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
部門:________姓名:______分數:______
一、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每題1分,共30分)。
1、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物的狀態.人的行為和環境條件不能滿足依據事故發生與預防規律的認識所制定的標準、規章、規定、規程等,就有可能發生事故。()
2、《安全生產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支持、配合事故搶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3、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均無權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或者舉報。()
4、“安全生產事故”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突發事件的總稱。()
5、勞動保護就是為了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6、能自動消除危險因素,避免事故發生的裝置叫保險裝置。()
7、使用梯子時、應有防滑措施、踏步應牢固無裂縫。()
8、泡沫滅火器可用于電氣設備火災的滅火。()
9、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不得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對違章作業的指令有權拒絕,并有責任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10、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24伏。()
11、使用電壓36V的手把燈,在作業時即可保證絕對安全。()
12、駕駛機動車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發生交通事故屬于交通違章行為。()
13、糖廠箱罐較多,進入箱、罐內工作需要照明時,必須使用36V以下的低壓照明燈。()
14、開始工作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工作防護用品。()
15、榨季期間,操作各種閥門(如蒸汽、熱水、物料、壓縮空氣等)時,不準正面操作。()
16、《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及事故應急措施。()
17、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事故傷害的不得認定為工傷。()
18、臨時搶修各種閥門時,不必要關好總汽、水閥,掛上“禁止開關”等警示牌。()
19、氧氣瓶與乙炔瓶安全工作間距不小于10m,兩瓶同明火作業距離不小于5m。()
20、嚴禁任何人帶火種進入蔗渣場防火區內,更不能抽煙。()
21、要經常到蔗渣倉四周進行巡查,發現火災隱患立即消除。()
22、《職業病防治法》的基本管理原則是“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23、用人單位必須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但可以不向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24、用人單位應當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替代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
2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進口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或者材料。()
26、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宗旨是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
27、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28、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應當由參與診斷的醫師共同簽署,并經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審核蓋章。()
29、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發現職業病病人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30、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二、選擇題:把正確的答案寫在括號里(每題1.5分,共75分).
1、企業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是()
A、生產主管B、安全主管C、車間主任D、廠長(經理)
2、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管生產必須管()
A、安全B、效益C、生活D、進度
3、“三同時”是指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A、同時投產B、同時結算C、同時檢修
4、消防工作應貫徹()的方針》。
A、安全生產,人人有責B、安全第一,預防為主C、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5、安全檢查的內容包括查領導、查思想、()。
A、查賬目B、查制度C、查技術
6、查事故隱患就是要查安全管理漏洞、人的不安全行為和()。
A、人的不安全思想B、家屬工作的配合C、物的不安全狀態
7、所有機器的危險部分,應()來確保工作安全。
A、標上機器制造商品牌B、涂上警示顏色C、安裝合適的安全防護裝置
8、新員工操作機器設備前,應()。
A、進行培訓與指導B、讓其獨立操作C、配備工具。、
9、在()什么情況下,不可進行機器的維修工作。
A、沒有安全員在場。B、機器在開動中。C、沒有操作手冊。
10、機器防護罩的主要作用是(
)A、使機器較為美觀。B、防止發生操作事故。C、防止機器受到損壞。
11、操作轉動的機器設備時,不應佩戴()A、戒指B、手套C、手表
12、金屬切割過程中最有可能發生()
A、中毒B、觸電事故C、眼睛受傷事故
13、機器停用時要關上電源,是為了(
A、節省能源B、預防事故C、保養機器
14、操作旋轉機器時,不準戴手套的原因是()
A、容易順壞B、較易纏上機器的轉動部分,發生事故C、手部出汗
15、安全防護裝置的目的是防止()
A、工件丟失B、工人身體或手部受到傷害C、物件進去機器里面。
16、()有防止操作人員與機械的危險部分接觸的作用。
A、固定式護照B、互鎖式護照C、觸摸式護照
17、當操作砂輪機時必須使用()A、圍裙B、放潮服C、護眼罩
18、剛車切下來的切削溫度高達()極易引起燙傷。
A、400℃B、600-700℃C、1000℃
19、工人操作機械設備時,穿緊身適合工作服的目的是防止()
A、著涼B、被機器轉動部分纏繞C、被機器弄污
20、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承擔。A、勞動者B、用人單位C、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
21、維修機器時,應先開關關上。然后()
A、斷開電源,并在顯眼處掛上“停機維修”標志牌,方可工作。B、將機器護罩拆除,方便修理。C、即可進行維修工作。
22、被加工的工件超出機床機身的部分,必須()
A、在地上畫上黃線,警告行人B、裝上防護罩C、定期檢查及加油潤滑
23、進行機器加工時,要()
A、不顧旁人,只顧快速完成工作B、和旁人聊天C、專心致志,遵守操作規程
24、清理機械器具上的油污時應()
