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餐飲業操作技能培訓

餐飲業操作技能培訓

2024-07-11 閱讀 6210

餐飲行業操作技能培訓

托盤

托盤根據托送的物品和重量可分為輕托和重托。

(一)輕托

用于上菜、斟酒操作或托送較輕的物品。一般重量在5公斤以下。

1、理盤:根據所托物品選擇托盤。洗凈擦干,如選用的托盤比較光滑,在盤內墊上潔凈的餐巾,撒上少量的水以防止物品滑動。餐巾鋪平拉齊,餐巾四邊與盤底相齊。

2、裝盤:根據物品的形狀、體積重量和使用的先后擺放。重的、高的、后用的物品擺放在內側,靠近胸前;輕的、低的、先用的物品放在外側。

3、托姿:左手擺盤,左手臂自然彎曲成90度角,掌心向上。五指盡量分開,掌心自然成凹形,用五指指腹及掌根掌握托盤的平衡,使托盤重心始終在掌心和掌根處。盤緣距胸約15公分左右,身體正直,保持立正姿勢。側托時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平齊,以左手肘為軸,左手托盤向外側緩慢平穩的轉動,使左手臂與身體成一平面。

4、起托:要求彎膝不彎腰,左腳向前一步,上體前傾,將左手掌置于工作臺面邊緣,掌心向上,右手將托盤拉出臺面2/3處,然后用左手托住盤底,在右手的幫助下將盤托起,待左手掌握好重心后,右手立即放開,左腳收回成標準站立。

5、托盤行走:托盤行走時頭正肩平,兩眼平視前方,腳步輕盈,左手手腕放松,隨著行走的節奏不斷調整托盤的平衡,右手隨之自然擺動,表情放松,自然大方。

遇到緊急情況時需要護托盤時,身體前傾,低頭含胸,左手將托盤盡力靠近胸前,左手手臂向外護住托盤,右手向前將托盤包住,從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行走時的步伐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常步:步距均勻,快慢適當.此步伐用于餐廳日常服務工作.

快步:急行步,步距加大,步伐較快,但不能跑.此步伐多用于端送火候菜.

碎步:小快步,步距小,步速快,上身保持平穩,此步伐用于端送湯類菜肴.

跑樓梯步:身略向前傾,重心前移,用較大的步距,上升速度要快而均勻.

墊步:當需要側身通過時,右腳側一步,左腳跟一步,一步緊跟一步.有時服務人員上菜送飯到桌,也需要用墊步的方法.

巧步:托盤行走時,突然走來賓客或遇到其他障礙,需要臨時停止或放慢腳步,靈活躲閃,避免發生沖撞.

6、落托:面向臺面將身體調整為立正姿勢,然后左腳向前一步,上身前傾,雙腿自然彎曲,使左手掌與臺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用右手扶住托盤,左手慢慢向后收回,使托盤全部平放于工作臺上。托盤下蹲時應頭正肩平,挺胸收腹,兩眼平視前方,左腳向后退半步,單腿自然蹲下,另一條腿自然彎曲,下蹲時身體和托盤應保持平衡。

(二)重托

用于托載比較重的物品、菜品、酒水或盤碟等,一般重量在5公斤以上。

1、理盤:使用前洗凈擦干,在盤內墊上潔凈的餐巾,撒上少量的水以防止物品滑動。餐巾鋪平拉齊,餐巾四邊與盤底相齊。

2、重托裝盤常常重疊擺放,上面的菜盤平衡擱在下邊的兩盤菜的盤沿上,疊成金字塔形狀。

3、起托:起托時左腳向前一步,上體前傾,右腿自然彎曲,先用雙手將托盤挪出臺面2/3處,用右手穩住托盤,左手掌五指分開托住盤底,待左手掌握好重心后,右手協助左手向上用力將托盤慢慢托起至肩上,同時左手向左后方轉動手腕約180度,左腳收回成標準站立。托起后托盤應懸空托于左肩上方,盤底距肩約2厘米,托盤邊緣距耳朵約2厘米,前端稍向外側,以盤緣前不近嘴,后不靠發為準。

4、行走時右臂自然下垂隨身體自然擺動,或扶住托盤前內角,隨時準備防止他人的碰撞,保持身體平穩,表情自然。

擺臺及增撤餐具

餐桌的具體布置,要根據餐廳的形狀、餐廳內的陳設特點以及客人的要求來確定。布局時要把主賓入席與退席所經過的主要通道要比其他通道留寬敞一點,以方便主賓出入活動和便于服務。而且布局時要充分利用日光或燈光,力求桌面光線明亮。在布局時餐桌不要對著出口或靠近洗手間。

