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回風立井提升運輸安全管理制度

回風立井提升運輸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4489

回風立井擴刷工程經比準以正式開工,擴刷井深195米、直徑5米,提升絞車為JTP1.6*1.2型(檢驗日期2013年4月27日),鋼絲繩規格32NAT6*19(檢驗日期2013年5月30日),立井提升機主軸、天輪主軸、吊桶鉤頭檢驗日期2013年4月28日。為了加強提升運輸系統安全,強化提升設備的管理,任務落實,責任到人,做到“有檢查、有落實、有考核”,確保設備完好,避免事故的發生,特制定以下回風立井提升運輸安全檢修制度:

一、組織機構

1、成立回風立井提升運輸督查小組

?組長:機電副礦長楊果龍

副組長:運輸副總張成榮、機電副總付愛國。

?成員:機電科長任常勇、機電技術人員郭玉龍、專職機運安檢員王梁、楊李剛。

2、成立項目部回風立井提升運輸安全檢查(修)小組

組長:項目部機電負責人李同和

副組長:

成員:機電組長

專職機電維修工

專職絞車司機

專職機運安檢員

二、職責

1、回風立井提升運輸督查小組職責

組長(楊果龍):

1)、負責組織貫徹上級頒發的礦井運輸法規、標準。

2)、全面負責機電運輸檢查、檢修督查工作。

?3)、負責對機電運輸系統檢修工作的考核,下達相關獎罰指令。

?4)、按時參加月檢工作,提出整改方案。

副組長(張成榮、付愛國):

1)、在組長領導下對礦井的運輸工作負技術指導工作。

2)、按時參加周檢、月檢工作,提出整改方案。

3)、負責機電運輸檢查、檢修督查工作。

成員:

機電科長任常勇:

1)、負責監督檢查貫徹執行機電運輸檢查(修)情況。

2)、指導和幫助施工隊解決生產中的具體技術問題。

3)、按時參加周檢、月檢工作,提出整改方案。

4)、負責安排機電技術員郭玉龍、專職機電安檢員王梁、楊李剛的日常安全檢查工作。

機電技術員郭玉龍:

1)、負責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充實修改操作規程、作業規程、

安全技術措施,并監督執行,確保安全。

2)、按時參加周檢、月檢工作,提出整改方案。

3)、負責搞好回風立井機電運輸各種安全檢查、檢修記錄

設備臺賬、《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的收集整理存檔。

專職機電安檢員(王梁、楊李剛。)

1)、按時參加班檢、日檢、周檢、月檢工作,提出整改方案。

2)、負責監督回風立井機電運輸班檢、日檢、周檢、月檢工作的落實,各種檢查、檢修記錄是否完善屬實。

3)、負責排查隱患,發現問題及時督促解決,及時上報。

2、項目部回風立井提升運輸安全檢查(修)小組職責

組長(李同和):

1)、負責組織貫徹上級頒發的礦井運輸法規、標準,完善各種記錄及各種設備臺賬、《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檢查、檢修制度。

2)、全面負責抓好全礦運輸安全、生產、建設工作,經常深入運輸區隊調查研究,及時協調、解決和處理運輸生產中出現的問題。

3)、按時參加周檢、月檢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具體設施。

4)負責按時落實整改礦、上級領導安全檢查提出的各項問題。

副組長:

1)、協助組長完成礦井的各項運輸工作工作。

2)、按時參加日檢、周檢、月檢工作,合理安排生產,確保運輸生產順利完成。

3)、負責機電運輸檢查、檢修工作。

成員:

機電組長

專職機電維修工

?專職絞車司機

專職機運安檢員

1)、按時參加班檢、日檢、周檢、月檢工作。

2)、負責填寫回風立井機電運輸班檢、日檢、周檢、月檢的各種檢查、檢修記錄。

3)、服從組長、副組長指揮,負責排查隱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上報。

4)、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干好自己本職工作。

二、檢查制度

1、立井提升運輸系統設備必須進行班檢(時間:每班開工前)、日檢(時間8:00~8:30),周檢(時間周五),月檢(每月停產檢修,保證最少一天時間),并根據設備及設施運轉情況和現狀,做好大,中修計劃,落實基金,做到計劃檢修(每年保證12天)。

2、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必須填寫記錄,并填寫時間和檢修人姓名,在班人員必須簽名。對查出問題及時安排檢修組設施處理,及時匯報。

