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司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某公司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和省市有關文件的精神,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我公司所屬危險化學品單位,必須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危險化學品單位是指從事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和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的單位。
第四條本規定所稱危險化學品是指列入《危險化學品名錄》(20**年版)中的,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放射性物品和雜類不屬于此范圍)以及《劇毒化學品目錄》(20**年版)內所屬各類物品。
第五條危險化學品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必須保證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國家標準的要求,并對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負責。
危險化學品單位從事危險化學品活動的人員必須接受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防護和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第六條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接受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不得拒絕、阻撓。
第七條對危險化學品實施監督管理的有關部門,依照《淄博豐泰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和處置廢棄等各環節有關部門的職責》的規定履行職責。
第八條新建、改建、擴建危險化學品及劇毒化學品生產、儲存單位實行審批制度,未經審批,不得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
第九條已建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和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儲存設施應與"八類區域",即人口密集區域、公共設施、水源保護區、交通干線、農牧漁保護區、名勝自然保護區、軍事禁區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予以保護的其他區域的距離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國家有關規定。
已建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和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儲存設施不符合前款規定的限期整改,需要轉產、停產、搬遷、關閉的,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十條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必須取得"危險化學品生產許可證"和"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登記證";危險化學品儲存單位必須取得"危險化學品儲存單位登記證"。
第十一條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的產品必須編制"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化學品安全標簽",其內容必須與內包裝中危險化學品完全一致,發現有新的危害特性時,應立即公告并及時修訂。
第十二條危險化學品使用單位必須取得"危險化學品使用單位登記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證安全使用和管理。
第十三條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單位安全設施應齊全可靠,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特性,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監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堤或者隔離操作等安全設施、設備,并定期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符合安全運行要求。
第十四條在役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單位每兩年一次安全評價,在役劇毒化學品生產、儲存單位每年一次安全評價;評價報告應報公司安全環保科備案。
第十五條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單位應當在生產、儲存、使用場所設置通訊、報警裝置,并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處于正常適用狀態。
第十六條危險化學品必須儲存在經省級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危險化學品倉庫中,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設置危險化學品儲存倉庫。
第十八條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化學品必須在專用倉庫內單獨存放,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制度;并將儲存劇毒化學品以及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其他危險化學品的數量、地點以及管理人員的情況報公司安全環保科和齊都公安局備案。
第十九條儲存危險化學品專用倉庫應符合國家標準GB15603-1995的規定,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可靠的安全防護用品和安全設施并定期檢測。
第二十條儲存危險化學品專用倉庫應設置明顯標志,標志應符合國家標準GB190-90的規定;同一區域儲存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級別的危險化學品時,應按最高等級危險物品的性能標志。
第二十一條危險化學品露天存放應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級易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劇毒物品不得露天存放。
第二十二條危險化學品經營實行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銷售危險化學品。
第二十三條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必須辦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并滿足如下經營條件:
1.經營場所和儲存設施符合國家標準;
