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給水管道及配件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給水管道及配件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9293

工程名稱通世新城123、126、127、128#樓分部工程室內給水系統分項工程名稱:給水管道及配件安裝交底內容:給水管道1、生活給水采用PP-R管,熔接2、PP-R管和PP-R管連接時應用專用管件連接,不得在塑料管上套絲。3、給水立管和裝有3個以上配水點的支管始端,均應安裝可拆卸的連接件。冷熱水管上下平行安裝時熱水管應在冷水管的上方;垂直平行安裝時熱水管應在冷水管的左側。4、管道切割應采用金屬鋸,管道套絲應采用自動套絲機,管道壓槽應采用專用滾槽機,管道彎管應采用彎管機冷彎。5、室內埋地管道應在底層土建地坪施工前安裝。室內埋地管道安裝至外墻應不小于1米,管口應及時封堵。埋地管道外壁及卡箍接頭均應進行防腐處理,刷石油瀝青兩道。管道安裝宜先地下后地上,先大管徑后小管徑的順序進行。6、管道穿過樓板、屋面應預留孔洞或預埋套管,預留孔洞尺寸應為管道外徑加40mm;管道在墻體內暗敷設需管槽時,管槽寬度應為管道外徑加30mm,管槽的坡度應為管坡。7、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離不得小于1米。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于0.5米;交叉敷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于0.15米。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鋪在排水管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徑的3倍。8、室內給水管道的水壓試驗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一般分兩次進行,地下在管道隱蔽前要進行水壓試驗,管道系統安裝完畢后再進行水壓試驗。9、水壓試驗時,在試驗壓力下觀測10分鐘,壓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壓力進行檢查,應不滲不漏;塑料管給水管道應在試驗壓力下穩壓1小時,壓力降不得超過0.05Mpa,然后在工作壓力的1.15倍狀態下穩壓2小時,壓力降不得超過0.03Mpa,同時檢查各連接處不得滲漏,并做好實驗記錄。10、給水系統交付使用前必須進行通水試驗并做好記錄。11、生活給水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須沖洗和消毒,并經有關部門取樣檢查,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方可使用。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

篇2:中水給水系統管道安裝施工方法措施

中水給水系統管道安裝施工方法

工藝流程

安裝準備→干管安裝→立管安裝→管道試壓→管道沖洗→系統通水調試

技術要求

(1)中水采用熱鍍鋅鋼管。大于DN100的管道采用溝槽式管接頭(卡箍)連接,小于或等于DN100的管道采用螺紋連接。系統設計壓力以0.40MPa計。

(2)管道直徑小于65mm采用銅截止閥(PN1.0),螺紋連接;管道直徑大于或等于65mm采用蝶閥(PN1.0),法蘭連接。止回閥:采用蝶形止回閥(PN1.0),法蘭連接。

(3)管道的支、吊架安裝應平整牢固,間距按照《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表3.3.8及3.3.9的要求進行。

篇3:給水熱水系統管道安裝施工方法

給水、熱水系統管道安裝施工方法

工藝流程

安裝準備→預制加工→卡架安裝→干管安裝→立管安裝→支管安裝→管道試壓→防腐和保溫→沖洗→消毒

技術要求

(1)生活給水及熱水管道采用內復不銹鋼凈水管,小于或等于DN100管道采用螺紋連接,大于DN100管道采用溝槽式連接。管道及配件工作壓力為1.6Mpa。

(2)給水管道必須采用與管材相適應的管件。生活給水系統所涉及的材料必須達到飲用水衛生標準。給水內復不銹鋼凈水管必須有達到飲用水標準的材質證明文件。

(3)溝槽連接是一種新的工藝連接方法,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的安裝說明要求去做,并使用生產廠家提供的各種專用工具。

(4)生活給水管管徑小于DN65采用銅截止閥(低區PN1.0、中區PN1.6、高區PN2.5),螺紋連接;管徑大于或等于DN65采用蝶閥(低區PN1.0、中區PN1.6、高區PN2.5),法蘭連接。水泵出水管上止回閥采用消聲緩閉止回閥,其余處采用普通止回閥。水池、箱進水管采用YQ98003-16Q過濾活塞式遙控浮球閥。

(5)熱水立管和供回水分配管采用調節閥,其余地方采用銅截止閥。

(6)給水管道在地下室穿外墻時,應采取防水措施,采用柔性防水套管。給水管道穿衛生間和廚房樓板時安裝鋼制套管,穿管井樓板及穿墻體時不加套管。熱水管道安裝穿樓板、梁和墻體處加鋼套管,套管直徑比管道大號。高出裝飾地面20mm,在安裝衛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安裝在墻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用石棉材料封實。管道的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

(7)給水管、熱水管給水橫管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裝置。熱水管的坡度不小于0.003。

(8)內復不銹鋼凈水管水平、垂直安裝的支架間距應按照《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表3.3.9的要求進行。

表3.3.9內復不銹鋼凈水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間距

公稱直徑(mm)

支架最大間距

(m)立管0.50.60.70.80.91.01.11.31.61.82.02.22.4

水平管冷水管0.40.40.50.50.60.70.80.91.01.11.21.351.55

熱水管0.20.20.250.30.30.350.40.50.60.70.8

(9)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

*位置正確,埋設應平整牢固。

*固定支架與管道接觸應緊密,固定應牢靠。

*滑動支架應靈活,滑托與滑槽兩側間留有3-5mm的間隙,縱向位移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無熱伸長管道管道的吊架、吊桿應垂直安裝。

*有熱伸長管道的吊架、吊桿應向熱膨脹的反向位移。

*固定在建筑結構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響結構的安全。

(10)冷熱水管道同時并排安裝時,應符合下列規定:上、下平行安裝時熱水管在冷水管道的上方,垂直并排安裝時熱水管在冷水管的左側。

(11)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于1m。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于0.15m。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道徑的3倍。

(12)敷設在所有采暖場所吊頂內的給水管道需做防結露保溫,給水管道防結露保溫的厚度為10mm,采用橡塑海綿管殼保溫;屋頂水箱間有防凍要求的管道,采用20mm橡塑海綿管殼保溫。

(13)除暗敷于墻內的支管外,其余所有熱水管道采用橡塑海綿管殼保溫,保溫厚度為以下厚度:DN15、DN20管道保溫厚度為20mm,DN25~DN50管道保溫厚度為30mm,DN65~DN100管道保溫厚度為40mm,大于DN100管道保溫厚度為50mm。加熱設備和熱水箱采用厚度為50mm的橡塑海綿板材。

(14)管道及設備保溫層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4.4.8的規定。

表4.4.8管道及設備保溫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厚度+0.1δ-0.05δ用鋼針刺入

2表面平整度卷材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涂抹10

注:δ為保溫層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