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梁場建設安全技術交底

梁場建設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2501

工程名稱交底日期施工單位交底項目預制梁場建設及預制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交底提要設備、電纜及配電裝置、防雷裝置、消防、預制梁施工安全操作規程交底內容工程簡介:全線主要構筑物為橋梁12座。橋梁除海河大橋采取雙側分離方式,東、西側對稱加寬外,其他拼寬設計橋梁墩臺位置和結構與原橋形式一致,采用同結構、同跨徑、上連下不連的方式進行拼接,混凝土板梁橋采用將原邊板更換,新老結構采用設置濕接縫的方式整體連接;混凝土連續梁橋將原結構懸臂切除1.0m,后植筋與新結構鋼筋焊接形成整體,同時下部結構橋臺采用植筋方式與原橋臺連接,橋梁每側加寬3.25米。先張預制梁684片,后張預制梁68片。一、設備(一)拌和樓機組(含散裝水泥罐):地腳固定,設備地腳鋼板與基礎預埋鋼板應按設備安裝圖要求進行固定,為增加設備抗顛覆系數,宜增加額外的固定加強措施(如焊接)。(二)門式起重機部位:軌道固定、行走裝置制動1、軌道正面、側面的不平度≤1/1500,全長≤2mm;2、軌道與地面水平垂度<1mm,軌道的坡度<3%;3、軌道實際中心線對軌道設計中心線的位置偏移應<3mm;4、同一斷面上兩軌道的標高相對差≤10mm;5、軌道接頭左、右、上三面的錯位≤1mm;6、接頭間隙應為2~3mm;導軌高度差≤2mm。7、軌道兩端應安裝終端限位裝置(導軌限位器、緩沖塊)和制動擋塊,且終端限位裝置應與軌道基礎進行錨固,以防止起重機脫軌事故的發生。8、當軌道和混凝土基座間隙大于3mm時應加墊鋼板,鋼板與軌道必須進行焊接固定。9、起重機安裝完畢后應按規范進行載荷試驗和試運行,防止設備在首次生產過程中出現操作失靈。10、軌道調整順直后,軌道固定道釘應對稱加密布置,且按標準間距布置,并固定牢靠。二、線纜及電器設備(一)接地保護與接零保護安裝施工注意事項:除了總箱處外,其它各處均不得把N線和PE線連接,PE線上不得安裝開關和熔斷器,也不得把搭地兼做PE線且PE線不得通過工作電流。PE線不得進入漏電保護器且必須由電源進線零線重復接地處或總漏電保護器電源側零線處引出,因為線路末端的漏電保護器動作,會使前級漏電保護器動作。當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共用同一供電系統時,電氣設備的接地、接零保護應與原系統保持一致。不允許對一部分設備采取保護接地,對另一部分采取保護接零。因為在同一系統中,如果有的設備采取接地,有的設備采取接零,則當采取接地的設備發生碰殼時,零線電位將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設備外殼都帶上危險的電壓。(二)電器設備1、施工現場的總配電箱至開關箱應至少設置兩級漏電保護器,而且兩級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2、開關箱中應設置漏電保護器,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了作保護接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安裝漏電保護器。3、漏電保護器應裝設在配電箱電源隔離開關的負荷側和開關箱電源隔離開關的負荷側,不得用于啟動電器設備的操作。4、漏電保護器的選擇應符合先行國家標準,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5、總配箱中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大于0.1s,但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與額定漏電動作時間的乘積不應大于30mA·s。6、總配電箱和開關箱中漏電保護器的極數和線數必須與其負荷側負荷的相數和線數一致。7、配電箱、開關箱中的漏電保護器宜選用無輔助電源型(電磁式)產品,或選用輔助電源故障時能自動斷開的輔助電源型(電子式)產品。當選用輔助電源故障時不能自動斷開的輔助電源型(電子式)產品時,應同時設置缺相保護。(三)電器設備應符合以下要求1、配電系統應設置配電柜或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實行三級配電。配電系統應采用三相負荷平衡。