2.主管人員和業務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并取得上崗資格;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4.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國家標準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四條經營銷售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改建、擴建或者遷移經營、儲存場所,擴大許可經營范圍時,應當事前重新申請辦理經營許可證;經營單位變更單位名稱、經濟類型或者注冊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向原發證機關申辦變更手續,換發新的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
第二十五條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滿后,繼續從事危險化學品經營活動的,應當在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有效期滿前3個月內向原發證機關提出換證申請,經審查合格后換領新證。
第二十六條經營危險化學品的單位不得有下列行為:
1.經營國家明令禁止的危險化學品和用劇毒化學品生產的滅鼠藥以及其他可能進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學產品和日用化學品;
2.銷售沒有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化學品安全標簽的危險化學品;
3.從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生產許可證或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采購危險化學品;
4.零售業務只許經營除爆炸品、放射物品、劇毒物品以外的危險化學品。
第二十七條危險化學品運輸實行資質認定制度,未經資質認定不得運輸危險化學品。
第二十八條危險化學品運輸單位必須具備的條件:
1.取得交通部門核發加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專用章"的《道路運輸證》;
2.質量監督檢驗部門負責運輸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檢驗,核發的檢驗合格證;
3.危險化學品運輸從業人員(包括駕駛員、裝卸人員、押運人員和業務管理人員)必須掌握危險化學品運輸的安全知識,了解所運輸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危害特性和發生意外時的應急措施;并取得市級管理機構核發的《道路危險貨物運輸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
第二十九條獲得運輸危險化學品資質的單位,不得允許
其他運輸車輛掛靠在本單位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
第三十條運輸危險化學品,只能委托有危險化學品運輸資質的運輸單位承運;不準委托個體運輸戶和不具備資質條件的運輸單位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活動。
第三十一條用于危險化學品運輸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須由專業生產企業定點生產并經檢測檢驗合格方可使用;封口必須嚴密,能夠承受正常的運輸條件下產生的內部壓力和外部壓力,保證運輸過程中不因溫度、濕度或者壓力的變化而發生任何滲漏。
第三十二條運輸、裝卸危險化學品,應當按照危險化學品的危害特性,配備必要的應急處理器材、防護用品并制訂應急救援預案;運輸危險化學品必須配備押運員,并隨時處于押運員的監管之下。
第三十三條運輸危險化學品不得超裝、超載,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禁止通行的區域。
第三十四條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車輛標志,必須符合《道路運輸危險貨物車輛標志》(GB13392-92)的標準;運輸易燃易爆介質的槽罐車輛必須安裝靜電接地裝置和阻火設施。
第三十五條外單位運輸工作人員(駕駛員、押運人員和業務管理人員)進入裝卸區,必須遵守"防火防爆十大禁令"以及本裝卸站的有關規定;嚴禁裝卸操作和開關閥門。
第三十六條劇毒化學品的運輸必須執行準運審批制度。托運人應當向縣級以上(含縣級)公安部門辦理《劇毒化學品公路運輸通行證》并提交有關劇毒化學品品名、數量、運輸始發地和目的地、運輸路線、運輸單位、駕駛人員、押運人員、經營單位和購買單位資質情況的有關材料。
第三十七條危險化學品廢棄處置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安全環保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廢棄處置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十八條危險化學品廢棄處置必須制定處置方案;常用處置方法有:填埋法、焚燒法、固化法、化學法、生物法等,其具體處置方案由安全環保部門負責審定并報所在地市級環保、安全和公安部門備案。
第三十九條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使用單位轉產、停產、停業或解散等應當采取有效措施;處置危險化學品生產或儲存設備的原料、庫存產品,必須制定處置方案并報所在地市級環保、安全和公安部門備案。
第四十條公眾上交的危險化學品由公安部門接收,公安部門收繳的危險化學品和其他有關部門收繳的危險化學品交由地方環保部門認定的專業單位處理。
第四十一條危險化學品的包裝物、容器,必須由取得定點證書的專業生產企業定點生產;未取得定點證書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用于危險化學品包裝的包裝物、容器。
第四十二條危險化學品的包裝物、容器經國家質檢部門認可的專業檢測檢驗機構檢測合格后方可出公司。
第四十三條危險化學品的包裝物、容器使用者必須購置由取得定點證書的專業生產單位并經國家質檢部門認可的專業檢測檢驗機構檢測合格后的包裝物、容器;重復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包裝物、容器在使用前,應當進行檢查,做好記錄,檢查記錄應當至少保存2年。
第四十四條危險化學品的包裝物的材質,包括內包裝和包裝的內襯材料,要與所包裝危險貨物的性質相適應。
第四十五條危險化學品的包裝結構應合理,具有一定的強度,在運輸條件下能正常使用,能適應運輸期間溫度、濕度、壓力的變化。
第四十六條危險化學品的包裝規格、方法和件重應與所包裝的危險化學品的用途相適應,便于裝卸、運輸和儲存。
第四十七條危險化學品的包裝封口應針對盛裝物的化學特性確定是氣密、液密還是其他有效封口。
第四十八條危險化學品的包裝物外表應標明所裝危險化學品正確的化學名稱,同時印刷或粘貼相應的包裝標記和安全標簽。
第七章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
第四十九條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
第五十條各單位制定的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應符合《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的要求。
第五十一條公司制定的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報淄博市安監局備案管理;
第五十二條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應定期演練、修訂,按照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五十三條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單位負責人應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救援工作,同時報告公司安全環保、調度、技術、設備、公安、消防、醫院等部門。
