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井(工作坑)鋼木支護:安全技術交底
編號:市政施管—10工程名稱分部名稱分項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交底人職務交底內容:1.擋土板應隨土方開挖分層設置;擋土板應與支護樁貼靠密實,隨即將其背后空隙填實;擋土板拼接應嚴密;每層擋土板安設完成并確認牢固后,方可開挖下層土方;擋土板兩端支承長度不得小于施工設計的規定值。2.使用起重機向井下運送支護材料,豎井上應劃定作業區,非作業人員禁止人內。吊運時,井下人員應撤至安全處;吊物距現況井底50cm時,作業人員方可靠近;吊物落地,確認穩固后方可摘鉤。3.鉆孔應連續完成,成孔后應及時埋樁至施工設計規定的高度;起重機吊樁時,吊點應符合施工設計的規定,并應用控制繩保持樁的平穩;向鉆孔內送樁時,嚴禁手腳伸人柱與孔之間;相鄰兩樁的間隙,應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按技術規定及時安設檔土板,或噴射混凝土支護。4.支護材料應隨搬運隨使用,不得集中堆放在豎井邊上。5.機械錘擊沉樁支護施工現場應劃定作業區,非作業人員禁止人內;在沉樁振動影響范圍內的地下管線和建(構)筑物,應采取保護措施;沉樁機作業場地應平整堅實,承載不足時,應進行加固,并經檢查,確認合格;在城區、居民區、鄉鎮、村莊、機關、學校、企業、事業單位等人員密集區不得采用機械錘擊方式沉樁;現場及其附近有電力架空線路時,作業中必須設專人監護,確認作業現場符合下表的要求。起重機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電力架空線路電壓(kV)1120~4060~110220距離(m)垂直方向1.53456水平方向11.52.0466.人工方法向堅井內運送支護材料,應用溜槽溜放或繩索系放,下方嚴禁有人。嚴禁拋擲和傾卸。7.支護材料的材質、規格、型號應滿足施工設計要求;木質支護材料的材質應均勻,嚴禁使用劈裂、腐朽和變形的木料;嚴禁使用腐蝕、斷裂和變形的鋼材。8.支護樁設環撐時應與挖土密切配合,當開挖至環撐位置或施工設計規定的位置時,應及時安設環撐,并應及時安設角撐保持環撐結構穩定。9.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根據豎井平面形狀、深度、土質、鄰近的地上和地下建(構)筑物狀況,對支護結構進行施工設計,其強度、剛度、穩定性應滿足各個施工階段荷載的要求。10.拆除支護結構應遵守下列要求;(1)現場必須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2)現場應設作業區,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3)拆除的支護材料,應及時集中到指定場地,分類碼放整齊。(4)拆除支護結構應與豎井回填土緊密結合,自下而上逐層進行。會簽欄參加單位(部門,班組)參加人員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豎井(工作坑)鋼木支護安全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10工程名稱分部名稱分項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交底人職務交底內容:(5)拆除底層環撐后應及時回填上至其上層環撐下30cm或施工設計規定的位置,方可拆除上一層環撐。(6)拆除支護前,應對井壁土體和支護結構的穩定性與附近建(構)筑物的安全狀態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拆除方案。(7)拆除支護過程中,應設專人檢查,發現井壁出現裂縫、位移或支護結構出現劈裂、變形等情況,必須及時加固處理。(8)采用起重機拆除支護樁前,應用千斤頂將樁松動,嚴禁吊拔尚與土層團結的支護樁。起吊支護樁至樁長一半時,應系控制繩,保持樁的穩定。會簽欄參加單位(部門,班組)參加人員
篇2:鋼木支護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現場支護材料應分類碼放整齊,不得隨意堆放。支護時,應隨支設隨供應,不得集中堆放在溝槽、基坑邊上。
