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筋砼預制構件裝運堆放吊裝:安全技術交底

鋼筋砼預制構件裝運堆放吊裝: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3696

№:工程名稱工種施工部位交底時間交底內容: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裝運、堆放、吊裝安全技術交底1.一般安全要求(1)指揮人員應以色旗、手勢、哨子等進行指揮。操作前應使全體人員統一熟悉指揮信號,指揮人應站在視線良好的位置上,但不得站在無護欄的墻頭和吊物易碰觸的位置上。(2)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處作業應配掛安全帶或設安全護欄。工作前嚴禁飲酒,作業時嚴禁穿拖鞋、硬底鞋或易滑鞋操作。(3)建筑物外圍必須設置安全網或防護欄桿,操作人應避開物件吊運路線和物件懸空時的垂直下方,并不得用手抓住運行中的起重繩索和滑車。(4)凡起重區均應按規定避開輸電線路(按“現場用電與有關安全交底”要求執行),或采取防護措施,并且應劃出危險區域和設置警示標志,禁止非有關人員停留和通行。交通要道應設專人警戒。(5)起重所用的材料、工具(如主拔桿、風纜、地錨、滑車、吊鉤、鋼絲繩、卷揚機和卡具等)應經常檢查、保養和加油,發現不正常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土法起重應使用慢速卷揚機。所選用的受力機械、工具、材料均應按起重量通過計算確定,起重機吊鉤和卡環最大起重量可參考表1.表2。?起重吊鉤最大起重量及主要尺寸參考表表1吊鉤序號吊鉤的最大起重量手動(t)吊鉤的最大起重量電動(t)主要尺寸(mm)輕型或中型重型或特重型DSbhdd1d0R10.40.320.M12320.50.40.M12430.630.50.M14440.80.630.M165510.80.M165.561.2510.M205.571.61.M206821.61.M24692.521.M277被交底人:交底人:安全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天津市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站監制工程名稱工種施工部位交底時間交底內容:續表吊鉤序號吊鉤的最大起重量手動(t)吊鉤的最大起重量電動(t)主要尺寸(mm)輕型或中型重型或特重型DSbhdd1d0R103.22.M3081143.22.M33912543.M369136.M42101486.M4812151086.M52131612.M5613171612.M.T70×101619—T80×101820—T90×122021—T100×122322—T110×122523—T120×163024—T140×163525—T160×163826—T170×1640被交底人:交底人:安全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天津市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站監制工程名稱工種施工部位交底時間交底內容:?起重用卡環尺寸及安全吊重參考表表2A(mm)B(mm)C(mm)D(mm)安全吊重量(t)理論自重(kg)適用最大鋼絲繩直徑(mm)63512M80.200.0394.784516M100.330.0896.5105020M120.500.1628.5126024M160.930.3049.5168032M201.450.66113.0209035M242.101.14515.02210040M272.701.56017.52411045M303.302.21019.52712050M334.103.11522.53013058M364.904.05026.03615064M426.806.27028.04217070M489.009.28031.04519080M5210.7012.40034.052235100M6416.0020.90043.5(6)起重用的鋼絲繩應力,應根據使用情況確定安全系數。作風纜用的鋼絲繩的抗拉強度不得小于荷載的3.5倍;手動機具不得小于4.5倍,電動機具不得小于5~6倍,用作水平吊重纜索時不得小于10倍。可參考下表。被交底人:交底人:安全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天津市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站監制工程名稱工種施工部位交底時間交底內容:?鋼絲繩安全系數的最小容許值及鼓輪或滑輪的直徑最小容許值表3起重設備類型傳動性質與運動制度鼓輪(即卷揚筒)或滑輪的最小容許直徑D鋼絲繩安全系數的最小容許值K一、懸臂、鐵路、履帶式、拖拉機式、汽車起重(包括改裝為起重機的電葫蘆)、建筑和臨時工作用的起重設備手動機械輕傳動?中型重≥16d≥16d≥18d≥20d4.55.05.56.0二、其他各型的起重機和簡單的起重設備手動機械輕轉動?