一、擺臺標準

先按照餐桌的大小或根據客人人數擺放相應的臺面和桌椅,檢查桌、椅、餐具有無破損及衛生情況。

1、擺放筷子,筷子與桌邊成直角,并與桌邊相距1厘米。

2、筷子的左方擺放骨碟和啤酒杯,骨碟與桌邊相距1厘米,與筷子相距1厘米,啤酒杯位于骨碟的正上方,與骨碟相距1厘米,。

3、湯碗位于啤酒杯的左下方,與之相距1厘米,湯碗、啤酒杯、骨碟三者中心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4、骨碟、啤酒杯的圓心與圓桌的圓心及對面餐桌骨碟、啤酒杯的圓心在同一條直線上。

5、所有餐具的徽記面向餐位。

6、6人、8人、10人等圓桌的各套餐具應在圓桌的6、8、10等分點上。

二、撤換空盤與上菜劃單

根據客人人數準備相應的骨碟放入托盤,站在客人的右側,征詢客人同意后,從臺上收走骨碟放在托盤上,同時用清臺夾清理臺面雜務,再取干凈的骨碟放在原來的位置上。更換其它骨碟時,應將骨渣倒入第一個臟骨碟中,方法同上。同時要及時更換有其它餐具如煙缸、有贓物的湯碗、菜盤等餐具。

撤盤及更換骨碟時應遵循“女士優先,先賓后主”的原則。注意不要把骨渣或湯汁灑在客人身上或地上。如有的客人將筷子放在餐具上,調換或撤離時,要將筷子放在干凈的餐具上。撤盤時要為上下一道菜做準備。

撤盤時要巡視臺面有無其他雜物,并把冷茶換為熱茶,看就餐是否快結束,適時關小火或關掉火.

斟茶、示灑、斟酒

斟茶時,將茶壺放在墊有口布的托盤上,先說:“先生/小姐,對不起打擾一下”。然后左手托托盤,右手執壺,從客人右側斟倒第一杯禮貌茶,杯中茶水以八分滿為宜。斟完后對客人說:“請用茶”;為客人斟完茶后,將茶壺放回左手托的托盤上,再將壺內添滿茶水備用。如果客人需要把茶壺放在餐桌上,壺嘴不能對準客人。就餐服務過程中,應隨時為客人斟茶,斟時先從第一主賓開始,先斟女主賓,再斟男主賓,接著為主人斟,最后為客人斟茶;斟時茶壺嘴離杯口約2厘米,杯中茶水應區別第一杯禮貌茶。

服務員首先應熟悉酒水的品種、品牌、酒水產地、飲用方法、以及特點等,以便準確及時應答客人的有關詢問。在斟酒前要檢查酒瓶的清潔衛生,酒水生產的日期及保質期,檢查酒水質量是否符合標準,有無沉淀、渾濁、變色現象等,同時檢查杯具的潔凈程度,發現異常及時更換處理。

一、準備工作:依據酒水的品種、客人人數及其特殊要求,擺放相應數量的飲用酒具和配套用具。如開瓶器、冰桶、冰夾、口布等。

二、斟酒:斟酒服務前應示酒,服務員站在客人右后側,左手托瓶底,右手扶瓶頸,傾斜與桌面成45度。商標朝向客人,讓客人辨認.:“對不起,打擾一下,這是您們點的××酒,請問現在可以為您打開嗎”

1、站在客人右側,左手拿口布背在身后,右手握在酒瓶2/3處,食指指向瓶嘴,中指與拇指分開約成60度角,商標向外同掌心相對。斟酒時瓶口應比杯沿高出約2厘米,先緩慢將酒倒入杯中,斟酒中途可稍快些,當快要斟滿時放慢速度,輕輕斟倒。斟倒完畢后,應將酒瓶口抬起并順勢按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使最后一滴酒隨著瓶身的轉動分布在瓶口邊緣上,然后快速提升酒瓶,將酒瓶撤離桌面,防止瓶口的酒滴落在桌面上,用左手口布輕輕擦拭瓶口,完成一次斟酒過程。