2.使用起重機從地面向溝槽、基坑內運送支護材料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吊運時,溝槽上下均應劃定作業區域,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
(2)起吊時,鋼絲繩應保持垂直,不得斜吊。
(3)運輸車輛和起重機與溝槽、基坑邊緣的距離應依荷載、土質、槽深和槽(坑)壁狀況確定,且不得小于1.5m。
(4)嚴禁起重機械超載吊運。
(5)作業時,必須由信號工指揮。起吊前,指揮人員應檢查吊點、吊索具和周圍環境狀況,確認安全。
(6)作業時,機臂回轉范圍內嚴禁有人。
(7)起重機、吊索具應完好,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作業前應檢查、試運行,確認符合要求。
(8)吊運材料距槽底50cm時,作業人員方可靠近,吊物落地確認穩固或臨時支撐牢固后方可摘鉤。
3.支護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術質支護材料的材質應均勻、堅實,嚴禁使用劈裂、腐朽、扭曲和變形的木料。
(2)支護材料的材質、規格、型號應滿足施工設計要求。
(3)嚴禁使用斷裂、破損、扭曲、變形和腐蝕的鋼材。
4.預鉆孔埋置樁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機械吊樁時,必須由信號工指揮。吊點應符合施工設計規定。作業時,應緩起、緩轉、緩移,速度均勻并用控制繩保持樁平穩。向鉆孔內吊樁時,嚴禁手、腳伸人撞孔壁間隙。
(2)埋置樁間隔設置時,相鄰兩樁間的土壁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應及時安設擋土板掛網噴射護壁混凝土。
(3)鉆孔應連續完成。成孔后,應及時埋樁至施工設計高度。
(4)擋土板安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擋土板兩端的支承長度應滿足施工設計要求。
2)擋土板后的空隙應填實。
3)擋土板拼接應嚴密。
(5)當樁、墻有支撐或土釘時,支撐、土釘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有橫梁的支撐結構,應在橫梁連接處或其附近設支撐。橫梁為焊接鋼梁時,接頭位置與近支撐點的距離應在支撐間距的1/3以內。
②施工中,應按照施工設計規定的位置及時安設撐桿或土釘。
③支撐或土釘作業應與挖土密切配合。每層開挖的深度,不得超過底部撐桿或土釘以下30cm,或施工設計規定的位置。
(6)支撐、土釘必須牢固,嚴禁碰撞。
5.人工錘擊沉入木樁支護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作業中,應劃定作業區,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
(2)沉樁過程中,應隨時檢查術窮、鐵窮、大錘等,確認操作工具完好,發現松動、破損,必須立即修理或更換。
(3)錘擊時奔頭應對準樁頭,嚴禁用手扶窮頭或樁帽。
(4)作業時,必須由作業組長負責指揮,統一信號,作業人員的動作應協調一致。
6.使用人工方法從地面向溝槽、基坑內運送支護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運送材料過程中,被運送物下方嚴禁有人,槽內作業人員必須位于安全地帶。
(2)使用溜槽溜放時,溜槽應堅固,且必須支搭牢固,使用前應檢查,確認合格。
(3)嚴禁向溝槽、基坑內投擲和傾卸支護材料。
7.溝槽中采用板撐支護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過程中,應設專人檢查,確認支護結構的支設符合施工設計的要求。
(2)施工中應根據土質、施工季節、施工環境等情況選用單板撐或井字撐、稀撐、橫板密撐、立板密撐支護。
(3)支護前,應將槽壁整修平整,撐板安裝應密貼槽壁,立梁或橫梁應緊貼撐板,撐桿應水平,支靠應緊密,連接應牢固。
(4)支護應緊跟溝槽挖土。槽壁開挖后應及時支護,土壤外露時間不宜超過4h。
(5)溝槽土壤中應元水,有水時應采取排降水措施將水降至槽底50cm以下。
(6)安設撐板并穩固后,應立即安設立梁或橫梁、撐桿。
(7)嚴禁用短術接長作撐桿。
(8)槽壁出現裂縫或支護結構發生位移、變形等情況時,必須停止該部位的作業,對支護結構采取加固措施,經檢查驗收合格,形成文件后,方可繼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