中型重D≥18dD≥20dD≥25dD≥30d4.55.05.56.0三、安設在各種可移動機械上荷重在1t以上的手動鉸車D≥12d4.0注:d為鋼絲繩的直徑。(7)通過滑輪的鋼絲繩不準有接頭,起重鋼絲繩的接頭只許采用編結固接,作風纜時可用卡具接;鋼絲繩采用編結固接時,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并不得少于300mm,其編結部分應捆扎細鋼絲。采用繩卡固接時,數量不得少于3個。繩卡的規格數量應與鋼絲繩直徑匹配(見下表)。最后一個卡子距繩頭的長度不小于140mm。繩卡滑鞍(夾板)應在鋼絲繩工作時受力的一側,“U”形螺栓須栓在鋼絲繩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錯。繩卡固定后,待鋼絲繩受力后再度緊固,并應擰緊到使兩繩直徑高度壓扁1/3左右。作業中必須經常檢查緊固情況。與繩徑匹配的繩卡數鋼絲繩直徑(mm)10以下10~2021~2628~3636~40最少繩卡數(個)34567繩卡間距(mm)(8)鋼絲繩在起重卷筒上應排列整齊,磨損或腐蝕超過平均直徑7%與節距斷絲根數超過下表規定時,應更換不準使用。被交底人:交底人:安全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天津市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站監制工程名稱工種施工部位交底時間交底內容:鋼絲繩斷絲更換標準(根)鋼絲繩結構型式斷絲長度范圍鋼絲繩號6×10+16×37+16×61+118×19+1交捻6d30d順捻6d30d注:d為鋼絲繩直徑。(9)風纜的錨點一般采用角鋼或圓木短樁,錨樁按具體情況設置一根或兩三根,樁入土深度不少于1.5m。如附近有堅固可靠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物或構筑物,通過檢查計算,也可栓系;但禁止栓在電桿、輸電塔、管道、生產運行中的設備、樹木、舊樁、腳手架(包括棚架)和新砌筑的或薄弱的磚結構上。風纜錨點與拔桿(或井架)的距離應不少于拔桿高度(即與地面夾角不大于45°為宜)。如遇土質較軟或受力較大的風纜則應挖坑埋置地錨,地錨用料和規格尺寸應經過計算,錨坑長度應不小于1.5m,埋入深度也不少于1.5m,但如果拔桿過長,井架過高(超過20m)或風力較大,土質較軟時,仍應通過計算加長加深。地坑復土應分層(必要時摻進砂石)夯實。(10)垂直方向,不準用開口滑輪,滑輪的掛鉤在掛著繩索后,須用8號以上的鉛水線綁牢,以防滑脫。起重用的吊鉤表面要光潔,不許有毛刺、裂痕、變形等缺陷,同時禁止在吊鉤上焊接和鉆孔或超荷使用。(11)起重工作前應詳細檢查錨點和一切起重機具的牢靠程度,進行試吊,試吊時選擇不利角度進行,觀察拔桿(鋼塔)的剛度有無發生過大彎曲、傾斜和扭轉現象。吊起離地20~30cm時,應稍停而作四周檢查,如無發現異常,才繼續進行操作。(12)風纜橫跨交通時,應遵照交通安全規定的高度,并且作明顯的標志(如掛紅布等)。牽引鋼絲繩橫跨路面時,應挖地坑埋置,坑面應鋪上強度能承受來往車輛重量的蓋板。牽引繩和變向滑輪在吊裝中嚴禁一切人員在其內側停留,變向滑輪應固定于牢固的物體或錨樁上。(13)起吊較重、太長的物體,除繩索鉤緊吊環外,還應加跨過底部安全繩索一道以作保險;并應平穩緩慢上升,兩端用拉纜拉穩。(14)凡起吊物體構件左右兩側有臨時支撐固定者(如屋架、吊車梁等),必須在吊鉤鉤緊,吊索張緊后,方準除掉臨時支撐。被交底人:交底人:安全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天津市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站監制工程名稱工種施工部位交底時間交底內容:(15)夜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遇惡劣天氣及5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高處起重作業。2.構件的裝卸、運輸和堆放的安全要求(1)起運物件,首先分清底面,按規定吊點起吊,兩個或兩個以上物件的面如互相不能平貼接觸者,不許捆成一束起吊。(2)卸下構件應輕輕放落,墊平墊穩,方可除鉤。(3)構件裝車時,不論平放、側放、豎放,相鄰構件間應接觸緊密或楔穩,防止由于行車顛蕩導致傾側倒塌。多層堆疊,每層墊枋應在同一直線上,最大偏差不應超過墊枋橫截面寬度的一半。構件支承點按結構要求以不起反作用為準。構件懸臂(即由墊枋起至構件端部的一段),一般不應大于50cm。(4)構件長度超出車廂長度50cm以上者必須使用超長架,小型零星構件不應亂堆,應疊垛整齊,周圍墊穩。(5)疊堆高度以不壓壞最下一層為準,尤其注意較薄構件。巨大或異形構件應采用特制工具載運。(6)凡運載構件不應高出車廂圍欄,而且應用繩索綁牢,更不許將構件一端擱置在駕駛室的頂面。(7)汽車載運構件行走在崎嶇不平、拐彎轉角或過橋下坡的路段,應放饅行車速度,不得急開急剎。