三、斟酒量與斟酒方法

1、白酒、米酒、黃酒:以八成滿為宜,也可以根據客人的要求靈活處理。斟酒時瓶口比杯沿高出約2厘米,從酒杯正中倒入酒水。

2、啤酒:八分酒,二分沫。泡沫與杯口持平。斟倒時應將瓶口置于酒杯上方中間,讓酒順著對面杯壁內側慢慢流出,倒至六成時抬高酒瓶,讓酒水沖入酒杯正中至表面沖起一層泡沫,但勿使啤酒溢出酒杯。

3、紅、白葡萄酒:約1/2~2/3杯。

4、香檳酒:約2/3杯。第一次斟約1/3杯,待泡沫平息后再往杯中斟倒。

5、白蘭地、威士忌:一盎司,約1/5杯,即將酒杯橫放時,杯中酒液與杯口齊平。

6、飲料、礦泉水:約3/4杯。如加入冰塊則只斟1/2杯。

四、斟酒注意事項

1、斟酒前應調整好酒杯的擺放位置,以方便斟酒,一般應將酒杯放在桌上斟,除非客人較多,斟酒不方便時,才可把酒杯拿在手上斟。

2、斟酒時身體不得緊貼客人,也不宜離得太遠,右腳伸入兩椅之間或呈“T”字型站立姿勢,在每一位客人的右邊斟酒,酒的商標始終朝向客人,若客人要求自己斟倒時,應將酒水放于客人的右側。

3、斟酒時應從客人右側的主賓開始,然后是主人左邊的第一位客人。或依據“女士優先,先主賓后主人”原則,按順時針方向繞桌服務。點酒的客人和主人的酒最后斟倒。

4、在宴會上斟酒,賓、主祝酒講話時,服務員應停止一切活動,端正站立。主人講話即將結束時,服務員可把

主人的酒杯送上供主人敬酒,主人離位給來賓敬酒時,服務員應托住酒跟隨其后,以便給主人或來賓斟酒。在就餐過程中,服務員應隨時注意主人和客人的酒杯,及時為客人斟酒。另外每斟一次酒,應注意用口布擦拭瓶口。

5、如果客人同時飲用兩種酒時,不能在同一酒杯中斟入兩種不同種類的酒。如果客人堅持要求混合飲用,應先斟烈性酒或基酒,然后再斟輔酒或飲料。

點菜

點菜員在開餐前要認真檢查菜譜,點菜單及菜夾是否干凈整潔、無缺頁。在點菜夾上整齊地放上完整的點菜單、酒水單及便箋紙。了解當日沽清菜品及酒水,以備點菜時準確無誤。

點菜前應先察看客人的年齡、性別、態度、舉止、情緒;聽說話口音判斷其國籍或省份地區,對賓客進行了解,然后根據風俗飲食習慣推薦相應的菜品,并配合詢問客人的具體要求。

一、迎賓引領客人入座后,茶水服務結束時,或在恰當時機,走上前點頭示意,詢問客人:“打攪一下,請問哪位點菜”確定后走到客人右側,打開菜譜第一頁,左手拿菜譜左下角,,將菜譜傳遞給客人。當客人接過菜譜后,及時將手收回且不能擋住客人視線或手觸到客人。

二、點菜時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呈“T”型站立,站在客人旁邊,身體微傾成75度左右,不能離客人太近或太遠。左手大拇指扶住點菜夾邊緣,其余四指翻轉扣住點菜夾,將點菜夾靠在小臂上平穩拿住,點菜夾距眼睛約20厘米左右。在客人看菜譜時應先填寫好單據日期、臺號、人數等說明項目。當客人看菜譜約一分鐘后,詢問客人:“先生/小姐,請問現在可以點菜了嗎

在點菜過程中,應告訴客人當日特殊推薦的菜品及酒水,并大概介紹其特點。

三、當客人盲目翻動菜譜無從下手時,應及時介紹菜品、酒水和菜譜上相對應的排列位置。推薦菜品、指點菜品時應五指并攏,簡潔明快、干凈利落地指點菜譜上的菜品;不能用筆指點菜譜,不能指在兩行字體之間,手指不能遮擋菜譜上相應的文字,同時詢問客人:“您看××菜怎么樣”然后立即對該項菜品做出簡要介紹。

四、當客人詢問菜品時,應及時介紹菜品所屬類別、口味特點、出品規范、燙食方法、功效及原由等,并從不同類別、相近口味、相近功效或不同類別、互補品味、互補功效的菜品中選擇適當的菜品進行推銷。

