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10
墻體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10)
1內(nèi)墻乳膠漆
⑴、工藝流程:清理、修補墻面→刮膩子→刷乳膠漆
⑵、操作工藝
①、清理墻、柱表面:首先將墻、柱表面起皮及松動處理干凈,將灰渣鏟干凈,然后將墻、柱表面掃凈。
②、修補墻、柱表面:修補前,先涂刷一遍用三倍水稀釋的107膠水。然后,用水石膏將墻、柱表的孔洞、縫隙補平,干燥后用砂紙將凸出處磨掉,將浮塵掃凈。
③、刮膩子:遍數(shù)可由墻面平整度決定,一般為兩遍,膩子以纖維素溶液、福粉,加少量107膠,光油和石膏粉拌合而成。第一遍用抹灰鋼光匙橫向滿刮,一刮板緊接著一刮板,接頭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頭要干凈平順。干燥后磨砂紙,將浮膩子及斑跡磨平磨光,再將墻、柱表面清掃干凈。第二遍用抹灰鋼光匙豎向滿刮,所用材料及方向同第一遍膩子,干燥后用砂紙磨平并掃干凈。
④、刷第一遍乳膠漆:乳膠漆在使用前要先用蘿斗過濾。涂刷順序是先刷頂板后刷墻、柱面,墻、柱面是先上后下。乳膠漆用排筆涂刷。使用新排筆時,將活動的排筆毛拔掉。乳膠漆使用前應攪拌均勻,適當加水稀釋,防止頭遍漆刷不開,由于乳膠漆膜干燥較快,因此應連續(xù)迅速操作。涂刷時,從一頭開始,逐漸向另一頭推進,要上下順刷,互相銜接,后一排筆緊接前一排筆,避免出現(xiàn)干燥后接頭,待第一遍乳膠漆干燥后,復補膩子,膩子干燥后,用砂紙磨光,清掃干凈。
⑤、刷第二遍乳膠漆:第二遍乳膠漆操作同第一遍。使用前要充分攪拌,如不很稠,不宜加水或少加水,以防露底。
2墻面磚施工
⑴、材料要求
水泥:325號以上的普通水泥或礦渣水泥。
聚乙烯醇縮甲醛(即107膠)無色透明膠狀體。
面磚:必須為一級品,表面平整,顏色一致,每塊磚的尺寸正確,邊角整齊。
⑵、施工工具
水平尺、靠尺板、底尺、小灰桶、小水壺、平鍬、掃帚、抹子擦布等常用的施工工具。
⑶、施工工藝
①、基層處理
在結(jié)構(gòu)施工時,墻面盡可能按清水墻面標準施工,做到平整垂直,為飾面工程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鑲貼面磚的基層,一般都是抹1:3的水泥砂漿一層,厚度15mm左右,并要求將表面用木抹子搓毛,墻面抹灰必須平整、方正、垂直。
對于腳手架眼、管洞、管槽等應填充堵嚴。個別凸凹和缺棱掉角部分要先刷一遍1:4的107膠水溶液,然后用1:3水泥砂漿補平,每次修補厚度10MM以內(nèi)為宜。門窗框塞縫應作為一道工序?qū)H素撠?先用1:2或1:3水泥砂漿將縫塞嚴,達到一定強度后,再抹基層,打底2~3d后開始貼磚。
②、面磚的選擇和浸泡
粘貼之前必須對面磚進行挑選,首先將色澤不同的磚分別堆放,挑出翹曲變形、裂紋、面層缺釉、有雜質(zhì)、邊沿不整齊及其它有明顯缺陷的磚,對于矩形的磚,分別進行長、寬兩次檢查,分大、中、小三種類產(chǎn)品,并分類堆放保存待用。在粘貼面磚時,將同一尺寸者用于同一房間或同一墻面。以保證接縫均勻一致。
③、面磚在粘貼之前,要先浸入水中濕潤2~3h左右,撈出后立放陰干,表干內(nèi)濕,或把水揩去,擦洗干凈,正面和背面均不得有油污。
