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學品有問有答7問

化學品有問有答7問

2024-07-13 閱讀 3641

問:車間泄壓面積怎么計算

答:計算車間的泄壓面積,首先要確定車間內哪些建筑設施可以作為泄壓設施,然后對泄壓設施的面積進行數學的相加即可。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修訂版)第3.4.2規定,泄壓設施可為輕質屋蓋、輕質墻體和易于泄壓的門窗。作為泄壓面積的輕質屋蓋和輕質墻體的重量規定,每平方米不宜超過120kg。

問:我公司需要制定安全技術說明書,主要是洗滌類產品,屬于非危險化學品,是否可以削減安全技術說明書中無關的內容

答: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2000年1月1日發布《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定》,并于2000年6月1日實施。該說明書共有16大項為必填項,而每個小項可有3種選擇,標明[A]項者,此項為必填項;標明[B]項者,此項若無數據,應寫明無數據原因(如無資料、無意義);標明[C]項者,若無數據,此項可略。

問:起重工、行車工的特殊工種操作證是全國通用的嗎換證時,是不是在全國當地的相關部門考試就行需要去頒發初證的當地主管部門考試嗎這兩種證書是歸當地的勞動局管,還是安監局管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令第13號《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特種作業操作證在全國通用;第十八條規定,跨地區從業或跨地區流動施工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可向從業或施工所在地的考核、發證單位申請復審。也就是說換證

時,到當地的相關部門就可以了。這兩個證書由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管理。

問:我公司要新建危險化學品庫、油品庫、高壓氣瓶庫。領導的意思是把這三個庫房建在一個區域內,那么這三個庫房之間的安全距離應該是多少油品庫主要儲存汽油、柴油、潤滑油,為立式地上式固定頂儲罐,總容積為1000m;高壓氣瓶庫主要儲存氧氣瓶、氮氣瓶;危險化學品庫主要儲存甲類物品,最大儲量12t。我公司建筑在即,特向貴刊緊急求教,謝謝!

答:根據描述,該危險化學品倉庫和氣瓶庫均為甲類物品倉庫,耐火等級按一、二級考慮,且最大儲存量大于10t。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修訂版)第4.3.4條,甲類物品倉庫之間的防火間距不能小于20m。

該儲罐區儲存的物質為汽油、柴油、潤滑油,汽油閃點為-58℃~10℃,小于28℃,所以該儲罐區為甲類液體的儲罐區,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修訂版)第4.4.2條,其最大儲量為1000m3,儲罐區與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甲類倉庫的防火間距離應在原來20m的距離上增加25%,計算得25m。倘若儲罐區按照《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表3.2.11規定,與甲類倉庫之間的距離應為30m。實際操作中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至少應大于25m距離。

不過,倉庫、儲罐區的建設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不僅僅是內部的防火間距的問題,還有消防、周邊環境等等,還是建議這家企業尋找一家有化工設計資質的設計院先行設計操作。

問:跨步電壓觸電是怎么發生的

答:當架空線路的一根帶電導線斷落在地面時,電流就會從導線的落地點向大地流散,于是地面上以導線落地點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電位分布區域,落地點與帶電導線的電勢相同,離落地點越遠地面電勢也越低。當人的兩足分別站在地面上具有不同對“

地”電勢的兩處時,在人的兩足之間就會產生電位差,由此產生的電流通過人體,導致人體觸電。距離斷落點越近,兩足之間距離越大,電位差就越大,觸電危險性也越大。

問:高壓線斷落點多遠是安全的

答:由于跨步電壓觸電的危險性取決于斷落點帶電導線電壓高低、人體的情況、天氣狀況等因素,所以應視具體情況確定安全距離。一般站在距離高壓線落地點8米之內是非常危險的,這時雙腳之間有一定間距就會觸電。距段落點8~10m以內,發生跨步電壓觸電事故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如果在特殊天氣,如:雷雨天等,距斷落點10米~20米也有觸電的危險。因此,只有在斷落點20米距離外才是安全的。

