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梁混凝土澆筑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梁混凝土澆筑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4877

1.使用起重機吊運混凝土,裝混凝土的容器結構應完好、堅固。

2.采用泵送混凝土應攪拌均勻,嚴格控制坍落度。當出現輸送管道堵塞時,應在泵機卸載情況下拆管排除堵塞。排除的混凝土應及時清理,保持環境整潔。

3.使用手推車運送混凝土,必須裝設車槽前擋板,裝料應低于車槽至少10cm;卸料時應設牢固擋掩,并嚴禁撒把。

4.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模板、支架的穩定狀況,且鋼筋經驗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應按施工設計規定的程序進行,不得擅自變更。

5.使用混凝土泵車時,現場應提供平整、堅實、位置適宜的場地停放泵車,現場有電力架空線時,應設專人監護,保持泵車及其布料桿在作業中的各位置均符合表2-21的要求,作業人員不得站位于布料桿下方。

6.人工現場倒運混凝土時,一次倒運高度不得超過2m;平臺倒料口設活動欄桿時,倒料人員不得站在倒料口處;作業平臺上應設鋼板放置混凝土;作業平臺下方嚴禁有人;倒料完成后,必須立即將活動欄桿復位;混凝土入模應服從振搗人員的指令。

7.澆筑現場必須設專人指揮運輸混凝土的車輛;指揮人員必須站在車輛的安全一側。車輛卸料處必須設牢固的擋掩。

8.高處澆筑混凝土應支搭作業平臺,搭設與拆除腳手架應符合腳手架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作業平臺的腳手板必須鋪滿、鋪穩;上下作業平臺必須設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設施;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使用前應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應隨時檢查,確認安全。

9.現場電氣接線與拆卸必須由電工負責,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具體要求,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設電工值班。

10.使用起重機吊運混凝土,現場作業應符合下列要求:

(1)大雨、大雪、大霧、沙塵暴和風力六級(含)以上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露天吊裝。

(2)作業場地應平整、堅實,地面承載力不能滿足起重機作業要求時,必須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并經驗收確認合格。

(3)現場及其附近有電力架空線路時應設專人監護,確認機械與電力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符合安全要求。

(4)吊運作業必須設信號工指揮。指揮人員必須檢查吊索具、環境等狀況,確認安全

(5)?現場配合吊運混凝土的全體作業人員應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鉤和吊斗離就位點距離50cm時方可靠近作業,嚴禁位于起重機臂下。

(6)吊運時,吊臂、吊鉤運行范圍,嚴禁人員入內;吊運中嚴禁超載;吊送前應先試吊,確認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裝;吊運作業前應劃定作業區,設防護欄和安全標志,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

(7)作業前機關人員應了解現場環境、電力和通訊等架空線路、附近建(構)筑物等狀況,選擇適宜的起重機,并確定對吊裝影響范圍的架空線、建(構)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護措施。

(8)吊運中遇地基沉陷、機體傾斜、吊具損壞或吊裝困難等,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待處理并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

11.使用插入式振動器進入模板倉內振搗時,應對纜線加強保護,防止磨損漏電;倉內照明必須使用12V電壓。

12.使用龍門架或井架運送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新制作的架體垂直偏差不得超過架體高度的1.5‰;多次使用的架體不得超過3‰,且不得超過200mm;井架截面內,兩對角線長度公差不得超過最大邊長的名義尺寸的3‰;導軌接頭錯位不得大于1.5mm;吊籃導靴與導軌的間隙應為5mm~10mm。

(2)附墻架的設置應符合產品技術文件要求,其間隔不宜大于9m;附墻架和架體與構筑物之間,均應采用剛性件連接,形成穩定結構,不得連接在腳手架上,嚴禁使用鉛絲綁扎。

(3)架體應遠離現場電力架空線路;需靠近時,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

(4)基礎應能可靠地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全部荷載;架體基礎結構應經設計確定;架體地基應高于附近地面,確保不積水。