④、面磚粘貼之前,必須進行預排,以保證接縫均勻。
⑤、彈規(guī)矩線
根據(jù)墻面的寬度、高度和設計要求,彈出面磚定位的立縫線和水平縫線。
⑥、潤濕基層
在粘貼之前,要先把基層表面清掃干凈,鏟除墻面及陰角等處的余漿、毛刺,然后灑水潤濕墻面,也可在施工的前一天將基層墻面澆水,要澆勻、濕透、表面無水。
⑦、刮抹粘結(jié)灰漿
用抹子直接把107膠水泥素漿刮抹到基層上,厚度控制在4~6mm。雙手持磚上墻粘貼,并用橡膠錘或拳頭振擊,待面磚接縫處溢出灰漿,至表面平整為止。
⑧、鑲貼面磚
鑲貼順序為:先安放墊尺板(此墊尺板的高度應與面磚的高度相同),此墊尺板必須用水平尺找正,先鋪好墻面兩端的陰角瓷片,然后依據(jù)兩端陰角瓷片拉線粘貼中間瓷片,如此逐皮逐層往上粘貼。在水泥素漿終凝之前將墊尺板取出。
⑨、擦縫、嵌縫
墻面鑲貼完畢之后,在粘結(jié)水泥素漿終凝之前,必須適時地把接縫處流出灰漿用鋸末、棉紗等物揩擦干凈,以防灰漿硬結(jié)后難以清除。
⑷、勞動組織
本工藝可按3人編為一個施工小組,1人拌灰漿,2人粘貼面磚。如果一塊面積較大,粘貼施工人員可相應增加。
⑸、質(zhì)量要求及注意事項
在由下往上逐行粘貼時,每貼好一行磚后,應及時用靠尺板橫向靠平,豎向靠直。偏差處用橡皮錘輕輕敲平,并校正橫豎縫平直,避免粘結(jié)漿收水后,再進行糾偏移動,造成空鼓和不平整現(xiàn)象。
粘貼面磚的粘結(jié)漿要飽滿,但不宜過多,過多了磚面不易貼平。如果多敲還會造成漿水集中到磚底部或溢出,收水后造成空鼓。
在粘貼過程中,要求做到一次成活,不宜多動。
外墻貼面磚時,不得在腳手架上和從室內(nèi)外倒臟水垃圾,操作人員要做到活完順手清,拆腳手架時要注意不要碰壞墻面。
墻面完工以后,砂漿等沾污用清水洗刷不凈時,可用10%稀鹽酸溶液洗刷,鹽酸與水泥中的氫氧化鈣發(fā)生化學反應,變成溶于水的氧化鈣,很容易清洗干凈,然后要自上而下地用清水洗凈。
突出物周圍的磚應套割吻合。管子鐵件出墻處,不得用碎磚拼貼,要用整磚打眼安裝。
成品檢驗標準:
表面平整:2mm
立面垂直度:室內(nèi)2mm,室外3mm
陽角方正:2mm
接縫平整:3mm
接縫高低差:室內(nèi)0.5mm,室外1mm
護墻板上口平直:2mm
篇2:教學樓墻體砌筑施工方法
綜合教學樓墻體砌筑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空心磚、燒結(jié)普通磚要有出廠合格證、試驗單。規(guī)格尺寸、二次試驗、容量、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由出廠合格證與實驗單。
(3)砂子:采用中砂經(jīng)過5mm篩孔篩過,含泥量不大于5%。
(4)生石灰:熟化時間不少于7d。
(5)粉煤灰:試驗標準不低于Ⅲ級。
(6)拉結(jié)筋、預埋件,木磚已備齊。
(7)室內(nèi)回填土已經(jīng)完成地溝蓋已安裝好,防潮層已抹完。基礎隱蔽檢查業(yè)已完成。
(8)_基礎上已找好墻的軸線,彈出砌體邊線,畫出門窗口位置,抄平立皮數(shù)桿,間距15~20m。
(9)曲線墻:找出樁軸線砌體的外線位置,做曲線模板,在墻上畫弧線。
2、流水段劃分,工藝流程