(8)各種構件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分區堆放,各區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堆放地點的土質要堅實,不得堆放在松土和坑洼不平的地方,防止下沉或局部下沉,引起傾側甚至構件破裂。(9)堆放單個屋架時,兩邊要用木枋支撐,堆放數個屋架時,除第一個用兩邊支撐外,其余各個應用木枋將各個作水平聯系。(10)堆放單件薄腹或吊車梁時,每側用不少于2根斜桿支牢。(11)外墻壁板、內隔墻板應放置在金屬插放架內,下端墊長木枋,兩側用木楔楔緊。手放架的高度應為構件高度的2/3以上,上面要搭設30cm寬的走道和上下梯道,便于掛鉤。現場搭設的插放架,立桿埋入地下不少于50cm,立桿中間要綁扎剪刀撐,上下水平拉桿、支撐和方墊木必須綁扎成整體,穩定牢固。(12)靠放架一般宜采用金屬材料制作,使用前要認真檢查和驗收。內外墻板靠放時,下端必須壓在與靠放架相連的墊木上,只允許靠放同一規格型號的墻板,兩面靠放應平衡,吊裝時嚴禁從中間抽吊,防止傾倒。(13)撬拔重物時,支墊要選用堅固物體,工作時注意棍子打滑傷人。被交底人:交底人:安全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天津市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站監制工程名稱工種施工部位交底時間交底內容:(14)重物搬移(起重)不允許利用建筑物或結構作為承力點,如受環境或機具限制時,應先行準確地計算重力對結構的影響,是否有足夠的安全度,才可實施。(15)幾個工人共同搬運重物時,應由一個人指揮下進行,所有動作必須互相一致,并呼號子,穩步前進,同起同落,不得任意撒手。(16)在車船上裝卸重物,靠近車廂或船旁時,不得背空站立,須以弓字馬步站穩在物體兩側挪動,防止脫手墜落。3.構件安裝的安全要求(1)安裝人員必須配掛安全帶,清理鞋底泥土,扎好(襯)衫褲腳,佩上工具袋,小工具和零件應放進袋內,不準拋擲或隨意放置。(2)起吊中的構件,禁止在上面放置不穩固的浮動物。(3)構件就位而還沒有固定前,不準用手搬或腳蹬構件。(4)不準在浮擺的構件上和沿鋼絲繩上行走,必須在構件上行走操作時,應在構件已經放置在支座并穩定之后,而且構件應預先裝設簡便易裝拆的臨時護身欄。(5)安裝混凝土柱時,柱子插入杯口以后,每邊打入兩個木楔,方可除鉤。如柱長度在12m,重量在10t以上,校正柱子時,只許微松木楔,不許整個拿出。大柱子校正完畢后,隨用風纜拉緊或撐木固定。當灌縫混凝土強度達到70%時,才可除去拉纜或支撐。嚴禁沒有配掛安全帶而在牛腿上工作;應搭設工作臺或采用輕便的懸掛腳手。(6)各種預制構件安裝,必須按施工順序對號就位,應保持垂直穩起。就位后,立即將構件的拉桿和支撐焊牢或錨固,方可除鉤。禁止站在外墻板邊沿探身推拉構件。(7)從插放架起吊墻板應用卡環卡牢,垂直穩起,墻板必須超過障礙物允許高度方可回轉臂桿。(8)安裝壁板時,第一層(或第一塊)應在裝好拉頂斜撐后方可除鉤,而且應在完成一個閉合間焊接牢固后才可拆除斜撐。上下層壁板就位后,應將預留鋼筋立即焊牢,禁止下層壁板未焊牢前安裝上層構件。(9)縱向壁板與橫向壁板的交接或轉角部位,應用特制的轉角固定器,進行固定和校正。在未經焊接固定前不許拆除轉角固定器。在安裝過程中,應嚴密注意吊件或其他物體不得碰觸各支撐件。(10)墻板就位固定后不得撬動,需要撬動調整時,應重新掛鉤。墻板安裝過程中禁止拆移支撐和拉桿。被交底人:交底人:安全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天津市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站監制工程名稱工種施工部位交底時間交底內容:(11)外墻為磚砌體,內墻澆灌混凝土前,必須將外磚墻加固,防止墻體外漲。在拆除時,禁止把加固材料懸掛在墻體上和直接下扔。(12)安裝懸挑構件(如陽臺、挑檐),在未焊接牢固前應逐層支頂其外挑部分,而且支頂應在整個建筑物安裝完成后才可拆除,并嚴禁在懸挑部分放置重物或借力起重。(13)陽臺欄板和樓梯欄板,應隨樓層安裝。如不能及時安裝,必須在外側搭設防護欄桿。(14)預制構件就位焊接牢固后,應立即將吊環割掉,防止絆腳。(15)安裝第一個屋架時,在焊牢支座后,應在屋架兩側拉好纜風繩或采用其他固定性固定,方可除鉤。以后安裝每個屋架都要用不少于2根木條交相鄰兩屋架作水平聯系穩定。跨度較長的屋架,應有防止變形的加固夾枋(水平相和斜撐桿),其他相類似的構件均應同樣辦理。(16)重大構件應加保險繩(過底繩),帶有銳利棱角的構件應用麻袋木板等襯楔,以防切割繩索。(17)掛鉤應從里向外鉤,起吊屋面板前檢查四角是否鉤緊。(18)采用梯子上落時,梯腳應支牢。在梯子上工作時,踏腳點必須離梯頂端不少于1m。(19)在坡度比較陡的屋面操作時,屋面兩側如無腳手架,應裝設臨時護身欄或架設安全網,或在屋面板上系好安全帶。(20)凡樓面或屋面板有足以墜人的孔洞者,在安裝好后隨即釘封洞口。(21)安裝多層結構時,應在建筑物四周,隨吊裝進度,逐層架設安全網。(22)進行吊裝的場地,應劃出危險地帶,禁止非有關人員來往和停留。被交底人:交底人:安全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天津市建設安全監督管理站監制