220V或380V單相用電設備接入220/380V三相四線系統;當單相照明線路電流大于30A時,應采用220/380V三相四線制供電。2、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宜分別設置,如合置在同一配電箱內,動力和照明線路應分路設置,照明線路接線宜接在動力開關的上側。3、總配電箱應設置在靠近電源區域,分配電箱應設置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區域,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m,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m。4、每臺用電設備必須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禁止用同一個開關箱直接控制二臺及二臺以上用電設備(含插座)。5、當施工線纜需架空經過起重設備運行區時,線纜應與起重設備最高點保持2m以上的凈空。三、防雷裝置應在龍門吊最高處設置避雷針,鋼軌每隔10m做一接地,接地裝置深度不少于2.5m。四、消防現場應按不同功能區配置便攜式消防器材,大型生產設備(如拌和機組)還應再單獨配置便攜式消防器材,所有便攜式消防器材應完好并處于有效期內。油料和易燃油脂類物體堆放點,還應配置消防沙、消防桶和鐵鍬。所有消防器材應安置于顯目和宜取宜用的地方。五、支模、拆模安全操作規程1、作業前應認真檢查模板、支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鋼模板有無嚴重銹蝕或變形,木模板及支撐材質是否合格。2、地面上的支模場地必須平整夯實,并同時排除現場的不安全因素。3、模板工程作業高度在2米和2米以上時,必須設置安全防護設施。4、操作人員嚴禁利用模板支撐攀登上下,不得在梁頂、獨立梁及其他高處狹窄而無防護的模板面上行走。5、模板的立柱頂撐必須設牢固的拉桿,不得與不牢靠和臨時物件相連接。模板安裝過程中,不得間歇,柱頭、搭頭、立柱頂撐、拉桿等必須安裝牢固成整體后,作業人員才允許離開。6、拆模必須滿足拆模時所需混凝土強度,經工程技術領導同意,不得因拆模而影響工程質量。7、拆模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順序;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撐;在拆除用小鋼模板支撐的頂板模板時,嚴禁將支柱全部拆除后,一次性拉拽拆除。已拆活動的模板,必須一次連續拆除完,方可停歇,嚴禁留下不安全隱患。8、拆模作業時,拆模作業人員必須站在平穩牢固可靠的地方,保持自身平衡,不得猛撬。9、吊運大型整體模板時必須拴結牢固,且吊點平衡,吊裝、運大鋼模時必須用卡環連接,就位后必須拉接牢固方可卸除吊環。六、鋼筋機械安全操作規程(一)調直機安全操作規程常用鋼筋調直機可調鋼筋直徑范圍一般為4-14mm。調直鋼筋時,應按所調鋼筋直徑大小選用機上適當的調直模和傳送壓輥。長度小于3m或直徑大于9mm的鋼筋,應用低速調直。鋼筋端頭裝入調直機壓輥時,手與壓輥必須離開一定距離并不準戴手套操作。在調直過程中,不準調整壓輥。當放料盤上的鋼筋將盡時,特別要防止鋼筋甩彈傷人。鋼筋調直到末端時操作人員應注意避讓。調直機上不準擱置工具物件以防落入機體。(二)切斷機安全操作規程使用切斷機前,應先檢查刀片水平及垂直間隙是否適當,刀片不得鈍缺、裂紋,連結刀片的螺栓必須緊固。正式斷料一定要待機械運轉正常后方可進行。斷料時,操作人員手與刀口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5cm,要在活動刀片后退時,才能將鋼筋送入刀口。在活動刀片前進中如一感到壓手時,應立即用手壓住握穩鋼筋,防止因鋼筋大幅度擺動擊傷人。操作時,手握端長度不得小于40cm,否則必須用套管壓住或用鉗子夾緊鋼筋。切斷長鋼筋時,應有專人協作配合操作,不要任意拖拉。切斷機運行時,嚴禁用手直接去清除刀口處的斷頭或雜物。一次進行多根鋼筋切斷時,不得超過切斷機允許剪切能力。不準在切斷機上切斷中碳鋼以上硬度或燒紅的鋼筋。(三)彎曲機安全操作規程操作時應按鋼筋的直徑正確選用彎曲速度。直徑小于18mm的鋼筋可用快速,直徑為18-24mm的鋼筋宜用中速。直徑大于25mm的鋼筋必須用慢速。彎曲操作時,放入心軸的位置不得弄錯,放置鋼筋要與擋板及工作盤旋轉方向相配合,要緊貼擋板并用手壓緊和正確控制工作盤回轉方向。變化工作盤回轉方向時應先停轉再反轉。操作人員應戴防護眼鏡,防止銹渣崩濺傷人。多根鋼筋一次彎曲必須先進行鋼筋截面換算,防止超過機械的彎曲能力。(四)鋼筋焊接安全操作規程放置焊接設備的場地要干燥,防雨、防潮和防火。