問:易燃易爆場所設計排氣通風系統時應注意什么

答:在設計通風系統時,應考慮到氣體的相對密度。某些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或蒸汽,即使是少量物質,如果在地溝等低洼地帶積聚,也可能達到爆炸極限,此時車間或庫房的下部應設通風口使可燃易爆物質及時排出。從車間中排出含有可燃物質的空氣時,應設置防爆的通風系統,鼓風機的葉片應采用碰擊時不會產生火花的材料制造,通風管內應設有防火遮板,這樣萬一某處失火便能迅速遮斷管路,避免波及他處。

甲、乙類廠房用的送風設備和排風設備不應布置在同一通風機房內,且排風設備不應和其他房間的送、排風設備布置在同一通風機房內。民用建筑內存有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質的單獨房間,如設有排風系統時,其排風系統應獨立設置。

排除含有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與空氣的混合物時,其排風水平管應順氣流方向的向上坡度敷設。可燃氣體管道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不應穿過通風管道和通風機房,也不應沿風管的外壁敷設。

篇2:全國化學品安全衛生知識問答試題

一、填空題

1.在工業生產中,毒物主要經呼吸道和皮膚進入體內,亦可經消化道進入,經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__________習慣不良造成。

2.毒物進入體內的總量超過轉化和排出總量時,體內的毒物就會逐漸增加,這種現象稱為毒物的蓄積。毒物在體內的蓄積是發生________的基礎。

3.在工業生產中,呼吸道最易接觸毒物,特別是刺激性毒物,一旦吸入,輕者引起呼吸道炎癥,重者發生化學性肺炎或___________.

4.撞擊感度、摩擦感度、靜電火花感度、火焰感度、沖擊波感度等是評價化學品爆炸危險性的重要指標,分別指該物品對撞擊、摩擦、靜電火花、火焰、沖擊波等因素的___________.

5.火災起火后火場逐漸蔓延擴大,隨著時間的延續,損失數量迅速增長,損失大約與__________成比例。

6.農藥污染水體還對魚類和野生動物造成威脅,特別是那些具有難于生物降解和高蓄積性的農藥的污染___________嚴重。

7.安全教育的作用是使化學品的管理人員和接觸化學品的工人能正確認識化學品的危害,____________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從主觀上預防和控制化學品危害。

8.泄漏物處置主要有圍堤堵截、稀釋與覆蓋、收容(集)、___________等四種方法。

9.危險化學品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其撲救方法___________,若處置不當,不僅不能有效撲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

10.每個職工都應清楚地知道,發生火災時自己的作用和職責,掌握有關消防設施、人員的疏散程序和危險化學品滅火的___________等內容。

11.撲救危險化學品火災決不可盲目行動,應針對每一類化學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來____________控制或撲滅火災。

12.危險化學品的露天堆放必須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爆炸物品、一級易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____________不得露天堆放。

13.《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核心就是要求所有生產、經營、運輸、儲存和使用化學品的單位必須對生產或經營的化學品進行危險性鑒別和分類,所有危險化學品必須具有___________安全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

14.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在國際上稱作化學品___________,簡稱CSDS或MSDS.

15.進口危險化學品時,應有符合規定要求的___________技術說明書,并隨商品提供給用戶。

16.危險化學品安全標簽是針對危險化學品而設計、用于提示接觸危險化學品的人員的___________.

17.作業場所安全標簽又稱工作場所___________,是用于作業場所,提示該場所使用的化學品特性的一種標識。

18.使用單位購進的化學品需要轉移或分裝到其它容器內時,轉移或分裝后的容器應貼___________.

19.使用單位應向接觸危險化學品的作業人員提供化學品___________,并將危險化學品的有關安全衛生資料向職工公開,教育職工了解安全技術說明書,正確辨識安全標簽的內容。

20.“國家化學品登記注冊中心”不僅是化學品登記注冊的具體執行部門,也是國家化學品管理的技術。

二、選擇題,每題最少有一個是對的。請在對的字母上劃圈。

21.職業性皮膚病是職業性疾病中最常見、發病率最高的職業性傷害,其中________因素引起者占多數。

A.化學性

B.物理性

C.生物性

22.苯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為_______的損害。

A.呼吸系統

B.消化系統

C.造血系統

23.能夠產生爆炸的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最高濃度為爆炸上限。汽油的爆炸極限是________.