篇2: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裝運堆放安裝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安全技術交底記錄編號

工程名稱:***工程

施工單位:***建筑工程公司

交底提要:預制構件運、裝安全交底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內容: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裝運、堆放、吊裝安全技術交底

l一般安全要求

(1)指揮人員應以色旗、手勢、哨子等進行指揮。操作前應使全體人員統一熟悉指揮信號,指揮人應站在視線良好的位置上,但不得站在元護欄的墻頭和吊物易碰觸的位置上。

(2)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處作業應配掛安全帶或設安全護欄。工作前嚴禁飲酒,作業時嚴禁穿拖鞋、硬底鞋或易滑鞋操作。

(3)建筑物外圍必須設置安全網或防護欄桿,操作人應避開物件吊運路線和物件懸空時的垂直下方,并小得用手抓住運行中的起重繩索和滑車。

(4)凡起重區均應按規定避開輸電線路(按"現場用電與有關安全交底"要求執行),或采取防護措施,并且應劃出危險區域和設置警示標志,禁止非有關人員停留和通行。交通要道應設專人警戒。

(5)起重所用的材料、工具(如主拔桿、風纜、地錨、滑車、吊鉤、鋼絲繩、卷揚機和卡具等)應經常檢查、保養和加油,發現不正常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土法起重應使用慢速卷揚機。所選用的受力機械、工具、材料均應按起重量通過計算確定,起重機吊鉤和卡環最大起重量可參考表1、表2。

起重吊鉤最大起重量及主要尺寸參考表表1

吊鏈亭號

吊鉤的最太起重量手動(t)吊鉤的最大起重量電動(t)主要尺寸(mm)

輕型或中型重型或特重型DSbhdddR

10.40.320.M123

20.50.40.M124

30.630.50.M144

40.80.630.M165

510.80.M165.5

61.2510.M205.