五、當客人要求點菜員推薦菜品時,注意把握技巧,應用巧妙的語言詢問客人的風俗習慣、飲食習慣、消費標準、特殊愛好和口味要求,然后推薦能滿足客人需求的菜品,再為客人建議適宜的菜品、酒水搭配方案。向客人推薦菜品搭配方案時,要注意葷素搭配比例。推銷時察言觀色,當客人猶豫不定或眾多客人意見不一時,應及時認定客人的需求,此時不宜過多推銷其它菜品。

六、當客人點要的菜品過多或數量過大時,應提醒并建議客人擇優而定或吃完后再加。點菜完畢后,應詢問客人對酒水飲料的喜好,適時推銷相應的酒水飲料,將所點的菜品、酒水復述一遍,得到客人的確認后,將菜譜收回,請客人稍候并點頭示意。祝愿客人進餐愉快,然后完整填寫單據,將單據分送給相關人員。

點煙及撤換煙灰缸

一、點煙

當客人要抽煙時,應立即上前站到客人右側為客人點煙。首先用右手將打火機點燃,待火苗穩定后,用左手圍著火苗為客人點煙,同時注意吸煙客人面前有無煙灰缸,如沒有則及時放上煙灰缸。

二、更換煙灰缸

當煙灰缸內有3支煙蒂時,則必須更換煙灰缸。

用托盤托一個干凈的煙灰缸,從客人的右側,用干凈的煙灰缸蓋住臟的煙灰缸,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將兩只煙灰缸一同撤下放在托盤上,然后再將干凈的煙灰缸放回到原來的位置。

更換煙灰缸時應注意要輕拿輕放,不得用手去撿客人掉落在地上的煙蒂;如必須用手,撿完后要立即洗手。在撤換時,煙灰缸內若有半截未熄滅的香煙,須向客人詢問后方可更換,同時為沒有煙灰缸的客人補放煙灰缸。

上鍋底、上菜

一、上鍋底

在上鍋底前首先了解并確定客人所點的鍋底是清湯鍋底、麻辣鍋底、還是鴛鴦鍋底。另外是否有其他的要求。

1、上鍋底時在客人桌前稍停頓示意,提醒請客人注意并說:“對不起,打擾一下,這是您們點的××鍋。”然后從客人右側端上鍋底。如果是鴛鴦鍋底,需詢問客人,根據客人的口味擺放鍋底的方向。同時向客人介紹我們的鍋底均由“草果、桂圓、當歸、白蔻”等六十多種調味料經專家精心調配而成,其特點為“不沾小料,肉久涮不老,湯久涮不淡。”

2、檢查鍋底是否平穩、端正。然后點燃煤氣灶,將火力調節至最大,并用湯勺攪清湯鍋,漏勺攪麻辣鍋。

3、向客人說明第一道菜是羊肉,然后是其他產品。如遇客人要求馬上加湯,應向客人說明湯水量是按比例配制而成的,在湯未煲開、底料未完全溶解之前,加湯會沖淡鍋底,影響口味。

二、上菜

服務員先選好上菜口,一般是煤氣箱開門的一側即菜架一側,或根據客人座位情況和臺面情況,選擇客人座椅間隔較大的位置上菜,方桌或長桌一般選擇在靠近過道的一邊上菜。

1、服務員根據客人點菜多少和傳菜員每一次傳送的菜品品種及數量合理利用臺面,將臺面整理好,為上菜做好準備。

2、當傳菜員在桌前停留示意時,服務員應再次整理臺面,空出擺盤位置;依據上菜順序依次擺放菜品,報上菜名并作簡要介紹;若菜品過多,臺面擺不下時,應征求客人意見將菜品整齊擺放在菜架上或擺放在餐桌的第二層。

3、上菜的順序是:

涼菜---鍋底---羊肉---葷菜---素菜---豆制品---點心或小吃---主食―水果

均為下單5分鐘后上,點心或小吃為30分鐘

4、當菜品上齊后,服務員應手持單據,為客人報菜對單,并用手勢輕輕示意對應的菜品。報菜時,依據點菜順序,表情自然大方,語言清晰地向全體客人報出菜名及份量,酒水飲料的品種及數量,說明菜品及酒水已上齊,并詢問客人是否需要其他菜品或有無其他需求;然后祝愿客人就餐愉快,點頭示意:“各位請慢用,如果有什么要求,請隨時吩咐。”

5、上菜注意事項:

