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石業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考試題

石業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考試題

2024-07-13 閱讀 3751

一、判斷題(每題3分,合計18分)1、用裝巖機或人工出碴之前,應檢查和處理工作面頂、幫的浮石。()2、架設木支架時,應遵守下列規定:柱窩應打在穩定的巖石上;爆破前,靠近工作面的支架,應加固;發現棚腿歪、壓裂、頂梁折斷或坑木腐爛等,應及時更換、修復。()3、井下爆破,應遵守GB6722的規定。()4、人力推車,應遵守下列規定:推車人員應攜帶礦燈;每人只允許推二輛車;推車人員不應騎跨車輛滑行或放飛車。()5、對接近水體的地帶或可能與水體有聯系的地段,應堅持“有疑必探,邊探邊掘”的原則,編制探水設計。()6、井下可使用電爐和燈泡防潮、烘烤和采暖。()二、選擇題(每題5分,合計30分)1、采用淺孔留礦法采礦,應遵守下列規定:每一回采分層的放礦量,應控制在保證鑿巖工作面安全操作所需高度,作業高度不宜超過米。①1.8②2③2.22、井下采掘工作面進風流中的空氣成分(按體積計算),氧氣應不低于%,二氧化碳應不高于%。①20②25③1④0.53、入風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風源含塵量,應不超過mg/m3。①2②1③0.5④0.14、局部通風的風筒口與工作面的距離:壓入式通風應不超過米;抽出式通風應不超過米;混合式通風,壓入風筒的出口應不超過②米,抽出風筒的入口應滯后壓入風筒的出口米以上。①15②10③5④25、爆破后和裝卸礦(巖)時,應進行噴霧灑水。鑿巖、出碴前,應清洗工作面米內的巷壁。進風道、人行道及運輸巷道的巖壁,應每季至少清洗一次。①15②10③86、井下主要排水設備,至少應由同類型的臺泵組成。工作水泵應能在20小時內排出一晝夜的正常涌水量。①二②三③四三、填空題(每空2分,合計28分)1、礦山企業應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和。2、礦山企業應認真執行檢查制度。3、所有生產作業人員,每年至少接受小時的在職安全教育。4、新進地下礦山作業的人員,應接受不小于小時的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由老工人帶領工作至少個月。5、除特殊情況外,連續小時內,任何人均不應在井下滯留或被強制滯留小時以上。6、礦山企業應按照GB11651和《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試行)》的規定,為作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進入礦山作業場所的人員,應按規定佩帶。7、任何人不應酒后進入礦山作業場所;不應將飲料帶入作業場所。8、作業前應認真檢查作業地點的情況,發現情況異常,及時報告礦有關部門。9、綜合防塵八字措施:風—;水—;密—;護—;革—;管—;教—;查—。四、問答題1、你從事的工作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有哪幾點(12分)2、你從事的工作崗位有可能發生哪些事故,如何預防(12分)

篇2:三二醫院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培訓制度

第二醫院傳染病防治知識與技能培訓制度

為認真貫徹《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規范》,確保及時、準確、完整的報告傳染病以及規范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每年對本院醫務人員、總值班人員進行至少一次以上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規范、傳染病診斷標準以及近年來衛生部下發要求學習的相關文件和我市發生傳染病暴發疫情和近幾年未發現的傳染病又重新出現時的培訓。

二、每年對新上崗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和疫情報告的培訓,對培訓結果考試合格后進行錄用。

三、每年對實習醫護人員進行至少一次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規范、傳染病診斷標準以及近年來衛生部下發要求學習的相關文件和我市發生傳染病暴發疫情和近幾年未發現的傳染病又重新出現時的培訓。

四、每次培訓后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培訓效果的評估,必要時進行考試,并及時打分。

五、保存培訓通知、簽到冊、課件或講義、培訓效果等記錄。

篇3:港務集團崗位技能培訓管理辦法

港務公司崗位技能培訓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辦法適用于廣東**港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全體員工。

第二條培訓目的:增強員工技能,為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減少工作失誤以及工作輪換、橫向調整和晉升做準備。

第三條培訓內容:高層管理人員培訓、中層管理人員培訓和基層員工培訓。

第二章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

第四條高層管理人員是指對公司戰略決策有重要影響的人員,包括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副書記、總師等。

第五條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高層管理人員掌握經營環境的變化、行業發展趨勢以及進行決策的程序和方法,提高洞察能力、思維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以確保決策人正確地履行職責。

第六條培訓內容:對高層管理人員培訓重點應該側重于觀念、理念方面,此外還有市場經濟所要求的系統管理理論和技能,如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市場營銷、企業經營戰略、企業經營過程控制、領導科學與藝術等。

第七條培訓方式:

(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班:有計劃地安排高層管理者參加MBA學習,既可全脫產,也可半脫產學習。

(二)脫產培訓班:參加高等院校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舉辦的培訓班,如總裁高級研修班等。

(三)出國考察:有計劃、有選擇地組織高層管理人員出國考察。

(四)其它培訓

第三章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

第八條中層管理人員是指各部門負責人。

第九條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中層管理人員更好地理解和執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決策方針,具備多方面的才干和更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改善管理工作績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為企業決策層培養接班人。

第十條培訓內容:

(一)管理基本知識與技能:管理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市場學、領導科學與藝術等課程。

(二)業務知識與技能:負責的業務領域如技術、銷售等領域的知識與技能。

(三)工作改進:工作分配、工作方法的改進、工作流程的改進。

(四)其它培訓。

第十一條培訓方式

(一)在職開發:鼓勵中層管理人員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增長才干,培養領導能力。

(二)“請進來、走出去”式培訓:結合公司自身的業務發展,外請行業專家講課或到先進企業參觀學習、交流經驗。

(三)內部研討:企業組織內部研討活動,鼓勵中層管理人員研討公司的經營管理問題。

(四)輪流任職:安排有培養前途的中層管理人員在企業的各管理崗位輪流任職。

(五)崗位資格學習:因崗位技能要求,安排相關職能部門的中層管理人員參加國家組織的相關崗位資格學習。

(六)脫產培訓:選送有培養前途的中層管理人員到高等院校、培訓機構進行管理培訓或參加MBA學習(參照第七條第一款執行)。

第四章基層員工的培訓

第十二條基層員工包括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和各類職能人員等。

第十三條培訓目的:提高基層員工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掌握本專業的新知識和新技術。

第十四條培訓內容:針對在崗員工崗位職責、專業技能、操作規程、業務流程等進行反復強化培訓,以使員工在充分掌握理論的基礎上,能自由地應用、發揮、提高。

第十五條培訓方式

(一)專題培訓:根據不同的業務性質,公司選派員工參加各類專題培訓班。

(二)脫產進修:公司選派員工去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脫產進修,以培養企業緊缺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其它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