A.1.0%~5.0%

B.2.0%~6.0%

C.1.0%~6.O%

24.在化學品的生產、儲存、使用、銷售和運輸直至作為廢物處理處置過程中,由于________或處置不當會損害人類健康和污染生態環境。

A.誤用

B.濫用

C.使用

25.在化學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過程中,作為化學污染物以廢水、廢氣和廢渣等形式排放到環境中,對環境造成________.

A.影響

B.污染

C.破壞

26.化學農藥在噴灑過程中約有________進入大氣、或者附著在土壤表面,隨后進入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污染。

A.1/3

B.1/2

C.3/4

27.聯合國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最近提出九種農藥和________工業化學品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類和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A.三種

B.四種

C.五種

28.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從事危險廢物的_______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領取經營許可證。

A.收集

B.貯存

C.處置

29.工程技術是控制化學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消除_______中化學品的危害或盡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

A.工作崗位

B.工作場所

C.生產車間

30.防護用品本身的失效意味著保護屏障的消失,因此個體防護用品不能被視為控制危害的________,而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性措施。

A.必要手段

B.主要手段

C.唯一手段

31.事故發生后,應根據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熱所涉及到范圍建立警戒區,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_______管制。

A.車輛

B.人員

C.交通

32.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_______,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

A.破損

B.擴大

C.污染

33.化學品事故生成的特點是發生突然,擴散迅速,________.一旦發生化學品事故,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慌亂,處理不當,又會引起二次災害。

A.持續時間長

B.危險性大

C.涉及面廣

34.《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國家標準按其主要危險特性將危險化學品分為________.

A.八類

B.九類

C.十類

35.《危險貨物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根據危險品的特性和包裝強度,把危險品包裝分成_______.

A.三類

B.四類

C.五類

36.《危險貨物包裝標志》國家標準規定了危險貨物圖示標志的類別、名稱、尺寸和顏色,共有危險品標志圖形_______、19個。

A.17種

B.19種

C.21種

37.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配備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其倉庫及場所應設專人管理,管理人員必須配備可靠的________.

A.勞動防護用品

B.安全檢測儀表

C.手提消防器材

38.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必須辦理“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辦理“準運證”必須具有主管部門或單位的證明、________.

A.車輛年檢證

B.駕駛員證

C.押運證

39.化學品的危險程度應用________進行提示。當某種化學品具有一種以上的危險性時,用危險性最大的提示詞。

A.危險

B.警告

C.注意

40.我國目前登記的危險化學品是國家標準列出的_______常用危險化學品。

A.995種

B.997種

C.1000種

三、判斷題。錯的在題號上劃×。

41.通風控制措施就是借助于有效的通風,使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濃度高于最高容許濃度。

42.在無法將作業場所中有害化學品的濃度降低到最高容許濃度以下時,工人必須使用個體防護用品。

43.選擇呼吸防護用品時應考慮有害化學品的性質、作業場所污染物可能達到的最高濃度、作業場所的空氣含量、使用者的面型和環境條件等因素。

44.管理控制的目的是通過登記注冊、安全教育、使用安全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等手段對化學品實行全過程管理,從而杜絕事故的發生。

45.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過程一般包括報警、緊急疏散、現場急救、泄漏處理和火災控制幾方面。

46.事故發生后,應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47.從事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的人員和消防救護人員平時應熟悉和掌握化學品的主要危險特性及其相應的滅火措施,并進行防火演習,加強緊急事態時的應變能力。

48.所有工業企業都應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通過改革工藝設備、采用清潔物質替代有害原材料,嚴格控制有害化學物質向環境中排放。

49.所有經營危險化學品的企業都必須依法申請,經縣、地和省政府主管部門、安全部門和商業主管部門認可后,才能經營。

50.《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不僅要求用人單位對化學品危險性進行鑒別和分類,建立化學品安全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制度,而且明確提出了職工的義務和權力。

51.化學品事故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事故性質、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

52.最小點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燒爆炸時所需的最小能量。最小點火能數值愈大,說明該物質愈易被引燃。

53.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或場所的消防用電設備應能充分滿足消防用電的需要,輸配電線路、燈具、火災事故照明等用電都應符合用電要求,并應安裝避雷設備。

54.有毒物品應貯存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場所,不得露天存放和接近酸類物質;腐蝕性物品不允許泄漏,嚴禁與液化氣體和其他物品共存。