(1)上菜前要觀察菜肴的色澤、新鮮程度;檢查菜肴的衛生,有無灰塵、飛蟲或其它異物;檢查盤邊有無水跡、油跡或污跡,嚴禁用手翻動或用嘴吹。

(2)上菜的操作位置一般在客人的右側,也可從客人的對面或側面上,但要選擇客人間隔最大的位置上。上菜一般用右手操作,如菜品容器較大或較重時可用雙手捧上。

(3)上菜時身體不能緊靠餐桌,也不能緊靠客人,不得越過鍋底上菜。上菜或撤盤時,不能在主人和主賓身邊進行。拿放菜盤要平衡,防止水跡、油跡弄臟客人衣服或影響菜品成形效果。切忌從客人的頭上或肩上端送,也盡量避免從老人、小孩子或正在交談的客人之間上菜。

(4)高檔或有風味的菜,擺在主人和主賓之間。當客人有特殊要求時,應將相應的菜品擺放在客人要求的位置,之前先檢查桌面有無擺放位置,并對桌面菜肴位置進行調整。擺放時應注意葷素、顏色、口味來搭配和間隔。

結帳

結帳時要認真檢查、核對帳單、臺號、人數是否正確,檢查食品項目、規格、數量和價格是否正確;核對消費總數是否正確。

1、將帳單放入收銀夾內,到臺前輕聲詢問:“請問哪位買單”待示意后,在客人右側服務,打開收銀夾,右手持收銀夾右上端,左手輕托收銀夾下端,遞給客人面前,輕聲報出帳單金額。

2、在客人右后側檢查客人所付現金金額及真偽確認后,將錢和帳單送收銀臺唱交;檢查找零是否正確,將找零用收銀夾送回,站在客人右后側,打開收銀夾將找零遞給客人。

3、信用卡結帳:把帳單和客人信用卡、相關證件送去收銀臺,檢查收銀員所開據的帳單數目是否正確;用收銀夾把信用卡簽購單及帳單遞交給客人,遞上筆,請客人核對金額并在信用卡簽購單上簽名;把底單留給客人,將簽購單及帳單交回收銀臺,用收銀夾把信用卡、相關證件交回給客人并致謝。

4、支票結帳:將支票及帳單送到收銀臺,收銀員填完支票后,將支票及帳單送回請客人核對,并在支票背面留下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等以備聯系。將支票交回給收銀臺,支票存根用收銀夾送回客人。

5、如客人需要發票,請客人稍等迅速返回收銀臺,用收銀夾帶回遞交給客人。

6、如客人對帳單有疑問,應主動查看解釋,如無法解決應及時報告上級。

7、結帳后收回收銀夾并禮貌地對客人表示感謝,如客人結帳后并未馬上離開餐廳,服務員應繼續提供服務。

液化氣灶操作規范

液化氣灶是火鍋店的基本必備條件之一。一般由液化氣罐、灶具、減壓閥、橡皮管、管夾等組成。

一、開市前例行檢查:

1、檢查液化氣罐內液化氣是否充足;

2、檢查橡皮管是否老化、開裂、破損,有無被烘烤的可能,橡皮管兩端接口是否松動,管夾是否夾緊等。

3、檢查橡皮管、減壓閥等是否漏氣,如發現漏氣應立即通風換氣。嚴禁各類火種靠近,以避免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

4、檢查液化氣灶眼是否堵塞。

5、點火試驗,觀察火焰是否正常。

二、點火

檢查確定液化氣灶具各部都沒問題后方可點火。

逆時針旋轉液化氣罐上閥門,打開液化氣罐上閥門開關,將點火槍伸入液化氣灶內,與噴氣口距離適當,然后將液化氣灶上的閥門開關慢慢打開,按動點火槍上按鈕點燃液化氣,調整燃燒火焰。

質量好的液化氣灶燃燒時內焰呈藍色,外焰呈橘紅色,內外火焰要清晰、均勻,火焰高度一般為15厘米。

三、關火

關火時應先關閉液化氣罐上總閥門,使管內的液化氣燃燒完全后,再關閉灶上閥門,使管道中不留下余氣,防止橡皮管內有氣壓,造成接口松動。

四、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1、打火器打不著火:一般是由油煙污染電極所致,可用軟布擦去污跡,或將電極距離扳近。如還打不著火,則需要更換打火器中的電壓陶瓷。