71.61.M2056

821.61.M246

92.521.M277

審核人***交底人人***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員一份)。

篇3:預制構件安裝工程裝運堆放吊裝一般安全要求

1.指揮人員應以色旗、手勢、哨子等進行指揮。操作前應使全體人員統一熟悉指揮信號,指揮人應站在視線良好的位置上,但不得站在無護欄的墻頭和吊物易碰觸的位置上。

2.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處作業應配掛安全帶或設安全護欄。工作前嚴禁飲酒,作業時嚴禁穿拖鞋、硬底鞋或易滑鞋操作。

3.建筑物外圍必須設置安全網或防護欄桿,操作人員應避開物件吊運路線和物件懸空時的垂直下方,并不得用手抓住運行中的起重繩索和滑車。

4.凡起重區均應按規定避開輸電線路,或采取防護措施,并且應劃出危險區域和設置警示標志,禁止非有關人員停留和通行。交通要道應設專人警戒。

5.起重所用的材料、工具(如主拔桿、風纜、地錨、滑車、吊鉤、鋼絲繩、卷揚機和卡具等)應經常檢查、保養和加油,發現不正常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土法起重應使用慢速卷揚機。所選用的受力機械、工具、材料均應按起重量通過計算確定。

6.起重用的鋼絲繩應力,應根據使用情況確定安全系數。

作風纜用的鋼絲繩的抗拉強度不得小于荷載的3.5倍;手動機具不得小于4.5倍,電動機具不得小于5~6倍,用作水平吊重纜索時不得小于10倍。

7.通過滑輪的鋼絲繩不準有接頭,起重鋼絲繩的接頭只許采用編結固接,作風纜時可用卡具接;鋼絲繩采用編結固接時,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幾倍,并不得少于300mm,其編結部分應捆扎細鋼絲。采用繩卡固接時,數量不得少于3個。繩卡的規格數量應與鋼絲繩直徑匹配。最后一個卡子距繩頭的長度不小于140mm。繩卡滑鞍(夾板)應在鋼絲繩工作時受力的一側,“U”形螺栓須栓在鋼絲繩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錯。繩卡固定后,待鋼絲繩受力后再度緊固,并應擰緊到使兩繩直徑高度壓扁1/3左右。作業中必須經常檢查緊固情況。

8.鋼絲繩在起重卷筒上應排列整齊,磨損或腐蝕超過平均直徑7%與節距斷絲根數超過第三節中“一般安全要求”中的有關規定時,應更換不準使用。

9.風纜的錨點一般采用角鋼或圓木短樁,錨樁按具體情況設置一根或兩三根,樁入土深度不少于1.5m。如附近有堅固可靠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物或構筑物,通過檢查計算,也可栓系;但禁止拴在電桿、輸電塔、管道、生產運行中的設備、樹木、舊樁、腳手架(包括棚架)和新砌筑的或薄弱的磚結構上。風纜錨點與拔桿(或井架)的距離應不少于拔桿高度(即與地面夾角不大于45°為宜)。如遇土質較軟或受力較大的風纜則應挖坑埋置地錨,地錨用料和規格尺寸應經過計算,錨坑長度應不小于1.5m,埋入深度也不少于1.5m,但如果拔桿過長,井架過高(超過20m)或風力較大,土質較軟時,仍應通過計算加長加深。地坑復土應分層(必要時摻進砂石)夯實。

10.垂直方向,不準用開口滑輪,滑輪的掛鉤在掛著繩索后,須用8號以上的鉛水線綁牢,以防滑脫。起重用的吊鉤表面要光潔,不許有毛刺、裂痕、變形等缺陷,同時禁止在吊鉤上焊接和鉆孔或超荷使用。

11.起重工作前應詳細檢查錨點和一切起重機具的牢靠程度,進行試吊,試吊時選擇不利角度進行,觀察拔桿(鋼塔)的剛度有無發生過大彎曲、傾斜和扭轉現象。吊起離地20~30cm時,應稍停而作四周檢查,如無發現異常,才繼續進行操作。

12.風纜橫跨交通時,應遵照交通安全規定的高度,并且作明顯的標志(如掛紅布等)。牽引鋼絲繩橫跨路面時,應挖地坑埋置,坑面應鋪上強度能承受來往車輛重量的蓋板。牽引繩和變向滑輪在吊裝中嚴禁一切人員在其內側停留,變向滑輪應固定于牢固的物體或錨樁上。

13.起吊較重、太長的物體,除繩索鉤緊吊環外,還應加跨過底部安全繩索一道以作保險;并應平穩緩慢上升,兩端用拉纜拉穩。

14.凡起吊物體構件左右兩側有臨時支撐固定者(如屋架、吊車梁等),必須在吊鉤鉤緊,吊索張緊后,方準除掉臨時支撐。

15.夜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遇惡劣天氣及5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高處起重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