禁止兩臺焊機使用同一個電源閘刀。電焊工要經培訓合格持證操作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七、手工加工與綁扎安全操作規程1、作業前必須檢查工作環境、照明設施等,并試運行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業。2、鋼材、半成品必須按規格碼放整齊。不得在腳手架上集中碼放,應隨使用隨運送。3、切斷合金鋼和10mm以上圓鋼時采用機械。4、電動機械的電閘箱必須按照規定安裝漏電保護器,并保證靈敏有效。5、作業人員長發不得外露,女工應戴工作帽。6、工作完畢后用工具將鐵屑、鋼筋頭清除,嚴禁用手檫抹或用嘴吹。7、抬運鋼筋人員應協調配合,互相呼應。8、切斷長料時有專人扶穩鋼筋,操作時動作應一致。鋼筋短頭應使用鋼管套夾具夾住。短于30cm的鋼筋應使用鋼管套夾具,嚴禁手扶9、展開盤條鋼筋時應卡牢端頭。切斷前壓穩防止回彈傷人。10、人工彎曲鋼筋時,應放平扳手,用力不得過猛。12、綁扎鋼筋的綁絲頭應彎回至骨架內側。13、吊裝鋼筋骨架時,下方不得有人。鋼筋骨架距就位處1m以內時,作業人員方可靠近輔助就位,就位后必須先支撐穩固后再摘鉤。14、吊裝較長的鋼筋骨架時,應設控制纜繩。持繩者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下方。15、抬運、吊裝鋼筋骨架時,必須服從指揮。16、雪后露天加工鋼筋,應先除雪防滑,清楚泥濘后再作業。17、暫停綁扎時,應檢查所綁鋼筋或骨架,確認連接牢固后方可離開現場。18、綁扎和安裝鋼筋,不得隨意將工具、箍筋或短鋼筋放在腳手架或模板上。必須確認模板支撐好、對拉螺桿擰緊后方能進行澆注作業八、梁板澆注作業安全操作規程。1、澆注作業必須專人指揮,分工明確。2、澆注混凝土前應檢查振動器運轉是否正常,電源線是否有破損(有破損應由電工修改好后才能作業),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3、使用龍門吊澆注梁板時,操作人員要注意吊裝安全,有專人現場指揮吊運混凝土。4、澆注人員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撐上操作。不得直接在鋼筋上踩踏、行走。5、模板倉內作業時必須穿膠靴,戴安全帽。6、向模板內灌注混凝土時,作業人員應協調配合,灌注人員應聽從振搗人員的指揮。7、預應力灌漿應嚴格按照規定壓力進行,輸漿管道應暢通,閥門接頭應嚴密牢固。8、澆注混凝土作業時,模板倉內照明用電必須使用12伏低壓。9、混凝土振搗器使用前必須經電工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插座插頭應完好無損,電源線不得破皮漏電;操作者必須穿絕緣鞋(膠鞋),戴絕緣手套。九、梁板養護安全操作規程1、使用覆蓋物養護混凝土時,預留孔洞必須按規定設牢固蓋板或圍欄,并設安全標志。2、加熱用的蒸汽管應架高或使用保溫材料包裹。3、用軟管澆水養護時,應將水管接頭連接牢固,移動皮管不得猛拽,不得倒行拉移皮管。4、蒸汽養護、操作和冬施測溫人員,不得在混凝土養護坑(池)邊沿站立和行走。應注意腳下孔洞與磕絆物等。5、覆蓋物養護材料使用完畢后,應及時清理并存放到指定地點,碼放整齊。6、模板拆除后,必須確認梁板有足夠的支撐后方能進行養生。必須確認梁板支撐好、梁板的兩側沒人作業、張拉端擋板放置好方能進行張拉作業十、梁板張拉作業安全操作規程1、梁板張拉作業必須有專人現場指揮,閑雜人員不得靠近,檢查夾具質量,檢查墊塊的強度和穩定性,檢查鋼絞線的質量,不得有交錯、斷裂和折彎。。2、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掌握預應力張拉的安全技術知識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3、必須按照檢測機構檢驗、編號的配套組使用張拉機具。4、張拉作業區域應設明顯警示牌,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5、張拉時必須服從統一指揮,嚴格按照安全技術交底要求讀表。油壓不得超過安全技術交底規定值。發現油壓異常等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機。6、高壓油泵操作人員應戴護目鏡。7、作業前應檢查高壓油泵與千斤頂之間的連接件,連接件必須完好、緊固,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8、施加荷載時,嚴禁敲擊、調整施力裝置。9、作業前必須在張拉端設置5厘米厚的防護木板。10、操作千斤頂和測量伸長值的人員應站在千斤頂側面操作。