55.倉庫工作人員應進行培訓,經考核合格后上崗;裝卸人員也必須進行必要的教育;消防人員除了應具有一般消防知識外,還應進行專門的專業知識培訓。

篇3:化學品安全衛生知識問答試題

一、填空題

1.在工業生產中,毒物主要經呼吸道和皮膚進入體內,亦可經消化道進入,經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__________習慣不良造成。

2.毒物進入體內的總量超過轉化和排出總量時,體內的毒物就會逐漸增加,這種現象稱為毒物的蓄積。毒物在體內的蓄積是發生________的基礎。

3.在工業生產中,呼吸道最易接觸毒物,特別是刺激性毒物,一旦吸入,輕者引起呼吸道炎癥,重者發生化學性肺炎或___________.

4.撞擊感度、摩擦感度、靜電火花感度、火焰感度、沖擊波感度等是評價化學品爆炸危險性的重要指標,分別指該物品對撞擊、摩擦、靜電火花、火焰、沖擊波等因素的___________.

5.火災起火后火場逐漸蔓延擴大,隨著時間的延續,損失數量迅速增長,損失大約與__________成比例。

6.農藥污染水體還對魚類和野生動物造成威脅,特別是那些具有難于生物降解和高蓄積性的農藥的污染___________嚴重。

7.安全教育的作用是使化學品的管理人員和接觸化學品的工人能正確認識化學品的危害,____________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從主觀上預防和控制化學品危害。

8.泄漏物處置主要有圍堤堵截、稀釋與覆蓋、收容(集)、___________等四種方法。

9.危險化學品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其撲救方法___________,若處置不當,不僅不能有效撲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

10.每個職工都應清楚地知道,發生火災時自己的作用和職責,掌握有關消防設施、人員的疏散程序和危險化學品滅火的___________等內容。

11.撲救危險化學品火災決不可盲目行動,應針對每一類化學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來____________控制或撲滅火災。

12.危險化學品的露天堆放必須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爆炸物品、一級易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____________不得露天堆放。

13.《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核心就是要求所有生產、經營、運輸、儲存和使用化學品的單位必須對生產或經營的化學品進行危險性鑒別和分類,所有危險化學品必須具有___________安全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

14.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在國際上稱作化學品___________,簡稱CSDS或MSDS.

15.進口危險化學品時,應有符合規定要求的___________技術說明書,并隨商品提供給用戶。

16.危險化學品安全標簽是針對危險化學品而設計、用于提示接觸危險化學品的人員的___________.

17.作業場所安全標簽又稱工作場所___________,是用于作業場所,提示該場所使用的化學品特性的一種標識。

18.使用單位購進的化學品需要轉移或分裝到其它容器內時,轉移或分裝后的容器應貼___________.

19.使用單位應向接觸危險化學品的作業人員提供化學品___________,并將危險化學品的有關安全衛生資料向職工公開,教育職工了解安全技術說明書,正確辨識安全標簽的內容。

20.“國家化學品登記注冊中心”不僅是化學品登記注冊的具體執行部門,也是國家化學品管理的技術。

二、選擇題,每題最少有一個是對的。請在對的字母上劃圈。

21.職業性皮膚病是職業性疾病中最常見、發病率最高的職業性傷害,其中________因素引起者占多數。

A.化學性B.物理性C.生物性

22.苯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為_______的損害。

A.呼吸系統B.消化系統C.造血系統

23.能夠產生爆炸的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最高濃度為爆炸上限。汽油的爆炸極限是________.

A.1.0%~5.0%B.2.0%~6.0%C.1.0%~6.O%

24.在化學品的生產、儲存、使用、銷售和運輸直至作為廢物處理處置過程中,由于________或處置不當會損害人類健康和污染生態環境。

A.誤用B.濫用C.使用

25.在化學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過程中,作為化學污染物以廢水、廢氣和廢渣等形式排放到環境中,對環境造成________.