(5)安裝與拆除前,應根據設備情況和現場環境狀況編制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作業前,現場應設作業區,并設專人值守。

(6)架體各節點的連接螺栓必須符合孔徑要求,嚴禁擴孔和開孔、漏裝或以鉛絲代替,螺栓必須緊固。

(7)提升架宜由有資質的企業生產,具有質量合格證和相關的技術文件。

(8)地錨結構應根據土質和受力情況,經計算確定;一般宜采用水平式地錨;土質堅硬,地錨受力小于15kN時,可選用樁式地錨。

(9)安裝與拆除架體應采用起重機,宜在白天進行,夜間作業必須設充足的照明;作業時必須設信號工指揮,并應符合起重機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

(10)卷揚機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絲繩在卷筒中間位置時,架體底部的導向滑輪應與卷筒軸心垂直,否則應設置輔助導向滑輪,并用地錨、鋼絲繩連接牢固。

2)卷揚機必須與地錨連接牢固,嚴禁與樹木、電桿、建(構)筑物連接。

3)宜選用可逆式卷揚機;提升高度超過了30m時,不得選用摩擦式卷揚機。

4)鋼絲繩運行時應架起,不得拖地和被水浸泡;穿越道路時,應挖溝槽并設保護措施;嚴禁在鋼絲繩穿行的區域內堆放物料。

5)卷揚機應安裝在平整、堅實的地基上,宜遠離作業區,視線應良好;由于條件限制,需安裝在作業區內時,卷揚機操作棚的頂部應設防護棚,其結構強度應能承受10kPa的均布靜荷載。

(11)提升機架體地面進料口的頂部必須設防護棚,其寬度應大于架體外緣;棚體結構應能承受10kPa的均布靜荷載。

(12)提升機的總電源必須設短路保護和漏電保護裝置;電動機的主回路上應同時裝設短路、失壓、過電流保護裝置;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值(含對地電阻值)必須大于0.5MΩ,運行中必須大于1000Ω/V。

(13)?架體及其提升機安裝完成后,必須經檢查、試運行、驗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交付使用。

(14)使用提升機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運送混凝土的質量必須符合提升機的使用要求,嚴禁超載;嚴禁人員攀登、穿越提升機架體和吊籃上下。

2)使用前和使用中應對架體、附墻架、纜風繩、地錨、安全防護裝置、電氣設備、信號裝置、鋼絲繩等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確認安全。

3)提升機運行時,必須設專人指揮,信號不清時不得開機,有人發出警急停車信號時應立即停機;提升高度超過30m時,應配備通訊裝置進行上、下聯系。

4)閉合主電源前或作業中突然斷電時,必須將所有開關扳回零位,恢復作業前,必須在確認提升機動作正常后,方可使用。

5)采用摩擦式卷揚機為動力的提升機,吊籃下降時,應在吊籃降至離地面1m~2m處,控制緩慢落地,不得自由落下降至地面。

6)發現安全防護裝置、通訊裝置失靈時,必須立即停機。

7)?使用前應制定操作規程,建立管理制度和檢修制度;使用提升機必須配備具有資質的操作工,持證上崗。

8)作業后,應將吊籃降至地面,各控制開關扳至零位,切斷主電源,固鎖閘箱。

(15)提升高度在30m(含)以下,由于條件限制無法設置附墻架時,應采用纜風繩穩固架體;纜風繩應選用圓股鋼絲繩,并經計算確定,且直徑不得小于9.3mm;提升架在20m(含)以下時,纜風繩不得少于1組(4~8根);超過20m時,不得少于2組;纜風繩與地面的夾角不得大于60°,其下端必須與地錨牢固連接。

(16)拆除提升機纜風繩或附墻架前,必須先設臨時纜風繩或支撐,確保架體的自由高度得大于兩個標準節(一般為8m);拆除龍門架的天梁前,必須先對兩個立柱采取穩固措施;作業中,嚴禁從高處向下拋擲物件。