千斤頂頂力作用線方向不得有人。11、張拉時千斤頂行程不得超過安全技術交底的規定值。12、兩端或分段張拉時,作業人員應明確聯絡信號,協調配合。13、高處張拉時,作業人員應在牢固、有防護欄的平臺上作業,上下平臺必須走安全梯或坡道。14、張拉完成后應及時灌漿、封錨。15、孔道灌漿作業,噴嘴插入孔道后,噴嘴后面的膠皮墊圈必須緊壓在孔口上,膠皮管與灰漿泵必須連接牢固。16、堵灌漿孔時應站在孔的側面。17、張拉前必須確認梁板有足夠的支撐后方能進行作業。移運梁板作業前,必須有下列人員到位:安全員、電工和機械維修人員各一名、機械操作人員二名和該區其它配合人員。十一、移運梁板作業安全操作規程1移運梁板前必須檢查移梁車的液壓裝置、電氣設備、支撐是否完好,特別是液壓裝置,必須認真檢查兩千斤頂的自鎖和同步。2移梁車開進梁底前必須先把支撐放下,以免碰到梁底(或擋著平車不能進梁底),進入時移梁梁車不能碰到梁底或臺坐。3移梁車進入梁底后,必須進行定位,保證兩臺車在同一直線上(在梁底的縱向中心線上),以保證梁的重心落在移梁車的中心。防止梁的傾覆。4梁板吊裝、運輸必須綁扎牢固。5移梁時必須有專人(只能一個人)指揮,操作人員必須服從指揮。不能擅自操作。6在檢查移梁車及梁板支撐牢固后,由專人指揮梁板運輸,設備運行后,指揮人員必須隨時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梁板高度差、平車運行速度等)。7吊運梁板設備必須經技術質量檢驗機構檢驗發證,經過設備安裝、調試合格、試吊后,方準投入使用。吊具、鋼絲繩由吊車操作人員定期檢查更換,保證鋼絲繩有足夠的安全系數。8兩移梁車必須帶同步控制電路,且兩臺吊車必須是速度一致的。當發現兩臺車不同步時,指揮人員必須立即進行調整(快的臺車停止,慢的臺車繼續行走),待兩臺車都同一位置時再一起啟動兩臺車。9為了保證梁板安全運行,防止梁的失穩和傾覆,臺車的運行速度必須小于或等于3米/分(臺車最好是變頻調速,起動時速度小一些,起動后可大些)。10當梁板落到平車后,必須用平車上的支撐撐穩梁板(使用支撐上的花藍螺桿擰緊)。梁底與移運梁車必須用枕木楔緊墊平,不允許用千斤頂當支撐進行運梁。11移梁時,梁板兩旁不能站人。12梁移到位后,立即進行移梁與運梁的轉換。其安全措施見運梁作業。移梁車與運梁車的高差應在5~10cm范圍內,兩互相垂直的兩條軌道應有可調的裝置。運梁軌道高差不得大于2cm,軌距誤差不得大于1.5cm。十二、移梁車與運梁車安全操作規程1運梁前,必須檢查運梁車的行走、方向調整裝置、電氣控制及輪系是否正常,檢查正常后才能進行作業。2移梁車還沒到達前,先把運梁車開到預定位置,并固定好。3梁板到達后,操作人員先校對位置,使梁板能準確落到運梁車的預定位置上。4落梁時,必須使兩臺(移梁車)臺車同時下降,不允許一先一后啟動。5落梁前,可先把移梁車上的支撐松開并取下。當梁落到運梁車后,運梁車上的支撐應立即支緊。6梁板一定要落在運梁車的方向調整裝置中心線上且跟運梁車的平面垂直。7當梁板在運梁車固定好后,再把移梁車退出。8運行時,啟動速度應小于2米/分,運行正常后可把速度調到12~15米/分。9在運梁車運行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看護運梁車,隨時掌握運行情況,如有異常應立即通知操作人員停車檢查,待維修人員修好后再進行作業。十三、起重龍門吊安全操作要求(一)起重機司機與信號員應有統一的信號。操作人員應從專用梯上、下操作室,合閘前應先把控制器轉到零位。操作室內應墊木板或膠皮絕緣板。(二)起重機工作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1、檢查鋼結構部件連接是否牢固。2、檢查卷場機各轉動部分潤滑是否良好,剎車裝置是否靈敏可靠。3、檢查電器設備接線是否正確,絕緣是否良好。4、檢查并試驗各限位開關是否靈敏,照明設備是否齊全良好。(5)、檢查扶梯是否合乎安全要求。軌鉗(或錨固螺絲)是否緊固。(三)司機操作室必須設在視野良好的位置。(四)起重機吊重、變幅、回轉所用的卷揚機,必須滿足“卷揚機”安全技術要求,走行用電機必須符合“電動機”的有關安全技術規定,起重機所用的鋼絲繩必須滿足有關安全技術要求。(五)開車前檢查軌道上、地面和運行范圍內應無人或障礙物,并鳴鈴示意。大車走行須有專人拉電纜,小車來回懸掛電纜須絕緣良好,滑動自如。起吊時,應先進行空運轉,然后試吊,離地100-150mm,發現重物捆縛不正確時,應重新進行捆縛。安全技術交底會議簽到表交底日期交底編號工程名稱交底項目預制梁場建設及預制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交底單位交底人接受單位預制梁場施工隊(施工隊成員簽字)