(1)以軸線1-M以北為Ⅰ區(qū)。以軸線1-5東西分成兩個流水段。以軸線1-M以南為Ⅱ區(qū)。以軸線2-8東西分成三個流水段。四層以上分兩段流水段。
圖6-2流水段劃分示意圖
(2)工藝流程:作業(yè)準備→磚澆水→拌制砂漿→砌磚墻→驗評
3、施工方法
(1)空心磚、燒結(jié)普通磚、砌筑前一天澆水潤濕,浸水深度1.5cm為宜,常溫下不得干磚上墻。
(2)組砌方法:采用一順一丁,"三一"砌磚法操作。
(3)直墻:一磚墻掛外線,一磚半以上的墻雙面掛線。
(4)曲線墻:按柱軸線墻外皮點用曲線模板控制墻體位置。拉水平短線控制標高進行砌筑,用厚度桿控制墻厚,每半步加吊一次垂直,量一下弧線,檢查墻面垂直與曲線尺寸。空心磚墻的灰縫控制在1.5cm。燒結(jié)普通磚墻的灰縫控制在1cm。砌筑時,隨時打掃墻面,清除落地灰。
(5)留槎:外墻轉(zhuǎn)角要同時砌筑,內(nèi)外墻交接處必須留斜槎,長度大于墻高的2/3,分段位置應在伸縮縫或窗洞口處。隔墻與墻不能同時砌筑時,留陽槎,設拉結(jié)筋2φ@500,外伸長1000mm。空心磚墻,門窗洞口兩側(cè),柱兩側(cè),用實心磚砌筑,每邊不少于240mm。
(6)空心磚墻在地面或樓板上,先砌實心磚三皮,再砌空心磚。空心磚砌至梁底或板底,用實心磚斜砌,擠緊,并用砂漿填實。
(7)木磚預留:木磚小頭在外,大頭在里,洞口高1.2m,每邊放兩塊,洞口高1.2~2m,每邊放3塊,洞口高2~3m,每邊放4塊。過梁、圈梁預留位置必須準確。
(8)構(gòu)造柱:按圖紙設計位置,砌馬牙槎,向兩邊橫向突出60mm每層馬牙高度240mm,并埋設拉結(jié)筋2φ6@480伸進墻面1000mm。
4、質(zhì)量要求:組砌合理,灰漿飽滿,墻面平整順直。
篇3:墻體工程砌筑施工方法措施
墻體工程砌筑施工方法
1、墻的砌筑:
填充墻砌筑前,應先把地面清理干凈,放好砌墻軸線,按軸線先進行排磚,達不到整塊的磚時,用預先制好的砌塊進行砌筑,砌筑時要注意砂漿的密實度,頭縫灰的飽滿度,以防止外墻滲漏,砌筑時KM1磚的含水量應參照標準磚。
墻的抗震要求:當墻高小于4米時,墻與柱、砼墻連接時,必須沿墻高設置拉結(jié)筋2ф6@600,當墻的高大于4米時,墻頂與梁底澆筑120的細石混凝土,或在墻高的中間設置水平圈梁,當墻長度大于5米時,在跨中增加構(gòu)造柱或墻頂與框架梁底拉結(jié)。
墻應與梁柱緊密結(jié)合,用標準紅磚砌筑,砌筑水平梁下斜磚時應等下面灰縫穩(wěn)定后,一般要等5天后才能砌筑。
磚砌體的轉(zhuǎn)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磚砌體的余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如臨時間斷處留斜槎確有困難時,除轉(zhuǎn)角處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須砌成陰陽槎,并按規(guī)定設拉結(jié)鋼筋。
根據(jù)抗震要求,如墻長度大于5米要求設置構(gòu)造柱作加強抗震時,砌筑與構(gòu)造柱之間連接的墻體應留馬牙槎,從構(gòu)造柱腳開始,應先退后進、上下順直,每一馬牙槎高度不宜超過300cm,并按規(guī)設拉結(jié)筋。