(17)提升機的安全防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符合產品技術文件的要求。

(18)安裝架體時必須先將地梁與基礎連接牢固。每安裝兩個標準節(一般不大于8m),必須采取臨時支撐或臨時纜風繩固定,并進行校正,確認穩固后方可繼續安裝。

(19)安裝龍門架時,兩邊立柱必須交替進行,每安裝兩節,除將單支柱臨時固定外,必須將兩立柱橫向連接一體。

13.用附著式振動器時,模板和振動器的安裝應堅固牢靠,經試振動確認合格方可使用。

14.澆筑混凝土時,施工人員不得踏踩、碰撞模板及其支撐,不得在鋼筋上行走,應設模板工監護,發現模板和支架、支撐出現位移、變形和異常聲響,必須立即停止澆筑,施工人員撤離危險區域;排險必須在施工負責人的指揮下進行;排險結束后必須確認安全,方可恢復施工。

篇2:混凝土澆筑安全規定

1、人工推車上料時,手推車不得撒把,運輸斜道上應有防滑設備。

2、機械上料時,在鏟斗移動范圍內不得站人,鏟斗下方嚴禁人員停留或通過。

3、作業結束后,應將料斗放下,落入斗坑或平臺上。

4、電動震搗器應使用電纜線、電源開關置于干燥處,多臺震搗器同時作業應設置集中開關箱,由專人看管,操作人員要配戴安全防護用品。

5、攪拌機清洗應停機,料斗起落在45°-90°時,人員不得站在斗鼓中間清洗,以防身體碰到操縱桿造成事故。攪拌機啟動前必須確定無人在斗鼓內。

6、懸空索道輸送混凝土應按起重運輸安全操作進行。

篇3:框剪混凝土澆筑安全技術交底

一、混凝土運輸的安全要求

1、混凝土泵車進場施工隊應有專人指揮、調度,任何機動車在場內行走都應由專人指揮,倒車時還要響笛警示。

2、用輸送泵輸送混凝土時,管道接頭、安全閥必須檢查保證完好,管道的架子必須牢固且能承受輸送過程中所產生的水平推力;輸送前必須試送,檢修必須卸壓。

3、使用吊斗輔助澆筑混凝土時,應設專人指揮,嚴格按塔吊的操作規程施工。并檢查吊斗、鋼絲繩和卡具是否完好,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4、基礎混凝土施工,尤其挖孔樁樁身砼澆注中,泵車及運輸車進入施工現場后,應有人指揮,不得靠近基坑邊停靠、作業,以防基坑土體坍塌;

5、各種混凝土施工車輛在場地內行進、倒車、回轉過程中,駕駛人員必須時刻提高警惕,不得觸碰基礎或主體的外圍護腳手架;

二、混凝土澆筑與振搗的安全要求

(一)、一般要求

1、澆筑混凝土使用的軟管應連接牢固。

2、澆筑柱、墻混凝土時,應架設臨時腳手架,周邊并排鋪設三塊腳踏板,禁止站在墻或柱的模板及臨時支撐上操作。操作部位應有護身欄桿。

3、澆筑建筑物外圍柱、墻及施工段的邊沿柱梁板混凝土時,外部應有腳手架并掛安全網。如腳手架平橋離開建筑物超過20cm時,須將空隙部位牢固遮蓋或裝設安全網。

4、澆筑門窗洞口周邊、電梯井壁等混凝土時,應自洞口兩邊對稱的同時進行;夜間澆筑混凝土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照明。

