎖,紅燈不亮不能開車、報警裝置不報警不能開車。
七、斜巷軌道把鉤工,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規定,保證在紅燈亮開始提升直至紅燈滅停止提升的全過程中在自己負責的區域沒有人員進入。
八、不行車期間行人進入軌道斜巷必須征得把鉤工的同意,并不得在巷道中停留,更不準走在道心。
九、斜巷上車場,必須裝有靈活有效、安全可靠的阻車器。
十、把鉤工對區域內使用的安全設施負全責,接班后,對所負責的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存檔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