篇2:梁場拆除安全技術交底

1、施工現場劃定作業區,正確佩戴好安全帽,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

2、拆除時,必須采取防止殘渣飛濺危及人員和設備等安全保護措施,與氣瓶、電箱等保持安全距離,并隨時灑水減少揚塵。

3、使用液壓振動錘、挖掘機拆除建(構)筑物時,應使機械與被拆建(構)筑物之間保持安全距離。施工中作業人員必須位于安全區域。

4、施工作業區范圍,均應設圍擋或護欄和安全標志。

5、施工區域內各種管線的安全受施工影響,或危及施工安全時,均應進行臨時加固,經檢查、驗收,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6、施工中設專人負責指揮施工。

7、作業中發現機械支撐處有塌陷現象,應立即停機。在采取安全技術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

8、施工中應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根據工程特點和現場環境狀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防止或減少粉塵、廢氣、固體廢物、噪聲、振動對人和環境的危害與污染。

9、施工中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搶救遇險人員,保護事故現場,按規定程序立即向上級報告,并及時分析事故原因,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10、拆除作業避開夜間施工,避免施工噪音影響周圍居民生活。

11、氣焊(割)工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持有勞動部門核發的有效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獨立操作。實習生必須在師傅監護下操作。

12、應懂得氣焊(割)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具備有在危險情況下采取緊急措施的基本知識。

13、工作前穿戴好防護用品,檢查氣壓表、減壓器、回火防止器、焊割炬和皮管是否完好。

14、不準在帶電設備、有壓力(液體或氣體)和裝貯過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上焊割;不準在儲有易腐易爆物品的室內進行焊割;如有油類及可凝物應先清洗干凈后再焊割,并嚴格按“十不燒”規定執行。

15、乙炔和氧氣皮管接頭處要嚴密,不得漏氣。檢查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

16、乙炔、氧氣瓶及皮管不得接觸油類、熾熱金屬、高溫管道。

17、由于焊嘴抗熱或堵塞而發生回火或鳴爆時,應先關閉焊炬上的乙炔閥再關閉氧氣閥,稍停后,再開氧氣吹掉管內煙灰恢復正常后再使用。若焊炬過熱,在確認已熄滅后可放在水中冷卻;嚴禁將未熄火的焊炬放入水中;割炬回火首先要關閉切割氣閥。

18、不準在水泥地面上焊割,必要時須在工作物下墊鐵板以防水泥地炸裂傷人。

19、氧氣瓶、乙炔瓶中的氧氣、乙炔氣不允許全部用完,氧氣應留有不少于l~15kg/cm2余氣,乙炔氣應留0.5~1kg/cm2余氣。

20、夏季在存放、使用氧氣瓶時,應防止烈日直曬及受其它高溫影響,以免氣體膨脹爆炸。

21、冬季氧氣瓶及乙炔瓶凍結時,應用熱水解凍,嚴禁用火烘烤。

22、在裝減壓器或開閉氣瓶閥門時,身體和頭部應側在氣瓶一旁,不可對著出氣口。

篇3:進入梁場人員安全交底

1.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公司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進入現場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穿著規范,禁止穿拖鞋,短褲、背心。

2.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3.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4.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5.禁止亂動區域內的除自己需要操作外的設備、設施。

6.嚴禁從業人員從高處向下方拋扔或從地處向高處投擲物料。

7.嚴禁從業人員酒后上崗作業和班中喝酒。

8.在梁場區域內禁止追逐打鬧,禁止奔跑追逐各類車輛;行走或作業時要密切注意站內各類車輛的運行情況,及時合理避讓;發現險情時有責任立即制止或發出制止信號。

9.從業人員施工過程中發現不安全因素或者發生安全事故時,必須及時向負責人或現場管理人員匯報,同時停止作業,撤離危險區域,嚴禁冒險作業。

10.禁止帶非工作人員和家屬朋友進入梁場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