第五十四條發生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時,本單位搶救搶險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公司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必須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請求社會援助。指揮部應責成專人聯絡、引導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項。
第五十五條發生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公司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采取必要措施,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擴大。
1.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的其他人員;
2.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對危險化學品造成的危害進行檢驗、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險化學品性質及危害程度;
3.針對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水源、空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可能產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閉、隔離、洗消等措施;
4.對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監測、處置,直至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第五十六條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必須為危險化學品事故救援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和必要的協助。
第五十七條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的信息由生產科統一公布。
篇2: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經營單位的特點,按經營范圍將安全管理制度分為公共、經營、儲存、運輸和加油站五類。“公共”是指所有經營單位都必須建立的管理制度;“經營”是指涉及經營環節的管理制度;“儲存”是指涉及儲存環節的管理制度;“運輸”是指涉及運輸環節的管理制度;“加油站”是指涉及加油站特點的管理制度。各經營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的經營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管理制度一覽表》(詳見下表)列出的涉及本單位所有經營范圍的制度進行組合和增加,制定能夠滿足本單位經營需要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管理制度一覽表
類別
序號
名稱
備注
安全生產責任制
1
決策層安全生產責任制
公共
2
管理層安全生產責任制
3
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1
危險化學品購銷管理制度
經營
2
劇毒化學品購銷管理制度(如有劇毒化學品)
3
危險化學品經營手續環節交接責任管理制度
4
危險化學品儲存保管制度
儲存
5
出入庫登記管理制度
6
危險化學品養護管理制度
7
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8
毒害性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9
腐蝕性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10
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制度
運輸
11
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理辦法
公共
12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管理辦法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13
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公共
14
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15
安全獎懲制度
16
消防制度
17
事故報告處理制度
18
設備管理制度
19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20
勞動保護用品發放制度
21
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2
動火管理制度
23
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如有重大危險源)
24
用電管理制度
25
加油站儲油罐區管理制度
加油站
26
加油站進出車輛、人員管理制度
27
裝卸油安全管理制度
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
市場開發崗位;定貨崗位;驗貨及驗票崗位;發貨崗位
經營
2
出入庫崗位;庫房管理崗位;庫房養護崗位;巡檢崗位;搬運、裝卸崗位
儲存
3
司機崗位;押運員崗位;車輛保養維修崗位
運輸
篇3: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保障職工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依照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稱危險化學品,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等。
2.凡生產、貯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車間、崗位和人員,必須接受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防護和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3.由安環處、生產處、總工辦、設備處等部門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現場的科學管理和技術指導,并針對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采取必要的針對性的安全措施。
4.搞好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和巡檢,保證各種生產設備處于完好和有效狀態。
5.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安全管理責任制。
6.加強對安全設備的檢查,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設備器材,定期演練,提高對各種事故的預防和應急反應能力。
7.液氨的出售與購進,均要嚴格執行公司液氨槽車充裝管理規定和國家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
8.生產、貯存危險化學品的設備及配套設施,要定期檢測,檢測結果要存入檔案。
9.各車間對危險化學品的防護器材要配套齊全,并嚴格執行公司制定的《車間防毒器具管理規定》的要求,出現或造成不良后果均要追究車間分管負責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