3、發現涉及安全隱患立即停產處理,直至排除隱患,確保安全方可運行。

4、絞車提升必須符合合理的牽引重量,嚴禁多拉超載。提升矸石時,每次不超過2輛;運火工品時每次不超過2輛;升降人員時每次不超人。

5、絞車提升矸石最大速度不超過4m/S;運送雷管、炸藥、人員的最大速度不超過2m/S,人工驗繩時的運行速度不超過0.3m/S。

三、檢修制度

1、項目部提升運輸安全領導檢查(修)組組長負責日、周、月檢修制度和定期檢修制度的落實。

2、參加檢修人員:項目部機電組長、副組長、成員全部參加。

3、檢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和《主副井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4、參加檢修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的檢修項目和標準逐項檢查,不得漏檢,檢修要達到規定標準,檢修工作完畢后應認真填寫檢修記錄。

5、檢修過程中發現重大問題應向上級相關領導匯報。

6、規定檢修人員:日檢不少于3人,周檢和月檢不少于4人。

7、規定的檢修項目、時間一般情況必須完成,因故未能完成應向組長匯報。

8、每日除完成規定的檢修項目外,對于巡回檢查發現的問題和運轉日志中遺留的問題應及時安排處理。

9、日、周、月檢修結束后,必須統一試車,并由檢修組長簽字驗收方可運行。

10、定期檢修項目的檢修時間,如果在停產檢修期間應由組長統一安排,如果不在停產檢修期間應由副組長安排,成員參加。

四、檢修內容

提升保護:

1.維修工試驗項目

⑴過速保護:每天不動車試驗繼電器一次

⑵限速保護:每天不動車試驗繼電器一次

⑶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每天模擬失效或低速開車試驗一次

(4)后備保護器:后備2m/s限速保護、后備過速保護、后備過卷保護、后備減速開關每周試驗一次

(5)絞車房、井口、井底操車信號:

?(6)信號閉鎖:每天不動車試驗一次

(7)松繩保護每天不動車試驗一次,

(8)油壓系統過、欠壓保護:超溫保護每周不動車試驗一次。

以上保護,第⑴、⑵、⑶、(5)、(6)五種保護失靈,必須停車立即處理,合格后方可開車,第(4)、(7)、(8)三種保護失靈,必須在當天處理合格。

2.操作司機試驗項目

⑴過卷保護:每班模擬過卷試驗一次

⑵欠電壓保護:每班不動車試驗一次

⑶閘間隙保護(報警):每班不動車試驗閘瓦磨損開關

⑷松繩報警:每班不動車試驗一次

⑸緊急制動開關:每班不動車試驗一次

以上五種保護,必須靈敏可靠,任何一項保護不合格,均要停車并匯報,待修復合格后方可開車。

?絞車主要潤滑部位注油

部位周期注油量負責人:

1)、減速器

2)、液壓站

3)、電機軸承

4)、花鍵連接

鋼絲繩與連接裝置(主提升絞車、各穩車)?

1)、要定期(每月)對設備進行防銹處理,外露出件要涂黃油,外露件包括:滾筒、鋼絲繩、調整螺母、螺栓及上吊掛件。

2)、每班由機電組長、絞車司機、機電安全員對鋼絲繩、吊桶鉤頭進行檢查,對繩卡,上下聯接處及鋼絲繩曲率大點進行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更換,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398條399條、400條、401條、402條的規定執行。

3)、連接裝置的性指標必須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414條的規定執行。

天輪、吊桶與管道繩

1)、天輪必須每天檢查一次,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417條418條的規定執行。

2)、每班檢查一次吊桶掛鏈、耳環、安全傘是否牢固,掛鉤、井口安全蓋板是否可靠。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380條的規定執行。

3)、管道繩、罐耳每天檢查一次,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386條的規定執行。

五、以上規定各責任人認真學習、明確職責、貫徹執行,確保回風立井提升運輸安全。

?