5、澆筑混凝土時應禁止人員跨越管道通行,在輸送管道接口處休息。

6、潤管用水及水泥砂漿集中泵到指定的鐵箱內,用塔吊吊到地面。

7、澆筑梁板混凝土時,看模人員不得站在已經澆筑完畢或正在澆筑的部位下方。

吸濕性較強的麻繩,更不得用鐵絲;移動或轉向時不得用腳踢電動機。

7、振搗器與平板應保持緊固,電源線必須固定在平板上,固定點與電機之間電源線應松,電器開關應裝在手把上,并保證其完好無損。

8、操作人員必須穿戴絕緣膠鞋和絕緣手套,并保證絕緣手套完好無損。操作人員必須把褲腿塞進膠鞋內、袖頭束緊并塞進手套內。

9、作業后,必須切斷電源,作好振搗器的清洗、保養工作,振搗器要放在指定的地點,做好防潮、防雨、防盜工作。

三、混凝土養護的安全要求

1、已澆完的混凝土,應加以覆蓋和澆水,使混凝土在規定的養護期內,始終能保持足夠的濕潤狀態。

2、養護混凝土時,在樓板有孔洞處,應釘木板封蓋;墻面預留洞

口設置防護欄桿、安全網,并固定牢靠。

3、移水管澆水養護混凝土時,不得倒退走路,注意電線、用電設備、梯口、洞口、建筑物的邊沿處,以防誤踏失足墜落。

4、澆水時注意不要讓水澆到現場擺放的用電設備上;必要時挪動一下用電設備再灑水養護;灑水完畢及時關閉水龍頭。

希望所有施工人員嚴格按照交底要求執行,時刻提高安全警惕,對自己和他人安全負責,如果發現有違背上述要求的,一旦發現堅決給予處罰。

四、混凝土地泵輸送

1、混凝土施工的作業人員,必須穿膠鞋、戴絕緣手套。

2、泵管接頭應連接緊密可靠(必須墊膠皮圈)、不漏漿,支撐架子牢固,輸送時先試送,檢修時必須卸壓。

3、夜間澆注混凝土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備。

4、在指定電箱接線;振搗棒有專用開關箱,并接漏電保護器(必須達到兩極以上漏電保護),接線不得任意接長。電纜線必須架空,嚴禁落地。

、振動器操作人員,作業前檢查機械電動各部位和電線絕緣,保護器是否良好,操作人員戴好絕緣手套和絕緣鞋。

6、泵送人員布料人員應站在泵管兩側,泵管前嚴禁站人。

7、現場用電設備,必須由專業持證電工裝拆。

8、在鋼筋網片上行走時應搭設人行道,避免在鋼筋網片上行走,陷入網眼內,造成傷害。

9、泵管移動時泵管下禁止站人,以防散落的混凝土傷人。

10、泵車操作工必須是經培訓合格的有證人員,嚴禁無證操作。

11、泵管的質量應符合要求,對已經磨損嚴重及局部穿孔現象的泵管不準使用,以防爆管傷人。

12、泵管架設的支架要牢固,轉彎處必須設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轉彎宜緩,接頭密封要嚴。

13、泵車料斗內的混凝土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氣造成堵管或造成管尾甩傷人的現象。

14、泵車安全閥必須完好,泵送時先試送,注意觀察泵的液壓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在混凝土坍落度較小和開始起動時使用短行程。檢修時必須卸壓后進行。

15、當發生堵管現象時,立即將泵機反轉把混凝土退回料斗,然后正轉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則必須經拆管排堵處理后開車,不得強行加壓泵送,以防發生炸管等事故。

16、混凝土澆注結束前用壓力水壓泵時,泵管口前面嚴禁站人。

、在進行墻、柱、梁混凝土澆注時,搭設的腳手架每步高度不大于1.8m,且加斜撐,上鋪腳手板。上端防護高度不小于1200mm,設置兩道水平防護欄桿。操作架上嚴禁出現單板、探頭和飛跳板,必要時操作工人系掛安全帶。

18、操作架上嚴禁超量堆放混凝土材料,堆放量每平方米不得超過120kg。

19、對于1500×1500m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須搭設圍護架,并設雙道防護欄桿,洞口中間支掛水平安全網,網的四周要掛牢固、嚴密。

20、樓板和平臺等面上短邊尺寸為25-250mm的洞口,必須設堅實蓋板并能防止挪動移位。

21、墻面等處的豎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應綁防護欄桿,下設擋腳板。低于800mm的豎向洞口,應加設1200mm高的臨時護欄。

22、洞口必須設置照明裝置和安全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