2、出現回火:應立即關掉開關,稍等一下再重新點火,如仍有回火現象,則應檢查燃燒器上的扇形孔中心是否對準了噴嘴。

3、火頭發黃、虛弱:主要是燃燒器偏離位置造成的,應予以調整,使扇形中心與噴嘴相對。如火力仍很弱,則可能是燃氣壓力不足,需要更換液化氣罐。

4、灶具底部發黑:主要是油污或灰塵掉入灶具燃燒器小孔內部的緣故。

這時應把燃燒器拆下,用舊牙刷在燃燒器小孔周圍刷一遍,再用鐵絲逐個捅一捅,在桌子輕輕扣一下,去掉污物即可。

5、每日應清洗爐灶表面油污,定期用鐵刷刷凈并疏通煤氣灶眼上的雜物。

篇2:三二醫院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培訓制度

第二醫院傳染病防治知識與技能培訓制度

為認真貫徹《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規范》,確保及時、準確、完整的報告傳染病以及規范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每年對本院醫務人員、總值班人員進行至少一次以上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規范、傳染病診斷標準以及近年來衛生部下發要求學習的相關文件和我市發生傳染病暴發疫情和近幾年未發現的傳染病又重新出現時的培訓。

二、每年對新上崗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和疫情報告的培訓,對培訓結果考試合格后進行錄用。

三、每年對實習醫護人員進行至少一次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與管理規范、傳染病診斷標準以及近年來衛生部下發要求學習的相關文件和我市發生傳染病暴發疫情和近幾年未發現的傳染病又重新出現時的培訓。

四、每次培訓后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培訓效果的評估,必要時進行考試,并及時打分。

五、保存培訓通知、簽到冊、課件或講義、培訓效果等記錄。

篇3:港務集團崗位技能培訓管理辦法

港務公司崗位技能培訓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辦法適用于廣東**港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全體員工。

第二條培訓目的:增強員工技能,為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減少工作失誤以及工作輪換、橫向調整和晉升做準備。

第三條培訓內容:高層管理人員培訓、中層管理人員培訓和基層員工培訓。

第二章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

第四條高層管理人員是指對公司戰略決策有重要影響的人員,包括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副書記、總師等。

第五條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高層管理人員掌握經營環境的變化、行業發展趨勢以及進行決策的程序和方法,提高洞察能力、思維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以確保決策人正確地履行職責。

第六條培訓內容:對高層管理人員培訓重點應該側重于觀念、理念方面,此外還有市場經濟所要求的系統管理理論和技能,如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市場營銷、企業經營戰略、企業經營過程控制、領導科學與藝術等。

第七條培訓方式:

(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班:有計劃地安排高層管理者參加MBA學習,既可全脫產,也可半脫產學習。

(二)脫產培訓班:參加高等院校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舉辦的培訓班,如總裁高級研修班等。

(三)出國考察:有計劃、有選擇地組織高層管理人員出國考察。

(四)其它培訓

第三章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

第八條中層管理人員是指各部門負責人。

第九條培訓目的:通過培訓使中層管理人員更好地理解和執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決策方針,具備多方面的才干和更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改善管理工作績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為企業決策層培養接班人。

第十條培訓內容:

(一)管理基本知識與技能:管理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市場學、領導科學與藝術等課程。

(二)業務知識與技能:負責的業務領域如技術、銷售等領域的知識與技能。

(三)工作改進:工作分配、工作方法的改進、工作流程的改進。

(四)其它培訓。

第十一條培訓方式

(一)在職開發:鼓勵中層管理人員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增長才干,培養領導能力。

(二)“請進來、走出去”式培訓:結合公司自身的業務發展,外請行業專家講課或到先進企業參觀學習、交流經驗。

(三)內部研討:企業組織內部研討活動,鼓勵中層管理人員研討公司的經營管理問題。

(四)輪流任職:安排有培養前途的中層管理人員在企業的各管理崗位輪流任職。

(五)崗位資格學習:因崗位技能要求,安排相關職能部門的中層管理人員參加國家組織的相關崗位資格學習。

(六)脫產培訓:選送有培養前途的中層管理人員到高等院校、培訓機構進行管理培訓或參加MBA學習(參照第七條第一款執行)。

第四章基層員工的培訓

第十二條基層員工包括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和各類職能人員等。

第十三條培訓目的:提高基層員工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掌握本專業的新知識和新技術。

第十四條培訓內容:針對在崗員工崗位職責、專業技能、操作規程、業務流程等進行反復強化培訓,以使員工在充分掌握理論的基礎上,能自由地應用、發揮、提高。

第十五條培訓方式

(一)專題培訓:根據不同的業務性質,公司選派員工參加各類專題培訓班。

(二)脫產進修:公司選派員工去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脫產進修,以培養企業緊缺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其它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