A.影響B.污染C.破壞

26.化學農藥在噴灑過程中約有________進入大氣、或者附著在土壤表面,隨后進入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污染。

A.1/3B.1/2C.3/4

27.聯合國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最近提出九種農藥和________工業化學品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類和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A.三種B.四種C.五種

28.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從事危險廢物的_______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領取經營許可證。

A.收集B.貯存C.處置

29.工程技術是控制化學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消除_______中化學品的危害或盡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

A.工作崗位B.工作場所C.生產車間

30.防護用品本身的失效意味著保護屏障的消失,因此個體防護用品不能被視為控制危害的________,而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性措施。

A.必要手段B.主要手段C.唯一手段

31.事故發生后,應根據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熱所涉及到范圍建立警戒區,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_______管制。

A.車輛B.人員C.交通

32.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_______,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

A.破損B.擴大C.污染

33.化學品事故生成的特點是發生突然,擴散迅速,________.一旦發生化學品事故,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慌亂,處理不當,又會引起二次災害。

A.持續時間長B.危險性大C.涉及面廣

34.《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國家標準按其主要危險特性將危險化學品分為________.

A.八類B.九類C.十類

35.《危險貨物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根據危險品的特性和包裝強度,把危險品包裝分成_______.

A.三類B.四類C.五類

36.《危險貨物包裝標志》國家標準規定了危險貨物圖示標志的類別、名稱、尺寸和顏色,共有危險品標志圖形_______、19個。

A.17種B.19種C.21種

37.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配備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其倉庫及場所應設專人管理,管理人員必須配備可靠的________.

A.勞動防護用品B.安全檢測儀表C.手提消防器材

38.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車輛必須辦理“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準運證。辦理“準運證”必須具有主管部門或單位的證明、________.

A.車輛年檢證B.駕駛員證C.押運證

39.化學品的危險程度應用________進行提示。當某種化學品具有一種以上的危險性時,用危險性最大的提示詞。

A.危險B.警告C.注意

40.我國目前登記的危險化學品是國家標準列出的_______常用危險化學品。

A.995種B.997種C.1000種

三、判斷題。錯的在題號上劃×。

41.通風控制措施就是借助于有效的通風,使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濃度高于最高容許濃度。

42.在無法將作業場所中有害化學品的濃度降低到最高容許濃度以下時,工人必須使用個體防護用品。

43.選擇呼吸防護用品時應考慮有害化學品的性質、作業場所污染物可能達到的最高濃度、作業場所的空氣含量、使用者的面型和環境條件等因素。

44.管理控制的目的是通過登記注冊、安全教育、使用安全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等手段對化學品實行全過程管理,從而杜絕事故的發生。

45.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過程一般包括報警、緊急疏散、現場急救、泄漏處理和火災控制幾方面。

46.事故發生后,應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47.從事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的人員和消防救護人員平時應熟悉和掌握化學品的主要危險特性及其相應的滅火措施,并進行防火演習,加強緊急事態時的應變能力。

48.所有工業企業都應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通過改革工藝設備、采用清潔物質替代有害原材料,嚴格控制有害化學物質向環境中排放。

49.所有經營危險化學品的企業都必須依法申請,經縣、地和省政府主管部門、安全部門和商業主管部門認可后,才能經營。

50.《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不僅要求用人單位對化學品危險性進行鑒別和分類,建立化學品安全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制度,而且明確提出了職工的義務和權力。

51.化學品事故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事故性質、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

52.最小點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燒爆炸時所需的最小能量。最小點火能數值愈大,說明該物質愈易被引燃。

53.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物或場所的消防用電設備應能充分滿足消防用電的需要,輸配電線路、燈具、火災事故照明等用電都應符合用電要求,并應安裝避雷設備。

54.有毒物品應貯存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場所,不得露天存放和接近酸類物質;腐蝕性物品不允許泄漏,嚴禁與液化氣體和其他物品共存。

55.倉庫工作人員應進行培訓,經考核合格后上崗;裝卸人員也必須進行必要的教育;消防人員除了應具有一般消防知識外,還應進行專門的專業知識培訓。

56.危險品裝卸前后,必須對車輛和倉庫進行必要的通風,清掃干凈,裝卸作業使用的工具應能防止傷人。

57.安全技術說明書為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使用、儲存和處置提供服務,使其在使用時自主防護,起到了減少職業危害和預防化學品事故的作用。

58.生產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標準填寫“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安全技術說明書應采用“一物一書”的方式編寫,同類物、同系物的說明書可以互相代替。

59.供應商安全標簽是指危險化學品在流通過程中由供應商提供的附在化學品包裝上的安全標簽。

60.盛裝危險化學品的包裝,在經過處理之后,方可撕下標簽,否則不能撕下相應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