A、用汽油洗刷B、用壓縮空氣噴C、用抹布擦凈
25、()不易用來制作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
A、金屬板B、木板C、金屬網
26、在沖壓機械中,人體受傷部位最多的是()A、手和手指B、腳C、眼睛
2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工傷。()
A、醉酒導致傷亡的;B、自殘或自殺的;C、患職業病的
28、熱處理工藝包括加熱、()和冷卻三個過程。
A、加工B、保溫C、設計
29、機械設備在運轉中,操作人員應()
A、對機械進行加油清掃B、與旁人聊天C、嚴禁拆除安全裝置
30、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用人單位應當(),并所在提供的復印件上簽章。A、如實、無償提供B、收取費用C、如實提供
31、使用砂輪機時()屬于違章操作。
A、用鉤子清除切屑B、戴手套操作C、安卸工件或夾具時,停機操作
32、車間中各機械設備之間通道寬度應不小于()米。
A、0.5米B、0.7米C、1米
33、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中,首先需要()
A、安全帶B、安全網C、合格的工作臺
34、如叉車上貨物過高,阻礙司機視線時,應()
A、倒行B、向前慢行C探頭外望向前行
35、電瓶車在廠區的行駛時速,不得超過()公里。A、10B、15C、20
36、特種作業人員須經過()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A專業技術培訓考試B、領導考評C文化考試
37、電焊作業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A、爆炸與火災危險B、觸電傷害C、以上兩者都有
38、電焊作業時,必須()
A、佩戴裝有適當濾光鏡片的眼罩或面罩B、佩戴安全帽C、佩戴耳塞
39、電焊作業時,為保證安全,應()
A、二人同時操作B、把工件擺放在地C、保持地面干燥及電焊設備完好
40、電焊作業的地點不應()
A、缺少急救員B、多設合適的滅火器C、存放易燃物體
41、氣焊前點焊槍時,應用()A、點火槍B、火柴C、打火機
42、在作業場所液化氣濃度較高時,應佩戴()A、面罩B、口罩C、眼罩
43、起重機起重吊物時,()起重機的額定起重量。
A、不得超過B、不必限制C、可超過
44、裝有漏電保護器,屬于()
A、絕對保安措施B、輔助保安措施C、基本保安措施
45、手持電動工具在沒有雙重絕緣的情況下,應有()
A、防爆保護裝置B、接地保護裝置C、負荷保護裝置
46、在潮濕的工作場地上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時,為避免觸電,應()A、站立在絕緣膠板上操作B、站在鐵板上操作C、不穿任何鞋具
47、停電檢修時,在開關上應懸掛()的標志牌。
A、“在此工作”B、“止步,高壓危險”C、“禁止合閘,有人工作”
48、觸電事故中,()是導致人身傷亡的主要原因。
A、人體接受電流遭到電擊、B、燒傷C、電休克
49、搶救觸電者時,不可直接用()或其他金屬及潮濕的物體作為工具使觸電者脫離電源。A、手B、木棒C、塑料棒
50、漏電保護器的作用是防止()
A、電壓波動B、觸電事故C、電荷超負
篇2:船舶安全檢查員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員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船舶安全檢查員應貫徹執行國家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參與船舶安全檢查相關法規、文件的擬訂工作;
第三條船舶安全檢查員應熱愛船舶安全檢查工作,服從工作安排,完成領導布置的安檢工作任務;
第四條熟悉并掌握與船舶安檢有關的法規、規范和國際公約,工作中堅持公正、嚴謹、準確的原則;
第五條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和工作程序,不得超越自身職權作出決定;
第六條廉潔奉公、秉公執法、不徇私情,不謀私利,不吃請、不受賄,不利用職權索取或變相索取錢、財、物;
第七條船舶安全檢查員應做好所在單位安檢工作的各項臺帳、檔案等基礎管理工作;
第八條船舶安全檢查站為船舶安全檢查員配備船舶安全檢查員工作記錄簿,由各安檢員自行記錄日常船舶安檢數據,作為船舶安全檢查站考核安檢員工作業績的重要依據,船舶安全檢查站建立獎勵機制,在年終對安檢工作突出的安檢員進行獎勵,同時也作為安檢員升等的重要依據;
第九條局船舶安全檢查站建立船舶安全檢查員檔案,加強船舶安全檢查員的日常管理;
第十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員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一、員工應做到
1、自覺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知識,并有接受單位組織安全培訓教育的義務。
2、駕駛機動車上下班的,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無證駕駛機動車不得駛入廠區。
3、駕駛摩托車上下班(進、出廠)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行駛,騎電動車上下班提倡戴安全帽。
4、駕車人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汽車、摩托車、電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不要駕駛安全設施不全等具有安全隱患的汽車、摩托車、電動車。
5、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不超速行駛,不酒后駕駛,不疲勞駕駛。
6、按規定停放車輛,駕駛員離開車輛時應對車輛采取制動措施,并確認停車安全,以防發生意外事故。
7、因公出差人員或外派(駐外)人員,身處異地,更要加強自我保護、自我防范意識,避免意外交通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發生。
8、上下班途中或因公外出期間受到機動車傷害后,除了應緊急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外,要保護好事發現場,并迅速撥打“122”電話報警。報警要講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情況和造成的后果。
9、因事故受傷就醫時應向醫務人員講清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并保管好所有的就醫證明材料。
二、單位應做到
1、利用各種宣傳工具、信息平臺,定期或不定期對員工進行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等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知識。
2、單位的大門口顯要位置應設立醒目的交通安全提示語或安全警示標志。
3、安全保衛人員應經常性地對員工駕車進、出廠戴安全帽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權責令其糾正、并處罰。要掌握駕駛汽車、摩托車、電動車上下班的職工情況。
4、廠區內各類車輛應限低速行駛,并定點停放,停車棚(庫)設置安全提示牌。
5、鼓勵職工乘座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有條件的單位應配備客車接送職工上下班。離廠區較遠的三班制作業人員,單位應為其提供夜間休息場所。
6、廠(礦)區內租賃、外包、外協的鏟車、挖機等特種車輛必須證照齊全,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不符合要求的,有權責令其整改或責令其停止作業。
7、加強勞動紀律管理,員工在市區因公外出時,必須到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備案,條件許可時企業應為其派車。上班時間嚴禁擅自離廠,以避免意外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