1、編制與實施安全運輸(行車、提升)的技術組織計劃,應用系統工程理論解決運輸薄弱環節。

2、編制與實施線路、設備的檢修計劃及施工作業的安全措施,從技術上把住安全關。

3、修訂與貫徹各工種的操作規程在現場監督兌現,糾正違章作業,使規程落到實處。

?4、貫徹執行質量標準,組織開展質量標準化活動,從技術上解決質量、隱患問題,并參加工程驗收。

5、建立設備技術檔案,進行各種設備的安全性能試驗、測定工作,提出結論性的技術結果報告,參與設備選型、改造和鑒定。

6、開展安全技術培訓、技術講座,交流推廣安全新技術。

7、參與事故分析,制訂技術防范措施。

篇2:提升運輸及鋼繩檢查制度范本

1、絞車司機在使用車輛前必須檢查鏈環,插銷、鴨咀、碰頭,車盤是否符合要求。

2、絞車司機每班接班時檢查鋼絲繩。陰車器擋車欄有無異狀和損壞,推車工在拉車前檢查鏈環,插銷,保險裝置是否掛牢、掛車與打信號一人操作。

3、絞車司機對絞車的工作閘、保險閘、鋼絲繩、繩輪、滾筒、軸承、大軸及螺絲每班進行一次檢查,司機要持證上崗。

4、下檔車欄由下推車工負責檢查。

5、檢修工應按下列項目每周進行一至二次檢查。

1)鋼繩外觀檢查,要檢查潤滑、銹蝕、變形受損和斷絲情況。

2)鋼絲繩按每30米定一檢測點,進行直徑磨損檢查。

3)各繩長、緊固螺栓、銷子、連接環、防墮器等不應有裂絞變形等狀況,凡已變形修復的不得用于斜坡提升。

6、鋼絲繩檢測標準

1)各種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斷絲斷面積同鋼絲繩的總斷面積之比達到下列規定時,當達到6%,必須每天檢查,當達到10%時必須立即更換鋼絲繩。

2)鋼絲繩如果受猛烈拉力的一段發現有損壞或其長度增長0.5%以上時必須更換。

3)鋼絲繩使用后期斷絲數或伸長延展突然加快(例如連續三天出現顯著伸長、或在某一捻距內每天都有斷絲出現,必須立即更換)。

4)鋼絲繩出現以上各種跡象必須更換,如在繩頭部位而鋼絲繩其余部位均未達到每天檢查的要求時,允許采用剁繩頭的辦法處理后使用。

篇3:提升運輸系統管理制度

礦山企業的提升運輸系統,是整個生產系統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是保障企業生產任務順利完成、保護人員生命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做好提升運輸系統的管理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首要任務。為加快公司發展速度,保證安全生產,特制定提升系統管理制度。

一、提升運輸系統主要由下列部分組成:

1、提升機;2、提升主鋼絲繩;3、提升容器(箕斗、罐籠、礦車);4、天輪;5、導向輪;6、井架;7、井塔;8、罐道;9、軌道;10、井筒和井筒裝備;11、裝載設備:12、卸載設備;13、井底裝置等等。

二、提升系統的分類:

1、以提升對象分:主井提升、副井提升。

2、以提升容器分:箕斗提升、罐籠提升、礦車提升。

3、以井筒的提升井道角度分:立井和斜井。

4、以安裝場合分:地面提升設備和井下提升設備。

5、以生產與施工分:固定提升設備和鑿井提升設備。

6、以提升機類型分:單繩纏繞式和多繩摩擦式。

三、提升運輸系統規范:

1、提升機是提升運輸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操作工、維修責任人除每班進行檢查外,每三天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重點是各項安全裝置、制動裝置、潤滑裝置,要保證靈活可靠,決不能帶病運轉,做好運轉記錄。

2、提升機電控,要嚴格執行班檢、點檢、定期維護,保證設備的技術性能。

1)安全保護回路完整,各元器件靈敏可靠,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隨意拆除和越過原回路元件工作。

2)自動和制動裝置要保證達到設計標準要求,檢修或更換時應符合原技術參數,缺陷和隱患要及時消除。

3)電氣控制系統要嚴格執行定期調試和校驗,各種控制系統的調試、校驗應每年進行一次。

4)未經原設計單位同意,不得改動接線方式,如達不到標準和要求強行開動設備時,出現后果追究領導和當事人責任。

3、鋼絲繩、罐籠、罐道、天輪、井架、井框,除每天進行檢查外,每周進行一次全而檢查,并做好提升系統安全檢查記錄。

鋼絲繩在每周檢查時,要嚴格按照O.3m/s的速度進行檢查,同時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定期更換鋼絲繩。

4、裝載設備、卸載設備、井底裝置,除每天正常檢查外,每周要進行一次徹底檢查,以確保提升系統安全。

四、提升系統安全保護裝置:

1、防止過卷裝置:當提升機的提升容器超過正常終端停止位置0.5m時,提升機必須能自動斷電,并能使保險閘發生制動作用。

2、防止過速裝置:當提升機速度超過最大速度15%時,必須能自動斷電,并能使保險閘發生制動。

3、限速裝置:提升速度超過3m/s的提升機必須裝設限速裝置,以保證提升容器到達終端的速度不超過2m/s,如果限速裝置為凸輪板,其在一個行程內的旋轉角度應不小于2700。

4、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裝置:當深度指示器失效時,能自動斷電,并能使保險閘發生作用。

5、閘間隙保護裝置:當閘間隙超過規定值時,能自動報警和自動斷電。

6、松繩保護裝置:按規程,3m以上的纏繞式提升機應設松繩保護裝置,松繩裝置應并接入安全回路和報警回路,在鋼絲繩松弛時能自動斷電,并報警。

7、防墜裝置:當提升鋼繩破斷時,提升容器上的防墜裝置動作,將提升容器固定卡在罐道上,確保容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